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ng汽车副总裁吴新洲一直是新车厂商强调的差异化优势。1024程序员节,有着明显“程序员”基因的Xpeng Motors也选择在这一天展示智能科技的阶段性成果。Xpeng Motors负责智能业务的两位副总裁领导了这次技术分享日。一个是虞姬,他于2016年加入Xpeng Motors,并成为副总裁。负责Xpeng Motors互联网中心、客服和运营中心,是Xpeng Motors智能化的主要产品设计师。另一个是吴新洲,刚加入Xpeng Motors一年。2018年,高通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洲加入Xpeng Motors,担任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开始全面负责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在美国和中国的技术路线规划、业务和团队管理。两人介绍了Xpeng Motors汽车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团队现阶段的架构、理念和技术路线。此外,同一天,Xpeng Motors正式发布了首份《数字智能汽车——Xpeng Motors智能运营报告》,全面解读了智能汽车的概念和购买者的属性,并基于功能的应用,形成了能够展现小鹏智能能力的汽车数据报告。钛媒注意到,运营报告中不仅展示了Xpeng Motors OTA升级迭代的成果,还详细报道了自动泊车、ACC等功能的使用频率。钛媒体精选的几个重要运营数据如下:Xpeng Motors OTA升级6次,更新新功能55项,优化功能1638项;自动泊车月使用率达70.4%,使用次数达3.2万次,月节约时间长达261.4小时。自动停车场景覆盖率从62%提升到80%;ACC自适应巡航月使用率81.3%,月行驶里程67.8万公里,月行驶时间1.2万小时。LCC(车道居中控制)月使用率48.1%,月行驶里程53.7万公里,月驾驶市场6959小时。AI助手小P被唤醒620.9万次。95%以上的用户使用支持多张人脸登录启动的face ID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挖角,Xpeng Motors中美技术团队宣传了本次科技日活动,虞姬和吴新洲也公开介绍了Xpeng Motors互联网团队和自动驾驶团队的构成,其中有几位是Xpeng Motors刚挖来的技术巨头。Xpeng Motors互联网团队主要分为北上广和北上广三个团队。广州团队,负责大数据计算、互联网云平台、技术中间平台、OTA,由曾任阿里巴巴研发总监的黄荣海负责;上海团队主要负责地图导航、车载系统和应用生态,负责人刘凡凡曾就职于车载导航供应商太维;负责车载系统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刘一麟,曾任斑马网络高级设计专家;北京团队负责人工智能、感知融合交互和语音。负责人叫赵恒毅,曾任乐视语音CEO,烈酒副总裁。吴新洲还在现场介绍了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团队。由于吴新洲本人刚加入Xpeng Motors一年,团队可以说是刚刚成型,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团队分布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国家和五个城市(北上广、硅谷和圣地亚哥),数量从去年的200多个增加到320个。中国队分为北上广、北上广三支队伍。其中北京团队主要负责Xpeng Motors AI视觉感知,负责人是Xpeng Motors首席科学家郭延东,他曾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上海团队主要负责高精地图和SLAM,负责人是Ygomi的研发负责人高炳涛。广州团队主要负责整车集成、规划控制、大数据。团队负责人是Xpeng汽车10号员工小,也是Xpeng汽车第一代自动驾驶量产的负责人;林亦舒是大数据团队的负责人。他曾经是领英科技的负责人。美国团队分为硅谷团队和圣地亚哥团队,主要负责人来自高通、三星、Drive.ai等公司。其中,硅谷团队负责感知和行为规范的研发。Dirve ai前联合创始人猫王两三个月前加入小鹏,负责北美的视觉感官团队;百度Apollo前成员李丽君负责自动驾驶行为。圣地亚哥的R&D团队负责传感器融合和高精度定位。首席运营官和北美公司硬件架构负责人是前高通自动驾驶芯片和多媒体研发负责人;本尼·卡蒂比安,d .软件的负责人是前高通Cr &的总经理;d软件总监帕里西特·阿格赫拉。负责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的是三星SLAM前负责人Vignesh Sethuraman。在中美双方的分工上,中国团队会更多的与供应商、整车、测试等环节对接,负责技术落地;美国团队负责感知等深化技术。吴新洲在群访中表示,“比如现在在小鹏的中国团队是主板,美国团队是插件,最后的集成调试由中美团队共同完成。目前的经营状况也比较好。”在谈到中美团队如何合作的问题时,吴新洲说,他在高通时负责跨国合作团队。另外,Xpeng Motors强调一个团队,同一个领导,任务分工一致,尽量让中美团队步调一致。“绝不能出现中国做L2,美国做L3的情况。”自动驾驶量产时间表已经提出,国产化是重点。从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做第三代互联网汽车,还是做自动驾驶,Xpeng Motors在研发上都强调了本土化的重要性。Xpeng Motors中的本地化解决方案将主要解决三大问题:道路环境、交通环境和驾驶员习惯。“Xpeng Motors必须立足于中国场景和中国用户。这是我们差异化的主要来源。”吴新洲和虞姬在他们的活动中不止一次提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吴新洲介绍,Xpeng Motors自研突破L2级“自动驾驶辅助”架构,是国内首批采用“自动驾驶架构”的量产产品。此外,它还拥有国内唯一可以实现端到端研究和量产产品的XPILOT3.0。“Xpeng Motors自动驾驶拥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厂商的端到端闭环自主研发优势,具备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Xpeng Motors建立了车辆和云端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通过OTA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模式。目前业内只有特斯拉和Xpeng电机已经量产。”Xpeng Motors在本次技术分享日也给出了明确的量产交付时间和城市场景自动驾驶时间。其中一期和二期已经实现,小鹏G3具备XPILOT 2.5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第一阶段:2018年,XPILOT 2.0将正式商用。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量产;端到端自研实现数据闭环自动泊车系统量产。第二阶段:2019年XPILOT 2.5支持自动变道辅助。辅助驾驶能力从单车道走向多车道;首次实现远程停车的批量生产。第三阶段:2020年,XPILOT 3.0三级自动驾驶仪发布。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量产;全自研360度感知能力量产;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座舱批量生产。第四阶段:2021年,XPILOT 3.5全场景,三级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能力的全闭环;基于停车场(代客)的自主停车量产。第五阶段:2022年,XPILOT 4.0面向城市的自动驾驶能力发布。提高城市驾驶效率&;解决城市行车安全痛点。通过OTA将XPILOT X的全自动驾驶能力从XPILOT 3.0释放到XPILOT 4.0迭代阶段6: 2024+。Xpeng Motors还在现场宣布,能够支持升级到XPILOT 4.0的智能硬件基础和众多智能功能,将率先在明年第二季度上市的小鹏P7中实现。这些功能包括Xpeng Motors刚刚发布的IFAA金融安全技术级数字钥匙。此外,小米NFC key和阿里小程序生态也将率先在小鹏P7智能车载系统中落地。对于老用户,虞姬在群访中也表示,正在探索更多老车型的升级方式,不排除娱乐、自动驾驶硬件升级等替代策略。
Xpeng汽车副总裁吴新洲一直是新车厂商强调的差异化优势。1024程序员节,有着明显“程序员”基因的Xpeng Motors也选择在这一天展示智能科技的阶段性成果。Xpeng Motors负责智能业务的两位副总裁领导了这次技术分享日。一个是虞姬,他于2016年加入Xpeng Motors,并成为副总裁。负责Xpeng Motors互联网中心、客服和运营中心,是Xpeng Motors智能化的主要产品设计师。另一个是吴新洲,刚加入Xpeng Motors一年。2018年,高通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洲加入Xpeng Motors,担任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开始全面负责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在美国和中国的技术路线规划、业务和团队管理。两人介绍了Xpeng Motors汽车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团队现阶段的架构、理念和技术路线。此外,同一天,Xpeng Motors正式发布了首份《数字智能汽车——Xpeng Motors智能运营报告》,全面解读了智能汽车的概念和购买者的属性,并基于功能的应用,形成了能够展现小鹏智能能力的汽车数据报告。钛媒注意到,运营报告中不仅展示了Xpeng Motors OTA升级迭代的成果,还详细报道了自动泊车、ACC等功能的使用频率。钛媒体精选的几个重要运营数据如下:Xpeng Motors OTA升级6次,更新新功能55项,优化功能1638项;自动泊车月使用率达70.4%,使用次数达3.2万次,月节约时间长达261.4小时。自动停车场景覆盖率从62%提升到80%;ACC自适应巡航月使用率81.3%,月行驶里程67.8万公里,月行驶时间1.2万小时。LCC(车道居中控制)月使用率48.1%,月行驶里程53.7万公里,月驾驶市场6959小时。AI助手小P被唤醒620.9万次。95%以上的用户使用支持多张人脸登录启动的face ID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挖角,Xpeng Motors中美技术团队宣传了本次科技日活动,虞姬和吴新洲也公开介绍了Xpeng Motors互联网团队和自动驾驶团队的构成,其中有几位是Xpeng Motors刚挖来的技术巨头。Xpeng Motors互联网团队主要分为北上广和北上广三个团队。广州团队,负责大数据计算、互联网云平台、技术中间平台、OTA,由曾任阿里巴巴研发总监的黄荣海负责;上海团队主要负责地图导航、车载系统和应用生态,负责人刘凡凡曾就职于车载导航供应商太维;负责车载系统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刘一麟,曾任斑马网络高级设计专家;北京团队负责人工智能、感知融合交互和语音。负责人叫赵恒毅,曾任乐视语音CEO,烈酒副总裁。吴新洲还在现场介绍了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团队。由于吴新洲本人刚加入Xpeng Motors一年,团队可以说是刚刚成型,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团队分布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国家和五个城市(北上广、硅谷和圣地亚哥),数量从去年的200多个增加到320个。中国队分为北上广、北上广三支队伍。其中北京团队主要负责Xpeng Motors AI视觉感知,负责人是Xpeng Motors首席科学家郭延东,他曾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上海团队主要负责高精地图和SLAM,负责人是Ygomi的研发负责人高炳涛。广州团队主要负责整车集成、规划控制、大数据。团队负责人是Xpeng汽车10号员工小,也是Xpeng汽车第一代自动驾驶量产的负责人;林亦舒是大数据团队的负责人。他曾经是领英科技的负责人。美国团队分为硅谷团队和圣地亚哥团队,主要负责人来自高通、三星、Drive.ai等公司。其中,硅谷团队负责感知和行为规范的研发。Dirve ai前联合创始人猫王两三个月前加入小鹏,负责北美的视觉感官团队;百度Apollo前成员李丽君负责自动驾驶行为。圣地亚哥的R&D团队负责传感器融合和高精度定位。首席运营官和北美公司硬件架构负责人是前高通自动驾驶芯片和多媒体研发负责人;本尼·卡蒂比安,d .软件的负责人是前高通Cr &的总经理;d软件总监帕里西特·阿格赫拉。负责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的是三星SLAM前负责人Vignesh Sethuraman。在中美双方的分工上,中国团队会更多的与供应商、整车、测试等环节对接,负责技术落地;美国团队负责感知等深化技术。吴新洲在群访中表示,“比如现在在小鹏的中国团队是主板,美国团队是插件,最后的集成调试由中美团队共同完成。目前的经营状况也比较好。”在谈到中美团队如何合作的问题时,吴新洲说,他在高通时负责跨国合作团队。另外,Xpeng Motors强调一个团队,同一个领导,任务分工一致,尽量让中美团队步调一致。“绝不能出现中国做L2,美国做L3的情况。”自动驾驶量产时间表已经提出,国产化是重点。从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做第三代互联网汽车,还是做自动驾驶,Xpeng Motors在研发上都强调了本土化的重要性。Xpeng Motors中的本地化解决方案将主要解决三大问题:道路环境、交通环境和驾驶员习惯。“Xpeng Motors必须立足于中国场景和中国用户。这是我们差异化的主要来源。”吴新洲和虞姬在他们的活动中不止一次提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吴新洲介绍,Xpeng Motors自研突破L2级“自动驾驶辅助”架构,是国内首批采用“自动驾驶架构”的量产产品。此外,它还拥有国内唯一可以实现端到端研究和量产产品的XPILOT3.0。“Xpeng Motors自动驾驶拥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厂商的端到端闭环自主研发优势,具备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Xpeng Motors建立了车辆和云端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通过OTA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模式。目前业内只有特斯拉和Xpeng电机已经量产。”Xpeng Motors在本次技术分享日也给出了明确的量产交付时间和城市场景自动驾驶时间。其中一期和二期已经实现,小鹏G3具备XPILOT 2.5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第一阶段:2018年,XPILOT 2.0将正式商用。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量产;端到端自研实现数据闭环自动泊车系统量产。第二阶段:2019年XPILOT 2.5支持自动变道辅助。辅助驾驶能力从单车道走向多车道;首次实现远程停车的批量生产。第三阶段:2020年,XPILOT 3.0三级自动驾驶仪发布。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量产;全自研360度感知能力量产;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座舱批量生产。第四阶段:2021年,XPILOT 3.5全场景,三级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能力的全闭环;基于停车场(代客)的自主停车量产。第五阶段:2022年,XPILOT 4.0面向城市的自动驾驶能力发布。提高城市驾驶效率&;解决城市行车安全痛点。通过OTA将XPILOT X的全自动驾驶能力从XPILOT 3.0释放到XPILOT 4.0迭代阶段6: 2024+。Xpeng Motors还在现场宣布,能够支持升级到XPILOT 4.0的智能硬件基础和众多智能功能,将率先在明年第二季度上市的小鹏P7中实现。这些功能包括Xpeng Motors刚刚发布的IFAA金融安全技术级数字钥匙。此外,小米NFC key和阿里小程序生态也将率先在小鹏P7智能车载系统中落地。对于老用户,虞姬在群访中也表示,正在探索更多老车型的升级方式,不排除娱乐、自动驾驶硬件升级等替代策略。
10月25日,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发布今年第五期指标配置数据。经审核,截至2019年10月8日24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48576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10225家。
1900/1/1 0:00:00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北国凉秋,鸿雁南归。中国电池联盟提醒大家,天气渐冷,注意保暖,记得添衣。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作为一家智能网联汽车的云端网络安全平台,UpstreamSecurity在B轮融资中募集了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
1900/1/1 0:00:00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4日,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联合部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共同组织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交流研讨会。
1900/1/1 0:00:00广汽本田的首款纯电动车VE1上市,共3款车型,补贴后的价格为15981798万元,另外双色版需要增加2000元。看起来,这给人的感觉像是合资厂商为了“拿积分”产品。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承诺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销量提高至50万辆以上,这是该公司专注于新技术、追赶竞争对手的努力的一部分。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目标过于保守,并对成本提出了警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