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汽车供应商相继出现经营困难,亏损成为主流。停产欠薪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进入了兼并重组的艰难时刻。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5.6%,市场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下降。2019年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恐怕都无法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即使部分企业一再下调全年销售目标。造车新势力的形势更加严峻,销售不景气,投资人不敢投资,资金链来源基本被切断,可以说已经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时候。对于车企来说,销量大幅下滑是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事情。失去的份额很难追回,一不小心就会被市场淘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65%的车企销量下滑,近三成车企跌幅过半。算上一些没有销量或者没有被统计的车企,情况可能更加严峻。此外,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目前近七成自主品牌陷入负增长。说到新能源汽车,车企无法回避动力电池行业,因为动力电池的成本几乎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上游动力电池行业的惨淡。补贴逐步退出后,整车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加大与大小供应商尤其是动力电池供应商博弈的力度。此外,随着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发布,许多车企已经开始与国外一些动力电池制造商合资,一些有实力的车企甚至决定研发自己的动力电池。因为在补贴的情况下,车企不可能把所有的成本压力都承担在自己身上。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可以预见,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博弈。当然,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的性能、采购成本和电机成本将在整个供应链中趋同。当然,有实力的车企会自己进入供应链,掌握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通过不断的R&D迭代寻求差异化。其实有些车企已经这么做了,比如特斯拉,长城。因此,如果动力电池的成本不能持续下降,在消费者要求更低的车价,补贴减少的情况下,留给车企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减少。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不断下降,整个行业业绩不景气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势必会给主机厂一定程度的利润,共同应对下游市场的竞争。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产能的释放,电池价格将大幅下降,最终拉低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价格。从市场发展来看,动力电池降价可以从政策、科研、整车厂商、消费者四个方面入手。当然,为了应对行业的“寒冬”,需要材料、制造、设备、车辆等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共同努力,这样动力电池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从上游原材料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实现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企业应提高锂原料的提炼技术,以摆脱锂原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价格高的原材料有可能很快被更先进、价格更低的材料取代,动力电池有可能降低价格。从动力电池的制造环节来说,自动化制造模式可以提高产品规模,提高良品率,有助于摊销制造成本。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整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企业只关注成本而忽视市场需求的变化,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消耗。所以,车企对电池成本的担忧,归根结底是担心利润率收窄。需要正视的是,利润之上的是市场需求。2019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汽车供应商相继出现经营困难,亏损成为主流。停产欠薪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进入了兼并重组的艰难时刻。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5.6%,市场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下降。2019年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恐怕都无法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即使部分企业一再下调全年销售目标。造车新势力的形势更加严峻,销售不景气,投资人不敢投资,资金链来源基本被切断,可以说已经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时候。对于车企来说,销量大幅下滑是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事情。失去的份额很难追回,一不小心就会被市场淘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65%的车企销量下滑,近三成车企跌幅过半。算上一些没有销量或者没有被统计的车企,情况可能更加严峻。此外,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目前近七成自主品牌陷入负增长。说到新能源汽车,车企无法回避动力电池行业,因为动力电池的成本几乎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上游动力电池行业的惨淡。补贴逐步退出后,整车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加大与大小供应商尤其是动力电池供应商博弈的力度。此外,随着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发布,许多车企已经开始与国外一些动力电池制造商合资,一些有实力的车企甚至决定研发自己的动力电池。因为在补贴的情况下,车企不可能把所有的成本压力都承担在自己身上。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可以预见,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博弈。当然,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的性能、采购成本和电机成本将在整个供应链中趋同。当然,有实力的车企会自己进入供应链,掌握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通过不断的R&D迭代寻求差异化。其实有些车企已经这么做了,比如特斯拉,长城。因此,如果动力电池的成本不能持续下降,在消费者要求更低的车价,补贴减少的情况下,留给车企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减少。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不断下降,整个行业业绩不景气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势必会给主机厂一定程度的利润,共同应对下游市场的竞争。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产能的释放,电池价格将大幅下降,最终拉低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价格。从市场发展来看,动力电池降价可以从政策、科研、整车厂商、消费者四个方面入手。当然,为了应对行业的“寒冬”,需要材料、制造、设备、车辆等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共同努力,这样动力电池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从上游原材料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实现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企业应提高锂原料的提炼技术,以摆脱……锂原料高度依赖进口的情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价格高的原材料有可能很快被更先进、价格更低的材料取代,动力电池有可能降低价格。从动力电池的制造环节来说,自动化制造模式可以提高产品规模,提高良品率,有助于摊销制造成本。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整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企业只关注成本而忽视市场需求的变化,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消耗。所以,车企对电池成本的担忧,归根结底是担心利润率收窄。需要正视的是,利润之上的是市场需求。
“任何一个市场,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面临竞争。”许海亮表示,“但是拉长时间轴来看,从更宏观的能源、环境等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今后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1900/1/1 0:00:00近日,华人运通全球首个车路城一体化智慧城市5G无人驾驶交通运营样板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人工智能馆成功落地。
1900/1/1 0:00:0011月26日,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暨2019年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1900/1/1 0:00:00近日,威马汽车与国家电网达成合作,双发计划于2020年在国内落地应用即插即充、V2G车桩双向充电技术。
1900/1/1 0:00:0011月26日,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采购副总裁李海在一场论坛上透露,2019年沃尔沃中国汽车市场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4。
1900/1/1 0:00:00据工信部网站27日消息,26日,工信部约谈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智航新能源”,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企业立即对已销售产品开展自查整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