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六届年度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举行。本次论坛以“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为主题,继续秉承“传递权威信息,广泛讨论,促进交流合作”的目标,试图帮助业内人士梳理分析产业形势,探讨回应产业关切,寻找未来3-5年产业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在10日上午的自动驾驶论坛上,Ambofo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就下一代自动驾驶如何落地,如何帮助行业实现量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核,已删除。本周是非常特殊的一周。美国CES展正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从CES展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去年的CES展会上,许多公司都在讨论L3、L4和L5,但许多公司都在试图展示他们可以自动驾驶的车辆。今年,我们已经走出了长期模拟实验的阶段。现在我们担心的是下一代自动驾驶如何落地,如何帮助行业实现量产。出行方式的改变有三个挑战。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向未来出行方式转变的挑战,比如移动平台。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琥珀一直在坚持三点:第一点是安全,刚才已经提到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零车祸的问题。其次,我们会谈到环境,即如何达到最近各国特别是中国颁布的非常严格的排放要求。第三点是不可阻挡的互联优势。你可以在这些图中看到有多少设备是能够互联互通的,如何在安全、绿色、互联互通方面与我们未来自动驾驶的平台结合起来,这其实是我们整个汽车行业非常大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机遇。目前,L2或L2+在行业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得非常非常快。比如中国,我们都知道今年汽车行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你可以看到在2019年中国实际面临汽车市场下滑的情况下,主动安全系统仍然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汽车架构已经接近饱和,无法承受当前安全、绿色、互联的发展趋势对汽车平台的要求。比如如何处理高速数据传输的问题,你刚才看到了汽车要互联,汽车要与智能道路互联。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汽车架构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技术研发呈现新特点。我这次在CES上观察到几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很多激光雷达公司都在展示他们的产品,大家强调的不是多少条线有多少功能,看起来有多远,而是看起来有多便宜。现在他们可以立即进入大规模生产。有些公司(很多是我们在国内的公司)说9000元以下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如果在9000元解决问题,那么激光雷达就。第二个特点是大家都把AI作为一个主题,很多公司展示算法和计算的能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感知开发系统的厂商非常多,比如如何识别人脸,汽车内部的传感系统。目前欧美已经立即开始立法。欧美的父母不像我们中国的父母那么细心,经常把孩子留在车里。如果孩子在美国南部的高温下几分钟就会出现问题,他们一定有办法感知孩子是否在车里。你忘记他了吗?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内部传感系统。即使孩子不小心把一块布盖在身上,系统也能感觉到他在车里……他的呼吸是否正常。那么未来这些东西和它们背后的移动平台是如何连接到这个云端的呢?我们是下一代汽车架构的团队,我们的注册商标叫SVA,就是智能汽车架构。这个智能汽车架构是一个新概念,有几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我们强调软硬件分离。目前汽车架构的软件和硬件并没有分离,这个细节我会在下一页继续介绍;第二个特征是我们将输入和输出从中央计算中分离出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中央计算中心要扮演服务器的角色,这是一个新架构的概念。在新的体系结构中,我们从原来的面向功能控制的体系结构转变为面向域控制的体系结构。在这个角落里,我们必须控制汽车的所有功能,我也需要汽车在这个角落里的所有功能。以前因为都是按照功能模块来控制的,你这里会有一些功能模块来控制前端和后端,他要自己传输。模块化之后,你可以大大优化整个架构的复杂度。我们把中心计算放在中间,访问只是中心需要计算的东西。另一个特点是,你必须有高度的系统稳定性,才能进行自动驾驶。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央计算是由两台计算机控制的,域控制也有这样的功能。该域不仅控制该区域的所有功能,还控制相邻域的关键功能。如果一个关键系统出了问题,另一个系统会立即开始替换它。有两个系统可以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行驶。如果能有机会去汽车厂,他的车间自动化程度很高。唯一不能实现自动装配的是线束系统。几乎每条整车生产线都有近百人负责线束和整个连接系统的组装。通过这样的改进,完全可以完成目前汽车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人工完成的自动化装配。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展示了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都是事先安装好的,然后在车辆的四个区域放上自动化技术。因此,这种架构在未来会带来一些非常大的优势,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架构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现在一般的汽车都有50到100个功能控制单元,很快就会过渡到域控制等新的汽车架构,最后软硬件会分离。软硬件分离会带来很多好处。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投资公司投资这些新能源汽车?因为只要软硬件分离,传统燃油车不断向电动车过渡,实际组装一辆车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可能,也就是说不会像以前那么复杂。新的智能架构主要有几个功能,因为软件和硬件是分离的,所以在升级和扩展功能的时候,不要对每个模块进行非常长时间的重新演示;软件和硬件的整个开发时间会大大缩短,因为你可以同时做。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扩展功能,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断开发客户需要的功能。开发完成后,可以直接通过云端升级,直接送到车上,不涉及大规模的硬件演示。另一个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电子和电气架构的自动组装。现在的电子电气架构,就像八爪鱼一样,很难自动组装。如何在整个汽车行业降低成本,其中一个就是在汽车工厂实现我们汽车装配的全自动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汽车智能架构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消费端,还包括谁来造车,谁来完成汽车产业链上的功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生态方式,是汽车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综上所述,安全、绿色、互联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带来新的系统解决方案。新一代汽车智能架构是高度自主汽车量产的基础保障。这个市场会如何变化?其实我觉得中国是下一次创新最有可能成功的地方,因为我们有各种社会优势,大量的创新企业都在往这些方向发展。你可以看到我们在全球的布局和我们在中国的布局都是针对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的变化,比如未来出行,我们也在向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这将为未来出行的高度自动化提供保障。谢谢大家。2020年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六届年度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举行。本次论坛以“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为主题,继续秉承“传递权威信息,广泛讨论,促进交流合作”的目标,试图帮助业内人士梳理分析产业形势,探讨回应产业关切,寻找未来3-5年产业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在10日上午的自动驾驶论坛上,Ambofo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就下一代自动驾驶如何落地,如何帮助行业实现量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核,已删除。本周是非常特殊的一周。美国CES展正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从CES展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去年的CES展会上,许多公司都在讨论L3、L4和L5,但许多公司都在试图展示他们可以自动驾驶的车辆。今年,我们已经走出了长期模拟实验的阶段。现在我们担心的是下一代自动驾驶如何落地,如何帮助行业实现量产。出行方式的改变有三个挑战。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向未来出行方式转变的挑战,比如移动平台。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琥珀一直在坚持三点:第一点是安全,刚才已经提到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零车祸的问题。其次,我们会谈到环境,即如何达到最近各国特别是中国颁布的非常严格的排放要求。第三点是不可阻挡的互联优势。你可以在这些图中看到有多少设备是能够互联互通的,如何在安全、绿色、互联互通方面与我们未来自动驾驶的平台结合起来,这其实是我们整个汽车行业非常大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机遇。目前,L2或L2+在行业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得非常非常快。比如中国,我们都知道今年汽车行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你可以看到在2019年中国实际面临汽车市场下滑的情况下,主动安全系统仍然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非常……汽车行业的g问题,即传统的汽车架构已经接近饱和,无法承受当前安全、绿色、互联的发展趋势对汽车平台的要求。比如如何处理高速数据传输的问题,你刚才看到了汽车要互联,汽车要与智能道路互联。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汽车架构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技术研发呈现新特点。我这次在CES上观察到几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很多激光雷达公司都在展示他们的产品,大家强调的不是多少条线有多少功能,看起来有多远,而是看起来有多便宜。现在他们可以立即进入大规模生产。有些公司(很多是我们在国内的公司)说9000元以下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如果在9000元解决问题,那么激光雷达就。第二个特点是大家都把AI作为一个主题,很多公司展示算法和计算的能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感知开发系统的厂商非常多,比如如何识别人脸,汽车内部的传感系统。目前欧美已经立即开始立法。欧美的父母不像我们中国的父母那么细心,经常把孩子留在车里。如果孩子在美国南部的高温下几分钟就会出现问题,他们一定有办法感知孩子是否在车里。你忘记他了吗?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内部传感系统。即使孩子不小心把一块布盖在身上,系统也能感知到他在车里,呼吸是否正常。那么未来这些东西和它们背后的移动平台是如何连接到这个云端的呢?我们是下一代汽车架构的团队,我们的注册商标叫SVA,就是智能汽车架构。这个智能汽车架构是一个新概念,有几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我们强调软硬件分离。目前汽车架构的软件和硬件并没有分离,这个细节我会在下一页继续介绍;第二个特征是我们将输入和输出从中央计算中分离出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中央计算中心要扮演服务器的角色,这是一个新架构的概念。在新的体系结构中,我们从原来的面向功能控制的体系结构转变为面向域控制的体系结构。在这个角落里,我们必须控制汽车的所有功能,我也需要汽车在这个角落里的所有功能。以前因为都是按照功能模块来控制的,你这里会有一些功能模块来控制前端和后端,他要自己传输。模块化之后,你可以大大优化整个架构的复杂度。我们把中心计算放在中间,访问只是中心需要计算的东西。另一个特点是,你必须有高度的系统稳定性,才能进行自动驾驶。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央计算是由两台计算机控制的,域控制也有这样的功能。该域不仅控制该区域的所有功能,还控制相邻域的关键功能。如果一个关键系统出了问题,另一个系统会立即开始替换它。有两个系统可以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行驶。如果能有机会去汽车厂,他的车间自动化程度很高。唯一不能实现自动装配的是线束系统。几乎每条整车生产线都有近百人负责线束和整个连接系统的组装。通过这样的改进,完全可以完成目前汽车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人工完成的自动化装配。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展示了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都是事先安装好的,然后在车辆的四个区域放上自动化技术。因此,这种架构在未来会带来一些非常大的优势,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架构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现在一般的汽车都有50到100个功能控制单元,很快就会过渡到域控制等新的汽车架构,最后软硬件会分离。软硬件分离会带来很多好处。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投资公司投资这些新能源汽车?因为只要软硬件分离,传统燃油车不断向电动车过渡,实际组装一辆车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可能,也就是说不会像以前那么复杂。新的智能架构主要有几个功能,因为软件和硬件是分离的,所以在升级和扩展功能的时候,不要对每个模块进行非常长时间的重新演示;软件和硬件的整个开发时间会大大缩短,因为你可以同时做。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扩展功能,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断开发客户需要的功能。开发完成后,可以直接通过云端升级,直接送到车上,不涉及大规模的硬件演示。另一个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电子和电气架构的自动组装。现在的电子电气架构,就像八爪鱼一样,很难自动组装。如何在整个汽车行业降低成本,其中一个就是在汽车工厂实现我们汽车装配的全自动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汽车智能架构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消费端,还包括谁来造车,谁来完成汽车产业链上的功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生态方式,是汽车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综上所述,安全、绿色、互联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带来新的系统解决方案。新一代汽车智能架构是高度自主汽车量产的基础保障。这个市场会如何变化?其实我觉得中国是下一次创新最有可能成功的地方,因为我们有各种社会优势,大量的创新企业都在往这些方向发展。你可以看到我们在全球的布局和我们在中国的布局都是针对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的变化,比如未来出行,我们也在向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这将为未来出行的高度自动化提供保障。谢谢大家。
标签:北京
ADMIC汽车行业数字化amp营销创新峰会将于2020年3月27日在上海举办。此次峰会由亚太地区专业的数字化与MarTech行业峰会主办方iDigitalChina主办。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InsightLiDAR推出了激光雷达传感器DigitalCoherentLiDAR,这是一款面向新兴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超高分辨率远程激光雷达传感器。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六届年度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六届年度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SKInnovation匈牙利官网)据外媒报道,韩国企业SKInnovation首席执行官透露,该公计划建设其在美国的第二座工厂,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光谱扫描激光雷达(SpectrumScanLiDAR)研发公司Baraja将推出下一代具有抗干扰能力的传感平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