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上海工厂本土化率提升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今年以来,关于特斯拉在华生产的话题不减,甚至掀起了“蝴蝶效应”,其中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影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69.55%。如今,这家曾经被看淡的新能源汽车标志性企业,也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保持攻势,特斯拉加紧了在中国的生产。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刚透露,去年年底其零部件国产化率约为30%,计划到今年7月提高到70% ~ 80%。今年年底,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实现所有零部件的国产化。据市场调研机构估算,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后最大降价空间为27% ~ 34%。不难发现,特斯拉降低成本的需求给了中国零部件供应链难得的机会。获得新订单将是最直接的收益。除此之外,特斯拉这只“鲶鱼”能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带来新的刺激吗?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让特斯拉受益匪浅。“中国有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特斯拉上海工厂完全有可能实现所有零部件的本地采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部长杜介绍,特斯拉上海工厂不仅能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而且对其需求也很旺盛。不久前,特斯拉被曝将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生产自己的动力电池。对此,市场分析人士一致认为,多年来,特斯拉与动力电池供应商松下一直未能就降低成本展开讨论,这也是背后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目前的营销阶段,降低成本一直是悬在电动车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采购,既能降低进口带来的关税和物流成本,又能保证整车的及时及时组装,自然成为其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在美国以外,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已经投产,柏林工厂即将奠基。两个海外工厂都位于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这样当地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可以满足其本地化采购需求。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只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国内很多汽车企业都在这里设厂,并围绕其培育了成熟的零配件供应链体系。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临港也在积极建设区域性汽车工业园,盛骏电子等特斯拉供应商也在园区设厂。此前,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已经进入特斯拉的全球采购体系。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他们的产品可以成功实现从出口到内销的转型。一家浙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表示,他原来供应特斯拉美国工厂的订单已经归零,转而供应其上海工厂。平安集团智能企业副总经理兼CSO张俊以表示:“即使是特斯拉自己的电控产品也可以在中国制造,并且可以实现零部件100%本地化生产。”不过,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认为,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100%国产化是基于全球采购供应链体系,因为有些产品目前还不能在中国市场量产,比如电机用的碳化硅,包括上海电驱动在内的很多电机厂商都要依赖进口,而特斯拉的电机用的是更高级别的零部件,实现在中国生产还需要时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特斯拉上海工厂即使要实现零部件100%本地采购,依然无法脱离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事实上,外国零部件公司也盯上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订单。据媒体报道,森萨塔科技的子公司GIGAVAC从2015年开始与特斯拉合作,其DC接触器供应特斯拉所有车型和超级充电桩。目前,森萨塔技术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地化……中国高压直流接触器行业,预计今年年中投产。国内零配件企业看中特斯拉品牌代言。今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恢复率并不高,但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与特斯拉上海工厂达成供货协议的消息保持了较高的曝光率。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采购进程正在加快,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在积极争取与之合作。其中既有汽车内饰、玻璃等传统零部件领域的企业,也有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厂商。“鉴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和行业领先地位,零部件供应商很自豪能够为其供货。”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特斯拉对零部件采购的要求很高,但没有供应商会放弃订单,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自己的采购要求。汽车电子领域的很多供应商都进入了特斯拉的采购名单,作为对其企业实力的背书。记者还发现,一些为特斯拉供货的国内零部件企业会重点展示和推广相关配套产品,以吸引更多客户。“近年来,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国内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本地采购也为国内优秀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杜对说:张俊以还告诉记者,由于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旦成为其供应商,将对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塑造形成重要的推力,这从一些上市公司一旦宣布将成为特斯拉供应商,其股价就会上涨,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盛骏电子、秀强股份、奥特佳股份近期的股市波动也是因为此。据了解,从车型总价值来看,特斯拉Model 3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三电、汽车电子和车身底盘内外饰,分别占比约为5:3:2。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得益于特斯拉的订单,松下和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超过比亚迪排名第二和第三,挑战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日前有消息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向特斯拉供应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量不低于特斯拉技嘉上海(一期)计划产能的40%。“我认为,特斯拉在华生产对国内零部件供应链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动力电池领域。”龚俊表示,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其上海工厂的产能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达到15万辆。这个体量对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来说不算大,但是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更何况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尼尔森汽车事业部前副总裁张振华也强调,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可以辐射到供应商,尤其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电池领域。硬币有两面,特斯拉在部分零部件的采购要求上比传统车企更为严格。“特斯拉首次在中国采购动力电池时,国内某企业生产的18650产品因生产一致性等性能不佳未能进入采购名单。”可比透露,这可能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不得不转而在中国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的原因之一。杜还表示,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特斯拉对零部件的采购要求更高,这不仅会对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更大的挑战,也会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装目前还谈不上,但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会对配套零部件企业的质量和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说……刺激国内汽车供应链的进一步开放。“其实一方面支持特斯拉对国内零部件企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是特斯拉需要的。”在张俊以看来,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相关产品极具竞争力和性价比,这也是特斯拉选择在中国投产和采购零部件的主要因素。“以汽车座椅为例,延锋是全球一流的供应商。此外,在许多其他产品领域,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特斯拉在华生产拉近了与这些零部件供应商的距离,对其生产乃至整车质量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他说。龚俊告诉记者,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尤其是在核心的“三电”领域,有很好的供应商,加上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完善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这将有助于特斯拉在中国投产。“在很多领域,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在性价比上也有优势。”他说。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供应,为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斯拉和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不是谁促进谁,谁塑造谁,而是互相帮助,实现共赢的合作关系。然而,在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光环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特斯拉给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的提升。J.D.Power中国区研究总监王庆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颠覆者,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都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排除这种影响会随着在中国的投产而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更大的冲击,但这是一个不断推进、逐渐变化的过程。他认为,目前还很难确定特斯拉的国产能给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带来多大的影响。不过,也有金融分析师指出,特斯拉不仅会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带来订单,还会带来供应链的巨大变化,类似于八年前苹果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的机遇。作者写道:“苹果对手机行业生产的重大改变是‘自主设计+垂直采购’体系。苹果的生产全部外包后,更多的零部件被分离出来,让数百家供应商直接进入采购系统。这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但好处是降低成本,增加市场适应性。在手机行业封闭采购的时代,中国电子厂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品牌力不强,只生产低端产品,但由于苹果的直接采购,他们有机会与全球同行竞争,提升产品和技术。”以汽车电子为例,大型汽车企业的汽车电子零部件采购和定价都被国外的组装系统供应商牢牢控制,不仅利润很高,也无形中为其他供应商进入市场筑起了一道高墙。零部件企业很难进入世界知名车企的供应体系,但一旦进入,又相对稳定,这对后发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非常不利。近年来,特斯拉的一、二级供应商从200家增加到600家,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位金融分析师认为,传统车企如果不跟进,必然会降低竞争力;如果跟进,就要改造供应链,增加垂直采购的比重。所以特斯拉带来的机会是属于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鲶鱼效应’可能会让汽车产业链从封闭走向更加开放,部分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下游可能会从‘总成系统商’转变为‘汽车企业’,这类似于过去十年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机遇。”他在分析文章中写道。“零”观点的高期待背后,需要更多的理性。从最早的地方政府争夺其国内项目,中外竞争者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到现在零部件供应商竞相进入采购体系。特斯拉作为入侵者的搅动作用在不断扩大。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引进特斯拉带来了一条“鲶鱼”,有助于壮大中国的汽车工业。笔者了解到,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临港正在加快建设国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基地。去年9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举行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功能平台在内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共24个,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不管承认与否,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技术创新者和市场颠覆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在资本市场上,只要一个供应商看似与特斯联有支持关系,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许正是这种象征性的意义,使得国内众多零部件供应商争相进入其采购名单。此外,一些市场分析师对特斯拉在华生产将给中国零部件供应链带来的机遇有着更深层次的预期,即把特斯拉的“鲶鱼”投入中国市场将刺激供应链重塑。持这种观点的人不约而同地将特斯拉与当年的苹果相提并论。早期给苹果供货的供应商大多是日韩欧美企业,现在一半以上是中国厂商,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半壁江山。那么,如果特斯拉在中国投产,能否复制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优势呢?事实上,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当年的消费电子行业已经大不相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建立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很多业内人士直言,特斯拉和中国零部件企业是互惠互利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但中国制造的利润不到4%。暴露了哪些问题?中国零部件产业面临的艰巨挑战是转型升级,是在技术能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配套能力上实现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多几个“特斯拉”恐怕也不容易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更愿意把特斯拉在中国投产和国产化率的提高作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试金石;供应商也要把支持机会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动力。然而,就像特斯拉要掌控芯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一样,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希望不在于“鲶鱼效应”,而只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今年以来,关于特斯拉在华生产的话题不减,甚至掀起了“蝴蝶效应”,其中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影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69.55%。如今,这家曾经被看淡的新能源汽车标志性企业,也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保持攻势,特斯拉加紧了在中国的生产。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刚透露,去年年底其零部件国产化率约为30%,计划到今年7月提高到70% ~ 80%。今年年底,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实现所有零部件的国产化。据市场调研机构估算,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后最大降价空间为27% ~ 34%。不难发现,特斯拉降低成本的需求给了中国零部件供应链难得的机会。获得新订单将是最直接的收益。除此之外,特斯拉这只“鲶鱼”能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带来新的刺激吗?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让特斯拉受益匪浅。“中国有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特斯拉上海工厂完全有可能实现所有零部件的本地采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部长杜介绍,特斯拉上海工厂不仅能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而且对其需求也很旺盛。不久前,特斯拉被曝将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生产自己的动力电池。对此,市场分析人士一致认为,多年来,特斯拉与动力电池供应商松下一直未能就降低成本展开讨论,这也是背后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目前的营销阶段,降低成本一直是悬在电动车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采购,既能降低进口带来的关税和物流成本,又能保证整车的及时及时组装,自然成为其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在美国以外,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已经投产,柏林工厂即将奠基。两个海外工厂都位于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这样当地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可以满足其本地化采购需求。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只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国内很多汽车企业都在这里设厂,并围绕其培育了成熟的零配件供应链体系。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临港也在积极建设区域性汽车工业园,盛骏电子等特斯拉供应商也在园区设厂。此前,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已经进入特斯拉的全球采购体系。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他们的产品可以成功实现从出口到内销的转型。一家浙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表示,他原来供应特斯拉美国工厂的订单已经归零,转而供应其上海工厂。平安集团智能企业副总经理兼CSO张俊以表示:“即使是特斯拉自己的电控产品也可以在中国制造,并且可以实现零部件100%本地化生产。”不过,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认为,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100%国产化是基于全球采购供应链体系,因为有些产品目前还不能在中国市场量产,比如电机用的碳化硅,包括上海电驱动在内的很多电机厂商都要依赖进口,而特斯拉的电机用的是更高级别的零部件,实现在中国生产还需要时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特斯拉上海工厂即使要实现100%的零部件本地采购,也还是不能分开……来自全球零件供应链系统。事实上,外国零部件公司也盯上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订单。据媒体报道,森萨塔科技的子公司GIGAVAC从2015年开始与特斯拉合作,其DC接触器供应特斯拉所有车型和超级充电桩。目前森萨塔技术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高压直流接触器在国内的国产化,预计今年年中投产。国内零配件企业看中特斯拉品牌代言。今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恢复率并不高,但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与特斯拉上海工厂达成供货协议的消息保持了较高的曝光率。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采购进程正在加快,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在积极争取与之合作。其中既有汽车内饰、玻璃等传统零部件领域的企业,也有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厂商。“鉴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和行业领先地位,零部件供应商很自豪能够为其供货。”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特斯拉对零部件采购的要求很高,但没有供应商会放弃订单,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自己的采购要求。汽车电子领域的很多供应商都进入了特斯拉的采购名单,作为对其企业实力的背书。记者还发现,一些为特斯拉供货的国内零部件企业会重点展示和推广相关配套产品,以吸引更多客户。“近年来,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国内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本地采购也为国内优秀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杜对说:张俊以还告诉记者,由于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旦成为其供应商,将对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塑造形成重要的推力,这从一些上市公司一旦宣布将成为特斯拉供应商,其股价就会上涨,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盛骏电子、秀强股份、奥特佳股份近期的股市波动也是因为此。据了解,从车型总价值来看,特斯拉Model 3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三电、汽车电子和车身底盘内外饰,分别占比约为5:3:2。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得益于特斯拉的订单,松下和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超过比亚迪排名第二和第三,挑战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日前有消息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向特斯拉供应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量不低于特斯拉技嘉上海(一期)计划产能的40%。“我认为,特斯拉在华生产对国内零部件供应链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动力电池领域。”龚俊表示,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其上海工厂的产能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达到15万辆。这个体量对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来说不算大,但是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更何况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尼尔森汽车事业部前副总裁张振华也强调,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可以辐射到供应商,尤其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电池领域。硬币有两面,特斯拉在部分零部件的采购要求上比传统车企更为严格。“特斯拉首次在中国采购动力电池时,国内某企业生产的18650产品因生产一致性等性能不佳未能进入采购名单。”可比透露,这可能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不得不转而在中国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的原因之一。杜还表示,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sla对采购零部件的要求更高,这不仅会对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更大的挑战,也会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装目前还谈不上,但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会对配套零部件企业的质量和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说。刺激国内汽车供应链的进一步开放。“其实一方面支持特斯拉对国内零部件企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是特斯拉需要的。”在张俊以看来,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相关产品极具竞争力和性价比,这也是特斯拉选择在中国投产和采购零部件的主要因素。“以汽车座椅为例,延锋是全球一流的供应商。此外,在许多其他产品领域,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特斯拉在华生产拉近了与这些零部件供应商的距离,对其生产乃至整车质量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他说。龚俊告诉记者,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尤其是在核心的“三电”领域,有很好的供应商,加上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完善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这将有助于特斯拉在中国投产。“在很多领域,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在性价比上也有优势。”他说。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供应,为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斯拉和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不是谁促进谁,谁塑造谁,而是互相帮助,实现共赢的合作关系。然而,在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光环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特斯拉给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的提升。J.D.Power中国区研究总监王庆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颠覆者,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都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排除这种影响会随着在中国的投产而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更大的冲击,但这是一个不断推进、逐渐变化的过程。他认为,目前还很难确定特斯拉的国产能给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带来多大的影响。不过,也有金融分析师指出,特斯拉不仅会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带来订单,还会带来供应链的巨大变化,类似于八年前苹果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的机遇。作者写道:“苹果对手机行业生产的重大改变是‘自主设计+垂直采购’体系。苹果的生产全部外包后,更多的零部件被分离出来,让数百家供应商直接进入采购系统。这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但好处是降低成本,增加市场适应性。在手机行业封闭采购的时代,中国电子厂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品牌力不强,只生产低端产品,但由于苹果的直接采购,他们有机会与全球同行竞争,提升产品和技术。”以汽车电子为例,大型汽车企业的汽车电子零部件采购和定价都被国外的组装系统供应商牢牢控制,不仅利润很高,也无形中为其他供应商进入市场筑起了一道高墙。零部件企业很难进入世界知名车企的供应体系,但一旦进入,又相对稳定,这对后发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非常不利。近年来,特斯拉的一、二级供应商从200家增加到600家,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位金融分析师认为,传统车企如果不跟进,必然会降低竞争力;如果跟进,就要改造供应链,增加垂直采购的比重。所以特斯拉带来的机会是属于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鲶鱼效应’可能会让汽车产业链从封闭走向更加开放,部分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下游可能会从‘总成系统商’转变为‘汽车企业’,这类似于过去十年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机遇。”他在分析文章中写道。“零”观点的高期待背后,需要更多的理性。从最早的地方政府争夺其国内项目,中外竞争者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到现在零部件供应商竞相进入采购体系。特斯拉作为入侵者的搅动作用在不断扩大。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引进特斯拉带来了一条“鲶鱼”,有助于壮大中国的汽车工业。笔者了解到,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的临港正在加快建设国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基地。去年9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举行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功能平台在内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共24个,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不管承认与否,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技术创新者和市场颠覆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在资本市场上,只要一个供应商看似与特斯联有支持关系,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许正是这种象征性的意义,使得国内众多零部件供应商争相进入其采购名单。此外,一些市场分析师对特斯拉在华生产将给中国零部件供应链带来的机遇有着更深层次的预期,即把特斯拉的“鲶鱼”投入中国市场将刺激供应链重塑。持这种观点的人不约而同地将特斯拉与当年的苹果相提并论。早期给苹果供货的供应商大多是日韩欧美企业,现在一半以上是中国厂商,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半壁江山。那么,如果特斯拉在中国投产,能否复制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优势呢?事实上,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当年的消费电子行业已经大不相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建立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很多业内人士直言,特斯拉和中国零部件企业是互惠互利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但中国制造的利润不到4%。暴露了哪些问题?中国零部件产业面临的艰巨挑战是转型升级,是在技术能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配套能力上实现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多几个“特斯拉”恐怕也不容易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更愿意把特斯拉在中国投产和国产化率的提高作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试金石;供应商也要把支持机会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动力。然而,就像特斯拉要掌控芯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一样,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希望不在于“鲶鱼效应”,而只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标签:特斯拉Model 3发现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日媒:推迟东京奥运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亿美元

多家日本媒体推测,东京奥运会推迟举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亿美元。

1900/1/1 0:00:00
北京正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 将再释放10万个购车指标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汽车类消费是北京市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2019年,占社零额比重138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0全国同期增速为08,下拉全市社零额增速1

1900/1/1 0:00:00
德国为什么拿出1500亿欧元防止资本恶意收购本国车企?

德国时间3月20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朔尔茨表示,“面对疫情影响,内阁政府在23日通过1500亿欧元追加预算以保障企业稳定经营”。

1900/1/1 0:00:00
奔驰在印度扩张 未来两年计划推出10款电动汽车

据国外媒体报道,戴姆勒将在印度市场扩张。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未来两年计划在印度市场推出10款奔驰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
一年亏32亿,恒大新能源车造不下去了?

“恒大旗下新能源车的产量将达到年产100万辆,并用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许家印曾经的狂想,随着恒大业绩预告的曝光,逐渐走向未知的深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