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多家车企兼职造口罩 加入缓解"一罩难求"行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疫情还在蔓延,口罩还有缺口,导致很多车企开始跨界生产口罩。据工信部介绍,我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约为60%。其中以普通口罩和各种防护等级的防尘防雾霾口罩为主,N95医用防护口罩的日产量只有60万片左右。国内口罩生产仍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一口罩难求”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组织辖区内的企业改建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近年来,汽车公司纷纷加入这一行列,通过研究和与上游供应链的联合生产来生产口罩。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宝骏汽车表示,在广西、柳州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改造,将于本月竣工投入使用。口罩生产线14条,其中N95口罩生产线4条,通用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10条。预计日产能达到170万辆以上。随后,比亚迪也宣布迅速调配资源,开始设计制造防护材料生产设备,并帮助生产口罩和消剂,以满足目前对防护材料的迫切需求。比亚迪方面表示,口罩和消液预计在2月17日左右量产出货。本月底口罩产能达到500万/天,消液产能达到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消除。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红亲自到东莞口罩生产设备生产企业快宇达,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打造口罩加工生产方案。

BYD, For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Wuling Automobile, Baojun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其实中国口罩的生产速度只有0.5秒。但为了保证口罩的安全性,一个分析消的标准流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目前,包括车企在内的各种跨界企业主要涉足中游的口罩制造环节,需要满足洁净车间、设备、人员、原料等诸多条件。华西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整体来看,医用口罩生产的技术壁垒不高,主要瓶颈是医疗资质和原料供应。口罩自动生产线采用卷制无纺布,自动裁剪成口罩形状,层压后与耳带焊接,经过消等工序包装成成品。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医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有无纺布、熔喷布、过滤材料、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材料、耳带等。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人员的到位是决定当前生产力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口罩的原料和汽车隔音棉一样,都是聚丙烯。医疗资质方面,上汽通用五菱的口罩项目已经通过政府审批,支持在可控范围内建立“绿色通道”,完成资质核查、审批、认证。比亚迪也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汽车行业有很多供应链企业,有的可以转做口罩,汽车企业的品控是有资质有能力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老记者认为,汽车企业转产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此外,通过与上游供应链的联合生产,整车企业可以快速发挥优势补充口罩产能,在不影响其复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供应链资源优势。据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各个领域的最终产品大部分都与汽车有关。汽车产业在人员、资金、技术储备、特殊生产场地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广汽、比亚迪等企业有很强的代工能力和综合制造能力。他们在利用全球布局优势采购储备物资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调、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从源头上增加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BYD, For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Wuling Automobile, Baojun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常思月_NA5962疫情仍在蔓延,口罩仍有缺口,导致很多车企开始跨界生产口罩。据工信部介绍,我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约为60%。其中以普通口罩和各种防护等级的防尘防雾霾口罩为主,N95医用防护口罩的日产量只有60万片左右。国内口罩生产仍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一口罩难求”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组织辖区内的企业改建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近年来,汽车公司纷纷加入这一行列,通过研究和与上游供应链的联合生产来生产口罩。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宝骏汽车表示,在广西、柳州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改造,将于本月竣工投入使用。口罩生产线14条,其中N95口罩生产线4条,通用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10条。预计日产能达到170万辆以上。随后,比亚迪也宣布迅速调配资源,开始设计制造防护材料生产设备,并帮助生产口罩和消剂,以满足目前对防护材料的迫切需求。比亚迪方面表示,口罩和消液预计在2月17日左右量产出货。本月底口罩产能达到500万/天,消液产能达到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消除。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红亲自到东莞口罩生产设备生产企业快宇达,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打造口罩加工生产方案。

BYD, For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Wuling Automobile, Baojun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其实中国口罩的生产速度只有0.5秒。但为了保证口罩的安全性,一个分析消的标准流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目前,包括车企在内的各种跨界企业主要涉足中游的口罩制造环节,需要满足洁净车间、设备、人员、原料等诸多条件。华西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整体来看,医用口罩生产的技术壁垒并不高,主要瓶颈是medica……资质和原材料供应。口罩自动生产线采用卷制无纺布,自动裁剪成口罩形状,层压后与耳带焊接,经过消等工序包装成成品。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医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有无纺布、熔喷布、过滤材料、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材料、耳带等。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人员的到位是决定当前生产力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口罩的原料和汽车隔音棉一样,都是聚丙烯。医疗资质方面,上汽通用五菱的口罩项目已经通过政府审批,支持在可控范围内建立“绿色通道”,完成资质核查、审批、认证。比亚迪也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汽车行业有很多供应链企业,有的可以转做口罩,汽车企业的品控是有资质有能力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告诉记者,汽车企业转产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此外,通过与上游供应链的联合生产,整车企业可以快速发挥优势补充口罩产能,在不影响其复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供应链资源优势。据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各个领域的最终产品大部分都与汽车有关。汽车产业在人员、资金、技术储备、特殊生产场地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广汽、比亚迪等企业有很强的代工能力和综合制造能力。他们在利用全球布局优势采购储备物资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调、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从源头上增加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BYD, For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Wuling Automobile, Baojun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常思月_NA5962

标签:比亚迪福特广汽集团五菱汽车宝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造车新势力靠什么过冬?

2020年,站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的,有四股力量: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激进派电动车企;以北汽、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为代表的本土车企电动车先行者;以大众、丰田、奔驰等为代表的跨国车企;

1900/1/1 0:00:00
日本科学家用喷雾沉积法制备硅纳米颗粒 实现高容量全固态锂电池

据外媒报道,一项由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显示,在固态电解质中,用喷雾沉积法制备商业硅纳米颗粒,然后仅用此种硅纳米颗粒制成的硅阳极展示出优异的电极性能,

1900/1/1 0:00:00
滴滴医护专车免费接送1.7万医务工作者

为更高效支持宁波疫情防控工作,在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指导下,滴滴出行昨日在宁波组建“医护保障车队”。根据统一安排,保障车队将为宁波8家救治定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1900/1/1 0:00:00
宝马扩大电驱动系统及动力电池生产规模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宝马集团宣布在德国丁戈尔芬电动驱动器生产中心扩大产能,以应对全球整车工厂产量提升导致对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及动力电池总成的需求量增大,这一计划的实施要比宝马的预期早了很多。

1900/1/1 0:00:00
大企担当 捐款千万后比亚迪再投产口罩生产线抗疫

面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疫情,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用以共同抗疫,作为自主品牌中的大企,比亚迪想疫情灾区捐款一千万,以及价值100万的防疫口罩物资,为抗疫出力。

1900/1/1 0:00:00
缓解“一罩难求”,三大车企转战产口罩

随着2月10日一些企业陆续复工,一个现实的问题正在摆在面前:作为疫情主要防控用品的口罩需求量在继续上升。工信部资料显示,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约为6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