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官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模、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如何共存、动力交换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等内容。2025年25%的比例能实现吗?征求意见稿指出,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30%。事实上,自2009年正式开放市场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电气化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MARKLINES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55万辆。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3%。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结构不断丰富,消费者对新能源的消费意向日益增强。王文玲是众多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她买了一辆新能源车,因为她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在100公里左右。新能源汽车比汽油车便宜很多。“按照燃油车的估算,我一个月的通勤成本大概是1200到1500元,而新能源大概只有200到300元。”王文玲直言。但在整体车市下行、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且下滑范围不断扩大。中汽协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出现负增长。“本来打算买新能源车,但是想了想,最后还是买了燃油车。”李明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是费用让他改变了主意。他说第一辆车是家里买的,所以要跑长途,而新能源基本局限在市区,还要考虑后期的成本因素。比如电池能效的衰减,要考虑后期更换的成本。“虽然最近新能源汽车表现不佳,下半年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负增长,但估计全年整体增速会持平或略有增长,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整体方向、战略和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整个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马,新能源总经理说。“由于补贴下降等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内经历了调整期,工信部此前提出的‘到2020年10%销量’的目标难度较大。因此,如果要实现这个规划中提出的‘2025年销售额25%’的目标,就必须加快步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短期内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应该通过引导行业、刺激市场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在制定2025年的目标时,不仅会留有一定的余地,也是行业短期内努力的方向。把目标定在25%比较合适。几乎毫无疑问,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方向。但为什么目前新能源汽车并不被大多数消费者看好?从事汽车销售多年的吕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比较多,产品基本覆盖所有车型,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但由于现阶段技术水平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较高。与此同时,还存在产品质量差、续航里程短、续航时间快等一系列问题……衰变,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始终低迷,占整车比例低,推广形势不容乐观。“成本问题是第一大因素,而且从新能源车推广之初到现在,虽然市场价格一直在降低,但还是很难比传统燃油车有优势。”陆经理说。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并不便宜。比如蔚来ES6市场售价35.8万元起,而进口特斯拉Model 3售价高达近50万元。面对新能源汽车高昂的市场价格,很多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认为用这笔钱买奔驰、宝马还不如。“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桩。”王文玲告诉记者,她的车载电池技术能力还是略显不足。该车标准续航401公里,夏季可达420多,冬季可达370。气候变化会有波动,开空调会下降10%到15%。一周需要充电两到三次。“如果没有固定的充电车位,最好不要买新能源。”王文玲说,如果一个县能有两三个国网充电站,那就方便多了。这些顾虑在规划中已经解决。比如,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整车和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促进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包括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和网络技术创新工程。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为2.0升/百公里。关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征求意见稿指出,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鼓励应用充电模式,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在销量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找到自身原因,解决技术问题,努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更多价格实惠的新能源汽车,提高消费者接受度。”陆经理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技术发展处处长左世全近日表示,规划确定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公共区域车辆实现全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社会运行效率提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近日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下滑,非财政政策与诸多已发布政策未能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下一阶段将从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体系功能等五个方面提供一些其他保障。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d改善服务”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多部门、跨区域的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新技术豁免机制,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总量并行管理办法,建立与碳交易市场的联动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和金融保险支持措施。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加大车辆运营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通行、使用等优惠政策。同时,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公共区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制定具体措施,将R&D新能源汽车投资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表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政策主导,高度依赖补贴等传统扶持政策;根据目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国家为传统补贴退坡后的市场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调,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奋斗和创新的大方向。征求意见稿删除了2030年的发展目标,一方面更加务实,也为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内外资共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崔东树说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刘淼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但从目前的市场背景来看,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成本层面,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是“建一赔一”。新能源汽车也要通过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脱离政策推动市场的局面,实现快速发展。
12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官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模、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如何共存、动力交换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等内容。2025年25%的比例能实现吗?征求意见稿指出,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30%。事实上,自2009年正式开放市场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电气化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MARKLINES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55万辆。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3%。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结构不断丰富,消费者对新能源的消费意向日益增强。王文玲是众多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她买了一辆新能源车,因为她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在100公里左右。新能源汽车比汽油车便宜很多。“按照燃油车的估算,我一个月的通勤成本大概是1200到1500元,而新能源大概只有200到300元。”王文玲直言。但在整体车市下行、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且下滑范围不断扩大。中汽协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出现负增长。“本来打算买新能源车,但是想了想,最后还是买了燃油车。”李明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是费用让他改变了主意。他说第一辆车是家里买的,所以要跑长途,而新能源基本局限在市区,还要考虑后期的成本因素。比如电池能效的衰减,要考虑后期更换的成本。“虽然最近新能源汽车表现不佳,下半年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负增长,但估计全年整体增速会持平或略有增长,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整体方向、战略和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整个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马,新能源总经理说。“由于补贴下降等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内经历了调整期,工信部此前提出的‘到2020年10%销量’的目标难度较大。因此,如果要实现这个规划中提出的‘2025年销售额25%’的目标,就必须加快步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短期内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应该通过引导行业、刺激市场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在制定2025年的目标时,不仅会留有一定的余地,也是行业短期内努力的方向。把目标定在25%比较合适。几乎毫无疑问,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方向。但为什么目前新能源汽车并不被大多数消费者看好?从事汽车销售多年的吕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比较多,产品基本覆盖所有车型,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但由于现阶段技术水平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较高。与此同时,还存在产品质量差、续航里程短、续航时间快等一系列问题……衰变,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始终低迷,占整车比例低,推广形势不容乐观。“成本问题是第一大因素,而且从新能源车推广之初到现在,虽然市场价格一直在降低,但还是很难比传统燃油车有优势。”陆经理说。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并不便宜。比如蔚来ES6市场售价35.8万元起,而进口特斯拉Model 3售价高达近50万元。面对新能源汽车高昂的市场价格,很多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认为用这笔钱买奔驰、宝马还不如。“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桩。”王文玲告诉记者,她的车载电池技术能力还是略显不足。该车标准续航401公里,夏季可达420多,冬季可达370。气候变化会有波动,开空调会下降10%到15%。一周需要充电两到三次。“如果没有固定的充电车位,最好不要买新能源。”王文玲说,如果一个县能有两三个国网充电站,那就方便多了。这些顾虑在规划中已经解决。比如,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整车和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促进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包括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和网络技术创新工程。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为2.0升/百公里。关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征求意见稿指出,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鼓励应用充电模式,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在销量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找到自身原因,解决技术问题,努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更多价格实惠的新能源汽车,提高消费者接受度。”陆经理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技术发展处处长左世全近日表示,规划确定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公共区域车辆实现全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社会运行效率提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近日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下滑,非财政政策与诸多已发布政策未能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下一阶段将从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体系功能等五个方面提供一些其他保障。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d改善服务”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多部门、跨区域的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新技术豁免机制,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总量并行管理办法,建立与碳交易市场的联动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和金融保险支持措施。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加大车辆运营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通行、使用等优惠政策。同时,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公共区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制定具体措施,将R&D新能源汽车投资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表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政策主导,高度依赖补贴等传统扶持政策;根据目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国家为传统补贴退坡后的市场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调,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奋斗和创新的大方向。征求意见稿删除了2030年的发展目标,一方面更加务实,也为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内外资共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崔东树说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刘淼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但从目前的市场背景来看,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成本层面,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是“建一赔一”。新能源汽车也要通过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脱离政策推动市场的局面,实现快速发展。
近日,欧洲轮胎及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发布声明,对欧盟轮胎标签法有关修改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据悉,新标签将于2021年5月生效。现行的欧盟轮胎标签法,已经使用多年。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Unsplash”激光雷达元老Velodyne中国区无奈裁员。
1900/1/1 0:00:00根据瑞典交通运输局公布的信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下属的TEngineeringAB公司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申请日前获批,
1900/1/1 0:00:00庞大集团破产重整有新进展。
1900/1/1 0:00:00据外媒消息报道,特斯拉发布通知凡在2018年7月1日或之后购买特斯拉的用户,每月需要为流量套餐付费,价格为10美元月(折合人民币约70元),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和移动出行领域持续发力的江淮大众大众,在思皓品牌首款新车上率先试水里程租车模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