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虽然圣诞假期即将到来,但自动驾驶行业依然如火如荼。近日,来自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May Mobility成功敲定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金主是超级巨头——丰田。丰田注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扩张,如增加班车、招聘工程和运营人员等。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目前,May Mobility已在美国三个城市(底特律、普罗维登斯和大溪地市)部署了自动驾驶班车服务,其车队由25辆低速班车组成。不到一年前,May Mobility还成功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展望未来,May Mobility希望将这三个城市的班车数量增加到25辆。这样的车队规模不仅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还能真正影响城市的交通。对于May Mobility来说,这次融资的意义不仅仅是充实了钱袋子,2017年成军的这家公司终于得到了超级巨头丰田的背书。据悉,丰田已将May Mobility列入该公司的“未来开放平台自动驾驶供应商”名单。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虽然丰田和May Mobility没有分享他们合作的相关细节,但业界认为日本巨头正在为自己的e-Palette平台(2018年在CES上亮相)探索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虽然没有Aurora那么有名,但May Mobility也是一家“三巨头”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包括Alisyn Malek(首席运营官)、Edwin Olson(首席执行官)和Steve Vozar(首席技术官)。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作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德温·奥尔森(Edwin Olson)在自动驾驶行业深耕十余年。在密歇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时,他参加了2007年的DARPA城市挑战赛,后来担任福特自动驾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和丰田研究员的自动驾驶R&D副主任。他甚至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奥尔森的文章增长见识,看看什么是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埃德温·奥尔森(Edwin Olson)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作为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CEO,我经常问自己,自动驾驶出租车什么时候会成为主流?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差别很大。一个擅长做生意的公司给出了2019年的节点,而工程师认为还相当遥远。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呢?下面,我们将根据接管率来衡量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这里所谓的接管率,其实是指安全驾驶员干预的频率。同样的里程,接管频率越低,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越强。摩尔定律?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概念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即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18个月一个集成电路所能容纳的元件数量就会翻一番,性能也会翻一番。换句话说,每一美元都可以买到电脑性能,每18个月就会翻倍。这种指数级的增长也意味着今天的智能手机可以碾压曾经的超级计算机。当然,指数级增长是很少见的。拿树和人来说,他们的生长是线性的,所以要慢很多。大多数呈指数级增长的东西持续时间都不够长,细菌繁殖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他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拥挤,指数增长就会暂停。事实上,目前的计算机性能提升很难满足摩尔定律。换句话说,新兴技术呈指数增长并不罕见。虽然这是一个乐观的假设,但它符合那些希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人的期望。所以今天我们干脆畅所欲言,大胆假设,看看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这里,我们假设自动驾驶技术将迎来指数级增长。换句话说,这篇论文将编织自动驾驶领域的摩尔定律。但是,这个结果未必是你想要的。数据在2004年,世界上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无疑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山特……,它赢得了第一届DARPA自动驾驶挑战赛,虽然它在150英里的比赛中只跑了7.4英里。我一点也没有嘲笑《沙尘暴》的意思,毕竟当年其他机型表现更差。综上所述,2004年,自动驾驶汽车接管率约为10英里/次。14年后,Waymo将接管率提高到11,017英里/次(104),这绝对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有了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即大约每隔16个月,两次接管之间的里程就会翻倍。你发现什么了吗?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与计算机行业几乎相同——性能每16个月翻一番。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上图中的黑线代表了2004年到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步伐。如果继续外推(红线),总有一天会和指人类驾驶能力的蓝线相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y轴用的是对数刻度,所以指数增长看起来是一条直线。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自动驾驶系统有多好?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匹配人类的驾驶能力,那么我们要达到每1亿英里发生一次事故的概率(10)。你觉得有点抽象吗?其实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普通人一生可能开几十万里路。至于自动驾驶汽车,自诞生以来,所有厂商的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大概不会超过2000万英里。这一对比,你会发现现在的人类确实强大了很多,毕竟10和10的差别是10000倍。换句话说,自动驾驶汽车的温度只有人类驾驶员的0.01%。即使能保持每16个月性能翻倍的势头,也需要16年(2035年)才能达到人类驾驶的水平。显然,所谓的“今年或明年将实现自动驾驶”并不准确。虽然制造商仍然会高调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系统已经可以与人类司机竞争。当然,大部分自动驾驶仪故障并不致命,在限定条件改为只伤人后,人类的安全行驶里程可以达到10英里。因此,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故障不是致命的,这些公司可以提前四年拿到人类司机的驾照。但是,我们还是要等到2031年。自动驾驶的进化轨迹May Mobility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我们的产品已经上路了。你可能会说,这离2035年不远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主要有两个原因:May Mobility没有想过在所有场景下与人类驾驶员竞争,我们只关注了所有驾驶任务的一小部分子集,即固定线路上的低速(:25 & gt更简单的路线加上更低的速度意味着整体复杂性的显著降低。从基本的角度来看,May Mobility使用了不同的技术,可以帮助车辆了解其他车辆和行人在做什么。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多策略决策技术)可以让May Mobility走上一条不一样的路,给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变化是有先例的。如果你想在2011年为某人做一次完整的DNA测序,需要花费1亿美元,但在随后的几年里,这项技术的进步开始遵循摩尔定律,其性能每20个月翻一番。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到2007年,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这期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数增长速度。但2008年,基因测序迎来了新技术,彻底改变了基因测序的摩尔定律“系数”,进步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原来20个月能翻倍的业绩,现在4个月就完成了。这种技术进步让我们坐上了火箭,几十年来我们已经接近1000美元测序基因的目标。我们相信未来自动驾驶领域也会发生类似的神来之笔,而在May Mobility看来,这项革命性的新技术是其自身的多策略决策技术。要点总结:1。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每16个月翻一番,这就是它的摩尔定律。2.鉴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温度只有人类司机的0.01%,谈论2035年前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落地简直是白日做梦。3.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也有两个漏洞;一个是革命性的技术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增长曲线;第二,一些公司可能会放弃“全知全能”的全天候自动驾驶,转而选择更简单的应用领域。4.自动驾驶摩尔定律会让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哭,但对班车公司肯定是好的。如果以上粗略描述你还没看够,以下三点一定不能错过。第一点: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取决于我们使用的数据。如果你认为自动驾驶公司高估了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部署时间表又要往后推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今天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比Waymo公布的数字强十倍(即每11万英里接管一次),那么不用等到2035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到处跑。但是,即使现在的自动驾驶系统有这个水平,也只会把2035年的时间节点提前7年。第二点:上面有一个关键的假设,技术将以指数速度发展。只有这样,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才能每16个月翻一番。但是,这里选择的两个时间节点是完美的。2004年是低谷,2018年是高峰,这样才能得出现在的进化速度。如果在更短的时间维度上比较,自动驾驶能指数级进化吗?比16个月翻一番快还是慢?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以Waymo为例,它一年只提供一次数据,四年才找到有价值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上图没有使用对数标度,所以如果进化速度是指数级的,那么曲线上升的角度要陡得多。从图中的蓝线可以看出,Waymo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在2017-2018年成功翻倍,但在2016-2017年进展相对平缓(在2015-2016年也取得了快速进展)。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也用指数拟合公式来计算,结果显示16个月内性能确实翻倍。但是,贴合性看起来很差。如果要实现完全的线性拟合,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部署恐怕还需要两万年。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克鲁斯的月度数据也是一路上涨,但是走势有点扑朔迷离。如果使用相同的拟合公式,你会发现Cruise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只能每18个月翻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会意识到每个人的轨迹其实都差不多,所以2035年可能真的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时间点。当然,第三点除外。第三点:接管率(Take-over rate)是由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定义的,它排除了许多类型的干预,所以这个数字有些“通货膨胀”。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接盘率其实反映的是企业想要的数据,因为他们只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你也可以说,系统如果不是很擅长,肯定不会表现的很好。但是,如果把问题改成“我们离能适应任何环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有多远?”,那些自动驾驶公司不想考虑的情况,会成为完全的绊脚石。虽然圣诞假期即将到来,但自动驾驶行业依然如火如荼。近日,来自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May Mobility成功敲定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金主是超级巨头——丰田。丰田注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扩张,如增加班车、招聘工程和运营人员等。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目前,May Mobility已在美国三个城市(底特律、普罗维登斯和大溪地市)部署了自动驾驶班车服务,其车队由25辆低速班车组成。不到一年前,May Mobility还成功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展望未来,May Mobility希望将这三个城市的班车数量增加到25辆。这样的车队规模不仅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还能真正影响城市的交通。对于May Mobility来说,这次融资的意义不仅仅是充实了钱袋子,2017年成军的这家公司终于得到了超级巨头丰田的背书。据悉,丰田已将May Mobility列入该公司的“未来开放平台自动驾驶供应商”名单。

< img al……= "丰田、发现、福特、和创"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34210855673/2 . jpg "/>

虽然丰田和May Mobility没有分享他们合作的相关细节,但业界认为日本巨头正在为自己的e-Palette平台(2018年在CES上亮相)探索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虽然没有Aurora那么有名,但May Mobility也是一家“三巨头”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包括Alisyn Malek(首席运营官)、Edwin Olson(首席执行官)和Steve Vozar(首席技术官)。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作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德温·奥尔森(Edwin Olson)在自动驾驶行业深耕十余年。在密歇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时,他参加了2007年的DARPA城市挑战赛,后来担任福特自动驾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和丰田研究员的自动驾驶R&D副主任。他甚至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奥尔森的文章增长见识,看看什么是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埃德温·奥尔森(Edwin Olson)自动驾驶的摩尔定律作为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CEO,我经常问自己,自动驾驶出租车什么时候会成为主流?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差别很大。一个擅长做生意的公司给出了2019年的节点,而工程师认为还相当遥远。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呢?下面,我们将根据接管率来衡量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这里所谓的接管率,其实是指安全驾驶员干预的频率。同样的里程,接管频率越低,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越强。摩尔定律?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概念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即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18个月一个集成电路所能容纳的元件数量就会翻一番,性能也会翻一番。换句话说,每一美元都可以买到电脑性能,每18个月就会翻倍。这种指数级的增长也意味着今天的智能手机可以碾压曾经的超级计算机。当然,指数级增长是很少见的。拿树和人来说,他们的生长是线性的,所以要慢很多。大多数呈指数级增长的东西持续时间都不够长,细菌繁殖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他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拥挤,指数增长就会暂停。事实上,目前的计算机性能提升很难满足摩尔定律。换句话说,新兴技术呈指数增长并不罕见。虽然这是一个乐观的假设,但它符合那些希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人的期望。所以今天我们干脆畅所欲言,大胆假设,看看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这里,我们假设自动驾驶技术将迎来指数级增长。换句话说,这篇论文将编织自动驾驶领域的摩尔定律。但是,这个结果未必是你想要的。数据2004年,世界上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绝对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沙尘暴”,它赢得了第一届DARPA自动驾驶挑战赛,虽然它在150英里的比赛中只跑了7.4英里。我一点也没有嘲笑《沙尘暴》的意思,毕竟当年其他机型表现更差。综上所述,2004年,自动驾驶汽车接管率约为10英里/次。14年后,Waymo将接管率提高到11,017英里/次(104),这绝对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有了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即大约每隔16个月,两次接管之间的里程就会翻倍。你发现什么了吗?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与计算机行业几乎相同——性能每16个月翻一番。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上图中的黑线代表了2004年到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步伐。如果继续外推(红线),总有一天会和指人类驾驶能力的蓝线相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y轴用的是对数刻度,所以指数增长看起来是一条直线。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自动驾驶系统到底有多好?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匹配人类的驾驶能力,那么我们要达到每1亿英里发生一次事故的概率(10)。……你觉得有点抽象?其实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普通人一生可能开几十万里路。至于自动驾驶汽车,自诞生以来,所有厂商的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大概不会超过2000万英里。这一对比,你会发现现在的人类确实强大了很多,毕竟10和10的差别是10000倍。换句话说,自动驾驶汽车的温度只有人类驾驶员的0.01%。即使能保持每16个月性能翻倍的势头,也需要16年(2035年)才能达到人类驾驶的水平。显然,所谓的“今年或明年将实现自动驾驶”并不准确。虽然制造商仍然会高调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系统已经可以与人类司机竞争。当然,大部分自动驾驶仪故障并不致命,在限定条件改为只伤人后,人类的安全行驶里程可以达到10英里。因此,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故障不是致命的,这些公司可以提前四年拿到人类司机的驾照。但是,我们还是要等到2031年。自动驾驶的进化轨迹May Mobility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我们的产品已经上路了。你可能会说,这离2035年不远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主要有两个原因:May Mobility没有想过在所有场景下与人类驾驶员竞争,我们只关注了所有驾驶任务的一小部分子集,即固定线路上的低速(:25 & gt更简单的路线加上更低的速度意味着整体复杂性的显著降低。从基本的角度来看,May Mobility使用了不同的技术,可以帮助车辆了解其他车辆和行人在做什么。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多策略决策技术)可以让May Mobility走上一条不一样的路,给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变化是有先例的。如果你想在2011年为某人做一次完整的DNA测序,需要花费1亿美元,但在随后的几年里,这项技术的进步开始遵循摩尔定律,其性能每20个月翻一番。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到2007年,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这期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数增长速度。但2008年,基因测序迎来了新技术,彻底改变了基因测序的摩尔定律“系数”,进步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原来20个月能翻倍的业绩,现在4个月就完成了。这种技术进步让我们坐上了火箭,几十年来我们已经接近1000美元测序基因的目标。我们相信未来自动驾驶领域也会发生类似的神来之笔,而在May Mobility看来,这项革命性的新技术是其自身的多策略决策技术。要点总结:1。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每16个月翻一番,这就是它的摩尔定律。2.鉴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温度只有人类司机的0.01%,谈论2035年前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落地简直是白日做梦。3.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也有两个漏洞;一个是革命性的技术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增长曲线;第二,一些公司可能会放弃“全知全能”的全天候自动驾驶,转而选择更简单的应用领域。4.自动驾驶摩尔定律会让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哭,但对班车公司肯定是好的。如果以上粗略描述你还没看够,以下三点一定不能错过。第一点:自动驾驶汽车的摩尔定律取决于我们使用的数据。如果你认为自动驾驶公司高估了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部署时间表又要往后推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今天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比Waymo公布的数字强十倍(即每11万英里接管一次),那么不用等到2035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到处跑。但是,即使现在的自动驾驶系统有这个水平,也只会把2035年的时间节点提前7年。第二点:上面有一个关键的假设,技术将以指数速度发展。只有这样,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才能每16个月翻一番。但是,这里选择的两个时间节点是完美的。2004年是低谷,2018年是高峰,这样才能得出现在的进化速度。如果在更短的时间维度上比较,自动驾驶能指数级进化吗?比16个月翻一番快还是慢?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以Waymo为例,它一年只提供一次数据,四年才找到有价值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上图没有使用对数标度,所以如果进化速度是指数级的,那么曲线上升的角度要陡得多。从图中的蓝线可以看出,Waymo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在2017-2018年成功翻倍,但在2016-2017年进展相对平缓(在2015-2016年也取得了快速进展)。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也用指数拟合公式来计算,结果显示16个月内性能确实翻倍。但是,贴合性看起来很差。如果要实现完全的线性拟合,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部署恐怕还需要两万年。

Toyota, Discovery, Ford, Hechuang

克鲁斯的月度数据也是一路上涨,但是走势有点扑朔迷离。如果使用相同的拟合公式,你会发现Cruise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只能每18个月翻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会意识到每个人的轨迹其实都差不多,所以2035年可能真的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时间点。当然,第三点除外。第三点:接管率(Take-over rate)是由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定义的,它排除了许多类型的干预,所以这个数字有些“通货膨胀”。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接盘率其实反映的是企业想要的数据,因为他们只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你也可以说,系统如果不是很擅长,肯定不会表现的很好。但是,如果把问题改成“我们离能适应任何环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有多远?”,那些自动驾驶公司不想考虑的情况,会成为完全的绊脚石。在2016年的信息披露中,Waymo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总结:DMV将接管定义为两种情况下自动驾驶模式的失效:(1)“当检测到自动驾驶技术故障时”或(2)“当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安全驾驶员关闭自动驾驶模式并立即手动控制车辆时”。在制定这一定义时,DMV强调:“这一澄清是必要的,以确保制造商不会报告每一次常见或例行的接管。作为测试的一部分,我们的车辆将在一天内多次打开或关闭自动驾驶模式。每年有几千次干预,但大部分都是在标准题里,和安全无关。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Waymo的安全司机经过严格训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手动控制车辆,而不仅仅是在安全操作中需要这样做的时候。在2016年的信息披露中,Waymo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总结:DMV将接管定义为两种情况下自动驾驶模式的失效:(1)“当检测到自动驾驶技术故障时”或(2)“当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安全驾驶员关闭自动驾驶模式并立即手动控制车辆时”。在制定这一定义时,DMV强调:“这一澄清是必要的,以确保制造商……美国不会报告每一次普通或例行的收购。作为测试的一部分,我们的车辆将在一天内多次打开或关闭自动驾驶模式。每年有几千次干预,但大部分都是在标准题里,和安全无关。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Waymo的安全司机经过严格训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手动控制车辆,而不仅仅是在安全操作中需要这样做的时候。

标签:丰田发现福特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小鹏OTA,汽车界的“无限流”神作

当“对标特斯拉”这件事成为智能车企的“公共口号”,底层技术层面的超越似乎才是正经事。

1900/1/1 0:00:00
一汽夏利"金蝉脱壳" 高管集体转战新合资公司

在卖壳铁物股份后,一汽夏利近日再现人事大换血,多位高管集体辞职转战天津博郡。

1900/1/1 0:00:00
汽车科技的盛会,CES 2020 有什么看点?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并塑造整个移动出行产业。它改变的可不只是车辆的运行方式,还有车辆与整个世界的交互方式。

1900/1/1 0:00:00
特斯拉六轮Cyber??truck渲染图曝光

据外媒消息报道,特斯拉Cybertruck六轮出现在新的渲染图中,特斯拉Cybertruck首次亮相震惊了世界,并立即引起了众多渲染者的注意,他们对特斯拉非常独特的卡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00/1/1 0:00:00
Lordstown Motors电动皮卡 海外售价或为36.8万元

据外媒消息报道,LordstownMotors公布了旗下电动皮卡的一些动力参数及续航信息,官方称该车在EPA下的续航里程至少在320km左右。

1900/1/1 0:00:00
长安福特称:跳楼工程师生前被诊断罹患抑郁症

12月21日,长安福特通过官方微博对本月初一名工程师跳楼身亡事件进行了回应。12月1日,长安福特一名工程师在杭州住处跳楼身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