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电动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我们在购买电动车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由于对产品缺乏深入了解,加上最近关于电动车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一些关于电动车的疑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动车安全吗?换句话说,电动车的安全性和燃油车相比如何?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电动车和燃油车谁更安全?对于安全性的判断,现在我们有各种安全碰撞测试可供参考;此外,大品牌在R&D投资往往更有优势,因此其车型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如果上面说的被动安全部分决定了汽车被撞时对乘客的保护程度;那么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帮你化险为夷。在这里可以发挥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的两个优势,即重心低和动力响应更快。
那么为什么要考虑这两个因素呢?开车时,如果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或行人,那么紧急变道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这时候操控性越好,动态响应越快,汽车避障的概率就越大。比如福特凌捷EV,由于其电池布置在座椅下方,比同级别的汽油车型重心更低,带来更好的重量分布,使得凌捷EV的操控响应更快;安装在前方的电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瞬间爆发出280 Nm的扭矩,带来了不错的提速能力。结合低重心的底盘,很明显凌捷EV在操控性上比同级别的汽油车型更有优势,所以在避险操作上更从容。谁说买车不看重操控?事实上,它与安全性密切相关。
如何保证充放电过程的安全?另一个大家会担心的地方是充电的安全性。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每年自燃的燃油车比电动车多很多。而且从概率上来说,燃油车确实比电动车起火的概率高。油箱、输油管道、电路、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遇到非正常运行都有火灾隐患。电动车起火之所以更受关注,是因为燃油车起火早已司空见惯,大多没有新闻价值。电动车自燃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造成了“电动车更容易着火”的印象。然而,人们对电动车火灾隐患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燃油车的起火概率较高,但在车主良好的使用和维护下可以大大降低,但电动车的起火风险是车主和消费者难以控制的,这也是我们更担心电动车的原因。因此,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否有科学的电池管理技术和实时状态检查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领先的EV可谓是电动车中让人放心的“好学生”。它拥有可24小时监控的电池组,采用液冷温控系统,并配备BMS全数字均衡技术策略,可使电池尽可能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不仅延长了电池寿命,也为安全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整个EV系统标配4G智能充电桩,可以远程控制充电、断电、查看车辆剩余电量等。如果充电过程中出现故障,充电桩会推送至手机App,提醒车主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同时,灵捷EV的电池组防尘防水等级为IP67,经过了火、挤压、浸泡等17项极限测试。可以说是提前给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吗?如上所述,大家都特别好奇电动车在交通事故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共性,比如车身结构,主动安全配置。领动EV作为福特的产品,在这方面优势突出。它由福特全球安全标准(Trust Mark)打造,通过了福特北美、澳大利亚等国专家的评估。车身高强度钢比例达68%,车门结构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车辆碰撞时车门变形小,充分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同时,福特在研发时考虑到电动车过于安静,可能会让行人察觉不到。因此,当领先的EV以0-20 km/h行驶时,车辆会发出低速警告声(AVAS ),提醒行人注意,保护行人安全。
但是,司机再熟练,也会疏忽大意。因此,灵捷EV配备了一系列主动驾驶辅助功能,包括TSR交通标志识别、IHC智能远光灯、DSM疲劳驾驶提醒、BLIS盲区监测系统、FCW正面碰撞预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360°全景影像、主动泊车辅助系统等等。智能科技的全程护理,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这是领先的电动汽车值得骄傲的卖点……of:碰撞中对电池组的保护措施。无论是静止还是行驶,灵捷EV都有24小时监控的动力电池组。一旦电池有热失控的风险,它会通过车载屏幕提醒用户离开车辆,并会自动减速和解锁车门。同时,电池布置在碰撞概率较低的车身中间区域,通过四根刚性梁牢牢固定在车架上,车身的底盘结构也提供了足够的吸能面积,保证电池组不产生任何挤压变形。此外,灵捷EV还为电池组底部设计了下护板,防止碎石或硬物对电池的直接损坏。这样的双电池保护保证了领先行业的EV的安全性,足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不难看出,从最基础的车身结构到电池组的设计,无论是被动安全设计还是智能科技的主动配置,福特在研发过程中始终将“乘员安全放在第一位”。领先EV在保持领先EV的巨大空间和卓越实用性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电气化驾驶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安全放心的模式。什么是安全的电动车?福特用领先的EV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电动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我们在购买电动车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由于对产品缺乏深入了解,加上最近关于电动车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一些关于电动车的疑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动车安全吗?换句话说,电动车的安全性和燃油车相比如何?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电动车和燃油车谁更安全?对于安全性的判断,现在我们有各种安全碰撞测试可供参考;此外,大品牌在R&D投资往往更有优势,因此其车型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如果上面说的被动安全部分决定了汽车被撞时对乘客的保护程度;那么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帮你化险为夷。在这里可以发挥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的两个优势,即重心低和动力响应更快。
那么为什么要考虑这两个因素呢?开车时,如果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或行人,那么紧急变道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这时候操控性越好,动态响应越快,汽车避障的概率就越大。比如福特凌捷EV,由于其电池布置在座椅下方,比同级别的汽油车型重心更低,带来更好的重量分布,使得凌捷EV的操控响应更快;安装在前方的电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瞬间爆发出280 Nm的扭矩,带来了不错的提速能力。结合低重心的底盘,很明显凌捷EV在操控性上比同级别的汽油车型更有优势,所以在避险操作上更从容。谁说买车不看重操控?事实上,它与安全性密切相关。
如何保证充放电过程的安全?另一个大家会担心的地方是充电的安全性。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每年自燃的燃油车比电动车多很多。而且从概率上来说,燃油车确实比电动车起火的概率高。油箱、输油管道、电路、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遇到非正常运行都有火灾隐患。电动车起火之所以更受关注,是因为燃油车起火早已司空见惯,大多没有新闻价值。电动车自燃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造成了“电动车更容易着火”的印象。然而,人们对电动车火灾隐患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燃油车的起火概率较高,但在车主良好的使用和维护下可以大大降低,但电动车的起火风险是车主和消费者难以控制的,这也是我们更担心电动车的原因。因此,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否有科学的电池管理技术和实时状态检查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领先的EV可谓是电动车中让人放心的“好学生”。它拥有可24小时监控的电池组,采用液冷温控系统,并配备BMS全数字均衡技术策略,可使电池尽可能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不仅延长了电池寿命,也为安全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整个EV系统标配4G智能充电桩,可以远程控制充电、断电、查看车辆剩余电量等。如果充电过程中出现故障,充电桩会推送至手机App,提醒车主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同时,灵捷EV的电池组防尘防水等级为IP67,经过了火、挤压、浸泡等17项极限测试。可以说是提前给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吗?如上所述,大家都特别好奇电动车在交通事故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共性,比如车身结构,主动安全配置。领动EV作为福特的产品,在这方面优势突出。它由福特全球安全标准(Trust Mark)打造,通过了福特北美、澳大利亚等国专家的评估。车身高强度钢比例达68%,车门结构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车辆碰撞时车门变形小,充分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同时,福特在研发时考虑到电动车过于安静,可能会让行人察觉不到。因此,当领先的EV以0-20 km/h行驶时,车辆会发出低速警告声(AVAS ),提醒行人注意,保护行人安全。
但是,司机再熟练,也会疏忽大意。因此,灵捷EV配备了一系列主动驾驶辅助功能,包括TSR交通标志识别、IHC智能远光灯、DSM疲劳驾驶提醒、BLIS盲区监测系统、FCW正面碰撞预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360°全景影像、主动泊车辅助系统等等。智能科技的全程护理,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这是领先的电动汽车值得骄傲的卖点……of:碰撞中对电池组的保护措施。无论是静止还是行驶,灵捷EV都有24小时监控的动力电池组。一旦电池有热失控的风险,它会通过车载屏幕提醒用户离开车辆,并会自动减速和解锁车门。同时,电池布置在碰撞概率较低的车身中间区域,通过四根刚性梁牢牢固定在车架上,车身的底盘结构也提供了足够的吸能面积,保证电池组不产生任何挤压变形。此外,灵捷EV还为电池组底部设计了下护板,防止碎石或硬物对电池的直接损坏。这样的双电池保护保证了领先行业的EV的安全性,足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不难看出,从最基础的车身结构到电池组的设计,无论是被动安全设计还是智能科技的主动配置,福特在研发过程中始终将“乘员安全放在第一位”。领先EV在保持领先EV的巨大空间和卓越实用性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电气化驾驶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安全放心的模式。什么是安全的电动车?福特用领先的EV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神州租车接盘方浮出水面。
1900/1/1 0:00:00日前,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3月汽车产销数据显示,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车企恢复生产经营,产销降幅实现收窄。新能源汽车3月产量环比大涨3816,达到5万台。
1900/1/1 0:00:00经过了几次推拉之后,3月27日,美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终于得以通过。这2万亿美元的支出中包括发放失业救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等内容,但其中似乎并没有一笔资金是专门为汽车制造商准备的。
1900/1/1 0:00:004月9日,乘联会发布2020年3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3月厂家批发销量1000万辆,同比去年3月下降481,环比2月增长3倍。
1900/1/1 0:00:00产学研超吨位设计大咖在线群斗图,直播间超多精美礼品送不停,首届国际汽车设计线上武林大会即将启幕4月10日20002130,
1900/1/1 0:00:00由于抗疫期间汽车展厅关闭以及欧洲生产活动停摆,3月份欧洲汽车销量创下纪录最大降幅。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周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52。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