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半年车企销量榜:31家腰斩,20余家面临倒闭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问:长城汽车明年能活下来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头部车企至少在几年内是安全的。或许最重要的问题是,销量榜排名靠后的车企,在销量锐减甚至没有销量的情况下,入不敷出,留给这些车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今年以来的疫情确实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年中洪水给终端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车企真的是疫情的锅吗?其实汽车行业的竞争一直都很残酷。没有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管理运营,企业最终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走向末路。从乘联会发布的6月份车市数据来看,中国整体车市正在走出阴霾,不少车企迎来了回暖的好日子。比如车企TOP 15,绝大多数批发销售数据都是正增长。在销售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也带动了狭义乘用车市场1.2%的复苏。但排名越靠后,销量和市场表现越差。从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来看,在市场下滑22.9%的背景下,近70家车企销量下滑,31家车企销量减半,20余家车企销量已跌至两位数或零。企业有危险,尤其是自主品牌,危险更严重。当然,“一个评论”并不传达悲观的负面情绪,事实也是如此。任何市场都一样。只有淘汰和洗牌,才能打造更强的企业和品牌。在由大变强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几家国内顶尖的车企,踩着一大批弱者的尸体,勇敢前行。SAIC四家车企带领15强市场下滑到好车市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就是不断分化,冰火两重天。6月份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11.2%)、SAIC大众(-7%)、上汽通用(-6.8%)和SAIC乘用车(-4.1%)领跌,成为前15家车企中仅有的4家。另一个是长城汽车,6月份下跌-1.4%。我们来看看6月份的成长榜。华晨宝马(49.1%)、一汽丰田(28.9%)、长安(25.6%)、北京奔驰(21.4%)、吉利(21.2%)、广汽丰田(21%)增幅均超过20%,势头强劲,尤其是豪华车企奔驰宝马。原因也很简单。千禧一代是在汽车中长大的。当他们准备买车的时候,豪华品牌自然是首选。上半年的数据因为疫情因素自然跌了不少。毕竟市场正在下跌20%。不过,前15家车企的表现也是有强有弱。上汽通用五菱(-49.2%)、SAIC大众(-37.2%)、上汽通用(-33.3%)、SAIC乘用车(-22.1%)和长城汽车(-30.2%)仍领跌。长城经历了半年高于大盘的下跌。魏建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自我怀疑和反思。相反,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SAIC的危机实际上从去年就开始出现了。目前,一汽集团追赶SAIC的步伐越来越近,尤其是两家大众,一汽大众领先老牌合资车企SAIC大众近30万辆,让人心酸。一汽大众上半年仅下滑2.9%,市场走势一直好于豪华品牌(北京奔驰-4.2%,华晨宝马-0.6%),而另一家销量降幅收窄至个位数的公司是一汽丰田,其8.4%的下滑幅度已经算是特别靠前的选手了。当然还有丰田的另一家合资公司,广汽丰田。3.1%的增速,是半年内前15中唯一的第二个增长企业,足以说明丰田的品牌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当强。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成为前15家车企中增速最高的车企,半年累计增速达4.1%。在经历了2018-2019年的蛰伏期后,长安汽车凭借设计、动力等强大的技术实力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自主三强的竞争中逐渐向熟悉的冠军发起挑战。有趣的是,前15名公司的集中度越来越高。2019年6月,前15家公司集中度占比71.5%。到今年6月,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78%,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甚至逐渐向80%的目标迈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2%的目标就能实现,而法律o……“28”在汽车行业也很适合。截至目前,众泰、苏比、幻速、东风雷诺、吉汽、郅都、华泰、图灵、永源、电卡等15家车企销量为零。此外,几家车企半年销量低至1000辆,资金压力加大,裁员频繁,欠薪欠债,经营状况恶劣,濒临死亡。自主TOP8集中度在80%以上,那些业绩不好的车企,会有一半车企死掉。自主品牌应该是最明显的。6月,自主品牌份额创历史新低,达到32.6%。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39%下滑至35.4%。要知道,四五年前,自主份额达到40%以上,8%的份额倒在全国2000多万辆的大蛋糕里,总共有近200万辆,也就是说自主品牌这几年掉了一个200万辆的冠军企业。6月份,64家自主车企中,仅有14家同比正增长。其中,只有吉利、长安、红旗、广汽新能源、蔚来、BAIC等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80%的自主品牌都在苦苦挣扎。今年上半年64个自主品牌累计销量仅增长8个,增速跑赢大盘仅15个。看看那些更落后的车企,震撼感油然而生。其中,6月销量和半年销量均超过30家的车企,意味着未来几年自主品牌车企将有一半死亡。好在目前市场表现相对较高的自主车企有7-8家,正在支撑整个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而这7-8家车企的销售集中度也提升到了80%,远高于整个市场TOP15车企的集中度。自主品牌的未来也主要取决于这些企业。自主份额发布后,自然被实力雄厚的德系和日系品牌抢夺。数据显示,今年6月,德系品牌份额上升至25.8%,带动德系品牌上半年市场份额达到25.7%,即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不难理解,尽管SAIC大众正经历寒冬,一汽大众一骑绝尘,豪华品牌强势,但德系攻势仍将持续。日系品牌更不用说,在丰田和本田的大力帮助下,6月份实现了15.2%的最高单月销量增长,这也将上半年的半年跌幅收窄至14.1%。份额方面,6月日系车份额从同期的23.1%上升至26.3%,再次超过四分之一,推动上半年日系车份额从2019年同期的21.9%上升至24.4%。虽然上半年市场份额差一个季度0.6个百分点,但6月份的26.3%足以说明问题。而且丰田和本田的两车战略还会继续推进。因为特斯拉的进入和福特中国的恢复,美系车的份额长期上升。6月,美系车份额再次回到10%,尤其是长安福特,6月销量同比增长37%,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3.2%。特斯拉上半年带来了4.5万辆美系车的净增长,直接推动上半年美系车的跌幅达到-24.6%,非常接近市场的走势。相反,上汽通用,尤其是在雪佛兰品牌下滑的情况下,还会继续低迷。下半年车市两极分化仍将持续,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对比将带来市场更强劲的复苏。但如果洪灾影响终端销售,股市出现新一波高潮,那么下半年购车资金的挤压仍将是不确定因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充满活力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核心区域,而激情多变的竞争和可能性让这个市场更加精彩。附:上半年汽车企业销售情况一览表……长城汽车董事长r魏建军问:长城汽车明年能活下来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头部车企至少在几年内是安全的。或许最重要的问题是,销量榜排名靠后的车企,在销量锐减甚至没有销量的情况下,入不敷出,留给这些车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今年以来的疫情确实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年中洪水给终端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车企真的是疫情的锅吗?其实汽车行业的竞争一直都很残酷。没有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管理运营,企业最终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走向末路。从乘联会发布的6月份车市数据来看,中国整体车市正在走出阴霾,不少车企迎来了回暖的好日子。比如车企TOP 15,绝大多数批发销售数据都是正增长。在销售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也带动了狭义乘用车市场1.2%的复苏。但排名越靠后,销量和市场表现越差。从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来看,在市场下滑22.9%的背景下,近70家车企销量下滑,31家车企销量减半,20余家车企销量已跌至两位数或零。企业有危险,尤其是自主品牌,危险更严重。当然,“一个评论”并不传达悲观的负面情绪,事实也是如此。任何市场都一样。只有淘汰和洗牌,才能打造更强的企业和品牌。在由大变强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几家国内顶尖的车企,踩着一大批弱者的尸体,勇敢前行。SAIC四家车企带领15强市场下滑到好车市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就是不断分化,冰火两重天。6月份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11.2%)、SAIC大众(-7%)、上汽通用(-6.8%)和SAIC乘用车(-4.1%)领跌,成为前15家车企中仅有的4家。另一个是长城汽车,6月份下跌-1.4%。我们来看看6月份的成长榜。华晨宝马(49.1%)、一汽丰田(28.9%)、长安(25.6%)、北京奔驰(21.4%)、吉利(21.2%)、广汽丰田(21%)增幅均超过20%,势头强劲,尤其是豪华车企奔驰宝马。原因也很简单。千禧一代是在汽车中长大的。当他们准备买车的时候,豪华品牌自然是首选。上半年的数据因为疫情因素自然跌了不少。毕竟市场正在下跌20%。不过,前15家车企的表现也是有强有弱。上汽通用五菱(-49.2%)、SAIC大众(-37.2%)、上汽通用(-33.3%)、SAIC乘用车(-22.1%)和长城汽车(-30.2%)仍领跌。长城经历了半年高于大盘的下跌。魏建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自我怀疑和反思。相反,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SAIC的危机实际上从去年就开始出现了。目前,一汽集团追赶SAIC的步伐越来越近,尤其是两家大众,一汽大众领先老牌合资车企SAIC大众近30万辆,让人心酸。一汽大众上半年仅下滑2.9%,市场走势一直好于豪华品牌(北京奔驰-4.2%,华晨宝马-0.6%),而另一家销量降幅收窄至个位数的公司是一汽丰田,其8.4%的下滑幅度已经算是特别靠前的选手了。当然还有丰田的另一家合资公司,广汽丰田。3.1%的增速,是半年内前15中唯一的第二个增长企业,足以说明丰田的品牌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当强。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成为前15家车企中增速最高的车企,半年累计增速达4.1%。在经历了2018-2019年的蛰伏期后,长安汽车凭借设计、动力等强大的技术实力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自主三强的竞争中逐渐向熟悉的冠军发起挑战。有趣的是,前15名公司的集中度越来越高。2019年6月,前15家公司集中度占比71.5%。到今年6月,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78%,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甚至逐渐向80%的目标迈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2%的目标就能实现,而法律o……“28”在汽车行业也很适合。截至目前,众泰、苏比、幻速、东风雷诺、吉汽、郅都、华泰、图灵、永源、电卡等15家车企销量为零。此外,几家车企半年销量低至1000辆,资金压力加大,裁员频繁,欠薪欠债,经营状况恶劣,濒临死亡。自主TOP8集中度在80%以上,那些业绩不好的车企,会有一半车企死掉。自主品牌应该是最明显的。6月,自主品牌份额创历史新低,达到32.6%。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39%下滑至35.4%。要知道,四五年前,自主份额达到40%以上,8%的份额倒在全国2000多万辆的大蛋糕里,总共有近200万辆,也就是说自主品牌这几年掉了一个200万辆的冠军企业。6月份,64家自主车企中,仅有14家同比正增长。其中,只有吉利、长安、红旗、广汽新能源、蔚来、BAIC等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80%的自主品牌都在苦苦挣扎。今年上半年64个自主品牌累计销量仅增长8个,增速跑赢大盘仅15个。看看那些更落后的车企,震撼感油然而生。其中,6月销量和半年销量均超过30家的车企,意味着未来几年自主品牌车企将有一半死亡。好在目前市场表现相对较高的自主车企有7-8家,正在支撑整个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而这7-8家车企的销售集中度也提升到了80%,远高于整个市场TOP15车企的集中度。自主品牌的未来也主要取决于这些企业。自主份额发布后,自然被实力雄厚的德系和日系品牌抢夺。数据显示,今年6月,德系品牌份额上升至25.8%,带动德系品牌上半年市场份额达到25.7%,即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不难理解,尽管SAIC大众正经历寒冬,一汽大众一骑绝尘,豪华品牌强势,但德系攻势仍将持续。日系品牌更不用说,在丰田和本田的大力帮助下,6月份实现了15.2%的最高单月销量增长,这也将上半年的半年跌幅收窄至14.1%。份额方面,6月日系车份额从同期的23.1%上升至26.3%,再次超过四分之一,推动上半年日系车份额从2019年同期的21.9%上升至24.4%。虽然上半年市场份额差一个季度0.6个百分点,但6月份的26.3%足以说明问题。而且丰田和本田的两车战略还会继续推进。因为特斯拉的进入和福特中国的恢复,美系车的份额长期上升。6月,美系车份额再次回到10%,尤其是长安福特,6月销量同比增长37%,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3.2%。特斯拉上半年带来了4.5万辆美系车的净增长,直接推动上半年美系车的跌幅达到-24.6%,非常接近市场的走势。相反,上汽通用,尤其是在雪佛兰品牌下滑的情况下,还会继续低迷。下半年车市两极分化仍将持续,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对比将带来市场更强劲的复苏。但如果洪灾影响终端销售,股市出现新一波高潮,那么下半年购车资金的挤压仍将是不确定因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充满活力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核心区域,而激情多变的竞争和可能性让这个市场更加精彩。附:上半年车企销量排行榜

标签:大众丰田一汽长安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韩国启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驾照,还可用于便利店验证年龄

从7月开始,在韩国全国27个驾照考场申请更新或办理驾照时,可用电子驾照代替实体驾照。也就是说,人们拿着手机就可以开车上路了。

1900/1/1 0:00:00
长安汽车放量跌停 四机构席位卖出超4亿元

7月15日,长安汽车000625放量跌停,全天成交15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该股当日遭机构资金、北向资金净卖出。其中,四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419亿元。

1900/1/1 0:00:00
美国15个州将联合推进电动重卡

据外媒报道,7月14日,美国15个州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公布了一项联合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中型、重型电动汽车的发展,希望在2050年之前淘汰柴油卡车。

1900/1/1 0:00:00
银隆新能源与天迈科技等成立汽车技术新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北京力银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业承包;销售蓄电池电池、汽车零配件等。

1900/1/1 0:00:00
传Uber物流部门拟融资5亿美元:估值40亿

北京时间7月16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Uber正与有意入股UberFreight物流部门的投资者展开谈判。

1900/1/1 0:00:00
上汽和中国宝武将共同推进10座-20座加氢站5年内落地

7月15日,上汽集团与中国宝武在上海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以宝山吴淞工业园为中心,联合构建占地15万平方米的长三角氢能产业聚集中心吴淞氢能产业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