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对话中汽协付炳锋:下半年汽车产销有望恢复或高于去年同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国汽车产业,正逐渐重启。“从国家各项政策的准备和汽车行业的努力来看,汽车产销有可能恢复到去年同期,甚至高于去年同期。”3月27日,对于今年整体车市走势的判断,(以下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但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弥补亏损的难度极大,国际疫情蔓延对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告别高速增长的青春期,向逐渐稳定的成熟期过渡。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包括中汽协在内的行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显然,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汽车市场的下滑趋势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反应汽车行业的真实情况?如何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如何有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去年5月初履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经历了持续下滑、艰难调整、刚刚企稳回升的过程,随后又遭遇了疫情的重大冲击。履新不到一年的傅和他领导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疫情开始以来,中汽协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专项调查,始终与核心会员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在详细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截至3月18日,中汽协已先后提出14条促进汽车产业增长的建议并提交相关主管部门,涉及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适当调整和暂缓部分政策法规的实施、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汽车特色消费、促进汽车市场不断扩大等。14条具体建议击中了行业的重点和痛点,包括:建议在限购区域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额度,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加快放松限购。广州、深圳、贵阳新政出台后,建议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积极跟进,放开限购额度,包括有条件解禁新能源汽车;建议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建议调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税率;建议适当调整2020年企业“双积分”考核要求,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建议暂缓实施国六PN限值、达标车辆ETC等标准;建议优化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等等。“疫情期间,协会与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反映特殊时期企业和行业的诉求和呼声,做好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沟通。”傅冯冰强调道。就在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几天后,汽车行业的重要利好政策浮出水面。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在新能源汽车购买、货车以旧换新和二手车销售三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购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卡车以旧换新方面,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卡车。二手车方面,2023年5月1日至年底按销售额的0.5%征收增值税。毫无疑问,3月31日出台的中央层面政策迅速“秒杀”了此前各地的刺激政策。这一重磅利好新能源和二手车的政策,无疑将刺激下半年的乘用车消费。事实上,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与政策密不可分。富认为,拯救汽车市场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在制定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或地方政策时,应做到以下“四个协调”: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协调、促进复产与启动消费端的协调、国内与国际的协调、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做好“四个协调”《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目前汽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疫情对3月份的车市有什么影响?付:2018年下半年车市开始下滑,2019年上半年更严重。基于全行业的努力和政府各方面的协调,去年年底,中汽协预测2020年汽车市场可能基本企稳,同比增长预计在正负2%的范围内。但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1月份表现尚可,2月份表现最差。关于复工复产,从2月3日开始,中汽协就一直在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发改委一起推动复工复产。目前效果还不错,复工率达到了90%以上。最初的回收率很低。虽然复工了,但是由于产业链、物流、码头等问题,产量比较少。3月下旬复产效果逐渐明显。到今天最高日产量接近7万辆,相当于去年的日均,但这个数字还在波动。21世纪:你对今年疫情对整体车市的影响有什么判断?傅:我经常用夏收来形容汽车销售的尾声。当某一个月出现问题的时候,后面再想办法补缺其实是很难的。这是市场终结的基本规律。消费停滞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小春现象。疫情过后可能会有一部分人急需买车,但是要弥补之前的损失,比如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是极其困难的。此外,国际疫情的蔓延将如何影响国内生产和销售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只是受国内因素的影响,我认为下半年汽车行业恢复到去年同期应该没有问题,但仍然难以弥补一季度和上半年的亏损。从国家各项政策的准备(可能在4、5月份出台)和汽车行业的努力来看,产销有可能……下半年可以恢复到去年同期,甚至高于去年同期,但不太可能弥补前期的亏损。21世纪:据悉,中汽协发布了14条促进汽车产业增长的建议,非常具体有力。对整个行业的引领作用是什么?佛山、广州等地已经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北京也在酝酿。政策出台应遵循哪些原则?傅:中汽协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其实是基于春节以来国家部委应对疫情的措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及企业反映的诉求。大部分已经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客观地说,目前不存在刺激政策是否过度的问题。而是用一些政策来解决短期问题和一些长期问题,协调解决长期问题和短期矛盾,让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协调,复工复产的推进,国内国际政策的协调,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协调。21世纪:面对现在的发展,国六标准的实施会推迟吗?企业的声音是什么?傅:汽车行业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下滑。2019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国五国六开始切换。这个开关增加了企业各方面的负担,效果很不好。许多企业在汽车下行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产量和销量,导致去年5、6月份大量产品降价销售,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是一个特殊的事件。面对汽车不景气,我们实施了一个超前的法规,去年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今年的切换要求包括新一轮颗粒物排放PN限值新标准,汽车行业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企业反映,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实验和认证无法按计划完成,正常的生产节奏和销售计划受到了影响。如果7月份实施切换,情况会更糟。因此,中汽协建议给予库存销售过渡期,并适当推迟PN限制的实施。这是疫情下的特殊需求,并不是反对执行这一政策。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避免去年部分地区五国六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意见得到了各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据说正在制定政策,很快就会有明确的说法。21世纪:协会对新能源补贴政策有什么建议?傅: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补贴的下降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销量明显下降,而维持其原有的销量实际上是要靠补贴来发挥一定的作用。除了补贴,企业经营的平衡也很重要,包括传统汽车的产销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构。面对问题,要快速反应,快速出台政策,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支持。总的来说,要抓住机遇,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最终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限购应终结21世纪:3月24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上半年发布了10多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但后来都被删除了。这一行为导致当天汽车新能源股大涨。……你觉得呢?傅:可能是没有想好,拿回去进一步研究,但是我觉得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研究,这是一件好事。21世纪:你如何看待限购放松管制?付:最初的限购是因为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不足。当时北京率先实施限购,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效仿。但是现在来看,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车多了就限行,路挤了就限行。但这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完善,依靠管理的提升,可以适度缓解交通拥堵。从汽车行业来看,应该积极推动放松限购。关于交通限行,可以根据交通压力协调管理,提高效率,对重点区域进行一定的限制。关于限购,很多基于智慧城市模式的交通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限购应该结束了。21世纪: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修改《准入条例》的目的是什么?「新规」会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傅: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各种新问题会逐渐凸显。加快解决这些矛盾是非常正常的。第二,原来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主要是从控制企业投资和产能的角度出发。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策的修订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一个行业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1世纪: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会对行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傅:首先,明确战略意义。从2000年开始,国家一直倡导产业要创新引领,汽车行业也面临转型。我们首先捕捉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转型方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的融合,智能汽车的概念从2014、2015年开始逐渐形成,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智能汽车是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方向,也是我们未来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第二,智能汽车是一个多方面跨界融合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和法规,特别是争取法律法规层面的标准话语权,引领世界智能汽车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描述了政府、企业和监管行业的任务,这将对下一步汽车行业变革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21世纪:3月9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自动驾驶自动化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草案。能否评价一下这个标准在行业中的作用?傅:我认为统一标准对于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规范行业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标准的未来还是会随着市场的发展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不断完善。《21世纪》:到目前为止,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突发的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哪些工作……作为疫情?傅:中汽协的宗旨是在汽车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促进汽车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新时代,中汽协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既要与企业深度融合,真实反映行业诉求,又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与汽车相关的政策。疫情期间,协会与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反映特殊时期企业和行业的诉求和呼声,做好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沟通;此外,协会也在及时发出行业声音,积极传递正能量,提振汽车行业信心,也在向社会呈现汽车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多做贡献。21世纪:中汽协的下一个重点会是什么?傅:今年中汽协将会同政府和企业共同编制下一个五年规划和汽车工业五到十年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将对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汽车产业的市场、环境、政策进行全面的描述,供政府和汽车产业参考,以便在未来建设汽车强国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效协调,顺利推进。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国汽车产业,正逐渐重启。“从国家各项政策的准备和汽车行业的努力来看,汽车产销有可能恢复到去年同期,甚至高于去年同期。”3月27日,对于今年整体车市走势的判断,(以下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但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弥补亏损的难度极大,国际疫情蔓延对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告别高速增长的青春期,向逐渐稳定的成熟期过渡。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包括中汽协在内的行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显然,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汽车市场的下滑趋势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反应汽车行业的真实情况?如何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如何有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去年5月初履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经历了持续下滑、艰难调整、刚刚企稳回升的过程,随后又遭遇了疫情的重大冲击。履新不到一年的傅和他领导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疫情开始以来,中汽协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专项调查,始终与核心会员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在详细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截至3月18日,中汽协已先后提出14条促进汽车产业增长的建议并提交相关主管部门,涉及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适当调整和暂缓部分政策法规的实施、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汽车特色消费、促进汽车市场不断扩大等。14条具体建议击中了行业的重点和痛点,包括:建议在限购区域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额度,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加快放松限购。广州、深圳、贵阳新政出台后,建议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积极跟进,放开限购额度,包括有条件解禁新能源汽车;建议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建议调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税率;建议适当调整2020年企业“双积分”考核要求,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建议暂缓实施国六PN限值、达标车辆ETC等标准;建议优化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等等。“疫情期间,协会与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反映特殊时期企业和行业的诉求和呼声,做好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沟通。”傅冯冰强调道。就在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几天后,汽车行业的重要利好政策浮出水面。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在新能源汽车购买、货车以旧换新和二手车销售三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购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卡车以旧换新方面,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卡车。二手车方面,2023年5月1日至年底按销售额的0.5%征收增值税。毫无疑问,3月31日出台的中央层面政策迅速“秒杀”了此前各地的刺激政策。这一重磅利好新能源和二手车的政策,无疑将刺激下半年的乘用车消费。事实上,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与政策密不可分。富认为,拯救汽车市场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在制定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或地方政策时,应做到以下“四个协调”: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协调、促进复产与启动消费端的协调、国内与国际的协调、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做好“四个协调”《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目前汽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疫情对3月份的车市有什么影响?付:2018年下半年车市开始下滑,2019年上半年更严重。基于全行业的努力和政府各方面的协调,去年年底,中汽协预测2020年汽车市场可能基本企稳,同比增长预计在正负2%的范围内。但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1月份表现尚可,2月份表现最差。关于复工复产,从2月3日开始,中汽协就一直在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发改委一起推动复工复产。目前效果还不错,复工率达到了90%以上。最初的回收率很低。虽然复工了,但是由于产业链、物流、码头等问题,产量比较少。3月下旬复产效果逐渐明显。到今天最高日产量接近7万辆,相当于去年的日均,但这个数字还在波动。21世纪:你对今年疫情对整体车市的影响有什么判断?傅:我经常用夏收来形容汽车销售的尾声。当某一个月出现问题的时候,后面再想办法补缺其实是很难的。这是市场终结的基本规律。消费停滞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小春现象。疫情过后可能会有一部分人急需买车,但是要弥补之前的损失,比如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是极其困难的。此外,国际疫情的蔓延将如何影响国内生产和销售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只是受国内因素的影响,我认为下半年汽车行业恢复到去年同期应该没有问题,但仍然难以弥补一季度和上半年的亏损。从国家各项政策的准备(可能在4、5月份出台)和汽车行业的努力来看,产销有可能……下半年可以恢复到去年同期,甚至高于去年同期,但不太可能弥补前期的亏损。21世纪:据悉,中汽协发布了14条促进汽车产业增长的建议,非常具体有力。对整个行业的引领作用是什么?佛山、广州等地已经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北京也在酝酿。政策出台应遵循哪些原则?傅:中汽协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其实是基于春节以来国家部委应对疫情的措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及企业反映的诉求。大部分已经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客观地说,目前不存在刺激政策是否过度的问题。而是用一些政策来解决短期问题和一些长期问题,协调解决长期问题和短期矛盾,让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协调,复工复产的推进,国内国际政策的协调,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协调。21世纪:面对现在的发展,国六标准的实施会推迟吗?企业的声音是什么?傅:汽车行业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下滑。2019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国五国六开始切换。这个开关增加了企业各方面的负担,效果很不好。许多企业在汽车下行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产量和销量,导致去年5、6月份大量产品降价销售,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是一个特殊的事件。面对汽车不景气,我们实施了一个超前的法规,去年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今年的切换要求包括新一轮颗粒物排放PN限值新标准,汽车行业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企业反映,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实验和认证无法按计划完成,正常的生产节奏和销售计划受到了影响。如果7月份实施切换,情况会更糟。因此,中汽协建议给予库存销售过渡期,并适当推迟PN限制的实施。这是疫情下的特殊需求,并不是反对执行这一政策。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避免去年部分地区五国六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意见得到了各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据说正在制定政策,很快就会有明确的说法。21世纪:协会对新能源补贴政策有什么建议?傅: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补贴的下降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销量明显下降,而维持其原有的销量实际上是要靠补贴来发挥一定的作用。除了补贴,企业经营的平衡也很重要,包括传统汽车的产销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构。面对问题,要快速反应,快速出台政策,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支持。总的来说,要抓住机遇,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最终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限购应终结21世纪:3月24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上半年发布了10多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但后来都被删除了。这一行为导致当天汽车新能源股大涨。……你觉得呢?傅:可能是没有想好,拿回去进一步研究,但是我觉得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研究,这是一件好事。21世纪:你如何看待限购放松管制?付:最初的限购是因为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不足。当时北京率先实施限购,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效仿。但是现在来看,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车多了就限行,路挤了就限行。但这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完善,依靠管理的提升,可以适度缓解交通拥堵。从汽车行业来看,应该积极推动放松限购。关于交通限行,可以根据交通压力协调管理,提高效率,对重点区域进行一定的限制。关于限购,很多基于智慧城市模式的交通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限购应该结束了。21世纪: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修改《准入条例》的目的是什么?「新规」会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傅: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各种新问题会逐渐凸显。加快解决这些矛盾是非常正常的。第二,原来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主要是从控制企业投资和产能的角度出发。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策的修订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一个行业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1世纪: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会对行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傅:首先,明确战略意义。从2000年开始,国家一直倡导产业要创新引领,汽车行业也面临转型。我们首先捕捉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转型方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的融合,智能汽车的概念从2014、2015年开始逐渐形成,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智能汽车是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方向,也是我们未来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第二,智能汽车是一个多方面跨界融合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和法规,特别是争取法律法规层面的标准话语权,引领世界智能汽车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描述了政府、企业和监管行业的任务,这将对下一步汽车行业变革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21世纪:3月9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自动驾驶自动化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草案。能否评价一下这个标准在行业中的作用?傅:我认为统一标准对于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规范行业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标准的未来还是会随着市场的发展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不断完善。《21世纪》:到目前为止,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突发的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哪些工作……作为疫情?傅:中汽协的宗旨是在汽车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促进汽车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新时代,中汽协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既要与企业深度融合,真实反映行业诉求,又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与汽车相关的政策。疫情期间,协会与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反映特殊时期企业和行业的诉求和呼声,做好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沟通;此外,协会也在及时发出行业声音,积极传递正能量,提振汽车行业信心,也在向社会呈现汽车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多做贡献。21世纪:中汽协的下一个重点会是什么?傅:今年中汽协将会同政府和企业共同编制下一个五年规划和汽车工业五到十年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将对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汽车产业的市场、环境、政策进行全面的描述,供政府和汽车产业参考,以便在未来建设汽车强国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效协调,顺利推进。

标签:世纪北京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新型钛基阴极材料 可用于金属离子电池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Skoltech)能源科技(CEST)中心的研究人员基于钛氟磷酸,创造了一种新型阴极材料,在放电电流很高时,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能量性能以及稳定的工作性能。

1900/1/1 0:00:00
工信部就车辆新技术/工艺/材料准入评估征求意见

4月3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900/1/1 0:00:00
工信部: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准入管理规定的修订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1900/1/1 0:00:00
特斯拉遣散加州和内华达州工厂合同工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据外媒报道,三名特斯拉员工透露,该公司正遣散其位于美国的汽车和电池工厂的合同工。

1900/1/1 0:00:00
AI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完成4.1亿元E轮融资

4月7日消息,据36氪消息,智能语音技术公司思必驰已于近日完成41亿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调国信智芯领投,北汽产投、中信金石等跟投。

1900/1/1 0:00:00
王胜利出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宣布,自2020年4月3日起,王胜利出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负责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营销工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