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每天有近45000个集装箱在这里流通。2015年,这个港区平均每天迎来12艘以上的远洋货轮。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每年经过洋山港区的集装箱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在央视专题片《起航看中国——洋山港》中,有这样的描述:“从空中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空无一人,桥式起重机在自动抓取货物,无人引导运输车在有序穿梭。很多以前人工操作的设备,在这里都实现了全自动化。在这里,你听不到机器的轰鸣,感受不到废气的排放。这个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码头,让我们中国的港口业实现了标志性的跨越式升级……”在繁忙的洋山港背后,另一个行业是由自动驾驶带动的。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将曾经的万人码头变成一个空无一人的自动化“无人码头”。谁能想到,就在14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岛。如今,它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的新坐标。
1.洋山港的往事1906年,有人说起上海的一个有趣现象:20万广东人居然聚集在上海。这些广东人结婚生子,定居上海。当时上海最现代化的百货商店是石现公司、大信公司和永安公司。他们的老板都是广州象山县人。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100多年前有几十万广东人去上海定居?省会广州留不住人才吗?这可以追溯到1843年11月,清朝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和《五港通商宪章》规定,其中一项是在上海开港。所谓开埠,就是开一个通商口岸。此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洋货和外资进入长江门户,开设仓库,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设银行等等。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将广州从霸主的位置上撞下了马,改写了中国城市的新格局。可以说,没有开埠通商,就没有近代上海的显赫地位。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它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一大批经济发达省份为腹地,对物资出口需求巨大。依托长江水系密集的水网,这些地方的物资可以顺流而下,汇聚到上海,进入东方更广阔的太平洋。长江中的汉口、九江等城市相继被辟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城市的出口经济因航运而与上海息息相关。因此,上海成为了长江流域城市群的龙头,如同月亮上的所有星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一个庞大而活跃的腹地经济,它是中国港口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上海港是这个经济活跃地区通往世界的门户。但可惜的是,上海最初的外贸口岸都是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形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运输逐渐走向大型化。油轮和矿石船已经发展到30万吨,集装箱船也发展到第10代1万多标箱。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装箱运输的大型化,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形成了一批跨洋运输的集装箱集散地,而其他港口只能作为进料港。原来形成于上海的港口已经不适应发展的趋势——t……s是指进出口贸易的大船到不了上海,大船的货物全部在新加坡、省、韩国中转成小船,转运到上海。如果我们看看釜山、省、高雄、香港和新加坡,它们都已成为从亚洲到美洲和欧洲的集装箱编组港。因此,缺乏良好的深水港是上海发展成为国际港口的瓶颈。特别是国家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后,上海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在上海建设深水港更加迫切。
2001年春节前,吴邦国率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视察洋山,为国务院正式批准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立项奠定了基础。左一为上海市市长许,右二为中共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鞠。上海历届领导人都在规划如何在上海建设深水港。然而,在上海建设深水港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虽然长江在上海吴淞口入海,但长江的淡水混合泥沙在这里与海洋的盐水相遇,形成絮凝效应,大量泥沙沉积在长江口,硬度很大,这就是所谓的铁板沙,也叫沙洲沙——这是世界上所有河流入海都会遇到的现象。长江口的沙洲使入长江的水深突然变浅,只有不到8米深。当时解决上海深水港的一个思路就是打通长江口的沙洲。简而言之,就是深挖阻止大船进入长江的铁板沙。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委科技司就开展了“缩淤冲淤”研究,即在长江口泥沙淤积区挖深槽。在这个深槽中,水流变窄,流速加快,泥沙被冲刷入海,但作用有限。后来,经过多年的一系列讨论,上海深水港的建设最终确定了三个方案:一是利用长江对岸的南通港,但南通又位于长江泥沙淤积区,不是成为永久性深水港的理想地点。二是在上海建设组合港,以上海海港为中心,宁波港和太仓港为两翼。宁波有条件建设深水港,太仓港也有水深条件。但目前看来,这一方案形成的上海联合深水港有些分散,行政管辖分属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以后很难协调,也不是最终选择。第三,上海附近的舟山群岛崎岖列岛中有两个小岛:大洋山和小洋山。这两个岛之间的水深90米,可以建设一个理想的深水港。但距离上海的陆地有30多公里,需要做一些填海工作。经过反复比较,第三个方案是当时能找到的最佳选择:洋山具备建设深水码头的条件。2.《魔鬼码头》精准舞蹈十五年前,大大小小的洋山岛,还只是东海上的一个普通小岛。居民以捕鱼为生,孤立落后。15年后,小渔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总面积相当于100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现代化深水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的一张名片。洋山深水港是国家战略工程,是中国第一个近海超大型集装箱港口,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规模。洋山港四期合计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相当于美国所有港口的吞吐量总和,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现在上海有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洋山港,上海自贸区就有了基础。驱动这一切高效运转的,是24小时不停的自动搬运设备。
洋山四期码头配备130辆AGV、26台桥式起重机和120台轨道起重机。(注:AGV(自动导引车)在区域内不再有人值守,全自动化——这被洋山港的工程师形容为“魔鬼码头”,精确地在洋山港内“跳舞”(停车误差小于2厘米)。
洋山港四期AGV采用磁导航技术,通过埋在地下的61483个磁钉感知自身位置,并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行走最优路线。行驶路线上,这些磁钉每隔两米排列一个,整个集装箱码头的磁钉就像一个大棋盘。岸边起重机不需要人驾驶,而是用机械和电脑代替辛苦、危险系数高、重复性强的工作,通过电脑和后方监控人员的远程操作进行设备控制。货物由自动AGV直接装载和运输。AGV,也被工程师们称为“快递小哥”,是指一种具有电磁或光学自动导向和换位的运输小车,可以沿着规定的导向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和各种移植功能。
AGV自重20到30吨,加上集装箱的重量,整车可以达到70吨。由于停止位置非常准确,停止误差不会超过2厘米。一辆AGV更换电池只需6分钟,大容量锂电池充满电后可保持AGV运行8小时。这样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目前,洋山港四期作业效率达到40箱/小时,远超人工码头作业效率,人工减少70%。作为全球单体最大的全自动码头和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洋山四期全自动码头的建成投产,不仅巩固了上海港货物吞吐能力在全球的地位,也使中国港口产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升级。因为洋山港不仅仅是一个港口。一是与金融自贸区配套。就像新加坡,一个金融从业人员几十万的小城市。因为货物装卸进出口意味着金融结算,物流吞吐量巨大的地方必然是金融经济活跃的地方。其次,正在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洋山港,也为自动驾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目前,世界上有1000多个集装箱码头,超过一半的海外集装箱港口在码头的水平运输中使用跨运车。跨运车在国际港口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外的一些自动化码头中,自动化跨运车被广泛用于提高安全标准和作业效率。这背后,港机市场巨头振华重工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振华重工港口机械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产品分布在全球99个国家的近300个港口。可以说,国内外几乎所有港口都能看到振华重工的身影。
西京科技打造的无人跨运车。
镇湖……一直在探索和突破以干线技术打造的无人卡车提升港口装卸效率的重工,是让港口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关键先生”。如今,振华重工正在积极推动无人卡车在集装箱港口的应用,为全球众多传统卡车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提供了最具性价比的改造方案。3.从AGV到20世纪90年代的IGV,自动化码头在国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了“机器抢人饭碗”的争议。然而,人们逐渐意识到码头作业是一项繁重而危险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对员工的资质和经验要求高。即使人工成本高,企业也很难招到工人。机器把码头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增加了对控制岗位的需求。目前国内外重要码头都有建设和改造自动化码头的计划。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要有两种水平运输方式。1)一种方案是使用AGV,在地面埋磁钉。著名的荷兰鹿特丹EUROMAX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港口,其高效、安全、绿色的优势得到了体现。但港口地下需要埋设数万根磁钉,导致土建无法使用常规钢筋,基建成本高。一辆AGV的成本大约是500万到700万。每当需要在端口中安装一些特殊的路径引导装置时,比如激光反射器或引导磁钉,就意味着端口需要关闭数周。对于抢生产任务的港口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老码头采用AGV模式,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改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很高。新码头可以考虑AVG,但现有码头重建不太现实。因此,AGV这种港口的水平运输工具,在港口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另一种是使用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车辆不需要部署磁钉,避免了高昂的建设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说,更适合对传统码头进行无人化改造。上海洋山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每天有近45000个集装箱在这里流通。2015年,这个港区平均每天迎来12艘以上的远洋货轮。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每年经过洋山港区的集装箱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在央视专题片《起航看中国——洋山港》中,有这样的描述:“从空中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空无一人,桥式起重机在自动抓取货物,无人引导运输车在有序穿梭。很多以前人工操作的设备,在这里都实现了全自动化。在这里,你听不到机器的轰鸣,感受不到废气的排放。这个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码头,让我们中国的港口业实现了标志性的跨越式升级……”在繁忙的洋山港背后,另一个行业是由自动驾驶带动的。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将曾经的万人码头变成一个空无一人的自动化“无人码头”。谁能想到,就在14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岛。如今,它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的新坐标。
1.洋山港的往事1906年,有人说起上海的一个有趣现象:20万广东人居然聚集在上海。这些广东人结婚生子,定居上海。当时上海最现代化的百货商店是石现公司、大信公司和永安公司。他们的老板都是广州象山县人。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100多年前有几十万广东人去上海定居?省会广州留不住人才吗?这可以追溯到1843年11月,当南京条约和五个港口贸易Char……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规定,其中一项是在上海开埠。所谓开埠,就是开一个通商口岸。此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洋货和外资进入长江门户,开设仓库,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设银行等等。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将广州从霸主的位置上撞下了马,改写了中国城市的新格局。可以说,没有开埠通商,就没有近代上海的显赫地位。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它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一大批经济发达省份为腹地,对物资出口需求巨大。依托长江水系密集的水网,这些地方的物资可以顺流而下,汇聚到上海,进入东方更广阔的太平洋。长江中的汉口、九江等城市相继被辟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城市的出口经济因航运而与上海息息相关。因此,上海成为了长江流域城市群的龙头,如同月亮上的所有星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一个庞大而活跃的腹地经济,它是中国港口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上海港是这个经济活跃地区通往世界的门户。但可惜的是,上海最初的外贸口岸都是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形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运输逐渐走向大型化。油轮和矿石船已经发展到30万吨,集装箱船也发展到第10代1万多标箱。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装箱运输的大型化,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形成了一批用于跨洋运输的集装箱集散地,而其他港口只能作为进料港。原来在上海形成的港口已经不适应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进出口贸易的大船到不了上海,大船的货物全部在新加坡、省、韩国中转成小船,转运到上海。如果我们看看釜山、省、高雄、香港和新加坡,它们都已成为从亚洲到美洲和欧洲的集装箱编组港。因此,缺乏良好的深水港是上海发展成为国际港口的瓶颈。特别是国家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后,上海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在上海建设深水港更加迫切。
2001年春节前,吴邦国率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视察洋山,为国务院正式批准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立项奠定了基础。左一为上海市市长许,右二为中共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鞠。上海历届领导人都在规划如何在上海建设深水港。然而,在上海建设深水港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虽然长江在上海吴淞口入海,但长江的淡水混合泥沙在这里与海洋的盐水相遇,形成絮凝效应,大量泥沙沉积在长江口,硬度很大,这就是所谓的铁板沙,也叫沙洲沙——这是世界上所有河流入海都会遇到的现象。长江口的沙洲使入长江的水深突然变浅,只有不到8米深。当时,解决上海深水港的一个想法是打通……长江口的沙洲。简而言之,就是深挖阻止大船进入长江的铁板沙。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委科技司就开展了“缩淤冲淤”研究,即在长江口泥沙淤积区挖深槽。在这个深槽中,水流变窄,流速加快,泥沙被冲刷入海,但作用有限。后来,经过多年的一系列讨论,上海深水港的建设最终确定了三个方案:一是利用长江对岸的南通港,但南通又位于长江泥沙淤积区,不是成为永久性深水港的理想地点。二是在上海建设组合港,以上海海港为中心,宁波港和太仓港为两翼。宁波有条件建设深水港,太仓港也有水深条件。但目前看来,这一方案形成的上海联合深水港有些分散,行政管辖分属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以后很难协调,也不是最终选择。第三,上海附近的舟山群岛崎岖列岛中有两个小岛:大洋山和小洋山。这两个岛之间的水深90米,可以建设一个理想的深水港。但距离上海的陆地有30多公里,需要做一些填海工作。经过反复比较,第三个方案是当时能找到的最佳选择:洋山具备建设深水码头的条件。2.《魔鬼码头》精准舞蹈十五年前,大大小小的洋山岛,还只是东海上的一个普通小岛。居民以捕鱼为生,孤立落后。15年后,小渔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总面积相当于100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现代化深水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的一张名片。洋山深水港是国家战略工程,是中国第一个近海超大型集装箱港口,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世界上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四期合计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相当于美国所有港口的吞吐量总和,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现在上海有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洋山港,上海自贸区就有了基础。驱动这一切高效运转的,是24小时不停的自动搬运设备。
洋山四期码头配备130辆AGV、26台桥式起重机和120台轨道起重机。(注:AGV(自动导引车)在区域内不再有人值守,全自动化——这被洋山港的工程师形容为“魔鬼码头”,精确地在洋山港内“跳舞”(停车误差小于2厘米)。
洋山港四期AGV采用磁导航技术,通过埋在地下的61483个磁钉感知自身位置,并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行走最优路线。行驶路线上,这些磁钉每隔两米排列一个,整个集装箱码头的磁钉就像一个大棋盘。岸边起重机不需要人驾驶,而是用机械和电脑代替辛苦、危险系数高、重复性强的工作,通过电脑和后方监控人员的远程操作进行设备控制。货物由自动AGV直接装载和运输。AGV,也被工程师们称为“快递小哥”,是指一种具有电磁或光学自动导向和换位的运输小车,可以沿着规定的导向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和各种移植功能。
AGV有……自重20至30吨,加上集装箱的重量,整车可达70吨。由于停止位置非常准确,停止误差不会超过2厘米。一辆AGV更换电池只需6分钟,大容量锂电池充满电后可保持AGV运行8小时。这样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目前,洋山港四期作业效率达到40箱/小时,远超人工码头作业效率,人工减少70%。作为全球单体最大的全自动码头和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洋山四期全自动码头的建成投产,不仅巩固了上海港货物吞吐能力在全球的地位,也使中国港口产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升级。因为洋山港不仅仅是一个港口。一是与金融自贸区配套。就像新加坡,一个金融从业人员几十万的小城市。因为货物装卸进出口意味着金融结算,物流吞吐量巨大的地方必然是金融经济活跃的地方。其次,正在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洋山港,也为自动驾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目前,世界上有1000多个集装箱码头,超过一半的海外集装箱港口在码头的水平运输中使用跨运车。跨运车在国际港口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外的一些自动化码头中,自动化跨运车被广泛用于提高安全标准和作业效率。这背后,港机市场巨头振华重工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振华重工港口机械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产品分布在全球99个国家的近300个港口。可以说,国内外几乎所有港口都能看到振华重工的身影。
西京科技打造的无人跨运车。
一直在探索和突破以干线技术打造的无人卡车提升港口装卸效率的振华重工,是让港口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关键先生”。如今,振华重工正在积极推动无人卡车在集装箱港口的应用,为全球众多传统卡车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提供了最具性价比的改造方案。3.从AGV到20世纪90年代的IGV,自动化码头在国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了“机器抢人饭碗”的争议。然而,人们逐渐意识到码头作业是一项繁重而危险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对员工的资质和经验要求高。即使人工成本高,企业也很难招到工人。机器把码头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增加了对控制岗位的需求。目前国内外重要码头都有建设和改造自动化码头的计划。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要有两种水平运输方式。1)一种方案是使用AGV,在地面埋磁钉。著名的荷兰鹿特丹EUROMAX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港口,其高效、安全、绿色的优势得到了体现。但港口地下需要埋设数万根磁钉,导致土建无法使用常规钢筋,基建成本高。一辆AGV的成本大约是500万到700万。每当需要在端口中安装一些特殊的路径引导装置时,比如激光反射器或引导磁钉,就意味着端口需要关闭数周。对于抢生产任务的港口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老码头采用AGV模式,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改造费用和维护费用为v……y高。新码头可以考虑AVG,但现有码头重建不太现实。因此,AGV这种港口的水平运输工具,在港口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另一种是使用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车辆不需要部署磁钉,避免了高昂的建设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说,更适合对传统码头进行无人化改造。目前正在德国举行的2019法兰克福车展引起了车迷的广泛关注,而本土作战的奥迪显然不打算让人失望。9月10日法兰克福车展开幕当天,奥迪亮相了旗下26款产品,包括全球首款纯电动概念车Audi AI:TRAIL quattro,以及奥迪Sport高性能车型代表之一的全新奥迪RS 7 Sportback。车展开幕当天,汽车之家预约了奥迪股份公司技术研发总监Hans-Joachim Rothenpieler、奥利弗·霍夫曼(Oliver Hoffman)和奥迪体育总裁Julius Seebach。
6
◆电动系统将从大众车型逐步引入。“未来,奥迪将继续推出大型燃油SUV车型,也将对大型车辆进行电动化。”根据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的说法,奥迪的电气化战略与目前燃油汽车的研发并不冲突。就未来趋势而言,奥迪将逐步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燃油发动机领域的终结,因为“至少在未来十年内,燃油车仍将继续销售”,奥迪还将根据中国和欧洲的新排放标准研发新的发动机和燃油车。奥迪的电气化计划将从哪些车型开始实施?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表示,奥迪将逐步从大众车型中引入电动系统。目前,奥迪已经开发了两个电动汽车平台,其中一个是MEB小型车平台。比如刚刚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大众ID.3和奥迪Q4 e-tron,都是应用的MEB平台,未来也会被大众旗下的西雅特和斯柯达使用。
7
“奥迪Q4 e-tron”是另一个PPE平台,用于开发豪华电动车。基于这个平台,可以开发中大型电动汽车。未来奥迪ag旗下的其他品牌也将逐步使用PPE平台。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表示,由于奥迪拥有自己的小型、紧凑型和大型车型平台,因此有能力开发各种电动汽车。奥迪运动总裁奥利弗·霍夫曼(Oliver Hoffman)也表示,奥迪非常重视高性能车型的研发和推出。到2023年,奥迪高性能车型的销量将翻一番。此外,奥迪还在规划高性能汽车的电气化,其中奥迪e-tron GT将是第一款投入中国市场的高性能电动汽车。
8
“奥迪e-tron GT”◆不会放弃燃油车的研发。内部有明确的电气化战略实施,外部有排放标准等压力,但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并不认为电动汽车的到来会一蹴而就。“我个人认为,大家对燃油车的没落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根据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燃油汽车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然而,鉴于各国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中国的双积分政策,奥迪不仅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出,还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轻度混合动力汽车,这将是奥迪未来在中国市场持续销售的必要条件。奥迪官方数据显示,奥迪8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5%,但在中国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8月份共销售新车5.9万辆,同比增长2%,创下8月份销量纪录,奥迪Q5L自行车销量增长25.3%,单月销售1.4万辆。从累计数据来看,2019年1-8月,奥迪在华销量为42.7万辆,同比增长……同比增长4%。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奥迪的重要性。
9
「奥迪Q5L」据透露,奥迪不仅会为中国市场设计和推出跑车,还会将其成熟的矩阵式激光大灯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而首批应用的车型很可能是中国车型。从这次采访中可以看出,奥迪正在为燃料和电力等多元化技术共存的时代而努力。既加大力度发展电动汽车满足短途出行,又考虑通过氢动力解决人们的长途驾驶需求。同时还将开发未来符合各国排放标准的新型燃油车。可见奥迪作为豪华车品牌,是在为未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做准备。目前正在德国举行的2019法兰克福车展引起了车迷的广泛关注,而本土作战的奥迪显然不打算让人失望。9月10日法兰克福车展开幕当天,奥迪亮相了旗下26款产品,包括全球首款纯电动概念车Audi AI:TRAIL quattro,以及奥迪Sport高性能车型代表之一的全新奥迪RS 7 Sportback。车展开幕当天,汽车之家预约了奥迪股份公司技术研发总监Hans-Joachim Rothenpieler、奥利弗·霍夫曼(Oliver Hoffman)和奥迪体育总裁Julius Seebach。
6
◆电动系统将从大众车型逐步引入。“未来,奥迪将继续推出大型燃油SUV车型,也将对大型车辆进行电动化。”根据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的说法,奥迪的电气化战略与目前燃油汽车的研发并不冲突。就未来趋势而言,奥迪将逐步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燃油发动机领域的终结,因为“至少在未来十年内,燃油车仍将继续销售”,奥迪还将根据中国和欧洲的新排放标准研发新的发动机和燃油车。奥迪的电气化计划将从哪些车型开始实施?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表示,奥迪将逐步从大众车型中引入电动系统。目前,奥迪已经开发了两个电动汽车平台,其中一个是MEB小型车平台。比如刚刚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大众ID.3和奥迪Q4 e-tron,都是应用的MEB平台,未来也会被大众旗下的西雅特和斯柯达使用。
7
“奥迪Q4 e-tron”是另一个PPE平台,用于开发豪华电动车。基于这个平台,可以开发中大型电动汽车。未来奥迪ag旗下的其他品牌也将逐步使用PPE平台。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表示,由于奥迪拥有自己的小型、紧凑型和大型车型平台,因此有能力开发各种电动汽车。奥迪运动总裁奥利弗·霍夫曼(Oliver Hoffman)也表示,奥迪非常重视高性能车型的研发和推出。到2023年,奥迪高性能车型的销量将翻一番。此外,奥迪还在规划高性能汽车的电气化,其中奥迪e-tron GT将是第一款投入中国市场的高性能电动汽车。
8
“奥迪e-tron GT”◆不会放弃燃油车的研发。内部有明确的电气化战略实施,外部有排放标准等压力,但汉斯·约阿希姆·罗滕博格并不认为电动汽车的到来会一蹴而就。“我个人认为,大家对燃油车的没落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根据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燃油汽车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然而,鉴于各国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中国的双积分政策,奥迪不仅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出,还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轻度混合动力v……这是奥迪未来在中国市场继续销售所必需的。奥迪官方数据显示,奥迪8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5%,但在中国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8月份共销售新车5.9万辆,同比增长2%,创下8月份销量纪录,奥迪Q5L自行车销量增长25.3%,单月销售1.4万辆。从累计数据来看,2019年1-8月,奥迪在华销量为42.7万辆,同比增长2.4%。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奥迪的重要性。
9
「奥迪Q5L」据透露,奥迪不仅会为中国市场设计和推出跑车,还会将其成熟的矩阵式激光大灯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而首批应用的车型很可能是中国车型。从这次采访中可以看出,奥迪正在为燃料和电力等多元化技术共存的时代而努力。既加大力度发展电动汽车满足短途出行,又考虑通过氢动力解决人们的长途驾驶需求。同时还将开发未来符合各国排放标准的新型燃油车。可见奥迪作为豪华车品牌,是在为未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做准备。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与戴姆勒卡客车公司签订全球动力电池采购协议,为其旗下电动系列卡车提供可靠锂电动力。
1900/1/1 0:00:009月17日,在四维图新举办的2019用户大会上,四维图新旗下高精度定位服务提供商六分科技与海克斯康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精度定位服务与应用,
1900/1/1 0:00:009月17日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
1900/1/1 0:00:00一周前,保时捷Taycan正式上市,一时风头无两。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CeptonTechnologies发布了最新的Vista激光雷达传感器VistaTMX120,适用于ADAS和自动应用。
1900/1/1 0:00:009月18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宣布,该公司利用Mirai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配备的燃料电池系统简称FC系统,开发出一种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机简称FC发电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