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就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现在我们的零部件非常薄弱。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但是我们的零配件只是百强榜的几个小家伙,根本不匹配。要真正成为汽车强国,未来必须扭转这种状态。”日前,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国家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京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即将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过于依赖外资的王炳刚指出:“中国过于注重整车,零部件投资不够,而电池领域的投资过于分散。还有很多短板,比如芯片、高速轴承、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这些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在对外资的依赖方面,王炳刚指出,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好得多,至少电池主要是中国制造的。“这比发动机好。虽然现在中国企业基本可以自己生产发动机,但我前几年做过调查。发动机中一半以上的核心部件是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的,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王炳刚说。当然,新能源汽车也不乐观。王炳刚说:“即使是电池和电机,仍有一些东西仍是国内进口的。我正在整理清单。比如电机的高速轴承,国内就做不出来。电机转速达到10000转以上后,我们的轴承就不工作了。还有汽车芯片,只能国产,还有大量德国、日本、美国的厂商。”在美国《汽车新闻》每年编制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中,中国始终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上榜,排名比较靠后。王炳刚指出:“这个问题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来解决。我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整车上,份额比例有限,却没有零配件,于是大量国外零配件涌入中国。日本汽车工业起步的时候,技术没那么好,韩国更差,但是韩国的零部件比我们现在强多了。”他说,幸运的是,今天我们比过去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正在内部列一个清单。“只要我们重视,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那是时间问题。中国人还是有办法慢慢解决的。”新能源市场的主流技术是纯电动。王炳刚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会成为市场主流。由于地方政策的原因,这些车辆在一些领域会有应用,但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是纯电动。“到2035年,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将各占一半。其中,新能源汽车大部分将是纯电动汽车,可能会有少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燃油车的主要技术是混合动力。”王炳刚说。他详细解释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能可能相当不错,适用于一些对运动性和动力要求较高的领域,但其整体能耗仍然较高,成本较高,车身偏,前景不明。不会成为主要技术路线;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包括整车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能站稳脚跟。此外,政府正在逐步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甚至最终取消补贴。对此,王炳刚表示:“首先,补贴的取消将有助于技术回归理性。其次,政策不会退的干净,还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技术路线,比如双积分。补贴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激励政策的取消。未来还会有其他的激励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2035年,所有燃油汽车将使用混合动力,以降低油耗。王炳刚对混合动力技术更为乐观。他坦言:“只有混合动力才能大幅省油,实现百公里5L、4L甚至3L的油耗。以柴油机为例,解决排放问题的成本非常高,低排放和低油耗很难兼顾。降低内燃机油耗的最佳途径是混合动力。我粗略估计,到2035年,几乎所有燃油车都将使用混合动力系统,单纯的内燃机很难生存,除非是特种车、军车等不需要考虑排放或油耗的特种车辆。”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存在感远不如纯电动汽车。对此,王炳刚指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还不够强大,无法同时兼顾多个方面,发展规划主要受政策导向影响。比如现在就看双分的调节作用了。如果依靠新能源汽车的正积分就能达到整体标准,车企没有降低油耗的压力,那么混动车的进步就会很慢;如果国家政策保持很低的油耗,车企必须通过混动技术降低油耗,那么混动车市场将会快速发展。
“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就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现在我们的零部件非常薄弱。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但是我们的零配件只是百强榜的几个小家伙,根本不匹配。要真正成为汽车强国,未来必须扭转这种状态。”日前,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国家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京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即将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过于依赖外资的王炳刚指出:“中国过于注重整车,零部件投资不够,而电池领域的投资过于分散。还有很多短板,比如芯片、高速轴承、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这些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在对外资的依赖方面,王炳刚指出,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好得多,至少电池主要是中国制造的。“这比发动机好。虽然现在中国企业基本可以自己生产发动机,但我前几年做过调查。发动机中一半以上的核心部件是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的,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王炳刚说。当然,新能源汽车也不乐观。王炳刚说:“即使是电池和电机,仍有一些东西仍是国内进口的。我正在整理清单。比如电机的高速轴承,国内就做不出来。电机转速达到10000转以上后,我们的轴承就不工作了。还有汽车芯片,只能国产,还有大量德国、日本、美国的厂商。”在美国《汽车新闻》每年编制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中,中国始终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上榜,排名比较靠后。王炳刚指出:“这个问题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来解决。我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整车上,份额比例有限,却没有零配件,于是大量国外零配件涌入中国。日本汽车工业起步的时候,技术没那么好,韩国更差,但是韩国的零部件比我们现在强多了。”他说,幸运的是,今天我们比过去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正在内部列一个清单。“只要我们重视,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那是时间问题。中国人还是有办法慢慢解决的。”新能源市场的主流技术是纯电动。王炳刚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会成为市场主流。由于地方政策的原因,这些车辆在一些领域会有应用,但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是纯电动。“到2035年,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各占一半。其中,新能源汽车大部分将是纯电动汽车,可能会有少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燃油车的主要技术是混合动力。”王炳刚说。他详细解释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能可能相当不错,适用于一些对运动性和动力要求较高的领域,但其整体能耗仍然较高,成本较高,车身偏,前景不明。不会成为主要技术路线;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包括整车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能站稳脚跟。此外,政府正在逐步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甚至最终取消补贴。对此,王炳刚表示:“首先,补贴的取消将有助于技术回归理性。其次,政策不会退的干净,还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技术路线,比如双积分。补贴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激励政策的取消。未来还会有其他的激励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2035年,所有燃油汽车将使用混合动力,以降低油耗。王炳刚对混合动力技术更为乐观。他坦言:“只有混合动力才能大幅省油,实现百公里5L、4L甚至3L的油耗。以柴油机为例,解决排放问题的成本非常高,低排放和低油耗很难兼顾。降低内燃机油耗的最佳途径是混合动力。我粗略估计,到2035年,几乎所有燃油车都将使用混合动力系统,单纯的内燃机很难生存,除非是特种车、军车等不需要考虑排放或油耗的特种车辆。”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存在感远不如纯电动汽车。对此,王炳刚指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还不够强大,无法同时兼顾多个方面,发展规划主要受政策导向影响。比如现在就看双分的调节作用了。如果依靠新能源汽车的正积分就能达到整体标准,车企没有降低油耗的压力,那么混动车的进步就会很慢;如果国家政策保持很低的油耗,车企必须通过混动技术降低油耗,那么混动车市场将会快速发展。
标签:
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已承诺向纯电动皮卡和先进的电池系统投资70亿美元。这是通用与美国工人联合会谈判的一部分。目前,通用汽车公司的大约46万名工人,将从当地时间16日零点起进入罢工状态。
1900/1/1 0:00:00虽然,8月英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出现今年内的第7次下跌,不过跌幅却收窄至16与今年1月相同,这也是今年的最小跌幅。
1900/1/1 0:00:00中秋节前的最后一天(9月12日)晚间,深陷资金危机的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当晚,ST庞大公告称,已确认意向投资人。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半导体公司Valens推出了用于智能汽车连接的汽车芯片组,为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卡车与TorcRobotics正在积极开发和测试SAEL4自动驾驶卡车,最初测试路线是TorcRobotics总部所在地弗吉尼亚州西南部的高速公路。
1900/1/1 0:00:00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对外表示,未来将推出一个车载控制系统,能适用于旗下所有品牌车型。也就是说,这样的车载控制系统,能够在大众Polo和奥迪A8等大众汽车集团各品牌车型上运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