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BBA弱化宁德时代,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开启动力电池双雄决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投资的黄金原则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电气化浪潮汹涌的汽车行业来说,似乎也是如此。今天中午,来自香港的媒体报道,奥迪和比亚迪正在就电池供应合作进行谈判。“我们正在与比亚迪进行对话,但我不能透露细节。”奥迪中国区总裁吴这样说道。在这份报告中,奥迪证实目前正在与比亚迪就动力电池的采购进行谈判,但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细节。不过,两人确实探讨了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奥迪可能入股比亚迪电池事业部,或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虽然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但是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仍然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因为一周前11月18日刚刚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奥迪Q2L e-tron,搭载的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动力电池。曾经封闭的比亚迪,在宣布开放后也在不断收割橄榄技术。在这个橄榄枝的背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担心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主机厂垄断供应商将是一场噩梦。平衡、选择性和健康的竞争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当代安培科技逐渐一统江湖之际,比亚迪提供新的选择是个好消息。今年各大车企在电动车行业的布局加快,各大品牌在国内加大电池采购是必然的。这种布局也离不开中国的新能源政策。如果你想在中国获得新能源补贴,你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就有消息称,奥迪正在与比亚迪谈判,计划将后者纳入其电池供应商之列。然而,虽然与比亚迪的电池供应谈判已经确定,但奥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不会结束。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次合作是为了打破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毕竟行业内因电池供应问题导致的电动车品牌危机并不少见。可以说,比亚迪在去年全面开放电池技术后,正在吸引更多品牌的关注。代工厂商不想让电池市场一家独大的小心思被放到了好的一面。虽然目前比亚迪电池业务的份额仍低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电池技术开放后,比亚迪似乎找到了更多的营收渠道。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开放初见成效。最近比亚迪关于能源电池的合作新闻似乎每天都在出现。11月22日,比亚迪微电子与蓝海花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电机控制器单元、集成电控、IGBT模块、晶圆、电流传感器的应用推广达成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比亚迪微电子优先保证蓝海花藤的供应,保证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价格,保证产能;比亚迪与蓝海花藤合作,在产能范围内开发专用IGBT等产品;双方优先在汽车三电控制器中使用电机控制器单元、集成电子控制、智能功率模块IGBT、碳化硅、电流传感器等双方产品;与第三方合作时,双方都有义务向第三方推荐对方的产品。而在半个月前,比亚迪微电子还与金康电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也是电控和IGBT。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大功率电机控制器、车辆控制器、网管控制器、高压配电箱等领域加强研发和设计合作。比亚迪微电子拥有中国最完整的汽车IGBT产业链,生产IGBT模块和晶圆、汽车电流传感器、MCU、IPM等相关产品。与蓝海花藤和金康动力的合作签约,标志着比亚迪IGBT、电子控制等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品正在逐步开放。这也是比亚迪相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之一。除了电池,比亚迪是国内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级IGBT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其车用级IGBT已对外供货,预计2020年晶圆产能达到10万片/月。不仅在IGBT和电控领域,比亚迪还积极推进电池、电机等核心领域的外部供应。早在2018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其电池业务将在2022年前分拆上市,预计上市时间为2022年底。而在之前进展缓慢的动力电池领域,自2018年与长安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由于多年的自产自销,加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扩张,曾经的“电池之王”比亚迪年初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不足1/2。2019年,在遗憾失去行业第一后,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供应链进入了圈客户的实质性阶段。少量供应给北京华林、中联重科、石家庄煤矿机械、山东泰凯、扬州金威等商用车企业后,比亚迪的动力电池陆续与金康新能源、长安等乘用车企业匹配。其中配套的长安E-ROCK已经在广汽车展亮相,新车NEDC续航605km。除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比亚迪还与奔驰、丰田等国际品牌开展了相关合作项目。在刚刚过去的广汽车展上,占据奔驰展台C位的并不是备受期待的迈巴赫GLS,而是比亚迪与奔驰合资的腾势X车型,未来也将在奔驰4S店销售。11月初,丰田汽车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成立纯电动汽车研究公司的合资协议。从已经公示的内容来看,这家合资公司将于明年,也就是2020年正式成立,双方各出资50%,在整车制造平台、零部件设计、R&D业务等方面进行合作。根据公司的发展历史和所谓的“世代”,丰田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在上个世纪众多车企在燃料领域竞争的时候,丰田就已经开始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创造,比如油电混合、氢燃料等。这也为丰田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造就了双擎在中国的畅销系列。虽然比亚迪比丰田略显年轻,但面对这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任何企业都要从零开始的时代,比亚迪已经在“时机”上占了先机。然后随着在技术领域的深入创造,比亚迪比其他任何企业都走得越来越远。到现在为止,比亚迪不仅有经典的王朝系列,还有全新的E系列为品牌加分。作为全球唯一拥有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的汽车厂商,比亚迪有足够的技术让其傲视全行业。所有这些未来合作计划的开始源于2018年电池及相关技术的开放,而此举的背景是当代Amp……ex Technology有限公司当年已经成长为巨头,取代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零部件行业,所以开放可以说有些无奈,但从目前来看,已经开启了比亚迪的新思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快节奏的电池独角兽,先发优势,元器件背景简单。虽然比亚迪紧随其后,但它仍然是世界的领导者。从1月到10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高达23.5GWh,占市场的50.9%,而去年为23.6 GWh,占市场的42%。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份额增长了8.9%,进一步巩固了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前10个月比亚迪装机9.2GWh,占市场20%。去年为11.2GWh,占市场19.9%。仅10月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为2.1GWh,占市场的50.7%。比亚迪装机量0.5GWh,市场份额只有11.5%。天津李绅和AVIC锂电池表现良好,装机量分别为293MWh和263MWh,与比亚迪的差距逐渐缩小。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个超级大订单。11月21日,宝马宣布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订单从2018年年中宣布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合同期限从2020年到2031年。其中宝马采购电池订单价值45亿欧元,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采购电池订单价值28亿欧元。受此影响,第二天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逆势上涨4.34%。不仅如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一直在接到多家大型主机厂的订单:10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大众(拉丁美洲)卡车和客车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7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NEV)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和开发及演进领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5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沃尔沃汽车集团签署动力电池合作协议,将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北极星车型提供可靠的动力。这一波签约可以说宝马是最厉害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与宝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宝马合作的开始,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2011年,在新能源产业的威胁下,动力电池悄然崛起。曾玉群带领动力电池部门离开CATL,创办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曾玉群在ATL时长期为苹果生产电池的经历,在他创办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后,宝马找上门来,希望他们能帮助紫诺品牌“紫诺1E”设计一款动力电池。面对来自宝马的橄榄枝,当时没有动力电池经验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毫无畏惧地接受了合作。在当时就想培养长期合作伙伴的宝马的指导和帮助下,两年后,曾玉群的R&D团队达到了宝马集团长达700页的德国动力电池生产标准的所有要求,设计出来的电池产品让宝马非常满意。当时,为了顺利完成合作,双方组建了超过100人的电池联合开发团队,涵盖电池、系统架构、机械设计、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等电池组所有关键技术领域。与华晨宝马合作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为其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品牌背书。随着“之诺1E”的成功上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区的唯一电池供应商,从而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进入国际aut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奥比企业。在宝马的“协助”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宇通和北京普莱达的订单。这两家公司也是真正推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进入整车行业的功臣,为其后期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有些一发不可收拾。近两年来,有一半的汽车主机厂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2015年和2016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和6.80GWh,连续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三。2017年以11.84GWh的销量超越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成为全球第一,2018年6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调在深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大涨44%。截至2018年底,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配套动力电池的车型超过1100款,占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中3800多款车型的29%。国内市场的车辆制造商包括合资企业和本土车企,如SAIC、吉利、BAIC、广汽、长安、东风和江铃,以及新的造车力量,如蔚来、威马和小鹏,以及金龙和宇通等客车,以及海外客户,如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所有这些都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虽然比亚迪在电池业务上仍有较大差距,但Inter和AMD这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保持第二的位置,并通过电池相关配套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比亚迪与大品牌合作后,将迎来新一波爆发。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较早的动力电池布局和零部件企业的身份,收获了国内动力电池的半壁江山。从豪华品牌的现状来看,宝马稳稳站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边,而奥迪大众和奔驰则有些暧昧,似乎都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两家公司都采购电池。可以说,在奢侈品牌领域,两家供应商的市场地位相近,竞争激烈。两家公司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对于行业或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竞争是有益的。正是有了比亚迪这样的强劲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敢懈怠,两家公司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在短时间内从140wh/kg走向了180wh/kg。这就好比半导体行业的英特尔和AMD。过去10年,英特尔一直在技术上打败AMD,导致每年的产品改进都像挤牙膏一样。这两年AMD赶上来了,Intel的产品每年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地位差距是阶段性的,未来如何演绎取决于两家公司的技术储备,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成长为全球两大Tier1动力电池供应商。有利于这个市场更加良性的竞争,也给了中国进一步开放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心。投资的黄金原则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电气化浪潮汹涌的汽车行业来说,似乎也是如此。今天中午,来自香港的媒体报道,奥迪和比亚迪正在就电池供应合作进行谈判。“我们正在与比亚迪进行对话,但我不能透露细节。”奥迪中国区总裁吴这样说道。在这份报告中,奥迪证实目前正在与比亚迪就动力电池的采购进行谈判,但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细节。不过,两人确实探讨了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奥迪可能入股比亚迪电池事业部,或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虽然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但是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仍然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因为纯电动汽车奥迪Q2L e-tron,其中w……一周前11月18日刚刚上市,搭载的动力电池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曾经封闭的比亚迪,在宣布开放后也在不断收割橄榄技术。在这个橄榄枝的背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担心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主机厂垄断供应商将是一场噩梦。平衡、选择性和健康的竞争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当代安培科技逐渐一统江湖之际,比亚迪提供新的选择是个好消息。今年各大车企在电动车行业的布局加快,各大品牌在国内加大电池采购是必然的。这种布局也离不开中国的新能源政策。如果你想在中国获得新能源补贴,你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就有消息称,奥迪正在与比亚迪谈判,计划将后者纳入其电池供应商之列。然而,虽然与比亚迪的电池供应谈判已经确定,但奥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不会结束。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次合作是为了打破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毕竟行业内因电池供应问题导致的电动车品牌危机并不少见。可以说,比亚迪在去年全面开放电池技术后,正在吸引更多品牌的关注。代工厂商不想让电池市场一家独大的小心思被放到了好的一面。虽然目前比亚迪电池业务的份额仍低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电池技术开放后,比亚迪似乎找到了更多的营收渠道。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开放初见成效。最近比亚迪关于能源电池的合作新闻似乎每天都在出现。11月22日,比亚迪微电子与蓝海花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电机控制器单元、集成电控、IGBT模块、晶圆、电流传感器的应用推广达成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比亚迪微电子优先保证蓝海花藤的供应,保证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价格,保证产能;比亚迪与蓝海花藤合作,在产能范围内开发专用IGBT等产品;双方优先在汽车三电控制器中使用电机控制器单元、集成电子控制、智能功率模块IGBT、碳化硅、电流传感器等双方产品;与第三方合作时,双方都有义务向第三方推荐对方的产品。而在半个月前,比亚迪微电子还与金康电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也是电控和IGBT。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大功率电机控制器、车辆控制器、网管控制器、高压配电箱等领域加强研发和设计合作。比亚迪微电子拥有中国最完整的汽车IGBT产业链,生产IGBT模块和晶圆、汽车电流传感器、MCU、IPM等相关产品。与蓝海花藤和金康动力的合作签约,标志着比亚迪IGBT、电子控制等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品正在逐步开放。这也是比亚迪相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之一。除了电池,比亚迪是国内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级IGBT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其车用级IGBT已对外供货,预计2020年晶圆产能达到10万片/月。不仅在IGBT和电控领域,比亚迪还积极推进电池、电机等核心领域的外部供应。早在2018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其电池业务将在2022年前分拆上市,预计上市时间为2022年底。而在之前进展缓慢的动力电池领域,自2018年与长安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由于多年的自产自销,加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扩张,曾经的“电池之王”比亚迪年初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不足1/2。2019年,在遗憾失去行业第一后,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供应链进入了圈客户的实质性阶段。少量供应给北京华林、中联重科、石家庄煤矿机械、山东泰凯、扬州金威等商用车企业后,比亚迪的动力电池陆续与金康新能源、长安等乘用车企业匹配。其中配套的长安E-ROCK已经在广汽车展亮相,新车NEDC续航605km。除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比亚迪还与奔驰、丰田等国际品牌开展了相关合作项目。在刚刚过去的广汽车展上,占据奔驰展台C位的并不是备受期待的迈巴赫GLS,而是比亚迪与奔驰合资的腾势X车型,未来也将在奔驰4S店销售。11月初,丰田汽车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成立纯电动汽车研究公司的合资协议。从已经公示的内容来看,这家合资公司将于明年,也就是2020年正式成立,双方各出资50%,在整车制造平台、零部件设计、R&D业务等方面进行合作。根据公司的发展历史和所谓的“世代”,丰田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在上个世纪众多车企在燃料领域竞争的时候,丰田就已经开始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创造,比如油电混合、氢燃料等。这也为丰田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造就了双擎在中国的畅销系列。虽然比亚迪比丰田略显年轻,但面对这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任何企业都要从零开始的时代,比亚迪已经在“时机”上占了先机。然后随着在技术领域的深入创造,比亚迪比其他任何企业都走得越来越远。到现在为止,比亚迪不仅有经典的王朝系列,还有全新的E系列为品牌加分。作为全球唯一拥有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的汽车厂商,比亚迪有足够的技术让其傲视全行业。所有这些未来合作计划的开始源于2018年电池及相关技术的开放,而此举的背景是当代Amp……ex Technology有限公司当年已经成长为巨头,取代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零部件行业,所以开放可以说有些无奈,但从目前来看,已经开启了比亚迪的新思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快节奏的电池独角兽,先发优势,元器件背景简单。虽然比亚迪紧随其后,但它仍然是世界的领导者。从1月到10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高达23.5GWh,占市场的50.9%,而去年为23.6 GWh,占市场的42%。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份额增长了8.9%,进一步巩固了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前10个月比亚迪装机9.2GWh,占市场20%。去年为11.2GWh,占市场19.9%。仅10月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为2.1GWh,占市场的50.7%。比亚迪装机量0.5GWh,市场份额只有11.5%。天津李绅和AVIC锂电池表现良好,装机量分别为293MWh和263MWh,与比亚迪的差距逐渐缩小。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个超级大订单。11月21日,宝马宣布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订单从2018年年中宣布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合同期限从2020年到2031年。其中宝马采购电池订单价值45亿欧元,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采购电池订单价值28亿欧元。受此影响,第二天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逆势上涨4.34%。不仅如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一直在接到多家大型主机厂的订单:10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大众(拉丁美洲)卡车和客车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7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NEV)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和开发及演进领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5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沃尔沃汽车集团签署动力电池合作协议,将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北极星车型提供可靠的动力。这一波签约可以说宝马是最厉害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与宝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宝马合作的开始,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2011年,在新能源产业的威胁下,动力电池悄然崛起。曾玉群带领动力电池部门离开CATL,创办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曾玉群在ATL时长期为苹果生产电池的经历,在他创办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后,宝马找上门来,希望他们能帮助紫诺品牌“紫诺1E”设计一款动力电池。面对来自宝马的橄榄枝,当时没有动力电池经验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毫无畏惧地接受了合作。在当时就想培养长期合作伙伴的宝马的指导和帮助下,两年后,曾玉群的R&D团队达到了宝马集团长达700页的德国动力电池生产标准的所有要求,设计出来的电池产品让宝马非常满意。当时,为了顺利完成合作,双方组建了超过100人的电池联合开发团队,涵盖电池、系统架构、机械设计、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等电池组所有关键技术领域。与华晨宝马合作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为其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品牌背书。随着“之诺1E”的成功上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区的唯一电池供应商,从而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进入国际aut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奥比企业。在宝马的“协助”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宇通和北京普莱达的订单。这两家公司也是真正推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进入整车行业的功臣,为其后期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有些一发不可收拾。近两年来,有一半的汽车主机厂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2015年和2016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和6.80GWh,连续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三。2017年以11.84GWh的销量超越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成为全球第一,2018年6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调在深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大涨44%。截至2018年底,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配套动力电池的车型超过1100款,占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中3800多款车型的29%。国内市场的车辆制造商包括合资企业和本土车企,如SAIC、吉利、BAIC、广汽、长安、东风和江铃,以及新的造车力量,如蔚来、威马和小鹏,以及金龙和宇通等客车,以及海外客户,如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所有这些都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虽然比亚迪在电池业务上仍有较大差距,但Inter和AMD这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保持第二的位置,并通过电池相关配套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比亚迪与大品牌合作后,将迎来新一波爆发。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较早的动力电池布局和零部件企业的身份,收获了国内动力电池的半壁江山。从豪华品牌的现状来看,宝马稳稳站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边,而奥迪大众和奔驰则有些暧昧,似乎都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两家公司都采购电池。可以说,在奢侈品牌领域,两家供应商的市场地位相近,竞争激烈。两家公司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对于行业或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竞争是有益的。正是有了比亚迪这样的强劲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敢懈怠,两家公司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在短时间内从140wh/kg走向了180wh/kg。这就好比半导体行业的英特尔和AMD。过去10年,英特尔一直在技术上打败AMD,导致每年的产品改进都像挤牙膏一样。这两年AMD赶上来了,Intel的产品每年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地位差距是阶段性的,未来如何演绎取决于两家公司的技术储备,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成长为全球两大Tier1动力电池供应商。有利于这个市场更加良性的竞争,也给了中国进一步开放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心。

标签:比亚迪宝马奥迪丰田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将在未来几周内正式签合并协议

北京时间26日消息,据意大利媒体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已通知他们的员工,双方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项约束性的合并协议。

1900/1/1 0:00:00
徐和谊:补贴退坡后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导向或在使用环节

11月26日,2019海纳川全球客户关系与市场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1900/1/1 0:00:00
仅10家新势力车企参展 依然玩出了"花样经"

有的“临阵缺席”、有的“花样百出”伴随着今年国内车市的起伏更迭,在被称为车市风向标的广州车展上,新势力车企们上演了一幕“冷暖两重天”。缺席者们大多遭遇了各类经营问题。

1900/1/1 0:00:00
奥迪将入股比亚迪电池业务?供应链争夺激烈

随着豪华品牌在纯电动市场的发力,稀缺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成为了各家争相拉拢的对象。此前宝马公布其与宁德时代的合作,紧接着奥迪方面也确认在和比亚迪就动力电池采购进行洽谈,但是具体的细节官方没有公布。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 率先落地小鹏P7

11月26日,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这是国内首批将“车载支付”能力落地的车企,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小鹏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小程序功能,

1900/1/1 0:00:00
19支无人驾驶车队成为“北斗智造者”,加入千寻位置高校支持计划

11月25日,全球领先的精准时空服务平台千寻位置宣布发起“北斗研究猿”高校开发支持计划,面向国内高校师生群体,开放北斗精准时空能力,提供免费的服务和配套技术支持,鼓励大学生借助时空智能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