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全球自动驾驶进入漫长的技术攻坚期和生态联盟期。谈及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人认为未来2-3年有可能实现商业化。比较保守的观点是,可以从自动停车、固定场所物流等场景应用。不管怎么说,自动驾驶的未来还在讨论阶段,或许还在等待更多人的头脑风暴。因此,作为中韩汽车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专业、影响最深远的对话平台,中韩汽车论坛与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第七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作为中韩汽车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次研讨会以“用东方智慧驱动自动驾驶新时代”为主题,邀请两国权威专家就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未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今天的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规模。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从消费者特征、城市形态等角度阐述了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愿意为自动驾驶支付更高的费用。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接受度较高的背后,是数字经济在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领先独角兽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论文和人才积累。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目标受众的年轻化,对自动驾驶接受度更高的90后、00后人群将成为未来购车主力,自动驾驶市场也将增长。从城市形态来看,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口多的特点最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这也是自动驾驶在中国发展的先天有利条件。中国的循环发展格局和城市化进程也将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提供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在自动驾驶方面,中国也有信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政策支持而言,上海国际汽车城一直走在前列。副总工程师李林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基本将重点做好五件事:一套管理措施。《管理办法》于2018年3月1日首次发布,2019年9月进一步修订完善,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场景。以补充企业的迫切需要;测试系统。率先构建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联互通、互认互信”,促进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个平台。率先建立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监控平台,不断完善省级提升数据存储和安全功能;一个路段。在国内率先开通试验路段,对路段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分三批开通道路79.7公里;一批示范应用。率先出台示范应用管理办法,为企业发放示范应用测试许可证。同时,推进东海大桥高速公路路段智能卡采集示范应用,探索突破高速、快速路开放测试。徐长明在演讲中还强调,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中,中国必须解决汽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问题,增强交通规则意识,这样自动驾驶才能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对此,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也表示认同,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未来驾驶新技术领域,中国确实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和实力,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相信中国的自动驾驶将引领全球市场的发展。”“数据”成了关键词。在中国自动驾驶逐渐引领世界潮流的背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然走近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投资,旅游服务公司也在迅速融入其中。滴滴自动驾驶公司首席运营官孟星表示,自动驾驶的产业化有很多困难,技术问题依然存在,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和行业合作,得到政府的支持,更好的做好本地测试,更好的迭代数据,搭建运营。“我们今天所做的是推动他并行前进,逐步尝试探索一些解决方案,将自动驾驶和运营服务推向商业化阶段。”不仅在孟星,在韩国汽车零部件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部部长Lee JaeKwan眼里,自动驾驶汽车的终极形态也是实现“移动出行网络社会”的工具。未来移动出行需要配备全新的零部件,因此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相关产业边界将会扩大,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收集的数据可以发现和培育新的服务业。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补充道,自动驾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运营移动服务,而是更好地连接我们的服务,让人们以无缝的状态出行。其核心在于数字驱动,建立闭环数据应用体系是自动驾驶产品落地的关键。从技术上看,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是自行车智能。然而,随着自动驾驶车辆从L2向L3的演进,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的自行车能耗也是对汽车的巨大挑战。这时,车路协调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智能车路协同,可以高效解决自动驾驶过程中的红绿灯识别、盲点检测、高架桥三维定位等问题。车联网为汽车和道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如何应对黑客攻击,世界各地如何制定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认为,车路协同不仅符合智能驾驶和智能城市发展的需要,其技术特性也有利于发展中的成本分担和更多新兴力量的参与。目前,我国车路协同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也走到了世界前列。但作为一项新技术,我国在车路协同的探索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车联网不成熟、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车载平台、云控平台、测试平台的建设。如其所言,随着自动驾驶将“人”与驾驶分离,交通事故将进一步减少,交通安全将得到提高。博世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车路协同项目总监臧鑫认为,为了构建更安全的交通环境,自动驾驶必须进入“毫秒”时代,低延迟、高可靠性的ar……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鉴于此,现代汽车集团全球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朴生提出,自动驾驶在随着技术进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同时,正在与出行服务、人工智能和5G通信产业等互联网产业融合,成为未来能够创造新附加值的核心领域。毫无疑问,新一轮变革的引领者,智能网联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生态,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全球精英共同探索,寻找可持续健康的商业模式,推动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在演讲中指出,一项技术的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需要基础设施政策环境、技术储备、消费者意愿等多方面的培育和支持。中国应在自动驾驶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也是引领未来移动出行的技术创新核心发展区域之一。同时,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以全球前5的现代汽车集团为代表。现代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还积极投资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量产汽车,在乘用车和自动驾驶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此外,现代起亚计划在2021年启动智能城市试点项目,并在2024年推出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因此,我们正在与中国的许多企业合作。“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各方的合作,这将导致我们合作而不是竞争。”该集团自动驾驶商业开发部门负责人Kim JiYoung表示。从韩国政府的角度来看,韩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金俊基在研讨会中表示,在智能出行服务的背景下,电动/氢能源、自动驾驶和共享汽车将在2030年成为市场主体。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3级以上汽车将在2030年达到1.5万亿的规模。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在2024年完成全国主要道路自动驾驶所需的通信设施、高精度地图、交通管制和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性能验证、保险和安全体系的制度基础,并投资核心零部件系统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L4技术的研发。2019年,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技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出路。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技术也在加速从幻想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这一领域,中韩汽车产业凭借战略、技术和市场优势,有望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引领者。2018年以来,全球自动驾驶进入漫长的技术攻坚期和生态联盟期。谈及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人认为未来2-3年有可能实现商业化。比较保守的观点是,可以从自动停车、固定场所物流等场景应用。不管怎么说,自动驾驶的未来还在讨论阶段,或许还在等待更多人的头脑风暴。因此,作为中韩汽车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专业、影响最深远的对话平台,中韩汽车论坛与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第七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作为中韩汽车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研讨会围绕“用东方智慧驱动自动驾驶新时代”的主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专家……各国就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未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今天的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规模。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从消费者特征、城市形态等角度阐述了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愿意为自动驾驶支付更高的费用。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接受度较高的背后,是数字经济在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领先独角兽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论文和人才积累。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目标受众的年轻化,对自动驾驶接受度更高的90后、00后人群将成为未来购车主力,自动驾驶市场也将增长。从城市形态来看,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口多的特点最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这也是自动驾驶在中国发展的先天有利条件。中国的循环发展格局和城市化进程也将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提供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在自动驾驶方面,中国也有信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政策支持而言,上海国际汽车城一直走在前列。副总工程师李林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基本将重点做好五件事:一套管理措施。《管理办法》于2018年3月1日首次发布,2019年9月进一步修订完善,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场景。以补充企业的迫切需要;测试系统。率先构建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联互通、互认互信”,促进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个平台。率先建立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监控平台,不断完善省级提升数据存储和安全功能;一个路段。在国内率先开通试验路段,对路段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分三批开通道路79.7公里;一批示范应用。率先出台示范应用管理办法,为企业发放示范应用测试许可证。同时,推进东海大桥高速公路路段智能卡采集示范应用,探索突破高速、快速路开放测试。徐长明在演讲中还强调,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中,中国必须解决汽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问题,增强交通规则意识,这样自动驾驶才能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对此,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也表示认同,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未来驾驶新技术领域,中国确实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和实力,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相信中国的自动驾驶将引领全球市场的发展。”“数据”成了关键词。在中国自动驾驶逐渐引领世界潮流的背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然走近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投资,旅游服务公司也在迅速融入其中。滴滴自动驾驶公司首席运营官孟星表示,自动驾驶的产业化有很多困难,技术问题依然存在,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和行业合作,得到政府的支持,更好的做好本地测试,更好的迭代数据,搭建运营。“我们今天所做的是推动他并行前进,逐步尝试探索一些解决方案,将自动驾驶和运营服务推向商业化阶段。”不仅在孟星,在韩国汽车零部件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部部长Lee JaeKwan眼里,自动驾驶汽车的终极形态也是实现“移动出行网络社会”的工具。未来移动出行需要配备全新的零部件,因此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相关产业边界将会扩大,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收集的数据可以发现和培育新的服务业。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补充道,自动驾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运营移动服务,而是更好地连接我们的服务,让人们以无缝的状态出行。其核心在于数字驱动,建立闭环数据应用体系是自动驾驶产品落地的关键。从技术上看,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是自行车智能。然而,随着自动驾驶车辆从L2向L3的演进,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的自行车能耗也是对汽车的巨大挑战。这时,车路协调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智能车路协同,可以高效解决自动驾驶过程中的红绿灯识别、盲点检测、高架桥三维定位等问题。车联网为汽车和道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如何应对黑客攻击,世界各地如何制定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认为,车路协同不仅符合智能驾驶和智能城市发展的需要,其技术特性也有利于发展中的成本分担和更多新兴力量的参与。目前,我国车路协同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也走到了世界前列。但作为一项新技术,我国在车路协同的探索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车联网不成熟、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车载平台、云控平台、测试平台的建设。如其所言,随着自动驾驶将“人”与驾驶分离,交通事故将进一步减少,交通安全将得到提高。博世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车路协同项目总监臧鑫认为,为了构建更安全的交通环境,自动驾驶必须进入“毫秒”时代,低延迟、高可靠性的ar……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鉴于此,现代汽车集团全球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朴生提出,自动驾驶在随着技术进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同时,正在与出行服务、人工智能和5G通信产业等互联网产业融合,成为未来能够创造新附加值的核心领域。毫无疑问,新一轮变革的引领者,智能网联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生态,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全球精英共同探索,寻找可持续健康的商业模式,推动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在演讲中指出,一项技术的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需要基础设施政策环境、技术储备、消费者意愿等多方面的培育和支持。中国应在自动驾驶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也是引领未来移动出行的技术创新核心发展区域之一。同时,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以全球前5的现代汽车集团为代表。现代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还积极投资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量产汽车,在乘用车和自动驾驶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此外,现代起亚计划在2021年启动智能城市试点项目,并在2024年推出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因此,我们正在与中国的许多企业合作。“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各方的合作,这将导致我们合作而不是竞争。”该集团自动驾驶商业开发部门负责人Kim JiYoung表示。从韩国政府的角度来看,韩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金俊基在研讨会中表示,在智能出行服务的背景下,电动/氢能源、自动驾驶和共享汽车将在2030年成为市场主体。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3级以上汽车将在2030年达到1.5万亿的规模。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在2024年完成全国主要道路自动驾驶所需的通信设施、高精度地图、交通管制和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性能验证、保险和安全体系的制度基础,并投资核心零部件系统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L4技术的研发。2019年,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技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出路。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技术也在加速从幻想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这一领域,中韩汽车产业凭借战略、技术和市场优势,有望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引领者。
近日,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在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论坛(深圳)上,分享了他对新能源行业的看法,并透露了小鹏汽车的近况。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特定授权”在汽车产业各环节趋于智能化的当下,大数据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包括汽车保险业。
1900/1/1 0:00:00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王远征前三季度净亏损201亿元,股票戴帽;转型新能源前途未卜。
1900/1/1 0:00:00第三季度扭亏为盈,首批国产Model3在上海超级工厂下线,中国成北美外最大单一市场。
1900/1/1 0:00:0011月1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关于面向部分企业追加配置小汽车增量指标的通告。通告显示,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决定面向部分企业追加配置小汽车增量指标。
1900/1/1 0:00:0011月13日上午,巴士集团、燃气集团、氢蓝时代、开沃汽车“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福田区公交大厦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