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沃特玛破产清算: 动力电池行业加速洗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曾经前途无量的行业新秀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最近一年多来传出工人放假停工后破产清算的消息。11月13日晚间,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300116)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对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公告显示,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对外债务约197亿元,欠559家供应商债务约54亿元。受沃特玛“霹雳”影响,坚瑞沃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下滑87.86%。归母净利润-26.1亿元,扣非净利润-24.8亿元。面对公司的资金问题,坚瑞沃能表示,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沃特玛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将对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危机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当然,一旦重组失败,沃特玛和坚瑞沃能都将“告别”动力电池行业。在曾经的动力电池巨头即将进入破产程序的同时,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BIC电池也深陷资金链危机,被上游供应商集体催收。11月7日以来,正在研发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四家公司白蓉科技、党生科技、航科科技、新舟邦相继发布应收账款风险提示性公告,提示BIC电池应收账款不可收回。其中,党生科技的小费金额最大,为3.79亿元。自行车动力对众泰等主机厂的回款已经持续了几个月。此前三个月,单车动力已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起两起针对众泰汽车欠款6亿元的诉讼,至今未能解决。11月12日晚间,自行车动力发布声明称,未能如期还清供应商货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面临一定的现金流压力,主要受泰国汽车和华泰汽车未付款影响,进而影响上游厂商。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众泰汽车欠派克电力约6亿元,欠华泰汽车约3亿元,合计9亿元。沃特玛的倒闭和BIC电池的“夹心债”或许只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现状的缩影。随着热度的逐渐消退,政策红利消失,逃序产能、现金流不足频发,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行业开始重新洗牌。“今年,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迎来了黑暗时刻,‘黑天鹅’满天飞。”11月15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投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在第四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的演讲中指出,此次“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是行业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结果。方建华认为,在补贴退坡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多重因素叠加,将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深度洗牌。事实上,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初期,涌现出了一批电池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场被清理了一轮。据统计,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为155家,2017年下降到130家左右,2018年仅剩100多家;2019年1-9月,有装机数据的动力电池企业有69家,去年同期为89家。这也意味着,短短一年时间,可能有20家电池企业退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或者至少是今年暂时退出。一些专家预测,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下降。车市“寒冬”的影响远比预想的严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且降幅不断扩大。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动力电池企业。“2019年,整个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宇认为,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主机厂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在动力电池的选型上对成本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企业面临严峻的降成本压力,但自身无法完全消化,需要锂电池产业链各行各业的配合。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都是靠主机厂生存。一旦主机厂销量下滑或产能调整,电池厂商的业绩就会受到影响。过度依赖主机厂的直接后果是主机厂出现财务危机,这将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企业。巨额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给动力电池企业在生产采购、产能扩张、R&D投资、设备升级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使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和支出。汽车制造商需要稳定、安全和高质量的产品。过去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更多的资源倾向于头部企业。比亚迪以前是自产自销,所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车企的“热点”,几乎和所有主流车企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逐渐掌握了市场话语权,二、三梯队电池企业缺乏车企资源。此外,动力电池相关企业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发展压力,这不仅来自于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升级,也来自于新能源行业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随着国外电池品牌如LG化学、SKI、三星SDI、松下等的涌入。,与此同时,话语权较强的主机厂也在向上游延伸,这让市场空间狭小的二三线企业处境似乎更加艰难。二三线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根据GGII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2019年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除李绅、福能科技、比克较去年同期负增长外,其余7家动力电池企业均不同程度保持正增长。从企业来看,今年前9个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总装机量约为37.51Gwh,占总装机量的88.7%。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装机容量达到21.43Gwh,占整体的50.64%;比亚迪的装机量为8.76Gwh,约占总量的20.7%。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二八定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没有市场机会。“市场洗牌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只有少数公司能够生存。洗牌不是把企业洗的越来越少。洗牌就是大家更理性的做正确的事情。”11月18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检测中心原主任王子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市场决定。只有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有生存的机会。”在王子东看来,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格局是在过去几年国家补贴的刺激下形成的。但随着电池行业的逐步市场化,仍有新的企业参与动力电池的竞争。此外,在传统燃油向新能源汽车转变的过程中,传统汽车巨头不愿离开舞台中心。正在大力推进电动化的大众汽车决定将更多的核心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斥资近10亿欧元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还通过收购电池公司来获取新技术。长城汽车也将分离出生产动力电池的蜂窝能源,准备推向市场。未来不仅向长城汽车供货。“行业目前的寡头垄断格局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但走向市场竞争是必然的。取消白名单等措施也在推动行业竞争。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给后来的高端动力电池企业留下了很大的机会。我们相信新的高端动力电池公司会打破原有格局。”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杨洪信看来,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资源严重短缺。真正满足汽车需求的动力电池屈指可数,未来行业竞争洗牌在所难免。动力电池企业要想在未来生存,确实要做好技术研发,按照符合车辆法规的质量标准开发产品,建立相应的产能保障能力,掌握下一代产品的前沿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成本、安全和技术升级将是动力电池行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针对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焱龙在15日举行的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非常困难的时期。动力电池企业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全产业链合作共渡难关。龙头企业要继续做大做强,二三线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产品优势占领相应的市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可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从而刺激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日本、韩国等强大的外部竞争对手进来,推动价格回归市场化,特别是高端动力电池回归市场化,推动我们国内企业的质量提升,促进我们控制成本的能力。”杨洪信说。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曾经的行业新秀……最近听到这一年多工人放假停工后破产清算的消息。11月13日晚间,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300116)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对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公告显示,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对外债务约197亿元,欠559家供应商债务约54亿元。受沃特玛“霹雳”影响,坚瑞沃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下滑87.86%。归母净利润-26.1亿元,扣非净利润-24.8亿元。面对公司的资金问题,坚瑞沃能表示,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沃特玛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将对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危机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当然,一旦重组失败,沃特玛和坚瑞沃能都将“告别”动力电池行业。在曾经的动力电池巨头即将进入破产程序的同时,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BIC电池也深陷资金链危机,被上游供应商集体催收。11月7日以来,正在研发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四家公司白蓉科技、党生科技、航科科技、新舟邦相继发布应收账款风险提示性公告,提示BIC电池应收账款不可收回。其中,党生科技的小费金额最大,为3.79亿元。自行车动力对众泰等主机厂的回款已经持续了几个月。此前三个月,单车动力已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起两起针对众泰汽车欠款6亿元的诉讼,至今未能解决。11月12日晚间,自行车动力发布声明称,未能如期还清供应商货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面临一定的现金流压力,主要受泰国汽车和华泰汽车未付款影响,进而影响上游厂商。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众泰汽车欠派克电力约6亿元,欠华泰汽车约3亿元,合计9亿元。沃特玛的倒闭和BIC电池的“夹心债”或许只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现状的缩影。随着热度的逐渐消退,政策红利消失,逃序产能、现金流不足频发,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行业开始重新洗牌。“今年,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迎来了黑暗时刻,‘黑天鹅’满天飞。”11月15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投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在第四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的演讲中指出,此次“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是行业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结果。方建华认为,在补贴退坡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多重因素叠加,将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深度洗牌。事实上,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初期,涌现出了一批电池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场被清理了一轮。据统计,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为155家,2017年下降到130家左右,2018年仅剩100多家;2019年1-9月,有装机数据的动力电池企业有69家,去年同期为89家。这也意味着,短短一年时间,可能有20家电池企业退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或者至少是今年暂时退出。一些专家预测,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下降。车市“寒冬”的影响远比预想的严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且降幅不断扩大。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动力电池企业。“2019年,整个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宇认为,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主机厂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在动力电池的选型上对成本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企业面临严峻的降成本压力,但自身无法完全消化,需要锂电池产业链各行各业的配合。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都是靠主机厂生存。一旦主机厂销量下滑或产能调整,电池厂商的业绩就会受到影响。过度依赖主机厂的直接后果是主机厂出现财务危机,这将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企业。巨额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给动力电池企业在生产采购、产能扩张、R&D投资、设备升级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使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和支出。汽车制造商需要稳定、安全和高质量的产品。过去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更多的资源倾向于头部企业。比亚迪以前是自产自销,所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车企的“热点”,几乎和所有主流车企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逐渐掌握了市场话语权,二、三梯队电池企业缺乏车企资源。此外,动力电池相关企业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发展压力,这不仅来自于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升级,也来自于新能源行业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随着国外电池品牌如LG化学、SKI、三星SDI、松下等的涌入。,与此同时,话语权较强的主机厂也在向上游延伸,这让市场空间狭小的二三线企业处境似乎更加艰难。二三线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根据GGII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2019年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除李绅、福能科技、比克较去年同期负增长外,其余7家动力电池企业均不同程度保持正增长。从企业来看,今年前9个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总装机量约为37.51Gwh,占总装机量的88.7%。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装机容量达到21.43Gwh,占整体的50.64%;比亚迪的装机量为8.76Gwh,约占总量的20.7%。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二八定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没有市场机会。“市场洗牌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只有少数公司能够生存。洗牌不是把企业洗的越来越少。洗牌就是大家更理性的做正确的事情。”11月18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检测中心原主任王子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市场决定。只有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有生存的机会。”在王子东看来,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格局是在过去几年国家补贴的刺激下形成的。但随着电池行业的逐步市场化,仍有新的企业参与动力电池的竞争。此外,在传统燃油向新能源汽车转变的过程中,传统汽车巨头不愿离开舞台中心。正在大力推进电动化的大众汽车决定将更多的核心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斥资近10亿欧元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还通过收购电池公司来获取新技术。长城汽车也将分离出生产动力电池的蜂窝能源,准备推向市场。未来不仅向长城汽车供货。“行业目前的寡头垄断格局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但走向市场竞争是必然的。取消白名单等措施也在推动行业竞争。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给后来的高端动力电池企业留下了很大的机会。我们相信新的高端动力电池公司会打破原有格局。”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杨洪信看来,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资源严重短缺。真正满足汽车需求的动力电池屈指可数,未来行业竞争洗牌在所难免。动力电池企业要想在未来生存,确实要做好技术研发,按照符合车辆法规的质量标准开发产品,建立相应的产能保障能力,掌握下一代产品的前沿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成本、安全和技术升级将是动力电池行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针对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焱龙在15日举行的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非常困难的时期。动力电池企业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全产业链合作共渡难关。龙头企业要继续做大做强,二三线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产品优势占领相应的市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可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从而刺激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日本、韩国等强大的外部竞争对手进来,推动价格回归市场化,特别是高端动力电池回归市场化,推动我们国内企业的质量提升,促进我们控制成本的能力。”杨洪信说。

标签:众泰比亚迪长城世纪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自然资源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推动自动驾驶地图安全应用

11月1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在微博发布《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自动驾驶地图安全应用》一文。文中认为,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自动驾驶地图安全应用。

1900/1/1 0:00:00
大众CEO:德国比美国加州更适合特斯拉制造

1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表示,特斯拉可能会发现,与其家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相比,德国是一个更适合制造业的地方。

1900/1/1 0:00:00
何小鹏,可太能"苟"了

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类似这样的鸡汤标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别动用人情。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1900/1/1 0:00:00
转向传统4S店?特斯拉将关闭市区体验店

据投中网消息,特斯拉正在陆续关闭中国市场位于购物中心等豪华地段的体验店,且负责门店选址部门的多位员工已被裁撤,原业务由充电部门接管。

1900/1/1 0:00:00
青年汽车集团回应子公司杭州青年汽车破产:未影响到集团经营

因为“加水就能跑”的汽车闹出风波的庞青年,这次因为名下杭州青年汽车破产再度引发关注。11月10日,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的破产文书显示,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青年汽车”)正式宣告破产。

1900/1/1 0:00:00
这匹电动“野马”,你愿意领养吗?

一直以来,传统汽车巨头都把电动车看作满足环保法规的平衡筹码。但现在,他们看起来认真多了。11月18日,福特Mustang(野马)车系新成员MachE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