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人才/技术博弈?吉利起诉威马开庭背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三大新车制造商最近都参与了进来。"。一是蔚来汽车因自燃、召回等事件陷入危机;后来,肖鹏的新车一上市,就遭遇了老车主的维权抗议。然而,一向最稳重踏实的马薇却出人意料地走上了法庭,而原告还是他的同事——吉利。9月17日,吉利诉马薇侵犯商业秘密案在上海高院开庭。由于吉利和马薇达成了闭门审理的共识,我们无法得知案件的细节,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外界的各种声音中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以及案件对双方,尤其是马薇的影响。30秒阅读全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起诉马薇汽车四家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汽车之家已向多名律师求证,此案可能取证困难;近年来,汽车行业人事变动不断,此次促使吉利选择上诉法院,或缘于与威马在人才和技术专利上的一场“竞争”;■对于正处于融资关键期的马薇来说,影响可能更大。律师认为双方在短期内达成和解的可能性很小。如何判断“侵犯商业秘密”并不简单。“一切以法律判断为准。”针对此案,两家公司一致选择保持沉默,并没有以官方名义过多发声。我们从公开资料中获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向法院起诉马薇汽车四家公司(马薇汽车科技集团、马薇智能出行科技、马薇汽车制造温州公司、马薇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什么是商业秘密?北京郭彪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峰表示,商业秘密一般主要包括技术秘密和普通商业秘密,而普通商业秘密一般是指商业秘密。在他看来,“侵犯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中比较棘手的案件。”之所以难,是因为侵犯商业秘密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如何认定技术秘密,如何证明保密性,秘密的其他属性的界定,比如身份的界定,其他技术方案的确定,增加了权利人主张权利的难度,同时也是对司法审判的极大挑战。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也表示,“很难证明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需要有保密性、保密性、价值性,吉利需要为此提供证据。事实上,吉利起诉马薇汽车侵犯商业秘密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去年10月左右,吉利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间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两次闭门审理。显然,结果并没有让双方都满意。因此,吉利再次向高院提起诉讼。据一位吉利相关人士透露,吉利有大量的证据,也有信心。另一方面,马薇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申会第一个发内部信,表示不怕寒冬,不怕旧势力的挑战,更不怕推动变革的阻力。它似乎在从太空中呼喊好运。从惺惺相惜到对簿公堂,曾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的申会背后,是一场人才/技术的较量。这也是他创业之初身上最大的“光环”。2010年前后,李书福强烈邀请申会加盟吉利,参与沃尔沃收购的画面似乎还在眼前。刹那间,两人在法庭上面对面了。在这背后,是对产品、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夺”。“车企在'打架'中首先引起关注的肯定是产品,而马薇目前市场上只有EX5车型,显然很快就会引起各方关注。”。公开数据显示,马薇首款车型EX5轴距仅与吉利GX7相差4.2cm,全网无法搜索到马薇EX5轴距的数据。此外,威马与吉利的供应商也有很多重叠。随后,媒体披露了其背后的另一个名字——侯海静,他虽然是马薇的联合创始人,但在马薇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曝光率极低。据悉,侯海静于2012年加入吉利汽车,担任吉利集团副总裁,负责GX7和远景SUV车型的研发。2015年,侯海静从吉利辞职,2016年低调加入马薇汽车,担任联合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主要负责马薇成都研究所的整车开发工作。据悉,侯海静离开吉利时,带走了一大批老下属。消息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在2016年,申会公开表示,马薇汽车有200多名核心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前同事。但事实上,汽车行业的人才流动近年来也屡见不鲜。为什么吉利这次这么生气,连老员工都不愿意告上法庭?另一大原因……可能是技术。据悉,双方的另一大“争夺点”在于专利。对此,申会表示,“马薇一直坚持积极研发和自主开发,在确保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截至今年6月,在设计、技术和其他领域申请的专利数量已达1076项。马薇汽车没有任何侵权行为,我们对打赢这场官司非常有信心。“吉利可能不认同上述观点,因此,在提交给上海高院的起诉书中,除了马薇汽车的四家法人公司外,还有超过100名自然人,包括马薇汽车董事长兼CEO申会,马薇汽车联合创始人侯海静等。名单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前吉利员工。然而,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常伟力认为,鉴于本案的起因是“侵犯商业秘密纠纷”,如果原告吉利公司在其诉讼请求中有任何关于“收回马薇已申请的专利”的主张,吉利公司可以单独提起“专利侵权纠纷”、“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属纠纷”进行解决,上述主张在本案中得到法院判决支持的可能性较小。21亿元的索赔金额也是巨大的。据北京百朗律师事务所焦婷婷律师介绍,虽然在当前我国涉及侵犯专利和商业秘密(主要是技术秘密)的民事案件中,权利人请求赔偿的金额普遍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涉及业内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所涉及的原告请求赔偿的金额往往超过数十亿。然而,国内法院在此前通过公开渠道发现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最高赔偿金额为3522万元人民币,大多数案件的赔偿金额为4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甚至更低。与吉利相比,上述案件的最终侵权判决和赔偿金额可能会受到马薇汽车更严重的影响,这取决于原被告双方的举证和质证。不过,目前来看,此案对马薇的影响可能更大。短期来看,马薇的最新一轮融资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今年7月,威马汽车刚刚宣布启动D轮融资计划,融资目标高达10亿美元。将主要以海外融资为主,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用户服务、渠道拓展。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案件可能会减缓马薇的融资速度。马薇汽车融资情况时间轮次金额投资人轮次2016.8 a 10亿美元/轮次17.12 b 10亿美元百度资本领投,百度集团等机构联合投资轮次2017.12 b+/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五矿资本(香港)、腾讯集团、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轮次2019.3 c 30亿人民币百度集团领投、太行产业基金、线性资本等表内参与者:汽车之家另一方面,马薇汽车的销售情况也差得远根据上海保险公司7月份的数据,马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了9149辆汽车,位居新势力阵营的第二位。然而,与全年交付10万辆汽车的目标相比,马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仍有较大差距。在此之前,马薇汽车表示,只有在销售5万辆汽车后,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马薇仍可能面临缺钱的困境。于是,“上市”这个词又开始流传了。公开资料显示,原大股东马薇智能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退出马薇汽车股东,新股东为苏州马薇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马薇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有马薇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尽管马薇汽车在回复汽车之家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上市的计划。马薇的股东变更是一次战略调整,旨在加速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实现……其最终目标;同时,这也是马薇在长三角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然而,鉴于申会此前曾表示,马薇对在美国上市持开放态度。外界还在猜测,在资本市场趋冷,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加大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上市车企还是新建车企,都将面临另一种选择。这起诉讼可能会促使马薇加快内部重组等。再进一步,如果真的认定EX5车型涉嫌侵权,对威马汽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邱表示,之前售出的车型不会被收回,但未来可能会要求停止生产这款车型或给予吉利相应的经济补偿。此前有案例显示,捷豹路虎起诉江铃汽车公司,指控该公司涉嫌在其陆风X7车型上抄袭揽胜极光车型的设计。胜诉后,陆风X7被禁止销售。“和解是最好的方式。”邱认为,这类案件如果快速审理,大约需要半年时间,但一般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和解可能在两到三个月内解决。“但调解是双方的妥协,上述案件金额大,影响面广,调解难度大。”焦婷婷也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双方和解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吉利公司大量退休高管和研发人员加入被告马薇公司,双方为同行业经营者,可能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在威马公开宣布寻求10亿美元D轮融资之际,吉利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索赔金额巨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信心。这个诉讼不能排除吉利的商业考虑。所以焦婷婷认为吉利短期内应该不会考虑和解。近年来,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被告“偷”“抄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百度曾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原总经理王锦和王锦运营的美国池静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侵犯商业秘密;Waymo起诉优步,声称其一些无人驾驶技术,特别是激光雷达技术,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此外,还有特斯拉起诉汽车自动驾驶意识项目总监曹的案件,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指控苹果前员工张窃取苹果泰坦自动驾驶项目商业机密的案件。然而,吉利诉马薇案的规模和金额如此之大是罕见的。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这也预示着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加强。至于退货事件本身,上诉案仍悬而未决,结果仍悬而未决。我们也会保持关注。

标签:威马汽车北京合创吉利汽车路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谁将通用汽车推向毁灭之路?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汽车工会坚持要通过罢工将时薪涨至76美元,通用接下来将无能力实现转型,会在下一个四年被困死,慢慢走向破产。人们都说出轨没有一次,只有零次和一万次。

1900/1/1 0:00:00
“东风出行”接入 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武汉落地

9月18日消息,滴滴出行网约车开放平台在武汉正式上线,用户可使用“同时呼叫”功能一键呼叫包括滴滴平台和“东风出行”的车辆。

1900/1/1 0:00:00
奇瑞小蚂蚁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以性能换性价比?

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张一近日,奇瑞新能源新款小蚂蚁车型现身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8批),新车外观与现款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续航里程不变,

1900/1/1 0:00:00
刘桂彬:电动汽车强制性安全标准即将出台

9月17日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

1900/1/1 0:00:00
威马汽车回应达志科技实控人变更:高管个人投资行为

9月17日,针对达志科技(300530)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发生变更一事,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复中国证券报记者称,威马汽车和凌帕新能源是两家独立运营的企业,

1900/1/1 0:00:00
德勤冯莉:65%消费者愿意购置新能源车,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9月17日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主题为“在大变局中协同打造高质量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