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我们盘点了2019年北京新能源小客车上牌情况,发现北京人似乎对比亚迪情有独钟。前5名车型中,有3款是比亚迪品牌车型。文章发表后,许多朋友发来私信,说他们也想了解其他城市,例如上海,魔都和广州。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群的选车偏好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我很好奇这个话题。在梳理了2019年全国各城市新能源汽车车牌数据后,我决定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寻找答案。原因很简单。北上广深杭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仍然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五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19年全国336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6%。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按月呈现这五个城市的独家月度销量排行榜。通过不断的跟踪观察,让我们找出每个城市车主独一无二的选车密码。今天第一期城市月度榜单,先从1-2月的卡数据说起。总的来说,有以下发现:1 .北京和上海在卡数上领先,暂时排在第一梯队;杭州排名第六,被天津超越;2.与去年同期相比,租车量相对较高的城市降幅较大。比如占网约车40%的广州,下降71%,占网约车1%的北京,今年上牌量下降最低;3.特斯拉Model 3在疫情下表现突出,夺得五大城市榜单榜首;4.广汽Aion S和BAIC EU系列是牌照数量最多的两款租赁车;5.北京市场被私人纯电动车垄断。前5名中,4款车型为比亚迪品牌车型;6.上海市场偏爱插电式混动车和外资/合资品牌;7.在广州、深圳、杭州的前10名车型中,有4款新品牌车型上榜,超过北京和上海。
北京:最大的个人纯电市场,我们先来看看北京市场的表现。2020年前两个月,北京共有6098辆新能源小客车上牌,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因为是国内唯一引以为傲的“混动不算新能源”市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两个月,纯电动汽车上牌量已经高达95%,插电式混动只勉强拿到5%。从新能源小客车的保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1-2月份北京市最大的市场是私家车,其次是企业用车,租赁车占比很小,仅占1%。
在大部分车企1月春节放假,2月停产的大环境下,特斯拉火力全开,国产Model 3连续两个月摘得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桂冠。在广州、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中,除了广州外,其他四个城市前两个月的销量冠军都是特斯拉Model 3,而如果再看广州的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斯拉Model 3站在第一位。回到北京市场。1-2月,北京市场共有43个品牌,89款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其中超过100辆的车型有18款,多达39款前两个月只有个位数。Top 10车型共计3807辆,占市场62%,市场集中度较高。在车企方面,比亚迪尤为抢眼。前5的车型中,除了Model 3,全部都是比亚迪。而且看看1、2月份品牌上的所有车型,比亚迪也表现不错。比亚迪秦、元、宋等9款车型获得北京牌照,占北京市场份额的31%。特斯拉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3%;排名第三的是北汽新能源,共7款,市场份额11%。除了Model 3和比亚迪,Top 10的畅销车型还包括广汽Aion S、蔚来ES6、荣威Ei5、EU系列和唯一的增程车型Li ONE。由于1、2月份租赁车型数量有限,北京私人市场车型排名与此榜单一致。除了Top 10,卡数领先的合资品牌还有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排名第11。
上海: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海的情况。今年1-2月,上海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总量以209辆的微弱差距暂居北京,比去年下降31%。与北京市场不同,上海市场显然欢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从动力类型占比来看,插电式混动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不仅是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中插电式混动比例最高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支持的城市。另一个与北京市场不同的地方是出租用新能源小客车的市场份额,也远超北京1%的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从车型来看,1-2月份上海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共有37个品牌,94款车型。荣威和MG品牌的SAIC乘用车,以及上汽大众和特斯拉位列前三。两种动力类型的车型数量也很有意思。总共有55款纯电动汽车获得牌照,但只有6款获得了100辆以上的牌照。除了下图所示的5款车型之外,还有一款小鹏G3,在头两个月总共有103辆获得许可。虽然只授权了37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但是已经有10款授权了100多。除了下图这五款车型,上海人还喜欢插电式混动:比亚迪唐、比亚迪秦、宝马5系、李ONE、荣威RX5 eMAX。从前10的车型来看,纯电动和插电式的数据平分秋色,但从上牌数量来看,纯电动车型还是有领先优势的。
在品牌性质上,上海也与北京不同。除了Model 3,其他在京前10的车型全部是国产品牌,而在沪前10的车型中,有4个外资/合资品牌:特斯拉Model 3、大众朗逸、大众帕萨特、广汽丰田雷凌。纵观广州、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上海也是最爱洋品牌的城市。从具体车型的使用性质来看,我们发现在排名前10的车型中,朗逸、荣威Ei5和威马EX5占据了相对较高的租赁市场,分别占到了上牌车辆总数的96%、85%和52%。如果单纯看私人市场,上述三款车型将无缘前十榜单,比亚迪秦、比亚迪唐、荣威RX5 eMAX将补位。特斯拉Model 3、荣威ei6、蔚来ES6将占据前三。除了特斯拉和蔚来,前10的车型基本都被插电式混动车型包揽。
广州:最大的租赁市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推广大省广州。作为2019年1-2月的冠军城市,广州在2020年初的表现并不乐观,同比跌幅高达71%。从动力类型来看,广州纯电动汽车占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比接近80%。从使用性质来看,广州市场上租赁车占比非常高,达到40%,是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中租赁车占比最高的城市。
车型方面,1月和2月在广州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包括40个品牌,94款车型。其中,广汽的Aion S数量高达1227辆,为单个城市车辆数量之最。从使用性质来看,广汽Aion S、启辰D60、北汽EU系列三款上市车型的租赁占比较高,分别占百分之八十六、百分之九十一和百分之九十七。单纯看个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启辰D60和北汽EU系列将无缘前10榜单,Aion S因卡数较多暂列第四。比亚迪儿子……和比亚迪都在十大插电式混动车型之列。
0
深圳:我爱插电混动。1-2月,深圳新能源小客车总量位居全国第四。2019年同期,深圳仅次于广州,排名第二,也是仅有的两个卡数过万的城市。今年市场表现依然和广州同舟共济,同比下滑70%。从动力类型来看,深圳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热衷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城市。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占比45%,远高于全国水平。从车辆保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深圳获得了第二名。在本地市场份额方面,私人用户占80%,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私人市场。
1
车型方面,1-2月份,深圳共有39个品牌,93款车型上市。特斯拉Model 3继续夺冠,宝马5系和广汽Aion S分列二三名。从拥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宝马5系虽然不在租赁市场使用,但有近40%是单位使用;63%的GAC Aion S用于租赁市场。所以在个人市场上,这两款车型的排名都有所下滑。
2
3
杭州:新动力车型销量领先倒数。再看杭州市场。今年1月和2月,杭州新能源小客车保有量被天津超越,暂列第六。前两个月,上牌车辆总数不足2000辆,同比下降58%。动力类型方面,杭州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占比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友好程度仅次于上海和深圳。从使用性质来看,杭州占比较高,达到23%,仅次于广州。
4
从车型来看,1-2月份杭州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有38家企业,85款车型。仅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荣威ei6、北汽EU系列、李ONE就超过100辆。考虑到前10名车型的使用性质,荣威ei6、北汽EU系列、一汽奔腾B30、帕萨特的租赁市场份额分别为91%、100%、99%、44%。个人市场方面,这四款车型跌出前十,比亚迪宋、欧拉、比亚迪秦、宝马X1进入前十。3月初,我们盘点了2019年北京新能源小客车上牌情况,发现北京人似乎对比亚迪情有独钟。前5名车型中,有3款是比亚迪品牌车型。文章发表后,许多朋友发来私信,说他们也想了解其他城市,例如上海,魔都和广州。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群的选车偏好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我很好奇这个话题。在梳理了2019年全国各城市新能源汽车车牌数据后,我决定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寻找答案。原因很简单。北上广深杭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仍然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五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19年全国336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6%。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按月呈现这五个城市的独家月度销量排行榜。通过不断的跟踪观察,让我们找出每个城市车主独一无二的选车密码。今天第一期城市月度榜单,先从1-2月的卡数据说起。总的来说,有以下发现:1 .北京和上海在卡数上领先,暂时排在第一梯队;杭州排名第六,被天津超越;2.与去年同期相比,租车量相对较高的城市降幅较大。比如占网约车40%的广州,下降71%,占网约车1%的北京,今年上牌量下降最低;3.特斯拉Model 3在疫情下表现突出,夺得五大城市榜单榜首;4.广汽Aion S和BAIC EU系列是牌照数量最多的两款租赁车;5.北京市场被私人纯电动车垄断。前5名中,4款车型为比亚迪品牌车型;6.上海市场偏爱插电式混动车和外资/合资品牌;7.在广州、深圳、杭州的前10名车型中,有4款新品牌车型上榜,超过北京和上海。
北京:最大的个人纯电市场,我们先来看看北京市场的表现。2020年前两个月,北京共有6098辆新能源小客车上牌,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因为是国内唯一引以为傲的“混动不算新能源”市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两个月,纯电动汽车上牌量已经高达95%,插电式混动只勉强拿到5%。从新能源小客车的保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1-2月份北京市最大的市场是私家车,其次是企业用车,租赁车占比很小,仅占1%。
在大部分车企1月春节放假,2月停产的大环境下,特斯拉火力全开,国产Model 3连续两个月摘得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桂冠。在广州、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中,除了广州外,其他四个城市前两个月的销量冠军都是特斯拉Model 3,而如果再看广州的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斯拉Model 3站在第一位。回到北京市场。1-2月,北京市场共有43个品牌,89款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其中超过100辆的车型有18款,多达39款前两个月只有个位数。Top 10车型共计3807辆,占市场62%,市场集中度较高。在车企方面,比亚迪尤为抢眼。前5的车型中,除了Model 3,全部都是比亚迪。而且看看1、2月份品牌上的所有车型,比亚迪也表现不错。比亚迪秦、元、宋等9款车型获得北京牌照,占北京市场份额的31%。特斯拉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3%;排名第三的是北汽新能源,共7款,市场份额11%。除了Model 3和比亚迪,Top 10的畅销车型还包括广汽Aion S、蔚来ES6、荣威Ei5、EU系列和唯一的增程车型Li ONE。由于1、2月份租赁车型数量有限,北京私人市场车型排名与此榜单一致。除了Top 10,卡数领先的合资品牌还有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排名第11。
上海: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海的情况。今年1-2月,上海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总量以209辆的微弱差距暂居北京,比去年下降31%。与北京市场不同,上海市场显然欢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从动力类型占比来看,插电式混动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不仅是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中插电式混动比例最高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支持的城市。另一个与北京市场不同的地方是出租用新能源小客车的市场份额,也远超北京1%的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从车型来看,1-2月份上海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共有37个品牌,94款车型。荣威和MG品牌的SAIC乘用车,以及上汽大众和特斯拉位列前三。两种动力类型的车型数量也很有意思。总共有55款纯电动汽车获得牌照,但只有6款获得了100辆以上的牌照。除了下图所示的5款车型之外,还有一款小鹏G3,在头两个月总共有103辆获得许可。虽然只授权了37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但是已经有10款授权了100多。除了下图这五款车型,上海人还喜欢插电式混动:比亚迪唐、比亚迪秦、宝马5系、李ONE、荣威RX5 eMAX。从前10的车型来看,纯电动和插电式的数据平分秋色,但从上牌数量来看,纯电动车型还是有领先优势的。
在品牌性质上,上海也与北京不同。除了Model 3,其他在京前10的车型全部是国产品牌,而在沪前10的车型中,有4个外资/合资品牌:特斯拉Model 3、大众朗逸、大众帕萨特、广汽丰田雷凌。纵观广州、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上海也是最爱洋品牌的城市。从具体车型的使用性质来看,我们发现在排名前10的车型中,朗逸、荣威Ei5和威马EX5占据了相对较高的租赁市场,分别占到了上牌车辆总数的96%、85%和52%。如果单纯看私人市场,上述三款车型将无缘前十榜单,比亚迪秦、比亚迪唐、荣威RX5 eMAX将补位。特斯拉Model 3、荣威ei6、蔚来ES6将占据前三。除了特斯拉和蔚来,前10的车型基本都被插电式混动车型包揽。
广州:最大的租赁市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推广大省广州。作为2019年1-2月的冠军城市,广州在2020年初的表现并不乐观,同比跌幅高达71%。从动力类型来看,广州纯电动汽车占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比接近80%。从使用性质来看,广州市场上租赁车占比非常高,达到40%,是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中租赁车占比最高的城市。
车型方面,1月和2月在广州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包括40个品牌,94款车型。其中,广汽的Aion S数量高达1227辆,为单个城市车辆数量之最。从使用性质来看,广汽Aion S、启辰D60、北汽EU系列三款上市车型的租赁占比较高,分别占百分之八十六、百分之九十一和百分之九十七。单纯看个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启辰D60和北汽EU系列将无缘前10榜单,Aion S因卡数较多暂列第四。比亚迪儿子……和比亚迪都在十大插电式混动车型之列。
0
深圳:我爱插电混动。1-2月,深圳新能源小客车总量位居全国第四。2019年同期,深圳仅次于广州,排名第二,也是仅有的两个卡数过万的城市。今年市场表现依然和广州同舟共济,同比下滑70%。从动力类型来看,深圳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热衷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城市。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占比45%,远高于全国水平。从车辆保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深圳获得了第二名。在本地市场份额方面,私人用户占80%,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私人市场。
1
车型方面,1-2月份,深圳共有39个品牌,93款车型上市。特斯拉Model 3继续夺冠,宝马5系和广汽Aion S分列二三名。从拥有量和使用性质来看,宝马5系虽然不在租赁市场使用,但有近40%是单位使用;63%的GAC Aion S用于租赁市场。所以在个人市场上,这两款车型的排名都有所下滑。
2
3
杭州:新动力车型销量领先倒数。再看杭州市场。今年1月和2月,杭州新能源小客车保有量被天津超越,暂列第六。前两个月,上牌车辆总数不足2000辆,同比下降58%。动力类型方面,杭州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占比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友好程度仅次于上海和深圳。从使用性质来看,杭州占比较高,达到23%,仅次于广州。
4
从车型来看,1-2月份杭州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有38家企业,85款车型。仅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荣威ei6、北汽EU系列、李ONE就超过100辆。考虑到前10名车型的使用性质,荣威ei6、北汽EU系列、一汽奔腾B30、帕萨特的租赁市场份额分别为91%、100%、99%、44%。个人市场方面,这四款车型跌出前十,比亚迪宋、欧拉、比亚迪秦、宝马X1进入前十。近日,多家车企高管辞职引起媒体关注。比如前两天离职的前CMO、Xpeng汽车前自动驾驶副总裁R&D的顾李俊,已经离职了五位高管。但昨天(3月31日)又有高管被曝光,多家媒体报道蔚来汽车高级副总裁黄将离开蔚来。
0
今日(4月1日),第一电动网联系蔚来汽车确认此事。蔚来表示,“黄目前已不再参与管理工作,正处于工作交接期。”他还感谢黄在蔚来工作期间的贡献,但没有说明具体离职时间。对于黄的离开,外界最关心的是离开的原因。不过,黄本人尚未公开回应。蔚来对第一电气网表示,“这是个人发展的选择。”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黄离职的导火索或为电机研发业务被拆分。“黄在蔚来负责ADAS(智能驾驶)相关业务,但后来离职了。这次电机研发也要拆了交给XPT(魏冉电力公司的英文名),他可能很难接受。”知情人士说。蔚来也向第一电气网证实,汽车R&D业务被划入魏冉动力。“此次电机R&D并入XPT,实现了R&D和生产的垂直整合,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蔚来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很好理解了,我负责的业务重新划分了,选择离开是对的。黄是蔚来汽车的高管。2015年3月,黄陈侗加入蔚来,距离蔚来成立仅半年。4年后,去年10月,黄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任期于今年6月30日结束,直接向CEO汇报。黄任职期间,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后来负责电力工程业务。电力工程部主要负责蔚来的电池控制系统、电机研发和整车控制,其中电机研发属于蔚来的核心业务。蔚来最近正在调整这个部门,这个部门的200多名员工被划分到不同的业务线。具体来说,电机R&D业务被转移到蔚来的零部件公司魏冉动力,整车控制和底盘控制被并入整车开发团队,电池控制系统业务向李斌汇报。这样看来,黄离开可能真的是因为重组……电力工程系的组织。但对魏来说,这种组织结构调整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因为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需要大量投入,烧钱最多。在半个月前的2019年度财报会议上,李斌表示,提高毛利率是蔚来2020年的核心目标之一。李斌还表示,随着供应链的优化、电池组成本的持续降低、生产规模的增加以及管理优化带来的平均整车制造成本的降低,蔚来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正的毛利率。如果这种调整可以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蔚来表示,调整后,电池研发体系、技术路线、组织架构不变。“业务将正常进行,不会受到影响。”此外,据报道,蔚来希望将魏冉动力变成一家独立的零部件公司,如SAIC的华宇零部件公司。如果魏冉动力能够独立,不仅可以独立融资,还可以独立接手外部订单,独立造血,从而减少对蔚来的财务依赖,有助于蔚来汽车业务的发展。近日,多家车企高管辞职引起媒体关注。比如前两天离职的前CMO、Xpeng汽车前自动驾驶副总裁R&D的顾李俊,已经离职了五位高管。但昨天(3月31日)又有高管被曝光,多家媒体报道蔚来汽车高级副总裁黄将离开蔚来。
0
今日(4月1日),第一电动网联系蔚来汽车确认此事。蔚来表示,“黄目前已不再参与管理工作,正处于工作交接期。”他还感谢黄在蔚来工作期间的贡献,但没有说明具体离职时间。对于黄的离开,外界最关心的是离开的原因。不过,黄本人尚未公开回应。蔚来对第一电气网表示,“这是个人发展的选择。”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黄离职的导火索或为电机研发业务被拆分。“黄在蔚来负责ADAS(智能驾驶)相关业务,但后来离职了。这次电机研发也要拆了交给XPT(魏冉电力公司的英文名),他可能很难接受。”知情人士说。蔚来也向第一电气网证实,汽车R&D业务被划入魏冉动力。“此次电机R&D并入XPT,实现了R&D和生产的垂直整合,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蔚来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很好理解了,我负责的业务重新划分了,选择离开是对的。黄是蔚来汽车的高管。2015年3月,黄陈侗加入蔚来,距离蔚来成立仅半年。4年后,去年10月,黄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任期于今年6月30日结束,直接向CEO汇报。黄任职期间,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后来负责电力工程业务。电力工程部主要负责蔚来的电池控制系统、电机研发和整车控制,其中电机研发属于蔚来的核心业务。蔚来最近正在调整这个部门,这个部门的200多名员工被划分到不同的业务线。具体来说,电机R&D业务被转移到蔚来的零部件公司魏冉动力,整车控制和底盘控制被并入整车开发团队,电池控制系统业务向李斌汇报。这样看来,黄离开可能是因为电力工程部的重组。但对魏来说,这种组织结构调整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贝卡……e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需要大量投资,烧钱最多。在半个月前的2019年度财报会议上,李斌表示,提高毛利率是蔚来2020年的核心目标之一。李斌还表示,随着供应链的优化、电池组成本的持续降低、生产规模的增加以及管理优化带来的平均整车制造成本的降低,蔚来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正的毛利率。如果这种调整可以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蔚来表示,调整后,电池研发体系、技术路线、组织架构不变。“业务将正常进行,不会受到影响。”此外,据报道,蔚来希望将魏冉动力变成一家独立的零部件公司,如SAIC的华宇零部件公司。如果魏冉动力能够独立,不仅可以独立融资,还可以独立接手外部订单,独立造血,从而减少对蔚来的财务依赖,有助于蔚来汽车业务的发展。
据彭博社报道,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大幅下调了对全球几乎所有地区汽车销量的预测,称汽车制造商今年将面临全球销量剧烈下滑的形势。
1900/1/1 0:00:00近日,一汽轿车000800SZ发布2019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一汽轿车总营收为27664亿元,同比增加838;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万元,同比下滑74
1900/1/1 0:00:0031日晚间,宇通客车SH600066公布2019年报,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30479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94亿元。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报道,宝马正在研究一项新技术,开发“可变形”的方向盘。该公司申请的专利显示,这种方向盘采用独立的圆形部件,可以从传统的圆形转变成椭圆形。
1900/1/1 0:00:00截至3月27日上午9时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1626例,死亡1201例,治愈680例。其中,3月2326日,这三天单日确诊数量均破万。
1900/1/1 0:00:00近日,丰田汽车宣布现任丰田研究院高级研发公司(TRIAD)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库夫纳(JamesKuffner)自6月起加入董事会,这代表着丰田内部再度提升了自动驾驶部门的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