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之前大部分车企一直坚持的EV路线,在补贴政策退却后,销量也迅速下滑。据中汽协统计,从7月份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10月份同比降幅达到45.6%,且没有放缓的迹象。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7月-4.7%,8月-15.8%,9月-34.2,10月几乎减半!曾经火的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行业突然进入寒冬。找到不受政策影响,依靠自身技术实力生存的电气化方案,是现阶段每个车企的当务之急。在广州车展上,一向具有“技术控”属性的本田不仅带来了电气化技术的现有成果和最新成果,还描绘了清晰的电气化路线图。在“卖车”味越来越浓的广州车展上,本田中国的展台无疑是最值得驻足的地方。1.突出多元化电气化路线本田中国这次参展的重点不是某一款车型,而是电气化技术的全面展示是亮点。在这个小小的展台里,没有真正的新车,你看到的一切都与科技有关。其中,CLARITY PHEV和CLARITY燃料电池分别代表了本田尖端的电气化技术和对未来出行的思考。在展台显眼的位置,是一款纯电动SUV < SUV-X-NV,与其姊妹车型VE-1一起构成了本田现阶段的纯电动产品阵营。此外,还有本田的电动摩托车V-GO助力车和电动滑板车Transcooter,满足用户的运动自由度。这一系列电气化产品都有着共同的技术基因——高效、便捷和鲜明的差异化优势。正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杂交技术,形成了这项技术的遗传基础。在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机之间没有传统的机械耦合机构,主要驱动源是电机,各种驱动模式通过PCU协调,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随着今年Aleksen Sharp Hybrid和Odyssey Sharp Hybrid的上市,本田已有6款搭载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在中国市场销售,包括轿车、SUV和MPV三大领域的中高端车型,形成了中国最大的HEV阵营。截至目前,本田混动车月销量已突破1.5万辆,并保持持续上升趋势。这样的销售成绩,是在几乎没有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先做好混动,再向多元化电动路线发展。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汽车的推出,再到PHEV技术的研发,本田的电气化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当其他车企还在各种电气化路线上犹豫不决的时候,本田已经自信满满地走了一段路。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市场的认可,更来自于其深厚的技术实力。2.纯电跑的远,耗电低。这是最理想的PHEV。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品类很多,但一直存在很多共性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动力状态下能耗不低。大部分PHEV车型综合油耗可观,但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实际油耗并不比普通燃油车低多少,机电耦合也不好,甚至比普通燃油车还高。本田在广汽车展上展出的CLARITY PHEV不仅解决了能耗问题,在纯电动续航里程上也远超同类产品的表现。CLARITY PHEV尚未引入国内市场,但它所包含的技术是最大的吸引力。CLARITY PHEV搭载了本田SPORT HYBRID e+插电式系统,其技术基础来自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架构。本田在原有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对电池、电机、电控、发动机进行了升级,使其成为更极致的插电式系统。CLARITY PHEV的动力系统是在i-MMD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升级的。除了电池容量增加到17kWh,驱动电机小型化了23%,功率密度增加了40%,扭矩密度增加了30%。由于电压控制单元(VCU)的功率在功率控制单元(PCU)上进行了优化,CLARITY PHEV的纯电续驶里程可达110km(日本JC08),纯电行驶最高时速可达160km!这两项数据都超过了丰田普锐斯插电版。在美国更为严格的EPA测试中,CLARITY插电混动版的纯电续航里程约为76km,几乎是丰田普锐斯插电混动版的两倍(EPA纯电续航里程为40km)。所以SPORT HYBRID e+被称为无限接近纯电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根据EPA的测试数据,CLARITY PHEV的油耗仅为42MPG,相当于5.6L/100km,与雅阁混动版的数据(47MPG,5L/100km)非常接近,解决了PHEV没电时能耗高的大问题。CLARITY PHEV智能动力单元根据本田的计划,SPORT HYBRID e+插电式系统将于2020年正式引入中国。首款车型目前有可能销售雅阁。成熟的模式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掌握了技术优势的本田却没有野心。当其他车企还在为电动汽车加速而苦苦挣扎的时候,他们已经想出了一套优势不对等的解决方案——Clari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车(FCV)。3.本田FCV的每一项数据都足以成为行业标杆。在全球车企中,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只是丰田,本田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次展出的CLARITY燃料电池可以说是整个车展中技术最先进的车型。仅仅是“加氢3分钟,续航750km”这个指标,CLARITY燃料电池就足以秒杀目前所有的电动车。即使是特斯拉的V3充电桩,充电15分钟也只能行驶300多公里。充电时间是CLARITY燃料电池的5倍,续航里程不到一半。这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补充一次能源只需要3分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便利性与纯电动汽车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上,本田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今天看到的CLARITY燃料电池是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它最大的变化是动力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电机、氢燃料电池堆和电子控制模块)都被封装在发动机舱内。与上一代FCX和丰田Mirai未来组合相比,CLARITY燃料电池通过将氢燃料电池堆放置在发动机舱内,可以有效优化内部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是目前唯一的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这绝对是一个革命性的设计。目前已经量产的FCV车型会将燃料电池堆放在车身中间,这会导致乘坐空间被大大压缩。本田的工程师将燃料电池单元减薄了20%,将电堆体积缩小了33%,不仅实现了与电机的一体化,还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3.1KW/L,是目前业界最高的。CLARITY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堆的能量密度达到了目前世界最高水平3.1KW/L,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0kW,峰值扭矩可达300N。这样看来,CLARITY燃料电池的内部空间和一辆b级车没什么区别,这是本田MM理念(最小化机械空间,最大化成员空间)尖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EPA条件下,CLARITY燃料电池的能耗水平优于丰田Mirai未来组合和最新的现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这是对其技术进步的又一肯定。4.不受政策和行业影响,总是做对事情的产品,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下滑阶段。本田现在推PHEV和EV是不是有点晚了?但国内氢能产业建设并不完善,全国运营的加氢站只有6个。现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否为时过早?不可否认,迎合市场热点是每个车企的本能反应,但所谓的市场热点,有时候只是政策驱动,而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再来看新能源市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一片欣欣向荣,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9.6%。在……相比之下,乘用车整体下降了9.3%。然而,6月25日新能源政策实施,7月份市场立即反应——同比下跌4.2%,环比下跌48%!没有补贴,销量立马减半。有什么能更好地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脆弱性?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江淮新能源、BAIC新能源等车企的销售完成率都在50%以下,新势力车企的完成率更差。这进一步说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远低于厂商的预估。说白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只是因为牌照、补贴等原因,真正因为产品好、技术好而购买的很少。在本田的价值观中,不可能推出一些适应性强的车型来满足所谓的市场需求,创造真正让用户受益的好产品永远是它的第一要务。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错过一些市场收益,但换来的是很高的用户满意度。这一点在本田之前的产品策略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当市场对7座SUV热情高涨时,本田并没有盲目跟进。他们认为爱丽神和奥德赛是最实用的7座车。现在7座SUV已经不火了,本田的两款MPV还站着;同理,本田也不是最早推涡轮增压车型的——准确的说是晚了一点,但是现在本田的涡轮增压车型无论是性能还是市场人气都可以看出来。思域和雅阁就是最好的例子。本田从不跟风,他们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电气化时代,这个值都不会变。所以在电动化的过程中,本田也选择用户接受门槛最低的混动车作为切入点。当用户群体积累到一定规模,一个高科技、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气化品牌形象自然会出现。如今,新能源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分化期——不仅离开了补贴,也进入了消费者认知的快速变化期。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好的电动车不一定要4秒“破百”,安全和品质更重要,而好的插电式混动车不能一味追求纯电续航里程,还要关注电量不足状态下的能耗水平。CLARITY PHEV是一款经过深思熟虑的产品。驾驶感和能耗是最重要的,也是用户最看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适应市场的车型会很快被淘汰,真正注重技术实力的产品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对于本田来说,这无疑是进一步扩大电气化阵营的最佳时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此前曾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率将超过25%,但在本田的计划中,“2025年前将在中国市场投放20多款电动化车型,电动化比例要达到40%!”从现有的混动技术到未来的氢燃料电池车,本田的新能源之路离不开技术这个词。对于这40%的比例,本田有充分的信心。因为本田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技术研发优势,无论是代表现有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代表前沿技术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代表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新能源行业进入寒冬的时候,本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力量,进军多领域电动化,这正是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企业所具备的勇气和远见。我们已经看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之前大部分车企一直坚持的EV路线,在补贴政策退却后,销量也迅速下滑。据中汽协统计,从7月份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10月份同比降幅达到45.6%,且没有放缓的迹象。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7月-4.7%,8月-15.8%,9月-34.2,10月几乎减半!曾经火的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行业突然进入寒冬。找到不受政策影响,依靠自身技术实力生存的电气化方案,是现阶段每个车企的当务之急。在广州车展上,一向具有“技术控”属性的本田不仅带来了电气化技术的现有成果和最新成果,还描绘了清晰的电气化路线图。在“卖车”味越来越浓的广州车展上,本田中国的展台无疑是最值得驻足的地方。1.突出多元化电气化路线本田中国这次参展的重点不是某一款车型,而是电气化技术的全面展示是亮点。在这个小小的展台里,没有真正的新车,你看到的一切都与科技有关。其中,CLARITY PHEV和CLARITY燃料电池分别代表了本田尖端的电气化技术和对未来出行的思考。在展台显眼的位置,是一款纯电动SUV < SUV-X-NV,与其姊妹车型VE-1一起构成了本田现阶段的纯电动产品阵营。此外,还有本田的电动摩托车V-GO助力车和电动滑板车Transcooter,满足用户的运动自由度。这一系列电气化产品都有着共同的技术基因——高效、便捷和鲜明的差异化优势。正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杂交技术,形成了这项技术的遗传基础。在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机之间没有传统的机械耦合机构,主要驱动源是电机,各种驱动模式通过PCU协调,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随着今年Aleksen Sharp Hybrid和Odyssey Sharp Hybrid的上市,本田已有6款搭载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在中国市场销售,包括轿车、SUV和MPV三大领域的中高端车型,形成了中国最大的HEV阵营。截至目前,本田混动车月销量已突破1.5万辆,并保持持续上升趋势。这样的销售成绩,是在几乎没有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先做好混动,再向多元化电动路线发展。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汽车的推出,再到PHEV技术的研发,本田的电气化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当其他车企还在各种电气化路线上犹豫不决的时候,本田已经自信满满地走了一段路。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市场的认可,更来自于其深厚的技术实力。2.纯电跑的远,耗电低。这是最理想的PHEV。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品类很多,但一直存在很多共性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动力状态下能耗不低。大部分PHEV车型综合油耗可观,但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实际油耗并不比普通燃油车低多少,机电耦合也不好,甚至比普通燃油车还高。本田在广汽车展上展出的CLARITY PHEV不仅解决了能耗问题,在纯电动续航里程上也远超同类产品的表现。CLARITY PHEV尚未引入国内市场,但它所包含的技术是最大的吸引力。CLARITY PHEV搭载了本田SPORT HYBRID e+插电式系统,其技术基础来自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架构。本田在原有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对电池、电机、电控、发动机进行了升级,使其成为更极致的插电式系统。CLARITY PHEV的动力系统是在i-MMD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升级的。除了电池容量增加到17kWh,驱动电机小型化了23%,功率密度增加了40%,扭矩密度增加了30%。由于电压控制单元(VCU)的功率在功率控制单元(PCU)上进行了优化,CLARITY PHEV的纯电续驶里程可达110km(日本JC08),纯电行驶最高时速可达160km!这两项数据都超过了丰田普锐斯插电版。在美国更为严格的EPA测试中,CLARITY插电混动版的纯电续航里程约为76km,几乎是丰田普锐斯插电混动版的两倍(EPA纯电续航里程为40km)。所以SPORT HYBRID e+被称为无限接近纯电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根据EPA的测试数据,CLARITY PHEV的油耗仅为42MPG,相当于5.6L/100km,与雅阁混动版的数据(47MPG,5L/100km)非常接近,解决了PHEV没电时能耗高的大问题。CLARITY PHEV智能动力单元根据本田的计划,SPORT HYBRID e+插电式系统将于2020年正式引入中国。首款车型目前有可能销售雅阁。成熟的模式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掌握了技术优势的本田却没有野心。当其他车企还在为电动汽车加速而苦苦挣扎的时候,他们已经想出了一套优势不对等的解决方案——Clari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车(FCV)。3.本田FCV的每一项数据都足以成为行业标杆。在全球车企中,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只是丰田,本田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次展出的CLARITY燃料电池可以说是整个车展中技术最先进的车型。仅仅是“加氢3分钟,续航750km”这个指标,CLARITY燃料电池就足以秒杀目前所有的电动车。即使是特斯拉的V3充电桩,充电15分钟也只能行驶300多公里。充电时间是CLARITY燃料电池的5倍,续航里程不到一半。这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补充一次能源只需要3分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便利性与纯电动汽车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上,本田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今天看到的CLARITY燃料电池是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它最大的变化是动力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电机、氢燃料电池堆和电子控制模块)都被封装在发动机舱内。与上一代FCX和丰田Mirai未来组合相比,CLARITY燃料电池通过将氢燃料电池堆放置在发动机舱内,可以有效优化内部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是目前唯一的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这绝对是一个革命性的设计。目前已经量产的FCV车型会将燃料电池堆放在车身中间,这会导致乘坐空间被大大压缩。本田的工程师将燃料电池单元减薄了20%,将电堆体积缩小了33%,不仅实现了与电机的一体化,还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3.1KW/L,是目前业界最高的。CLARITY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堆的能量密度达到了目前世界最高水平3.1KW/L,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0kW,峰值扭矩可达300N。这样看来,CLARITY燃料电池的内部空间和一辆b级车没什么区别,这是本田MM理念(最小化机械空间,最大化成员空间)尖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EPA条件下,CLARITY燃料电池的能耗水平优于丰田Mirai未来组合和最新的现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这是对其技术进步的又一肯定。4.不受政策和行业影响,总是做对事情的产品,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下滑阶段。本田现在推PHEV和EV是不是有点晚了?但国内氢能产业建设并不完善,全国运营的加氢站只有6个。现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否为时过早?不可否认,迎合市场热点是每个车企的本能反应,但所谓的市场热点,有时候只是政策驱动,而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再来看新能源市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一片欣欣向荣,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9.6%。在……相比之下,乘用车整体下降了9.3%。然而,6月25日新能源政策实施,7月份市场立即反应——同比下跌4.2%,环比下跌48%!没有补贴,销量立马减半。有什么能更好地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脆弱性?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江淮新能源、BAIC新能源等车企的销售完成率都在50%以下,新势力车企的完成率更差。这进一步说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远低于厂商的预估。说白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只是因为牌照、补贴等原因,真正因为产品好、技术好而购买的很少。在本田的价值观中,不可能推出一些适应性强的车型来满足所谓的市场需求,创造真正让用户受益的好产品永远是它的第一要务。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错过一些市场收益,但换来的是用户的高满意度。这一点在本田之前的产品策略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当市场对7座SUV热情高涨时,本田并没有盲目跟进。他们认为爱丽神和奥德赛是最实用的7座车。现在7座SUV已经不火了,本田的两款MPV还站着;同理,本田也不是最早推涡轮增压车型的——准确的说是晚了一点,但是现在本田的涡轮增压车型无论是性能还是市场人气都可以看出来。思域和雅阁就是最好的例子。本田从不跟风,他们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电气化时代,这个值都不会变。所以在电动化的过程中,本田也选择用户接受门槛最低的混动车作为切入点。当用户群体积累到一定规模,一个高科技、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气化品牌形象自然会出现。如今,新能源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分化期——不仅离开了补贴,也进入了消费者认知的快速变化期。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好的电动车不一定要4秒“破百”,安全和品质更重要,而好的插电式混动车不能一味追求纯电续航里程,还要关注电量不足状态下的能耗水平。CLARITY PHEV是一款经过深思熟虑的产品。驾驶感和能耗是最重要的,也是用户最看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适应市场的车型会很快被淘汰,真正注重技术实力的产品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对于本田来说,这无疑是进一步扩大电气化阵营的最佳时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此前曾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率将超过25%,但在本田的计划中,“2025年前将在中国市场投放20多款电动化车型,电动化比例要达到40%!”从现有的混动技术到未来的氢燃料电池车,本田的新能源之路离不开技术这个词。对于这40%的比例,本田有充分的信心。因为本田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技术研发优势,无论是代表现有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代表前沿技术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代表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新能源行业进入寒冬的时候,本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力量,进军多领域电动化,这正是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企业所具备的勇气和远见。
据外媒消息报道,LucidMotors与亚利桑那州州长DougDucey以及商业局和当地官员一起宣布,位于该州卡萨格兰德(CasaGrande)的电动汽车正式开工建设,
1900/1/1 0:00:00外媒报道称,韩国正极材料制造商COSMO先进材料计划收购三星SDI全资子公司STM在蔚山的前驱体生产线,并建立生产垂直整合系统,使其能够自行生产前驱体和正极材料。
1900/1/1 0:00:009月底,德国检方向戴姆勒集团开具了一张金额为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793亿元)的罚单,在上缴罚款后,戴姆勒集团宣布德国检方对其“排放门”诉讼就此完全结束。
1900/1/1 0:00:00话说前两年各家电动车刚刚登上舞台的时候,NEDC续航太短拿不出手,于是有厂商耍小聪明提出了“等速续航”的说法,这样得出来的续航动辄五六百公里,甚至有不少消费者都被误导了,以为技术突飞猛进起来了。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汽车制造商宝马研发了一种永远不会将饮料洒出来的杯架。其实,宝马公司曾研发首款能够既可加热,也可冷却饮料的杯架,而且现款X3、X5或X7SUV车型中都配备了该杯架。
1900/1/1 0:00:00自动驾驶作为近几年汽车行业的热词,随着商业化落地呼声越来越高,已然进入博弈深水区,特别是初创公司阵营,竞争尤为激烈,今年已经有企业无奈中途退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