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行病仍在蔓延。根据2月26日的报告,南韩有1261例确诊病例,新冠肺炎有862例。一衣带水的日韩两国疫情的凶猛,也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脉搏,因为两国都处于半导体的关键位置。其中,韩国处于半导体技术的俯冲带,在内存、面板等领域投入巨大。日本是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节点,半导体材料和机械设备首屈一指。在上述领域中,人们更关注记忆和上游材料的状态。在面板行业,中国产能更大,有替代品,而市场占有率更高的欧洲厂商可以从生产设备上进行选择。目前日韩的半导体巨头三星、SK海力士都没有停工,都在运营。短期内影响不明显,但一旦疫情继续恶化,关键物资的短缺将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巨大损失。据记者了解,三星确诊的员工都在手机厂,而且是测试线。员工不多,整体影响不大。三星电子表示,该公司在韩国的芯片和面板工厂没有受到影响。日前,SK海力士在韩国利川工厂的一名新员工与大邱的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SK海力士表示,该员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出于安全考虑,他继续被隔离至3月1日。该员工接触的800人被无条件隔离。SK海力士在利川工厂有18000多名员工,工厂的运营不会受此影响,目前正常运转。多位半导体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日韩政府的干预力度没有那么大,工厂都在正常开工,需要保持动态跟踪。内存价格略有上涨。有手机从业者告诉记者,存储已经超越屏幕和CPU,成为手机最大的成本,存储在手机中的成本已经达到25%-35%,可见其重要性。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内存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根据DRAMeXchange的调查,从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NAND品牌厂商营收来看,三星以35.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SK海力士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9.6%。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DRAM工厂自主品牌内存收入排名中,三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3.5%,SK海力士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9.2%。整体来看,在NAND领域,三星加SK海力士,韩国厂商的市场份额为45.1%,接近半壁江山;在DRAM领域,三星和SK占72.7%。其中,除了南韩,三星在中国Xi安也有工厂。扩建日程因疫情影响有隐忧,但仍按原计划进行;SK海力士在中国无锡有工厂。由于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电影策划趋于保守。此外,NAND巨头卡卡夏和西部数据在日本岩手县和三重县都有工厂,也受到疫情影响。集邦咨询分析师吴雅婷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由于内存工厂自动化程度高,目前生产并未受到疫情影响。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大幅出货维修;不过,DRAM和NAND Flash都即将转为供应紧张的市场,但采购方的采购意向仍然非常强烈。需要指出的是,半导体行业的生产基本是全年的,其工艺比较特殊。一旦停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工厂不会轻易停产或者减少产能。从去年年底开始,内存的供需一直在变化,疫情可能导致进一步短缺,内存的价格会上涨。集邦咨询指出,从全球供给端来看,内存行业的特点是,除非遇到全球系统性风险,否则厂商不会贸然减产,客户端库存仍然不足。即使下游客户现阶段面临缺工、缺料等问题,仍会保持一定的购买力;另外,大部分半导体工厂已经高度自动化,对人力的需求也不高。因此,集邦咨询估计,第一季度DRAM和NAND Flash的价格将保持小幅上涨。另一方面,业内也关注国内仓储企业的替代,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仓储、合肥长信、金华仓储。目前,长江存储宣布开始量产3D NAND闪存,这是国内首款64层3D NAND闪存。据长信存储官网消息,长信笔记本和台式机新上市的内存容量为8GB,速度为DDR4-2666,公司还计划再建两座晶圆厂。两家公司在NAND和DRAM领域均有突破,但国内存储行业仍处于追赶阶段,与国际厂商差距较大,需要长期积累。许多材料和产品是不可替代的。目前日本的工厂没有疫情,但是日本在半导体上游的地位是超然的。如果疫情导致原料供应紧张,无疑会对世界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打击。半导体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和封装。后两部分需要关键的设备和材料,这也是保证芯片顺利生产的上游基石。日本的硬核能力是在上游的原材料和硬件设备上,很多技术门槛非常高,尤其是材料方面,很多日本公司的产品是不可替代的。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值数据,半导体材料约占总产值的11%,设备约占12%。两者加起来23%,约占半导体行业的四分之一。虽然物资装备整体体积不大,但是高壁垒使得玩家非常少,高水平玩家和普通玩家差距很大。日本是高水平选手。在原材料领域,日本企业占据了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例如,在成本最高(超过30%)的硅片领域,日本信越化学的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日本SUMCO、中国省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和韩国SK海力士。西南证券的报告显示,2018年,四大硅片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4%,其中日本信越化学占28%,日本三菱住友占25%。在光刻胶领域,日本JSR、东京华英工业、住友化学、美国陶氏、富士电子等企业垄断;在靶材领域,日本的日清金属、霍尼韦尔、曹东和普莱克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此外,日本知名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还有住友化学、昭和电气、大金工业、Stella Chemifa、森田化学、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等。在设备供应商方面,全球五大设备巨头之一的东京电子是日本企业。在光刻机方面,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都能生产,虽然工艺和市场份额不如荷兰的ASML。除了最强大的材料和设备,日本芯片供应商在细分领域也有建树。例如,瑞萨电子是全球前三大汽车半导体制造商,今年它以67亿美元完成了对芯片制造商IDT的收购。虽然索尼面临架构整合、工厂关闭等问题,但只有一个CMOS传感器芯片在图像拍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领域,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很少有完整的产业链来替代。国泰君安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在电子行业,日本企业在代工和封装材料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日本企业在材料研发方面深耕多年,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硅片材料、掩膜、靶材等重要子领域,日本企业占比超过50%。目前,中国还未能在这一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与中国相比,韩日半导体产业链侧重于中上游,智能强度更高,人工强度相对更低,抗疫能力更强。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疫情带来的风险。如果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将受到冲击。全球流行病仍在蔓延。根据2月26日的报告,南韩有1261例确诊病例,新冠肺炎有862例。一衣带水的日韩两国疫情的凶猛,也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脉搏,因为两国都处于半导体的关键位置。其中,韩国处于半导体技术的俯冲带,在内存、面板等领域投入巨大。日本是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节点,半导体材料和机械设备首屈一指。在上述领域中,人们更关注记忆和上游材料的状态。在面板行业,中国产能更大,有替代品,而市场占有率更高的欧洲厂商可以从生产设备上进行选择。目前日韩的半导体巨头三星、SK海力士都没有停工,都在运营。短期内影响不明显,但一旦疫情继续恶化,关键物资的短缺将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巨大损失。据记者了解,三星确诊的员工都在手机厂,而且是测试线。员工不多,整体影响不大。三星电子表示,该公司在韩国的芯片和面板工厂没有受到影响。日前,SK海力士在韩国利川工厂的一名新员工与大邱的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SK海力士表示,该员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出于安全考虑,他继续被隔离至3月1日。该员工接触的800人被无条件隔离。SK海力士在利川工厂有18000多名员工,工厂的运营不会受此影响,目前正常运转。多位半导体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日韩政府的干预力度没有那么大,工厂都在正常开工,需要保持动态跟踪。内存价格略有上涨。有手机从业者告诉记者,存储已经超越屏幕和CPU,成为手机最大的成本,存储在手机中的成本已经达到25%-35%,可见其重要性。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内存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根据DRAMeXchange的调查,从全球NAND品牌制造商第四季度的收入来看……019,三星以35.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SK海力士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9.6%。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DRAM工厂自主品牌内存收入排名中,三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3.5%,SK海力士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9.2%。整体来看,在NAND领域,三星加SK海力士,韩国厂商的市场份额为45.1%,接近半壁江山;在DRAM领域,三星和SK占72.7%。其中,除了南韩,三星在中国Xi安也有工厂。扩建日程因疫情影响有隐忧,但仍按原计划进行;SK海力士在中国无锡有工厂。由于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电影策划趋于保守。此外,NAND巨头卡卡夏和西部数据在日本岩手县和三重县都有工厂,也受到疫情影响。集邦咨询分析师吴雅婷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由于内存工厂自动化程度高,目前生产并未受到疫情影响。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大幅出货维修;不过,DRAM和NAND Flash都即将转为供应紧张的市场,但采购方的采购意向仍然非常强烈。需要指出的是,半导体行业的生产基本是全年的,其工艺比较特殊。一旦停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工厂不会轻易停产或者减少产能。从去年年底开始,内存的供需一直在变化,疫情可能导致进一步短缺,内存的价格会上涨。集邦咨询指出,从全球供给端来看,内存行业的特点是,除非遇到全球系统性风险,否则厂商不会贸然减产,客户端库存仍然不足。即使下游客户现阶段面临缺工、缺料等问题,仍会保持一定的购买力;另外,大部分半导体工厂已经高度自动化,对人力的需求也不高。因此,集邦咨询估计,第一季度DRAM和NAND Flash的价格将保持小幅上涨。另一方面,业内也关注国内仓储企业的替代,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仓储、合肥长信、金华仓储。目前,长江存储宣布开始量产3D NAND闪存,这是国内首款64层3D NAND闪存。据长信存储官网消息,长信笔记本和台式机新上市的内存容量为8GB,速度为DDR4-2666,公司还计划再建两座晶圆厂。两家公司在NAND和DRAM领域均有突破,但国内存储行业仍处于追赶阶段,与国际厂商差距较大,需要长期积累。许多材料和产品是不可替代的。目前日本的工厂没有疫情,但是日本在半导体上游的地位是超然的。如果疫情导致原料供应紧张,无疑会对世界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打击。半导体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和封装。后两部分需要关键的设备和材料,这也是保证芯片顺利生产的上游基石。日本的硬核能力是在上游的原材料和硬件设备上,很多技术门槛非常高,尤其是材料方面,很多日本公司的产品是不可替代的。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值数据,半导体材料约占总产值的11%,设备约占12%。两者加起来23%,约占半导体行业的四分之一。虽然物资装备整体体积不大,但是高壁垒使得玩家非常少,高水平玩家和普通玩家差距很大。日本是高水平选手。在原材料领域,日本企业占据了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例如,在成本最高(超过30%)的硅片领域,日本信越化学的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日本SUMCO、中国省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和韩国SK海力士。西南证券的报告显示,2018年,四大硅片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4%,其中日本信越化学占28%,日本三菱住友占25%。在光刻胶领域,日本JSR、东京华英工业、住友化学、美国陶氏、富士电子等企业垄断;在靶材领域,日本的日清金属、霍尼韦尔、曹东和普莱克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此外,日本知名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还有住友化学、昭和电气、大金工业、Stella Chemifa、森田化学、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等。在设备供应商方面,全球五大设备巨头之一的东京电子是日本企业。在光刻机方面,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都能生产,虽然工艺和市场份额不如荷兰的ASML。除了最强大的材料和设备,日本芯片供应商在细分领域也有建树。例如,瑞萨电子是全球前三大汽车半导体制造商,今年它以67亿美元完成了对芯片制造商IDT的收购。虽然索尼面临架构整合、工厂关闭等问题,但只有一个CMOS传感器芯片在图像拍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领域,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很少有完整的产业链来替代。国泰君安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在电子行业,日本企业在代工和封装材料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日本企业在材料研发方面深耕多年,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硅片材料、掩膜、靶材等重要子领域,日本企业占比超过50%。目前,中国还未能在这一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与中国相比,韩日半导体产业链侧重于中上游,智能强度更高,人工强度相对更低,抗疫能力更强。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疫情带来的风险。如果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将受到冲击。
2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增发不超过221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10),拟募资金额不超过200亿元。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中国采用宁德时代“无钴电池”的消息引发股市重大反响,公众的注意力一时均被吸引到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或将因此出现重大调整上来。
1900/1/1 0:00:00宁德时代2月26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900/1/1 0:00:00近日,中材科技(002080)在投资者关系调研活动中表示,短期疫情确实有影响,特别是对一季度有影响。不过对公司锂膜方面,影响较小,目前复产率达到80以上。
1900/1/1 0:00:00近日,日产推出了一项针对离职高管的新版赔偿计划。此举意在提高公司透明度,此前该公司发生了一系列涉及高管的财务丑闻。去年,日产推出了一个新的治理体系。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内部出现了一个名为“Roadrunner”的秘密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大规模生产成本更低的电动汽车电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