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20日,“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2019中国(国际)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大会暨展览会”和“2019中国(国际)绿色制氢及储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同时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新能源网(china-nengyuan.com)、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高端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众多知名媒体联合主办,旨在建立氢能全产业链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为行业共同发展贡献力量!大会期间,与会专家根据自身在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长期耕耘和坚持,以其对行业的执着和热情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分别对行业发展趋势、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精彩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高鹏然、熊涛电源:氢燃料电池研发进展与产业化挑战:david ai Lande、浙江本德:车载氢气发生器——用于驱动电视南德乐民西蒙:电视南德集团——您的氢气项目合作伙伴:余志勇、华能清能院:风力发电制氢产业分析与展望;李拓、日本氢学会与中国氢工业发展分析:苏州张敬礼毕航: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周勇:Pdc机械公司帮助中国实现氢能商业化。北京中科富海孙伟:液氢储运和加氢离我们有多远?上海氢丰:国内加氢站建设分析与研究。春华氢能谢舒:氢能减少世界储氢量(上海)能源邹建新: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及应用。北京金能叶巍李亦非:氢能成本研究。同济大学马天才:燃料电池在线阻抗识别技术。裴普成,大学:车用燃料电池堆寿命评估方法及相关技术国家标准制定武汉泰格朱水兴: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要素及应用实践陈普李娟:加氢站安全设计探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茶歇期间,嘉宾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和信息交流,气氛十分热烈,成功营造了产学研全面融合的氛围。根据氢能委员会的报告,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氢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为了深入探讨氢能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大咖圆桌”更是精彩纷呈。同时,与会人员就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专家请教,气氛融洽热烈。通过会后的调查和反馈,会议获得了专家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会为企业品牌的推广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也为氢能全产业链的信息沟通和传播搭建了一个平台。“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已圆满落幕!“2020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又和你见面了!在“大咖圆桌”环节,观众与台上的专家进行了热烈而精彩的讨论,干货满满。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问答。问题:除了交通运输,氢燃料在分布式电源、UPS备用电源等固定应用中的市场前景如何?专家回答:无论燃料电池用在哪里,实际上都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1。物质问题。2.转换效率的问题。这两点很难做到。在制氢或将氢转化为电的过程中,会对材料造成很大的损伤,或者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质。今天我把材料准备好了,可能要通过10次、20次、200次甚至更多次的实验才能做出东西。成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实验中不断解决核心问题,从技术的某个方面进行学习,或者与技术娴熟的企业合作实现目标,从而为产品带来更多的便利,提高自己的经济增长点。产品开发的过程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产业升级。专家回答:我补充一下,我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氢能发展战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同国家的特点不一样。比如在美国,一些叉车公司研发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氢比电效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氢非常清洁无污染。况且日本是第一个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的国家,但是这些车很难卖。一个是车辆本身有点贵,一个是加氢的价格还是很高。推广氢燃料,价格要控制在30元100公里左右,追求更好的市场应该在20元左右。此时已接近汽柴油价格。再加上清洁的性质,氢气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未来氢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是在重型卡车上。潍柴动力为什么要收巴拉德股份?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布局,因为Ballard在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是最成熟的,潍柴动力有一个很大的伏笔,就是收购了英国赛勒斯动力的股份,他们是赛勒斯动力目前最大的股东。Siris Power是一种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现在正在作为车载应用。公共汽车已经造好了。目前是烧天然气。如果我们回去,我们必须使用氢气。我们还是要用氢气,所以我觉得这种高压气体的方法在重卡领域可能不太合适。比如韩国现代有一款燃料电池卡车,你可以去看看(海王星)。它有14个高压气瓶,适不适合还不好说。在日本,禁止在室内存放高压氢气罐。就算根本没漏,万一漏了呢?所以实际上无法存储,对大规模推广有一定影响。为了未来发展氢能,我们需要真正思考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谢谢!专家回答:两位专家都讲得很好,我也想说一些我的看法。熊涛成立于1994年,我们主要做铅酸锂电池。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备用电源、通信基站,尤其是储能。我们对这个市场做了一些研究,未来在这些领域使用氢燃料电池是非常合适的。还有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叉车,非常有优势。对于备用电源和通信基站,我们的一些客户,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客户,一直在和我们沟通,询问有没有可以提供给他们的产品。甚至现在还有一些供应商,比如印度的一些公司,我们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设备。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的燃料电池价格还是很高的。那么这个配套设施,尤其是备用电源,是很有前途的。为什么要首先使用汽车上的燃料电池呢?我想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整个燃料电池产业链中各个组件的价格,成本的降低会让燃料电池满足其他应用领域的条件。在其他应用领域,也就是未来正常的市场上,可能不会有补贴,所以至少在成本上,我们符合它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应用到那些领域,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谢谢!问:看到一些关于氢气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报道和一些案例。请专家介绍一下这个信息。专家回答:我们在业务对接过程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四川的一些小水电站利用富余的水电生产氢气,这些氢气并不用于氢动力车,无法用于生产。应该往哪个方向用?就是把它加到天然气里,叫混氢天然气。这种天然气可以增加燃烧的热值,减少碳排放。此外,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未来可能会与天然气混合用于运输。混合比例接近20%。还有一些个别技术占比更高,实际上应该有项目已经在测试运行了。门面涉及到一些核心技术,所以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们也不做这个。但是今天听一位专家讲了天然气和氢气的燃烧波长,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向。专家回答:日本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实验。日本内阁副大臣告诉我,日本政府非常希望日本企业把排入输气管道的废氢补充进去。但是日本公司其实很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没有利润。所以这件事可能不划算。我不知道细节,但确实发生了。专家回答:我简单说几句吧。用管道输送氢气肯定是一种趋势,但是管道的铺设成本很高,不可能单独为氢气铺设管道。所以可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加氢输送。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现在的管网系统已经固定了,现有的材料能否承受氢气的腐蚀?我学习材料。氢对许多材料有腐蚀性。管道运输过程中,会有一些氢化物在里面,会有一些危险因素。管与管之间有焊接,焊接部位是一个脆弱的环节。如果氢积聚在焊接位置,它会逐渐腐蚀那里。氢气无色无味。如果氢气泄漏,这是一个安全风险。因此,我认为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探索和找出如何转变我们的管道。现在企业都是按照天然气的标准铺设管道。氢化后,它们需要成为另一个标准。材料是否应该更换?如果更换了,是不是整个系统都要更换?这要花多少钱?所以这是一个需要从物质层面、安全层面、技术层面来讨论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未来,这应该是一个方向。谢谢专家回答:日本现在是用一般的天然气管道来输送氢气,这是一种过渡现象。那么未来会怎么样呢?这条管道可能会输送100%的氢气。不需要制氢,制氢设备可以拆下来直接用氢气发电。这个实验在日本已经完成了,在某个地区有一个社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不是先制氢再发电,而是直接用氢气发电。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未来可能会在煤气或天然气中逐渐加氢,慢慢提高氢含量,最终变成100%氢传输!2019年12月19日-20日,“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2019中国(国际)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大会暨展览会”和“2019中国(国际)绿色制氢及储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同时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新能源网(china-nengyuan.com)、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高端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众多知名媒体联合主办,旨在建立氢能全产业链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为行业共同发展贡献力量!大会期间,与会专家根据自身在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长期耕耘和坚持,以其对行业的执着和热情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分别对行业发展趋势、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精彩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高鹏然、熊涛电源:氢燃料电池研发进展与产业化挑战:david ai Lande、浙江本德:车载氢气发生器——用于驱动电视南德乐民西蒙:电视南德集团——您的氢气项目合作伙伴:余志勇、华能清能院:风力发电制氢产业分析与展望;李拓、日本氢学会与中国氢工业发展分析:苏州张敬礼毕航: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周勇:Pdc机械公司帮助中国实现氢能商业化。北京中科富海孙伟:液氢储运和加氢离我们有多远?上海氢丰:国内加氢站建设分析与研究。春华氢能谢舒:氢能减少世界储氢量(上海)能源邹建新: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及应用。北京金能叶巍李亦非:氢能成本研究。同济大学马天才:燃料电池在线阻抗识别技术。裴普成,大学:车用燃料电池堆寿命评估方法及相关技术国家标准制定武汉泰格朱水兴: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要素及应用实践陈普李娟:加氢站安全设计探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茶歇期间,嘉宾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和信息交流,气氛十分热烈,成功营造了产学研全面融合的氛围。根据氢能委员会的报告,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氢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为了深入探讨氢能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大咖圆桌”更是精彩纷呈。同时,与会人员就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专家请教,气氛融洽热烈。通过会后的调查和反馈,会议获得了专家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会为企业品牌的推广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也为氢能全产业链的信息沟通和传播搭建了一个平台。“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已圆满落幕!“2020中国(国际)氢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又和你见面了!在“大咖圆桌”环节,观众与台上的专家进行了热烈而精彩的讨论,干货满满。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问答。问题:除了交通运输,氢燃料在分布式电源、UPS备用电源等固定应用中的市场前景如何?专家回答:无论燃料电池用在哪里,实际上都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1。物质问题。2.转换效率的问题。这两点很难做到。在制氢或将氢转化为电的过程中,会对材料造成很大的损伤,或者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质。今天我把材料准备好了,可能要通过10次、20次、200次甚至更多次的实验才能做出东西。成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实验中不断解决核心问题,从技术的某个方面进行学习,或者与技术娴熟的企业合作实现目标,从而为产品带来更多的便利,提高自己的经济增长点。产品开发的过程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产业升级。专家回答:我补充一下,我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氢能发展战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同国家的特点不一样。比如在美国,一些叉车公司研发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氢比电效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氢非常清洁无污染。况且日本是第一个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的国家,但是这些车很难卖。一个是车辆本身有点贵,一个是加氢的价格还是很高。推广氢燃料,价格要控制在30元100公里左右,追求更好的市场应该在20元左右。此时已接近汽柴油价格。再加上清洁的性质,氢气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未来氢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是在重型卡车上。潍柴动力为什么要收巴拉德股份?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布局,因为Ballard在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是最成熟的,潍柴动力有一个很大的伏笔,就是收购了英国赛勒斯动力的股份,他们是赛勒斯动力目前最大的股东。Siris Power是一种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现在正在作为车载应用。公共汽车已经造好了。目前是烧天然气。如果我们回去,我们必须使用氢气。我们还是要用氢气,所以我觉得这种高压气体的方法在重卡领域可能不太合适。比如韩国现代有一款燃料电池卡车,你可以去看看(海王星)。它有14个高压气瓶,适不适合还不好说。在日本,禁止在室内存放高压氢气罐。就算根本没漏,万一漏了呢?所以实际上无法存储,对大规模推广有一定影响。为了未来发展氢能,我们需要真正思考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谢谢!专家回答:两位专家都讲得很好,我也想说一些我的看法。熊涛成立于1994年,我们主要做铅酸锂电池。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备用电源、通信基站,尤其是储能。我们对这个市场做了一些研究,未来在这些领域使用氢燃料电池是非常合适的。还有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叉车,非常有优势。对于备用电源和通信基站,我们的一些客户,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客户,一直在和我们沟通,询问有没有可以提供给他们的产品。甚至现在还有一些供应商,比如印度的一些公司,我们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设备。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的燃料电池价格还是很高的。那么这个配套设施,尤其是备用电源,是很有前途的。为什么要首先使用汽车上的燃料电池呢?我想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整个燃料电池产业链中各个组件的价格,成本的降低会让燃料电池满足其他应用领域的条件。在其他应用领域,也就是未来正常的市场上,可能不会有补贴,所以至少在成本上,我们符合它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应用到那些领域,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谢谢!问:看到一些关于氢气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报道和一些案例。请专家介绍一下这个信息。专家回答:我们在业务对接过程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四川的一些小水电站利用富余的水电生产氢气,这些氢气并不用于氢动力车,无法用于生产。应该往哪个方向用?就是把它加到天然气里,叫混氢天然气。这种天然气可以增加燃烧的热值,减少碳排放。此外,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未来可能会与天然气混合用于运输。混合比例接近20%。还有一些个别技术占比更高,实际上应该有项目已经在测试运行了。门面涉及到一些核心技术,所以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们也不做这个。但是今天听一位专家讲了天然气和氢气的燃烧波长,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向。专家回答:日本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实验。日本内阁副大臣告诉我,日本政府非常希望日本企业把排入输气管道的废氢补充进去。但是日本公司其实很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没有利润。所以这件事可能不划算。我不知道细节,但确实发生了。专家回答:我简单说几句吧。用管道输送氢气肯定是一种趋势,但是管道的铺设成本很高,不可能单独为氢气铺设管道。所以可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加氢输送。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现在的管网系统已经固定了,现有的材料能否承受氢气的腐蚀?我学习材料。氢对许多材料有腐蚀性。管道运输过程中,会有一些氢化物在里面,会有一些危险因素。管与管之间有焊接,焊接部位是一个脆弱的环节。如果氢积聚在焊接位置,它会逐渐腐蚀那里。氢气无色无味。如果氢气泄漏,这是一个安全风险。因此,我认为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探索和找出如何转变我们的管道。现在企业都是按照天然气的标准铺设管道。氢化后,它们需要成为另一个标准。材料是否应该更换?如果更换了,是不是整个系统都要更换?这要花多少钱?所以这是一个需要从物质层面、安全层面、技术层面来讨论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未来,这应该是一个方向。谢谢专家回答:日本现在是用一般的天然气管道来输送氢气,这是一种过渡现象。那么未来会怎么样呢?这条管道可能会输送100%的氢气。不需要制氢,制氢设备可以拆下来直接用氢气发电。这个实验在日本已经完成了,在某个地区有一个社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不是先制氢再发电,而是直接用氢气发电。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未来可能会在煤气或天然气中逐渐加氢,慢慢提高氢含量,最终变成100%氢传输!
DM是“双模”(DualMode)缩写,也是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名称上会带着的标识,早在2005年,比亚迪便开始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2008年,搭载DM1
1900/1/1 0:00:00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累计建成约1931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已基本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体系。
1900/1/1 0:00:00MPV凭借着宽敞的座舱空间和第二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以及宜家宜商的功能属性,受到很多家庭和公司的热捧,纵观目前2030万这个区间的热销合资MPV车型,
1900/1/1 0:00:00无人驾驶为我们的出行生活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共享经济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便捷,当两者结合,也许是未来的终极愿景。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2016年,董明珠原本计划由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带动这家空调巨头从家用空调领域进入汽车空调市场,同时布局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推动企业多元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