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UNSPLASH》2015年1月的新闻发布会。奥迪曾断言“自动驾驶时代指日可待。为了支持这一论断,奥迪还用一辆A7完成了550英里的自驾旅程(从硅谷到拉斯维加斯)。当时,奥迪似乎准备揭开自动驾驶的新时代。就在五年前,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开始了自动驾驶项目的伟大征程。这些自动驾驶汽车不仅代表着技术突破,也是各车企的灵丹妙药。自动驾驶汽车不仅可以缓解道路拥堵,还可以直接将交通伤亡人数降至零,这也是厂商增长的新动力。此外,这些车辆将完全由电力驱动,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未来。在自驾玩家看来,交通行业的质变将在2020年到来,他们的想法可以一一实现。可惜2020年快到了,但我们距离当时定下的KPI还有一段距离。你可以看到,汽车厂商的展厅里没有自动驾驶汽车出售,甚至路上只有几百辆测试车。那么,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会让步吗?相反,过去五年的教训迫使他们转移了注意力。现在,玩家专注于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应用和位置。什么是自动驾驶?在讨论自动驾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前,我们还是想重申一下,在SAE的背景下,4级和5级都是全自动驾驶。下一级只能算是半自动驾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口中所谓的“全功能”全自动驾驶仍然逃不过“人工监管/偶尔干预”,也就是说特斯拉定义的全自动驾驶本质上是半自动的,只是降低了标准。经过一系列挫折,行业内的公司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追求5级了,4级可能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形式。在这个水平上,除了一些极端情况,自动驾驶汽车几乎可以胜任大部分日常工作,厂商甚至可以直接去掉车上的踏板和方向盘。但是四级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横亘在它面前的技术复杂度和成本问题依然是难以翻越的两座大山。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一套4级自动驾驶系统加上硬件可能需要近140万元。虽然量产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但享受自动驾驶红利需要35万元甚至更多,这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花了这么多钱,目前也无法拿出一辆能适应任何城市或环境的自动驾驶汽车。那样的话,谁会花60万买一辆只能在自己城市转悠的车呢?残酷的现实让厂商开始寻找替代品。他们必须快速分摊成本,并为自动驾驶技术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一些信心不足的制造商转向了低速、低风险的车辆和商业模式。现在路上有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汽车?(1) Robotaxi对于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提供打车服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Robotaxi市场有两个领导者——way mo和Cruise。两家公司都以四级为目标。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于去年年底在凤凰城正式推出。虽然没有全面开放服务,但Waymo One每天仍能接送1000多名用户,其公路里程已超过1000万英里。模拟器中的测试里程已经累积了100亿英里。与优步或Lyft类似,Waymo One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叫车。但是车辆是自动驾驶,但是也需要一个安全的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2017年,Cruise承诺在2019年底前在旧金山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然而,今年7月,Cruise首席执行官丹·阿曼公开承认,他对登陆时间进行了重新调整,但最终他没有公布具体的时间表。在Medium的一篇文章中,阿曼解释道:“由于风险很高,我们的第一团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什么时候能保证安全,什么时候能正式部署队伍?显然……阿曼不愿意刻意回避一直存在的安全问题。事实上,当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最初瞄准自动驾驶时,他们想吃的其实是乘用车市场的蛋糕。然而,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自动驾驶开启时夺走的几条生命,以及著名的美国坦佩优步车祸,开始放大公众的担忧,许多制造商放弃了向私人出售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在这样的现实下,一些厂商干脆做起了低风险低速自动驾驶市场。(2)自驾班车在路上控制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低速行驶。显然,这就是自动驾驶穿梭车背后的驾驶理念,它们不仅可以承担运送人员的任务,还可以运送货物。在这个市场上,Local Motors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发布类似于小巴的Olli后,Local Motors一直在世界各地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奥利曾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海滩、校园、操场和加州的商业区,最近还加入了华盛顿军事基地。“Olli的用途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它的成功正好验证了这个判断。当地汽车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马特·里维特说。随着监管部门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步松绑,Olli不仅可以成为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选择,也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了重要的选择。为了控制风险,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完全消除人为因素。驾驶座只是开始,送货车应运而生。在自动驾驶送货车领域,说到著名公司,就不得不提Nuro。这家公司推出了两款紧凑型自动驾驶送货车,R1和R2。目前,Nuro正在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与krogh超市和达美乐比萨联合测试。与传统的杂货店或披萨外卖服务类似,用户可以在相关应用程序中下单后在家等待。不同的是,Nuro送货不再需要外卖小哥,用户拿着Nuro提供的密码解锁商品。据车之心了解,自2018年8月以来,Nuro的送货车已经圆满完成了上千次的送货任务。在国内,时宇科技推出的L4级无人驾驶微循环解决方案,主要解决园区/产业新城/景区等高端物业场景的最后1-3公里通勤,提供短途接驳功能,实现按需用车。今年9月,时宇科技的两辆车,无人接驳车和无人巡逻车,“登陆”大兴机场。(3)卡车和货车虽然听起来有点枯燥,但卡车和货车是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最快的应用,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在今年6月的CES Asia上,Hunche发布了其首款L3自动驾驶原型车——Hunche 1号..该原型车搭载自动驾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栈系统1.0,传感端采用异构多传感器融合。据说性能可以满足高速全场景工况和主要天气。众所周知,设计一辆可以安全应对所有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是极其困难的,但在封闭或流量较小的道路上重复任务就容易得多,这些道路是卡车和货车的家园(如港口和高速公路)。无论是自动驾驶卡车还是货车,都成为了提高我们生活效率的重要助力。这些车辆可以24小时工作,从而提高货物的运送速度。网购时代,谁不想在手机上快速拿到订购的商品?(4)收割机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繁忙城市的空旷道路转向人烟稀少的煤矿和山区,就会发现矿区也是自动驾驶可以落地的场景之一。这是因为自动驾驶可以解决矿区在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痛点。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场景适用性来看,矿区的运输道路非常封闭,每辆矿车单班在相对固定的路线上进行点对点运输,速度往往低于30 km/h,另外矿区不是道路场景,而是工作场景,不存在车牌的问题——这些条件都有利于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国外矿区20多年前开始自动化,七八年前开始商业化。Ca……美国的rpillar和日本的小松现在正在将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采矿车投入澳大利亚和智利的运营。在中国,这类公司包括塔格智行、慧拓智能、易控智能驾驶、雷勃科技、前沿先锋、CIDI等公司。从目前国内矿区的自动驾驶公司来看,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放弃乌托邦幻想在过去的六年里,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们经历了高峰和低谷,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乌托邦幻想——因为这太不现实了。说到这里,行业玩家并没有半途而废。无论是自动驾驶出租车、摆渡车、货车、卡车,未来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市场,应用场景自然也会越来越广泛。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不会如期到达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会错过一切。图片来自《UNSPLASH》2015年1月的新闻发布会。奥迪曾断言“自动驾驶时代指日可待。为了支持这个论断,奥迪还用一辆A7完成了550英里的自驾旅程(从硅谷到拉斯维加斯)。当时,奥迪似乎准备揭开自动驾驶的新时代。就在五年前,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开始了自动驾驶项目的伟大征程。这些自动驾驶汽车不仅代表着技术突破,也是各车企的灵丹妙药。自动驾驶汽车不仅可以缓解道路拥堵,还可以直接将交通伤亡人数降至零,这也是厂商增长的新动力。此外,这些车辆将完全由电力驱动,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未来。在自驾玩家看来,交通行业的质变将在2020年到来,他们的想法可以一一实现。可惜2020年快到了,但我们距离当时定下的KPI还有一段距离。你可以看到,汽车厂商的展厅里没有自动驾驶汽车出售,甚至路上只有几百辆测试车。那么,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会让步吗?相反,过去五年的教训迫使他们转移了注意力。现在,玩家专注于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应用和位置。什么是自动驾驶?在讨论自动驾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前,我们还是想重申一下,在SAE的背景下,4级和5级都是全自动驾驶。下一级只能算是半自动驾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口中所谓的“全功能”全自动驾驶仍然逃不过“人工监管/偶尔干预”,也就是说特斯拉定义的全自动驾驶本质上是半自动的,只是降低了标准。经过一系列挫折,行业内的公司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追求5级了,4级可能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形式。在这个水平上,除了一些极端情况,自动驾驶汽车几乎可以胜任大部分日常工作,厂商甚至可以直接去掉车上的踏板和方向盘。但是四级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横亘在它面前的技术复杂度和成本问题依然是难以翻越的两座大山。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一套4级自动驾驶系统加上硬件,可能需要近140万元。虽然量产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但享受自动驾驶红利需要35万元甚至更多,这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花了这么多钱,目前也无法拿出一辆能适应任何城市或环境的自动驾驶汽车。那样的话,谁会花60万买一辆只能在自己城市转悠的车呢?残酷的现实让厂商开始寻找替代品。他们必须快速分摊成本,并为自动驾驶技术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一些信心不足的制造商转向了低速、低风险的车辆和商业模式。现在路上有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汽车?(1) Robotaxi对于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我们最熟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奥维德斯出租车服务。目前Robotaxi市场有两个领导者——way mo和Cruise。两家公司都以四级为目标。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于去年年底在凤凰城正式推出。虽然没有全面开放服务,但Waymo One每天仍能接送1000多名用户,其公路里程已超过1000万英里。模拟器中的测试里程已经累积了100亿英里。与优步或Lyft类似,Waymo One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叫车。但是车辆是自动驾驶,但是也需要一个安全的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2017年,Cruise承诺在2019年底前在旧金山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然而,今年7月,Cruise首席执行官丹·阿曼公开承认,他对登陆时间进行了重新调整,但最终他没有公布具体的时间表。在Medium的一篇文章中,阿曼解释道:“由于风险很高,我们的第一团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什么时候能保证安全,什么时候能正式部署队伍?很明显,阿曼不愿意刻意回避一直存在的安全问题。事实上,当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最初瞄准自动驾驶时,他们想吃的其实是乘用车市场的蛋糕。然而,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自动驾驶开启时夺走的几条生命,以及著名的美国坦佩优步车祸,开始放大公众的担忧,许多制造商放弃了向私人出售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在这样的现实下,一些厂商干脆做起了低风险低速自动驾驶市场。(2)自驾班车在路上控制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低速行驶。显然,这就是自动驾驶穿梭车背后的驾驶理念,它们不仅可以承担运送人员的任务,还可以运送货物。在这个市场上,Local Motors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发布类似于小巴的Olli后,Local Motors一直在世界各地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奥利已经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海滩、校园、操场和加州的商业区,最近还加入了华盛顿军事基地。”Olli的用途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它的成功正好验证了这个判断。Local Motors高级副总裁马特·里维特(Matt Rivett)说。“随着监管部门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步松绑,Olli不仅可以成为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选择,还可以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重要选择。为了控制风险,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完全消除人为因素。驾驶座只是开始,送货车应运而生。在自动驾驶送货车领域,说到著名公司,就不得不提Nuro。这家公司推出了两款紧凑型自动驾驶送货车,R1和R2。目前,Nuro正在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与krogh超市和达美乐比萨联合测试。与传统的杂货店或披萨外卖服务类似,用户可以在相关应用程序中下单后在家等待。不同的是,Nuro送货不再需要外卖小哥,用户拿着Nuro提供的密码解锁商品。据车之心了解,自2018年8月以来,Nuro的送货车已经圆满完成了上千次的送货任务。在国内,时宇科技推出的L4级无人驾驶微循环解决方案,主要解决园区/产业新城/景区等高端物业场景的最后1-3公里通勤,提供短途接驳功能,实现按需用车。今年9月,时宇科技的两辆车,无人接驳车和无人巡逻车,“登陆”大兴机场。(3)卡车和货车虽然听起来有点枯燥,但卡车和货车是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最快的应用,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在今年6月的CES Asia上,Hunche发布了其首款L3自动驾驶原型车——Hunche 1号..该原型车搭载自动驾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栈系统1.0,传感端采用异构多传感器融合。据说性能可以满足高速全场景工况和主要天气。众所周知,设计一辆可以安全应对所有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是极其困难的,但在封闭或流量较小的道路上重复任务就容易得多,这些道路是卡车和货车的家园(如港口和高速公路)。无论是自动驾驶卡车还是货车,都成为了提高我们生活效率的重要助力。这些车辆可以24小时工作……urs一天,从而提高了货物的运送速度。网购时代,谁不想在手机上快速拿到订购的商品?(4)收割机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繁忙城市的空旷道路转向人烟稀少的煤矿和山区,就会发现矿区也是自动驾驶可以落地的场景之一。这是因为自动驾驶可以解决矿区在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痛点。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场景适用性来看,矿区的运输道路非常封闭,每辆矿车单班在相对固定的路线上进行点对点运输,速度往往低于30 km/h,另外矿区不是道路场景,而是工作场景,不存在车牌的问题——这些条件都有利于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国外矿区20多年前开始自动化,七八年前开始商业化。美国的卡特彼勒和日本的小松现在正在澳大利亚和智利投入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采矿车。在中国,这类公司包括塔格智行、慧拓智能、易控智能驾驶、雷勃科技、前沿先锋、CIDI等公司。从目前国内矿区的自动驾驶公司来看,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放弃乌托邦幻想在过去的六年里,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们经历了高峰和低谷,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乌托邦幻想——因为这太不现实了。说到这里,行业玩家并没有半途而废。无论是自动驾驶出租车、摆渡车、货车、卡车,未来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市场,应用场景自然也会越来越广泛。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不会如期到达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会错过一切。
日前欧宝沃克斯豪尔对外公布了它们即将推出的新能源产品计划,除了此前报道过的Corsae、GrandlandXPHEV、电动版的MokkaX继任者以及Vivarovan电动版。
1900/1/1 0:00:00造车路难行,先有贾跃亭在造车路上破产,如今英国家电巨头戴森也“梦碎”,近180亿真金白银打了水漂。
1900/1/1 0:00:00市场变化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对其他企业可能是药,但对有实力的电池厂来说却是良机。对新电池企业而言,现在是进入动力电池市场,单打独斗的合适时机吗?蜂巢能源对该问题的回答:是的。
1900/1/1 0:00:00近日,针对此前媒体报道威马汽车大股东变更或系为IPO做准备的消息,威马汽车表示,这次股东变更是旨在加速实现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最终目标的战略调整,是威马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1900/1/1 0:00:00近几年,工业车辆产业最热关键词,无疑是“新能源”三个字,且仍将继续大热下去。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Pixabay”进入2019年,扬州润达斯柯达4S店销售员金某(化名)突然发现,消费者都会比较不同车型的优惠条件,“优惠少了还不买。”是时候聊聊价格战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