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发表声明,开放本地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的预订。根据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其第三季度产量为9.6万辆,交付9.7万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每季度近10万辆的产销量还是挺有意思的。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建成,每周3000辆的产量也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据悉,当地生产的Model 3配备了60/75kWh的电池,不仅对电池供应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特斯拉在中国的上游企业周产量3000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分析认为,不擅长整合供应链的特斯拉率先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其供应链能否跟上生产需求将成为一大考验。■电池供应压力大。10月29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林在上海推介会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特斯拉Giga上海已具备生产能力,正在等待相关审批流程,流程结束后即可生产销售。据介绍,该工厂一期工程预计周产量将达到3000辆。它每月生产12,000辆汽车,每辆Model 3携带60/75kWh的电力。换句话说,如果特斯拉上海工厂满负荷生产,每个月大约需要0.8GWh的电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9月份全国动力电池总负荷为4.05GWh,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前两名电池分别为2.2GWh和0.47GWh。可见,仅电池一项,供应商就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动力电池供应商都有计划,LG南京工厂是首选。这家工厂的2170电池生产线已经准备就绪,苏州李绅的2170电池也进入了特斯拉的替代计划。然而,由于李绅2170电池的一致性不能完全满足特斯拉的要求,李绅只能作为应急供应商。根据LG南京工厂透露的信息,明年每月可以为特斯拉提供3000万块电池,按照一辆搭载60kWh的Model 3的产能计算,可以满足组装8500辆的需求。照此计算,如果特斯拉上海工厂满负荷生产,特斯拉仅在电池上就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主流电池供应商主要生产柔性电池,与特斯拉要求的圆柱形电池有较大差异。除了LG南京工厂和苏州李绅,特斯拉在中国的选择很少。除了电池缝隙大,其他部位也会有类似问题。有外媒报道称,10月23日,LG化学发布监管文件称,将向全资子公司LG化学南京工厂投资4.17亿美元,以满足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这项投资将于2025年12月完成。此外,LG化学还计划在2023年再投资2万亿韩元,在南京建立第二个生产基地。可比还表示,目前,电池的供应对特斯拉上海工厂来说压力不是很大,但随着产能的攀升,压力会凸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并未满负荷生产,供应链不足的问题不会出现。国家创新型新能源汽车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强调,特斯拉国产化的关键是订单数量而不是供应链。他判断,特斯拉本地化生产后的订单可能会少于预期,其上海工厂的产能可能会出现过剩。特斯拉需要在销售端加大力度。■供应链管理和控制能力需要加强。纵观特斯拉的发展,交付一直是其短板。特斯拉的产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这也是其大力推进在华生产的原因之一。特斯拉CEO马斯克对上海工厂抱有很大期望。何仨……他希望通过降低制造汽车的总体成本,如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在中国市场以更低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降低这些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当地供应商。特斯拉不同于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造成了其供应链更长更复杂。对供应链的控制可能是其目前最大的考验。据了解,特斯拉动力总成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底盘、车身、中控系统、内外饰的供应链涉及100多家直接和间接供应商。此前,其核心技术供应商大多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中国企业大多作为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供应链体系。随着其本地化生产,一些核心技术供应商也在加快其国内生产计划。9月2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举行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功能平台四大类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临港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所在地。从这次签约不难看出,供应商正在积极准备Model 3的备件供应能力。当天签约的24家公司中,有两家是特斯拉的供应商,包括汽车玻璃供应商圣戈班和Grabau智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机、电子控制和电池等汽车电驱动系统。根据两家公司的计划,他们将在临港布局新的产能,以满足特斯拉的需求。目前最大的疑问是,是否会有更多的供应链企业跟随特斯拉中国在华量产的步伐,或者及时增加产能,以满足其上海工厂的生产需求。王炳刚说,在汽车行业,零部件企业跟着汽车厂商走,大部分都以能给知名汽车主机厂供货为荣。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积极寻求成为其供应商。据悉,特斯拉已与苏州Hebes确认铝合金和压铸零配件供应,并采购了Na knol辊压机设备;确定与三花智能控制电磁阀奥特佳汽车空调产品、蒸汽模块、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油泵、油冷却器、水冷板、电池冷却器、压块等七个零件的供货关系。这么多供应商,对特斯拉的有效管控将成为首要问题。很多供应商都可以按照特斯拉的标准供货,采购体系偏向于全球。沃森交付后,特斯拉能否及时完成对接将成为考验。供应链管理时间不长的特斯拉,可能要啃很久的硬骨头了。■质量控制存在隐患。建立一个全新的工厂非常快。特斯拉上海工厂10个月的建设周期,的确创下了整车厂神话般的速度,但建厂容易,要让一个全新的工厂正常运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没那么容易了。“特斯拉自身的生产经验不足,加上特斯拉过去频繁‘出尔反尔’的表现,特斯拉上海工厂3000辆/周的产能爬坡要完全实现,可能需要比他们预期的更长的时间。”可比判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可能不会一下子达到每周3000辆的水平,需要一个缓慢的提升过程。比生产率攀升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证产品质量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产品质量不仅仅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组装的整车产品质量,还包括新的供应链体系中各个零部件的质量是否能达到特斯拉的标准。以电池为例,记者了解到,在特斯拉的采购体系中,更倾向于低价,低价供应商的能力和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验证。一致性不能完全达标的苏州李绅2170电池如果装上Model 3,是否会影响其整车质量,还需要测试。除了电池,其他部位也存在类似问题。特斯拉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都能保质保量按时供货,也将是一个考验。同时,很多造车新势力存在生产制造经验不足的问题。即使大多数企业通过“挖人”迅速弥补了自身的不足,通过有经验的内部人士组建自己的生产团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生产管理经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短期来看,特斯拉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如王炳刚所说,新的供应链系统能否满足特斯拉的期望,还有待实践的验证。
近日,特斯拉发表声明,开放本地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的预订。根据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其第三季度产量为9.6万辆,交付9.7万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每季度近10万辆的产销量还是挺有意思的。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建成,每周3000辆的产量也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据悉,当地生产的Model 3配备了60/75kWh的电池,不仅对电池供应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特斯拉在中国的上游企业周产量3000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分析认为,不擅长整合供应链的特斯拉率先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其供应链能否跟上生产需求将成为一大考验。■电池供应压力大。10月29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林在上海推介会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特斯拉Giga上海已具备生产能力,正在等待相关审批流程,流程结束后即可生产销售。据介绍,该工厂一期工程预计周产量将达到3000辆。它每月生产12,000辆汽车,每辆Model 3携带60/75kWh的电力。换句话说,如果特斯拉上海工厂满负荷生产,每个月大约需要0.8GWh的电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动力电池的总负荷为4.05GW……9月,而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前两名电池分别为2.2GWh和0.47GWh。可见,仅电池一项,供应商就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动力电池供应商都有计划,LG南京工厂是首选。这家工厂的2170电池生产线已经准备就绪,苏州李绅的2170电池也进入了特斯拉的替代计划。然而,由于李绅2170电池的一致性不能完全满足特斯拉的要求,李绅只能作为应急供应商。根据LG南京工厂透露的信息,明年每月可以为特斯拉提供3000万块电池,按照一辆搭载60kWh的Model 3的产能计算,可以满足组装8500辆的需求。照此计算,如果特斯拉上海工厂满负荷生产,特斯拉仅在电池上就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主流电池供应商主要生产柔性电池,与特斯拉要求的圆柱形电池有较大差异。除了LG南京工厂和苏州李绅,特斯拉在中国的选择很少。除了电池缝隙大,其他部位也会有类似问题。有外媒报道称,10月23日,LG化学发布监管文件称,将向全资子公司LG化学南京工厂投资4.17亿美元,以满足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这项投资将于2025年12月完成。此外,LG化学还计划在2023年再投资2万亿韩元,在南京建立第二个生产基地。可比还表示,目前,电池的供应对特斯拉上海工厂来说压力不是很大,但随着产能的攀升,压力会凸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并未满负荷生产,供应链不足的问题不会出现。国家创新型新能源汽车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强调,特斯拉国产化的关键是订单数量而不是供应链。他判断,特斯拉本地化生产后的订单可能会少于预期,其上海工厂的产能可能会出现过剩。特斯拉需要在销售端加大力度。■供应链管理和控制能力需要加强。纵观特斯拉的发展,交付一直是其短板。特斯拉的产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这也是其大力推进在华生产的原因之一。特斯拉CEO马斯克对上海工厂抱有很大期望。他说,他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等制造汽车的整体成本,在中国市场以更低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降低这些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当地供应商。特斯拉不同于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造成了其供应链更长更复杂。对供应链的控制可能是其目前最大的考验。据了解,特斯拉动力总成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底盘、车身、中控系统、内外饰的供应链涉及100多家直接和间接供应商。此前,其核心技术供应商大多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中国企业大多作为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供应链体系。随着其本地化生产,一些核心技术供应商也在加快其国内生产计划。9月2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举行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功能平台四大类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临港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所在地。从这次签约不难看出,供应商正在积极准备Model 3的备件供应能力。当天签约的24家企业中,有两家是特斯拉的供应商,包括汽车玻璃供应商圣戈班和主要生产mo等汽车电驱动系统的Grabau智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遥感,电子控制和电池。根据两家公司的计划,他们将在临港布局新的产能,以满足特斯拉的需求。目前最大的疑问是,是否会有更多的供应链企业跟随特斯拉中国在华量产的步伐,或者及时增加产能,以满足其上海工厂的生产需求。王炳刚说,在汽车行业,零部件企业跟着汽车厂商走,大部分都以能给知名汽车主机厂供货为荣。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积极寻求成为其供应商。据悉,特斯拉已与苏州Hebes确认铝合金和压铸零配件供应,并采购了Na knol辊压机设备;确定与三花智能控制电磁阀奥特佳汽车空调产品、蒸汽模块、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油泵、油冷却器、水冷板、电池冷却器、压块等七个零件的供货关系。这么多供应商,对特斯拉的有效管控将成为首要问题。很多供应商都可以按照特斯拉的标准供货,采购体系偏向于全球。沃森交付后,特斯拉能否及时完成对接将成为考验。供应链管理时间不长的特斯拉,可能要啃很久的硬骨头了。■质量控制存在隐患。建立一个全新的工厂非常快。特斯拉上海工厂10个月的建设周期,的确创下了整车厂神话般的速度,但建厂容易,要让一个全新的工厂正常运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没那么容易了。“特斯拉自身的生产经验不足,加上特斯拉过去频繁‘出尔反尔’的表现,特斯拉上海工厂3000辆/周的产能爬坡要完全实现,可能需要比他们预期的更长的时间。”可比判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可能不会一下子达到每周3000辆的水平,需要一个缓慢的提升过程。比生产率攀升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证产品质量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产品质量不仅仅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组装的整车产品质量,还包括新的供应链体系中各个零部件的质量是否能达到特斯拉的标准。以电池为例,记者了解到,在特斯拉的采购体系中,更倾向于低价,低价供应商的能力和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验证。一致性不能完全达标的苏州李绅2170电池如果装上Model 3,是否会影响其整车质量,还需要测试。除了电池,其他部位也存在类似问题。特斯拉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都能保质保量按时供货,也将是一个考验。同时,很多造车新势力存在生产制造经验不足的问题。即使大多数企业通过“挖人”迅速弥补了自身的不足,通过有经验的内部人士组建自己的生产团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生产管理经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短期来看,特斯拉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如王炳刚所说,新的供应链系统能否满足特斯拉的期望,还有待实践的验证。
韩联社11月5日报道,受抵制日货运动影响,10月份在韩国的日系车销量同比下降584,仅售出1977辆。
1900/1/1 0:00:00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后,贾跃亭公布破产重组方案,按照他的计划,债权人需要在2019年11月8日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该方案。如果90的债权人同意,则按照目前的方案进行破产重组。
1900/1/1 0:00:002018年底,丰田和斯巴鲁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40万辆汽车,其中斯巴鲁召回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生产的斯巴鲁XV、森林人、翼豹以及斯巴鲁BRZ跑车;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TechCrunch)据外媒报道,又有一家公司开始对小型自动驾驶配送车辆开始了测试工作。
1900/1/1 0:00:00继容百科技发出风险警示后,7日晚,当升科技也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对深圳比克和郑州比克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379亿元,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1900/1/1 0:00:00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现代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扩大至13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