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比亚迪等整车企业逆市增长,动力电池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赚得盆满钵满。那么,上游呢?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到下的顺序是:电池金属-动力电池-整车企业-电池回收。其中,电池金属作为产业链的顶端,始终掌握着利润的大头,被形象地比喻为“上游吃肉,中间喝汤,下游吃骨头”。然而,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极不稳定的动力系统——类似于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我们可以看到,电池金属行业近年来跌宕起伏,最具代表性的锂、钴、镍的命运各不相同。
锂:供过于求巨头利润暴跌85%有多重要?
一组数据是,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30%-40%,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总成本的40%以上。碳酸锂(动力电池中常用的锂化合物)是制备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被称为“白油”。可以说,锂是电池中最基本、最不可替代的元素。我们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前,3C的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也应该广泛使用锂电池。然而,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的激增和重新稳定为锂行业绘制了一条反向微笑曲线。据统计,2014年之前,碳酸锂价格长期徘徊在4万/吨的成本线附近,行业疲软。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碳酸锂供应由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价格在2016年飙升至14万/吨左右,2017年下半年攀升至18万的高位。
锂的这一轮暴涨,催生了以天齐锂业、启丰锂业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如天齐锂业。2016年营收同比增长109%,净利润增长510%,一年时间从2.4亿增长到15亿;赣锋锂业,营收同比增长110%,净利润同比增长271%。天齐和甘枫在几年时间里,从市值23亿元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到市值数百亿的行业巨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相应崛起如下: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8000辆,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惊人的79.4万辆和77.7万辆,增长近100倍。2015-2017年,中国新能源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根据规划,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00万辆,2020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200万辆。也就是在新能源暴涨的这两年左右,上游的锂业开始争抢土地,扩大产能。但可怕的是,在供给盲目扩张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使得碳酸锂的需求减少,实际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在“开源节流”的情况下,碳酸锂迅速贬值。天齐锂业等巨头也随风倒下。天齐锂业近日公布201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2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84.30%。快报披露当天,利空消息直接影响二级市场表现,股价相应下跌。相比以往,这家锂业巨头最近的表现更加惨淡。2016-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12亿元、21.45亿元、22.00亿元,持续三年,近半年未能持续。
这只是国内的。世界仍然不乐观。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化学与矿业协会(SQM)近日表示,其第二季度利润几乎减半,从去年同期的1339亿美元降至702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价格疲软。自年初以来,SQM的股价已经下跌了40%。“碳酸锂的价格确实一直在下跌。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明确表示过,锂电池行业太热,未来会回归理性。”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这样说。据国外媒体报道,锂供应(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的持续激增和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减少,导致锂金属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40%以上,冲击了最大制造商的利润,抹去了它们自2016年以来的大部分股价涨幅。"未来2-3年,碳酸锂将处于低价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甚至,“到2022年,供给几乎是需求的两倍,然后这种情况可能会逆转。”钴和镍的竞争如果说锂的麻烦太多,而且供大于求,那么钴也在经历类似的困境。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的目标是2019年生产5.7万吨钴,而预计2019年全球钴消费量仅为5万吨。换句话说,仅这个钴巨头的产量就让全球市场处于绝对供过于求的局面。
欧洲市场的钴现货价格目前在每磅13美元左右,比2018年4月创下的近期峰值低70%。注意,当钴和锂同时投机囤积导致供应过剩时,碳酸锂在过去一年下跌了40%,跌幅小于钴。所以,为了恢复钴价,嘉能可将在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Mutanda矿的生产,mutan da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矿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之一。由于嘉能可拥有钴的全球定价权,停产将对钴资源的全球供需产生影响。但请注意,这只是2018年到现在的最近情况。2018年之前以及2016年新能源汽车集体转向三元锂电池之后,钴的价格涨幅远超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锂三元替代磷酸亚铁锂使得钴在选举期间供不应求,而钴的最大生产国刚果(占世界钴供应量的近60%)非常不稳定,钴的供应经常短缺。因此,钴的价格在2016年后持续上涨,2018年初继续飙升至79万元/吨。
这么高的成本不是厂商能接受的,更何况钴似乎也没有锂那么不可替代。2018年6月,马斯克在推特中宣布,特斯拉的钴使用量将从目前的3%降至0%。与此同时,亚洲主要电池制造商改变了电动车和手机电池的原材料比例,减少了钴的用量,增加了镍的含量。“脱碳”势不可挡。
我们知道,三元锂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斯拉用的镍钴锂(NCA),一类是日产和宝马用的镍钴锰(NCM)。其中,NCM常见的摩尔比有111、523、622、811等。目前比例趋势非常明显。之前使用的NCM111和NCM523正在向NCM622、NCM811和NCA转移……gh镍。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钴的含量逐渐减少,特斯拉使用的NCA最少。当然,这需要越来越高的工程技术。松下去年表示,“我们已经大大减少了钴的使用量,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无钴电池。目前已经在进行研发了。”客观来说,钴完全被取代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替补们在路上的咄咄逼人已经成为事实。
另一方面,镍也在自行替代钴的路上逐渐崛起。与钴相比,镍更便宜,也更稳定。瑞银曾表示,到2025年,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镍在该行业的消费比重将提高至40%。从中长期来看,动力电池领域将成为未来镍价上行的最重要动力。三元电池高镍趋势的到来,将带动镍价走高,一大波企业将从中受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比亚迪等整车企业逆市增长,动力电池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赚得盆满钵满。那么,上游呢?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到下的顺序是:电池金属-动力电池-整车企业-电池回收。其中,电池金属作为产业链的顶端,始终掌握着利润的大头,被形象地比喻为“上游吃肉,中间喝汤,下游吃骨头”。然而,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极不稳定的动力系统——类似于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我们可以看到,电池金属行业近年来跌宕起伏,最具代表性的锂、钴、镍的命运各不相同。
锂:供过于求巨头利润暴跌85%有多重要?
一组数据是,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30%-40%,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总成本的40%以上。碳酸锂(动力电池中常用的锂化合物)是制备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被称为“白油”。可以说,锂是电池中最基本、最不可替代的元素。我们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前,3C的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也应该广泛使用锂电池。然而,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的激增和重新稳定为锂行业绘制了一条反向微笑曲线。据统计,2014年之前,碳酸锂价格长期徘徊在4万/吨的成本线附近,行业疲软。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碳酸锂供应由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价格在2016年飙升至14万/吨左右,2017年下半年攀升至18万的高位。
锂的这一轮暴涨,催生了以天齐锂业、启丰锂业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如天齐锂业。2016年营收同比增长109%,净利润增长510%,一年时间从2.4亿增长到15亿;赣锋锂业,营收同比增长110%,净利润同比增长271%。天齐和甘枫在几年时间里,从市值23亿元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到市值数百亿的行业巨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相应崛起如下: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8000辆,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惊人的79.4万辆和77.7万辆,增长近100倍。2015-2017年,中国新能源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根据规划,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00万辆,2020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200万辆。也就是在新能源暴涨的这两年左右,上游的锂业开始争抢土地,扩大产能。但可怕的是,在供给盲目扩张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使得碳酸锂的需求减少,实际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在“开源节流”的情况下,碳酸锂迅速贬值。天齐锂业等巨头也随风倒下。天齐锂业近日公布201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2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84.30%。快报披露当天,利空消息直接影响二级市场表现,股价相应下跌。相比以往,这家锂业巨头最近的表现更加惨淡。2016-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12亿元、21.45亿元、22.00亿元,持续三年,近半年未能持续。
这只是国内的。世界仍然不乐观。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化学与矿业协会(SQM)近日表示,其第二季度利润几乎减半,从去年同期的1339亿美元降至702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价格疲软。自年初以来,SQM的股价已经下跌了40%。“碳酸锂的价格确实一直在下跌。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明确表示过,锂电池行业太热,未来会回归理性。”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这样说。据国外媒体报道,锂供应(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的持续激增和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减少,导致锂金属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40%以上,冲击了最大制造商的利润,抹去了它们自2016年以来的大部分股价涨幅。"未来2-3年,碳酸锂将处于低价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甚至,“到2022年,供给几乎是需求的两倍,然后这种情况可能会逆转。”钴和镍的竞争如果说锂的麻烦太多,而且供大于求,那么钴也在经历类似的困境。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的目标是2019年生产5.7万吨钴,而预计2019年全球钴消费量仅为5万吨。换句话说,仅这个钴巨头的产量就让全球市场处于绝对供过于求的局面。
欧洲市场的钴现货价格目前在每磅13美元左右,比2018年4月创下的近期峰值低70%。注意,当钴和锂同时投机囤积导致供应过剩时,碳酸锂在过去一年下跌了40%,跌幅小于钴。所以,为了恢复钴价,嘉能可将在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Mutanda矿的生产,mutan da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矿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之一。由于嘉能可拥有钴的全球定价权,停产将对钴资源的全球供需产生影响。但请注意,这只是2018年到现在的最近情况。2018年之前以及2016年新能源汽车集体转向三元锂电池之后,钴的价格涨幅远超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锂三元替代磷酸亚铁锂使得钴在选举期间供不应求,而钴的最大生产国刚果(占世界钴供应量的近60%)非常不稳定,钴的供应经常短缺。因此,钴的价格在2016年后持续上涨,2018年初继续飙升至79万元/吨。
这么高的成本不是厂商能接受的,更何况钴似乎也没有锂那么不可替代。2018年6月,马斯克在推特中宣布,特斯拉的钴使用量将从目前的3%降至0%。与此同时,亚洲主要电池制造商改变了电动车和手机电池的原材料比例,减少了钴的用量,增加了镍的含量。“脱碳”势不可挡。
我们知道,三元锂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斯拉用的镍钴锂(NCA),一类是日产和宝马用的镍钴锰(NCM)。其中,NCM常见的摩尔比有111、523、622、811等。目前比例趋势非常明显。之前使用的NCM111和NCM523正在向NCM622、NCM811和NCA转移……gh镍。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钴的含量逐渐减少,特斯拉使用的NCA最少。当然,这需要越来越高的工程技术。松下去年表示,“我们已经大大减少了钴的使用量,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无钴电池。目前已经在进行研发了。”客观来说,钴完全被取代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替补们在路上的咄咄逼人已经成为事实。
另一方面,镍也在自行替代钴的路上逐渐崛起。与钴相比,镍更便宜,也更稳定。瑞银曾表示,到2025年,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镍在该行业的消费比重将提高至40%。从中长期来看,动力电池领域将成为未来镍价上行的最重要动力。三元电池高镍趋势的到来,将带动镍价走高,一大波企业将从中受益。
目前福特全新一代KUCA实拍图现已曝光,新车为国内换代翼虎车型,并将于今年年底国产开售;
1900/1/1 0:00:00日前,固特异轮胎宣布,与布拉汉姆汽车公司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据悉,双方将在赛车和公路车型研发领域开展合作双方拟在赛车和公路车型研发领域开展合作。
1900/1/1 0:00:00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融资5000万欧元,此轮融资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领投。
1900/1/1 0:00:00离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牵手”建合资公司已经过去了近3个月,而“吉戴恋”也步入了下一站。
1900/1/1 0:00:00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融资5000万欧元,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领投,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也参与投资,
1900/1/1 0:00:00据IPO早知道消息,理想汽车已经启动2020年美股上市工作,本次IPO规模可能在5亿美元左右。对比蔚来汽车此前发行上市规模达到10亿元的规格上显得小了不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