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外攻内守 2020年新能源车市格局生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逐渐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引导。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已经实施十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撤退”,“动力电池白名单”也随之废止。此前,2018年,国家发改委取消了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力争通过5年过渡期,取消汽车行业所有限制。随着政策的放开和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2019年很多外资企业将加快在中国的电气化进程。整车方面,特斯拉Model 3国内上市,奔驰EQC国内上市,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竣工...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松下、LG等动力电池巨头也在积极推进在中国的布局和建设。2020年,外资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势必会进一步增加。由此,一场中外企业的新能源攻防战迫在眉睫,国内新能源行业也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Mercedes-Benz, BYD, Volkswagen, BMW, Tesla

独立把握主动权,能守住阵地吗?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在政策上也是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和引导下,除了传统自主车企加大投入外,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其中,一批优秀的人脱颖而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从2019年的销量数据来看,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以219353辆的销量继续稳居国内新能源市场第一;BAIC新能源以150601辆紧随其后,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广汽新能源2019年异军突起,同比增长109.5%,目标2025年进入国内新能源前三。造车新势力中,蔚来2019年共交付20,565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魏玛紧随其后,全年交付16876辆;Xpeng Motors累计年销量16,608辆。技术方面,面对“电池、电机、电控”新三大板块,国内车企已逐步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框架,并产生了比亚迪e平台、广汽新能源GEP平台等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造车企业新势力以电动化、智能互联创新技术为突破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优势之一的续航里程方面,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超过500km+,奠定了未来竞争的一大优势。

Mercedes-Benz, BYD, Volkswagen, BMW, Tesla

所以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前期投资为他们积累了资本,以应对市场竞争。尽管面临竞争压力,但自主品牌已经不是20年前的“学生”时代了。通过技术的沉淀和巨大市场的支撑,变得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希望在新能源方面“弯道超车”,提升品牌形象。但自主品牌要保住一个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主动走出政策扶持的温室,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的打造。外资后续的发力会不会抢占高点?相对而言,外资企业在新能源电动化方面的进展相对较慢。然而,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加速,2019年,各大车企开始加快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力。其中,国产奔驰EQC上市,大众新能源工厂落成。特斯拉的国产化和降价措施甚至让业界惊呼“狼来了”。从销量来看,虽然距离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还有一定距离,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不少外资品牌却逆势呈现高增长。如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35802辆,同比增长1837.3%;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销量30,277辆,同比增长47.3%;东风日产销售13,469辆,同比增长236.4%。此外,近年来,国外品牌纷纷宣布在中国的新能源计划。例如,大众汽车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丰田品牌将于2020年首次引入丰田自主研发的量产EV车型。到2025年,计划全国所有车型都搭载电动车型,计划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于纯燃油汽车。特斯拉在年初交付国产Model 3的同时,也宣布启动Model Y项目。此外,现代、PSA、福特、通用、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新能源汽车计划。从这个角度来说,外资虽然来晚了,但是来了。但面对已经形成市场优势的传统自主品牌,以及先体验服务的造车新势力,能否像燃油车时代那样迅速抢占制高点,还有待分晓。动力电池之间的内外争霸讲完了,我们再来看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2015年3月,工信部制定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符合规范和条件的企业名单被业界称为“动力电池白名单”。因此,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为主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脱颖而出。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挤掉松下和比亚迪,成为2017年以来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但随着2019年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正式取消,三星、松下、LG化学等日韩先进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加快。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些外资巨头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蛋糕”市场的投入。据了解,松下将于2017年在中国合资建设苏州动力电池工厂,并计划于2018年在江阴合资建设产能为3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LG化学电池项目于2018年在南京签约,项目一期于2019年底建成投产,年产能10GWh,预计2023年达到32GWh。SKI于2018年宣布将在江苏常州建设产能为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宣布追加投资25亿元支持动力电池厂隔膜生产线。2018年底,三星SDI重启了停工两年的Xi安动力电池厂二期项目。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再次成为日韩动力电池厂商觊觎的目标。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对加斯帕尔表示,随着国家释放鼓励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号,未来两年中外龙头企业的竞争必然加剧。在从对抗到携手的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下,可能没有绝对的“敌人”。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外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如宝马与长城汽车共同开发的“光束车”项目,吉利与奔驰共同打造的智能电气化项目。对于车企来说,合作资源可以弥补自身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短板,提升竞争力,快速抢占布局市场。另一方面,它可以减少在R&D和早期市场扩张的投资,缓解资金压力。所以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转型变革期,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但机遇也是并行的。随着市场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逐渐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引导。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已经实施十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退”a……“动力电池白名单”也被取消。此前,2018年,国家发改委取消了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力争通过5年过渡期,取消汽车行业所有限制。随着政策的放开和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2019年很多外资企业将加快在中国的电气化进程。整车方面,特斯拉Model 3国内上市,奔驰EQC国内上市,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竣工...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松下、LG等动力电池巨头也在积极推进在中国的布局和建设。2020年,外资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势必会进一步增加。由此,一场中外企业的新能源攻防战迫在眉睫,国内新能源行业也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Mercedes-Benz, BYD, Volkswagen, BMW, Tesla

独立把握主动权,能守住阵地吗?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在政策上也是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和引导下,除了传统自主车企加大投入外,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其中,一批优秀的人脱颖而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从2019年的销量数据来看,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以219353辆的销量继续稳居国内新能源市场第一;BAIC新能源以150601辆紧随其后,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广汽新能源2019年异军突起,同比增长109.5%,目标2025年进入国内新能源前三。造车新势力中,蔚来2019年共交付20,565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魏玛紧随其后,全年交付16876辆;Xpeng Motors累计年销量16,608辆。技术方面,面对“电池、电机、电控”新三大板块,国内车企已逐步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框架,并产生了比亚迪e平台、广汽新能源GEP平台等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造车企业新势力以电动化、智能互联创新技术为突破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优势之一的续航里程方面,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超过500km+,奠定了未来竞争的一大优势。

Mercedes-Benz, BYD, Volkswagen, BMW, Tesla

所以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前期投资为他们积累了资本,以应对市场竞争。尽管面临竞争压力,但自主品牌已经不是20年前的“学生”时代了。通过技术的沉淀和巨大市场的支撑,变得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希望在新能源方面“弯道超车”,提升品牌形象。但自主品牌要保住一个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主动走出政策扶持的温室,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的打造。外资后续的发力会不会抢占高点?相对而言,外资企业在新能源电动化方面的进展相对较慢。然而,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加速,2019年,各大车企开始加快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力。其中,国产奔驰EQC上市,大众新能源工厂落成。特斯拉的国产化和降价措施甚至让业界惊呼“狼来了”。从销量来看,虽然距离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还有一定距离,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不少外资品牌却逆势呈现高增长。如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35802辆,同比增长1837.3%;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销量30,277辆,同比增长47.3%;东风日产销售13,469辆,同比增长236.4%。此外,近年来,国外品牌纷纷宣布在中国的新能源计划。例如,大众汽车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丰田品牌将于2020年首次引入丰田自主研发的量产EV车型。到2025年,计划全国所有车型都搭载电动车型,计划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于纯燃油汽车。特斯拉在年初交付国产Model 3的同时,也宣布启动Model Y项目。此外,现代、PSA、福特、通用、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新能源汽车计划。从这个角度来说,外资虽然来晚了,但是来了。但面对已经形成市场优势的传统自主品牌,以及先体验服务的造车新势力,能否像燃油车时代那样迅速抢占制高点,还有待分晓。动力电池之间的内外争霸讲完了,我们再来看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2015年3月,工信部制定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符合规范和条件的企业名单被业界称为“动力电池白名单”。因此,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为主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脱颖而出。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挤掉松下和比亚迪,成为2017年以来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但随着2019年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正式取消,三星、松下、LG化学等日韩先进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加快。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些外资巨头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蛋糕”市场的投入。据了解,松下将于2017年在中国合资建设苏州动力电池工厂,并计划于2018年在江阴合资建设产能为3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LG化学电池项目于2018年在南京签约,项目一期于2019年底建成投产,年产能10GWh,预计2023年达到32GWh。SKI于2018年宣布将在江苏常州建设产能为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宣布追加投资25亿元支持动力电池厂隔膜生产线。2018年底,三星SDI重启了停工两年的Xi安动力电池厂二期项目。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再次成为日韩动力电池厂商觊觎的目标。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对加斯帕尔表示,随着国家释放鼓励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号,未来两年中外龙头企业的竞争必然加剧。在从对抗到携手的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下,可能没有绝对的“敌人”。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外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如宝马与长城汽车共同开发的“光束车”项目,吉利与奔驰共同打造的智能电气化项目。对于车企来说,合作资源可以弥补自身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短板,提升竞争力,快速抢占布局市场。另一方面,它可以减少在R&D和早期市场扩张的投资,缓解资金压力。所以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转型变革期,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但机遇也是并行的。

标签:奔驰比亚迪大众宝马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补贴退坡影响减弱,预计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180万辆

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至1206万辆,为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平安证券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00万辆,同比增长超40。

1900/1/1 0:00:00
提升娱乐服务,特斯拉推送2020.4系统

日前,特斯拉正式向国内消费者推送了预热已久的20204版本更新。该更新加入了如优酷、哔哩哔哩、天气预报等本地化应用,系统娱乐性与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1900/1/1 0:00:00
EQC 2020年生产计划减半?奔驰否认了

日前,有外媒表示,戴姆勒将奔驰EQC在2020年的生产目标减半,从原来计划的年产6万辆下调至年产3万辆,而导致减产的原因是供应商LG化学的电池供应短缺。

1900/1/1 0:00:00
恭贺新年—江淮iEVS4新春交车盛典圆满礼成

2020年1月19日,一场盛大的交车仪式在北京举行,32台江淮iEVS4被一次性交付到客户手中。

1900/1/1 0:00:00
雷诺董事长否认与日产拆分联盟 股价跌至6年来新低

据比利时《回声报》(LEcho)报道,雷诺董事长让菲利普塞纳德(JeanPhilippeSenard)在回应“日产正在计划与雷诺拆分联盟关系”传闻时表示,双方之间的关系“稳固、富有活力,

1900/1/1 0:00:00
博世推出新型AGM电池 可为长途商用车供应足够电力

据外媒报道,如今,用于长途运输的现代商用车都会配备大量的舒适性功能,以改善商用车驾驶员的工作条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