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宝马再次夺得国内高端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这也是宝马今年第五次夺冠。今年以来,奔驰和宝马交替领先,过去10个月的高端汽车市场几乎都是单月销量。这种拉锯战在以往并不多见,反映了在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高端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奔驰首款纯电动SUV——EQC的推出,BBA企业间的新能源争夺战也将正式打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端车型势必加强,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促进行业整体提升。今年第四季度首月,引领高端车市场的奔驰、宝马、奥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面实现正增长。10月份,宝马和奥迪在中国的销量都超过了6万辆。奔驰以两位数增长12%,成为当月BBA增长最快的品牌。值得注意的是,继6月之后,宝马10月再次夺得国内高端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这也是宝马今年第五次夺冠。从之前的10月份开始,奔驰以超过59万辆的销量继续领跑BBA,而宝马的累计销量不足4000辆。
奔驰和宝马交替领先奥迪的调整结果。今年以来,奔驰和宝马交替领跑,过去10个月的高端车市几乎都是单月销量。这种拉锯战在以往并不多见,反映了在整体车市遇冷,高端车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了应对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低迷,BBA三家公司在2019年都加强了产品攻势。其中宝马推出的新品数量最多,达到25款,仅宝马品牌就有21款;为宝马今年的优异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奔驰方面,也有超过15款新车作为“SUV之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其众多新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周五(11月8日)上市的梅赛德斯-奔驰EQC纯电动SUV。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在上市现场表示:“全新梅赛德斯-奔驰EQC纯电动SUV是中国市场首款国产豪华纯电动汽车。”。
奔驰EQC纯电动SUV正式上市。同时,奥迪首款纯电动SUV奥迪e-tron也将于近期上市,明年国产。此外,10月25日,全新奥迪Q8正式上市。作为奥迪品牌“新豪华”战略下的一款重磅产品,全新奥迪Q8、奥迪A8和奥迪R8共同构建了奥迪“传奇8”旗舰矩阵,将品牌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以来,奥迪一直处于战略调整阶段。在调整经销商库存和订单管理的同时,还对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包括产品投放策略。从9、10月份开始,奥迪销量连续突破6万辆,调整效果逐渐显现,呈现“下半年爆发”之势。此外,11月4日,孙会斌接替景,正式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奥迪品牌营销。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预计奥迪品牌会出现怎样的改善。
奥迪e-tron BBA新能源之战正式打响,带动行业高端化发展。随着奔驰首款纯电动SUV的上市,BBA的新能源之战也将正式打响。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大品牌相继入市,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端车型势必会加强。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将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今年随着补贴政策的下降,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面临变革,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这也将促进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充分的竞争环境。中外企业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加快布局和产品投放,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导致行业的大洗牌。同时,政策也在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新能源行业。11月7日,工信部表示,正在牵头编制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同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区要确保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
业内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产业发展前景仍将长期看好,也将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宝马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预测,到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比2019年翻一番;到2025年,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将保持30%的年增长率。宝马表示,到今年年底,其电动汽车将扩大至12款;到2021年底,其电动汽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今年前十个月,宝马在全球售出了110,734辆电动汽车。在此带动下,宝马品牌前10个月全球销量达1,777,691辆,同比增长2.3%。相比之下,奔驰在全球高端车市场依然保持优势。前10个月,其销量已达到200万辆,同比增长1%,至1,924,536辆。相比两个“德国老乡”,奥迪的调教仍需进一步深化。10月,宝马再次夺得国内高端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这也是宝马今年第五次夺冠。今年以来,奔驰和宝马交替领先,过去10个月的高端汽车市场几乎都是单月销量。这种拉锯战在以往并不多见,反映了在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高端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奔驰首款纯电动SUV——EQC的推出,BBA企业间的新能源争夺战也将正式打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端车型势必加强,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促进行业整体提升。今年第四季度首月,引领高端车市场的奔驰、宝马、奥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面实现正增长。10月份,宝马和奥迪在中国的销量都超过了6万辆。奔驰以两位数增长12%,成为当月BBA增长最快的品牌。值得注意的是,继6月之后,宝马10月再次夺得国内高端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这也是宝马今年第五次夺冠。从之前的10月份开始,奔驰以超过59万辆的销量继续领跑BBA,而宝马的累计销量不足4000辆。
奔驰和宝马交替领先奥迪的调整结果。今年以来,奔驰和宝马交替领跑,过去10个月的高端车市几乎都是单月销量。这种拉锯战在以往并不多见,反映了在整体车市遇冷,高端车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了应对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低迷,BBA三家公司在2019年都加强了产品攻势。其中宝马推出的新品数量最多,达到25款,仅宝马品牌就有21款;为宝马今年的优异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奔驰方面,也有超过15款新车作为“SUV之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其众多新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周五(11月8日)上市的梅赛德斯-奔驰EQC纯电动SUV。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在上市现场表示:“全新梅赛德斯-奔驰EQC纯电动SUV是中国市场首款国产豪华纯电动汽车。”。
奔驰EQC纯电动SUV正式上市。同时,奥迪首款纯电动SUV奥迪e-tron也将于近期上市,明年国产。此外,10月25日,全新奥迪Q8正式上市。作为奥迪品牌“新豪华”战略下的一款重磅产品,全新奥迪Q8、奥迪A8和奥迪R8共同构建了奥迪“传奇8”旗舰矩阵,将品牌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以来,奥迪一直处于战略调整阶段。在调整经销商库存和订单管理的同时,还对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包括产品投放策略。从9、10月份开始,奥迪销量连续突破6万辆,调整效果逐渐显现,呈现“下半年爆发”之势。此外,11月4日,孙会斌接替景,正式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奥迪品牌营销。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预计奥迪品牌会出现怎样的改善。
奥迪e-tron BBA新能源之战正式打响,带动行业高端化发展。随着奔驰首款纯电动SUV的上市,BBA的新能源之战也将正式打响。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大品牌相继入市,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端车型势必会加强。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将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今年随着补贴政策的下降,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面临变革,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这也将促进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充分的竞争环境。中外企业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加快布局和产品投放,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导致行业的大洗牌。同时,政策也在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新能源行业。11月7日,工信部表示,正在牵头编制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同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区要确保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
业内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产业发展前景仍将长期看好,也将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宝马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预测,到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比2019年翻一番;到2025年,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将保持30%的年增长率。宝马表示,到今年年底,其电动汽车将扩大至12款;到2021年底,其电动汽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今年前十个月,宝马在全球售出了110,734辆电动汽车。在此带动下,宝马品牌前10个月全球销量达1,777,691辆,同比增长2.3%。相比之下,奔驰在全球高端车市场依然保持优势。前10个月,其销量已达到200万辆,同比增长1%,至1,924,536辆。相比两个“德国老乡”,奥迪的调教仍需进一步深化。
一条给债权人的信,拉近了洛杉矶到北京的距离,也让传说中“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回国的可能性变大。
1900/1/1 0:00:00自2019年3月以来,大众汽车一直在德国汉堡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其中包括5辆经过改装的eGolf。据官方公布的消息,其自动驾驶系统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市场。
1900/1/1 0:00:0011月13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蔚来汽车科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900/1/1 0:00:00英菲尼迪电动化战略出炉,销量增长遇阻下,寄希望于电动化。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势”,传统车企开始纷纷加入电动化转型的大军,并加大研发投入。
1900/1/1 0:00:001、乘联会:10月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微增085,年末拉升现象难再现根据乘联会厂家批发数据,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56万台,同比下降453,环比9月增长085。
1900/1/1 0:00:00我们尊重造车新势力的“造车梦”,但这并不意味着也要鼓励它们在违背汽车产业规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