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结束,但自动驾驶行业的命运在短短四个月内经历了数次“大逆转”。IHS Markit对140家汽车公司和供应商(30%是汽车公司,70%是供应商)的调查显示,今年全球汽车行业将平均削减13%的R&D预算,对先进技术的投资将削减17%。业内预测,自动驾驶可能会被“封杀”为投资回报率低的技术。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企业释放出的投融资和战略调整信号恰恰与炒作相反。宝马和戴姆勒理性“分手”,结束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Waymo两个月内获得近30亿美元融资,并与沃尔沃建立独家合作关系;马骁之星获得丰田4亿美元融资,再次刷新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融资纪录...后疫情时代,在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需求下,新的游戏规则和竞争生态正在自驾领域形成。
淘汰赛加速,四个月三家公司获得近280亿元融资。自驾车创业公司的冷遇始于2019年。相比2016年的“无脑”投资,资本界逐渐回归理性,疫情加速头部效应。同时迅速淘汰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公司。今年3月,明星自动驾驶初创公司Starsky Robotics因资金断裂暂停运营。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tefan Seltz-Axmacher表示,“时机”是不幸的罪魁祸首,融资条件越来越苛刻,人工智能未兑现的承诺太多,投资者也因为技术和商业模式没有突破而逐渐失去兴趣。公司并没有突然停止。创始人表示,2019年11月,最初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失败,大部分员工解散,公司和专利开始出售。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没有人接手公司。和Starsky Robotics一样,成立于2014年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ZOOX也试图出售自己来自救。好消息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可能会以约12亿美元的“超低价格”收购ZOOX。
CB Insight数据显示,Zoox自成立以来已融资近10亿美元,最新估值为32亿美元。低价出售ZOOX后,将继续作为亚马逊的独立部门运营,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不确定且没有回报的投资,让很多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在疫情期间瞬间被拉回了生死边缘。PitchBook数据显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平均每月花费160万美元,是金融科技或医疗保健公司的4倍。PitchBook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3月,自动驾驶领域82%的投资集中在成熟公司,而2016年这一比例为28%。谁有钱谁就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想活下去,还是得瘦下来,吸身边的钱。据外媒报道,今年5月,通用汽车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裁减了约8%的全职员工,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生存危机;ZOOX在出售自己之前也进行了一轮裁员,计划裁员10%;疫情导致激进的优步彻底放弃自动驾驶业务,裁员总数达到6700人。作为“战略选择,人工智能商业研究所将被关闭。自动驾驶行业正逐渐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经历了一波裁员,一方面又出现了一大波资本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6月,至少有350亿元资金流入20家自动驾驶公司,其中近80%集中在技术积累扎实或前景光明的老牌企业。据媒体报道,Waymo宣布在两个月内获得超过30亿美元的融资,第一笔23亿美元,第二笔7.5亿美元。滴滴的自动驾驶公司也公布了疫情期间的最新融资,获得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的超5亿美元融资。这是滴滴自驾车业务独立拆分后的首轮融资,也是国内自驾车公司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今年2月底,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ony.ai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融资约4.622亿美元,其中丰田作为领投战略投资者出资4亿美元。目前公司总估值超过30亿美元。疫情让自动驾驶逐渐变成了优等生的游戏。资本回归市场后,商业模式的新思路必将更加迫切。车企和科技公司“化解矛盾”,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6月中旬,戴姆勒和宝马宣布暂停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巨头的“分手”结束了自动驾驶最初的联盟时代,车企与车企的合作基本被定义为失败模式。戴姆勒表示,公司已决定暂停与竞争对手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项目,但不排除未来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宝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对与戴姆勒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进行深入审查后,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共识,即应该集中精力走目前最紧迫的发展道路。双方认为,鉴于自动驾驶业务所需的巨额费用以及当前复杂的商业和经济环境,现在并不是推进合作的最佳时机。有趣的是,几天后,奔驰宣布与英伟达合作,打造车载计算系统和AI计算基础设施。从2024年开始,奔驰将在其下一代车型中推出这种配置,配备可升级的自动驾驶功能。
几乎与此同时,沃尔沃和Waymo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aymo将成为沃尔沃L4自动驾驶的全球独家合作伙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Waymo的第四家整车企业合作伙伴,此前已与FCA、捷豹路虎、日产雷诺签署合作协议。自动驾驶是车企的战场。在抢占技术高地和商业化规模方面,硬件和技术公司的车企一直处于“暗战”状态,谁也不愿意多投入。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排名第一的Waymo携手五家车企之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模式逐渐趋于稳定。除了特斯拉,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暂停了单干的模式,选择了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作为技术供应商。作为早期的参与者,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在投资初创企业的同时成立了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技术路线和商业化计划成熟。通用高管表示,到2023年,通用将在22款车型上配备Super Cruise。大众和福特共同控制Argo AI,成立于2016年。早在去年7月,大众集团就与该公司达成了注资协议。大众的注资包括从福特手中收购价值5亿美元的Argo AI股份。今年对Argo AI的注资已达26亿美元。根据协议,大众汽车将把位于慕尼黑的自动智能驾驶部门并入Argo AI。在Marc中……丰田宣布与中国初创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基于相机视觉技术提供高精度地图和更新服务。双方将共同推动丰田自动地图平台(AMP)在中国的商业落地,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之前,小规模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已经成为主要的技术验证途径,其中美国和中国最为活跃。2017年4月,Waymo开始启动无人车试乘项目,每个月将花费2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但根据瑞银的预测,到2030年,Waymo的收入可能会达到1140亿美元。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UPC)5月份的数据显示,从运营数据来看,Waymo的76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三个月内共行驶了24.61万英里,其季度订单量为15402辆,共服务了17774人。
中国公司马骁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里程为56038.81英里,共完成订单5252单。月服务总里程从去年11月的15000多英里增加到今年1月的近27000英里。最近滴滴还在上海进行了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的大规模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仍处于测试阶段,每辆车仍将配备安全员,乘客需要签署告知责任书。自驾车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根据德勤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投入运营,位居世界第一。德勤认为,传统整车企业很难转型成为一家以软件研发能力为核心的汽车科技公司。无论是传统整车企业还是高科技公司,都很难独立支撑智能汽车甚至自动驾驶设计的所有技术。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补齐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短板。无论哪种合作模式,都说明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主机厂单打独斗的模式,会逐渐变成主机厂和高科技企业的联合双打。这样的跨界合作,最终会给各方带来共赢。疫情尚未结束,但自动驾驶行业的命运在短短四个月内经历了数次“大逆转”。IHS Markit对140家汽车公司和供应商(30%是汽车公司,70%是供应商)的调查显示,今年全球汽车行业将平均削减13%的R&D预算,对先进技术的投资将削减17%。业内预测,自动驾驶可能会被“封杀”为投资回报率低的技术。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企业释放出的投融资和战略调整信号恰恰与炒作相反。宝马和戴姆勒理性“分手”,结束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Waymo两个月内获得近30亿美元融资,并与沃尔沃建立独家合作关系;马骁之星获得丰田4亿美元融资,再次刷新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融资纪录...后疫情时代,在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需求下,新的游戏规则和竞争生态正在自驾领域形成。
淘汰赛加速,四个月三家公司获得近280亿元融资。自驾车创业公司的冷遇始于2019年。相比2016年的“无脑”投资,资本界逐渐回归理性,疫情加速头部效应。同时迅速淘汰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公司。今年3月,明星自动驾驶初创公司Starsky Robotics因资金断裂暂停运营。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tefan Seltz-Axmacher表示,“时机”是不幸的罪魁祸首,融资条件越来越苛刻,人工智能未兑现的承诺太多,投资者也因为技术和商业模式没有突破而逐渐失去兴趣。公司并没有突然停止。创始人表示,2019年11月,最初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失败,大部分员工解散,公司和专利开始出售。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没有人接手公司。和Starsky Robotics一样,成立于2014年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ZOOX也试图出售自己来自救。好消息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可能会以约12亿美元的“超低价格”收购ZOOX。
CB Insight数据显示,Zoox自成立以来已融资近10亿美元,最新估值为32亿美元。低价出售ZOOX后,将继续作为亚马逊的独立部门运营,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不确定且没有回报的投资,让很多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在疫情期间瞬间被拉回了生死边缘。PitchBook数据显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平均每月花费160万美元,是金融科技或医疗保健公司的4倍。PitchBook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3月,自动驾驶领域82%的投资集中在成熟公司,而2016年这一比例为28%。谁有钱谁就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想活下去,还是得瘦下来,吸身边的钱。据外媒报道,今年5月,通用汽车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裁减了约8%的全职员工,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生存危机;ZOOX在出售自己之前也进行了一轮裁员,计划裁员10%;疫情导致激进的优步彻底放弃自动驾驶业务,裁员总数达到6700人。作为“战略选择,人工智能商业研究所将被关闭。自动驾驶行业正逐渐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经历了一波裁员,一方面又出现了一大波资本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6月,至少有350亿元资金流入20家自动驾驶公司,其中近80%集中在技术积累扎实或前景光明的老牌企业。据媒体报道,Waymo宣布在两个月内获得超过30亿美元的融资,第一笔23亿美元,第二笔7.5亿美元。滴滴的自动驾驶公司也公布了疫情期间的最新融资,获得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的超5亿美元融资。这是滴滴自驾车业务独立拆分后的首轮融资,也是国内自驾车公司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今年2月底,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ony.ai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融资约4.622亿美元,其中丰田作为领投战略投资者出资4亿美元。目前公司总估值超过30亿美元。疫情让自动驾驶逐渐变成了优等生的游戏。资本回归市场后,商业模式的新思路必将更加迫切。车企和科技公司“化解矛盾”,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6月中旬,戴姆勒和宝马宣布暂停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巨头的“分手”结束了自动驾驶最初的联盟时代,车企与车企的合作基本被定义为失败模式。戴姆勒表示,公司已决定暂停与竞争对手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项目,但不排除未来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宝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对与戴姆勒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进行深入审查后,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共识,即应该集中精力走目前最紧迫的发展道路。双方认为,鉴于自动驾驶业务所需的巨额费用以及当前复杂的商业和经济环境,现在并不是推进合作的最佳时机。有趣的是,几天后,奔驰宣布与英伟达合作,打造车载计算系统和AI计算基础设施。从2024年开始,奔驰将在其下一代车型中推出这种配置,配备可升级的自动驾驶功能。
几乎与此同时,沃尔沃和Waymo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aymo将成为沃尔沃L4自动驾驶的全球独家合作伙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Waymo的第四家整车企业合作伙伴,此前已与FCA、捷豹路虎、日产雷诺签署合作协议。自动驾驶是车企的战场。在抢占技术高地和商业化规模方面,硬件和技术公司的车企一直处于“暗战”状态,谁也不愿意多投入。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排名第一的Waymo携手五家车企之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模式逐渐趋于稳定。除了特斯拉,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暂停了单干的模式,选择了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作为技术供应商。作为早期的参与者,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在投资初创企业的同时成立了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技术路线和商业化计划成熟。通用高管表示,到2023年,通用将在22款车型上配备Super Cruise。大众和福特共同控制Argo AI,成立于2016年。早在去年7月,大众集团就与该公司达成了注资协议。大众的注资包括从福特手中收购价值5亿美元的Argo AI股份。今年对Argo AI的注资已达26亿美元。根据协议,大众汽车将把位于慕尼黑的自动智能驾驶部门并入Argo AI。在Marc中……丰田宣布与中国初创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基于相机视觉技术提供高精度地图和更新服务。双方将共同推动丰田自动地图平台(AMP)在中国的商业落地,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之前,小规模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已经成为主要的技术验证途径,其中美国和中国最为活跃。2017年4月,Waymo开始启动无人车试乘项目,每个月将花费2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但根据瑞银的预测,到2030年,Waymo的收入可能会达到1140亿美元。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UPC)5月份的数据显示,从运营数据来看,Waymo的76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三个月内共行驶了24.61万英里,其季度订单量为15402辆,共服务了17774人。
中国公司马骁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里程为56038.81英里,共完成订单5252单。月服务总里程从去年11月的15000多英里增加到今年1月的近27000英里。最近滴滴还在上海进行了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的大规模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仍处于测试阶段,每辆车仍将配备安全员,乘客需要签署告知责任书。自驾车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根据德勤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投入运营,位居世界第一。德勤认为,传统整车企业很难转型成为一家以软件研发能力为核心的汽车科技公司。无论是传统整车企业还是高科技公司,都很难独立支撑智能汽车甚至自动驾驶设计的所有技术。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补齐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短板。无论哪种合作模式,都说明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主机厂单打独斗的模式,会逐渐变成主机厂和高科技企业的联合双打。这样的跨界合作,最终会给各方带来共赢。
1、108亿元财政部预拨新能源汽车补贴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下达2020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1900/1/1 0:00:004月18日,李斌在新款ES8交付现场说:“疫情期间,69的订单是老用户推荐的。”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7月3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因特斯拉车辆的市场需求扩大,增加了电池订单,韩国LG化学公司今年开始在韩国本土工厂为其生产汽车电池。
1900/1/1 0:00:007月3日,宝马官方宣布与阿里巴巴共同创立的“阿里云创新中心宝马初创车库联合创新基地”,联合创新基地将落户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00/1/1 0:00:0036氪从多位接触到理想汽车项目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理想汽车即将赴美IPO,最早在7月上市,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银等。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欧拉汽车官方了解到,基于欧拉ME平台打造欧拉R2正式定名为欧拉白猫。该车由长城日本技研株式会社横滨造型室进行设计,整体采用了Q萌、可爱的造型设计,预计更加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