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想象一下,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你想放松一下,与此同时,汽车可以全程自动驾驶,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目的地。如此美好的画面,正是自动驾驶技术所描述的场景。近年来,自动驾驶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智能驾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6月27日,滴滴在上海试点自动驾驶技术,并邀请央视主播全程直播。然而,试运行并不顺利。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在转弯和变道时存在紧急制动和猛打方向盘的问题,并且在路况复杂时高度依赖司机的操作。这次试运营暴露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传感器识别和系统反馈方面的技术缺陷,说明其智能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即使有这种不成熟的技术,滴滴还是花了不少钱。由于自动驾驶行业长期高投入,滴滴资金消耗巨大,软银对滴滴自动驾驶的5亿美元投资很快就烧完了。滴滴的首席运营官孟星曾表示,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在100万左右。高昂的成本和技术壁垒使得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面临诸多障碍。虽然国内的滴滴、百度、高德已经陆续开通了Robotaxi服务,但是仍然需要司机和安全员陪同解决车辆运行中遇到的复杂情况。滴滴这次在上海试运营,从其驱动技术和市场来看,更多的是向资本市场描述一个宏大的故事,为其上市造势。不过,自动驾驶市场潜力巨大,但在未来的市场中,滴滴的自动驾驶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还是未知数。经过四年的深耕,滴滴的自动驾驶依然没有起色。滴滴开始自动驾驶,还得从2016年说起。2016年,滴滴成立了自动驾驶R&D团队,并在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和控制等领域成立了子团队。2017年3月9日,滴滴和Udacity在硅谷邀请全球技术人员挑战无人驾驶算法,并于当天宣布成立滴滴美国研究院,用于自动驾驶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经过一年的技术积累,滴滴在2018年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的批准。美国对滴滴自动驾驶技术的认可,大大增加了滴滴的信心,开始在中国进行自动驾驶的路测计划。2020年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首次启动自动驾驶载人路测,并在央视新闻播出。然而,这次试驾并不顺利。在53.6公里的行程中,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出现了跑偏、重叠显示等问题。因为下雨的天气,摄像头和雷达被雨水干扰,司机不得不多次接管方向盘;长途测试中,自动驾驶车辆在超车时突然刹车,猛打方向盘;第二次测试时,一辆停下的三轮车出现在车辆前方。在等待远程协助中心的指令后,自动驾驶车辆变道离开。从这个评测来看,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只能在简单场景下运行,在行人、车辆等复杂场景下,仍然高度依赖司机的操作。按照工信部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滴滴这次性能的技术只能勉强达到L3标准,距离其L4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自动驾驶作为最“烧钱”的行业之一,也给滴滴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财新报道,技术问题背后的“烧钱”困境。com,滴滴自动驾驶使用的车辆是沃尔沃的C60车型,成本价30多万。除了车辆的成本,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安装64线激光雷达、16线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这些设备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汽车本身。滴滴首席运营官孟兴提到,其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超过100万元。滴滴计划在2023年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按照每辆100万的成本,滴滴的自动驾驶计划需要投入1万亿。除了车本身的成本,人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有200多人,每年人力成本超过1亿元。高额的资金损失让仍在亏损的滴滴难以为继。2019年,滴滴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出来。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后,滴滴可以像优步一样引入外部融资,解决自动驾驶业务的资金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滴滴的自动驾驶只向软银投资了5亿美元。相比自动驾驶行业被称为“碎钞机”的烧钱需求,5亿美元并不能给滴滴自动驾驶带来太大的改变,其自动驾驶业务的资金来源最终还是要靠滴滴自己。对于6年亏损500亿的滴滴来说,自动驾驶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在主营业务亏损,自动驾驶业务前路不明的情况下,滴滴并没有放弃自动驾驶业务。那么,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意图何在?滴滴自动驾驶“醉翁之意不在酒”受到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困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盈利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目的自然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自动驾驶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自驾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60亿美元。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预计将超过5400万辆。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自动驾驶行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网约车行业的“领头羊”,滴滴自然不愿意放过自动驾驶这个诱人的市场。2016年自动驾驶部门成立后,多次拓展业务,推动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网约车服务已经触及天花板,仍在向其他领域拓展业务。滴滴先后将业务拓展到外卖、跑腿、社区电商,意图解决网约车业务见顶的困局。将自动驾驶技术与网约车服务相结合,对于滴滴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滴滴首席运营官孟星表示,滴滴计划在2023年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结合滴滴多年的亏损,滴滴的百万自动驾驶计划更多的是造势,缓解其网约车安全事件造成的冲击,为未来上市打好基础,不一定是真的。滴滴在上市前给资本市场讲好故事,无疑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驾驶自然成为了滴滴的首选。然而,尽管……h滴滴自动驾驶的目的不在自动驾驶业务,不代表滴滴放弃了自动驾驶业务。按照滴滴的规划,未来仍将在自动驾驶业务上长期投入研发资金。然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各种因素尚不明朗。前路漫漫,自动驾驶何去何从?从技术角度来看,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至少还需要5-10年才能成熟。从传感器设备来看,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与定位、云平台、大数据等产业链还不成熟,存在误识别、漏检率高等问题。在高精地图方面,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复杂的路况需要大量的数据集,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事实上,在这场技术主导的竞争中,滴滴并非完全没有优势。滴滴的网约车有多年的数据积累。2019年10月,滴滴在CNCC2019大会上宣布开放两个城市的交通指数数据和轨迹数据集,并联合660所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凭借数据优势,滴滴放弃了与高德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携手沃尔沃进军自动驾驶行业。除了技术问题,成本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动驾驶的新技术开发和零部件成本高,极大阻碍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此前滴滴喊出了“2023年百万计划”的口号,只有在激光雷达等设备成本下降后才能实现。从滴滴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市场来看,滴滴要实现2023年的目标,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技术迭代,自动驾驶零部件、传感器设备等基础成本降低,自动驾驶也可能迎来新的春天。但目前来看,滴滴自动驾驶的口号大于现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想象一下,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你想放松一下,与此同时,汽车可以全程自动驾驶,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目的地。如此美好的画面,正是自动驾驶技术所描述的场景。近年来,自动驾驶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智能驾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6月27日,滴滴在上海试点自动驾驶技术,并邀请央视主播全程直播。然而,试运行并不顺利。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在转弯和变道时存在紧急制动和猛打方向盘的问题,并且在路况复杂时高度依赖司机的操作。这次试运营暴露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传感器识别和系统反馈方面的技术缺陷,说明其智能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即使有这种不成熟的技术,滴滴还是花了不少钱。由于自动驾驶行业长期高投入,滴滴资金消耗巨大,软银对滴滴自动驾驶的5亿美元投资很快就烧完了。滴滴的首席运营官孟星曾表示,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在100万左右。高昂的成本和技术壁垒使得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面临诸多障碍。虽然国内的滴滴、百度、高德已经陆续开通了Robotaxi服务,但是仍然需要司机和安全员陪同解决车辆运行中遇到的复杂情况。滴滴这次在上海试运营,从其驱动技术和市场来看,更多的是向资本市场描述一个宏大的故事,为其上市造势。不过,自动驾驶市场潜力巨大,但在未来的市场中,滴滴的自动驾驶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还是未知数。经过四年的深耕,滴滴的自动驾驶依然没有起色。滴滴开始自动驾驶,还得从2016年说起。2016年,滴滴成立了自动驾驶R&D团队,并在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和控制等领域成立了子团队。2017年3月9日,滴滴和Udacity在硅谷邀请全球技术人员挑战无人驾驶算法,并在同一天宣布成立滴滴美国研究院……对于自动驾驶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经过一年的技术积累,滴滴在2018年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的批准。美国对滴滴自动驾驶技术的认可,大大增加了滴滴的信心,开始了在中国自动驾驶的路测计划。2020年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首次启动自动驾驶载人路测,并在央视新闻播出。然而,这次试驾并不顺利。在53.6公里的行程中,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出现了跑偏、重叠显示等问题。因为下雨的天气,摄像头和雷达被雨水干扰,司机不得不多次接管方向盘;长途测试中,自动驾驶车辆在超车时突然刹车,猛打方向盘;第二次测试时,一辆停下的三轮车出现在车辆前方。在等待远程协助中心的指令后,自动驾驶车辆变道离开。从这个评测来看,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只能在简单场景下运行,在行人、车辆等复杂场景下,仍然高度依赖司机的操作。按照工信部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滴滴这次性能的技术只能勉强达到L3标准,距离其L4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自动驾驶作为最“烧钱”的行业之一,也给滴滴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财新报道,技术问题背后的“烧钱”困境。com,滴滴自动驾驶使用的车辆是沃尔沃的C60车型,成本价30多万。除了车辆的成本,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安装64线激光雷达、16线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这些设备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汽车本身。滴滴首席运营官孟兴提到,其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超过100万元。滴滴计划在2023年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按照每辆100万的成本,滴滴的自动驾驶计划需要投入1万亿。除了车本身的成本,人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有200多人,每年人力成本超过1亿元。高额的资金损失让仍在亏损的滴滴难以为继。2019年,滴滴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出来。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后,滴滴可以像优步一样引入外部融资,解决自动驾驶业务的资金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滴滴的自动驾驶只向软银投资了5亿美元。相比自动驾驶行业被称为“碎钞机”的烧钱需求,5亿美元并不能给滴滴自动驾驶带来太大的改变,其自动驾驶业务的资金来源最终还是要靠滴滴自己。对于6年亏损500亿的滴滴来说,自动驾驶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在主营业务亏损,自动驾驶业务前路不明的情况下,滴滴并没有放弃自动驾驶业务。那么,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意图何在?滴滴自动驾驶“醉翁之意不在酒”受到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困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盈利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目的自然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自动驾驶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自驾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60亿美元。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预计将超过5400万辆。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自动驾驶行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网约车行业的“领头羊”,滴滴自然不愿意放过自动驾驶这个诱人的市场。2016年自动驾驶部门成立后,多次拓展业务,推动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网约车服务已经触及天花板,仍在向其他领域拓展业务。滴滴先后将业务拓展到外卖、跑腿、社区电商,意图解决网约车业务见顶的困局。将自动驾驶技术与网约车服务相结合,对于滴滴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滴滴首席运营官孟星表示,滴滴计划在2023年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结合滴滴多年的亏损,滴滴的百万自动驾驶计划更多的是造势,缓解其网约车安全事件造成的冲击,为未来上市打好基础,不一定是真的。滴滴在上市前给资本市场讲好故事,无疑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驾驶自然成为了滴滴的首选。然而,尽管……h滴滴自动驾驶的目的不在自动驾驶业务,不代表滴滴放弃了自动驾驶业务。按照滴滴的规划,未来仍将在自动驾驶业务上长期投入研发资金。然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各种因素尚不明朗。前路漫漫,自动驾驶何去何从?从技术角度来看,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至少还需要5-10年才能成熟。从传感器设备来看,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与定位、云平台、大数据等产业链还不成熟,存在误识别、漏检率高等问题。在高精地图方面,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复杂的路况需要大量的数据集,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事实上,在这场技术主导的竞争中,滴滴并非完全没有优势。滴滴的网约车有多年的数据积累。2019年10月,滴滴在CNCC2019大会上宣布开放两个城市的交通指数数据和轨迹数据集,并联合660所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凭借数据优势,滴滴放弃了与高德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携手沃尔沃进军自动驾驶行业。除了技术问题,成本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动驾驶的新技术开发和零部件成本高,极大阻碍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此前滴滴喊出了“2023年百万计划”的口号,只有在激光雷达等设备成本下降后才能实现。从滴滴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市场来看,滴滴要实现2023年的目标,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技术迭代,自动驾驶零部件、传感器设备等基础成本降低,自动驾驶也可能迎来新的春天。但目前来看,滴滴自动驾驶的口号大于现实。
据外媒报道,新冠疫情让汽车生产和需求受到影响,汽车行业在盈利方面面临挑战。因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一直在下调汽车公司的债务评级。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据《欧洲汽车新闻》网站报道,戴姆勒将寻求出售其在法国哈姆巴赫的工厂,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超出预期的更深入的重组,以克服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影响。
1900/1/1 0:00:00近日,有消息称由于受到合同到期、疫情持续蔓延、想回北京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宁述勇已结束在长城汽车的合同任期离开保定回归北京,并将择日宣布新的职业方向。
1900/1/1 0:00:00随着《隐秘的角落》大火,也带火了《小白船》这首“阴乐”。如果如观众所吐槽的《小白船》就像“死亡预告”,那么这首歌此刻特别适合用来送给广大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造车新势力。
1900/1/1 0:00:00为加快推进我省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日前,省工信厅印发《河北省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02022)》提出,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汽车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造提升工程,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暗示,该公司可能会在亚洲建新工厂,具体地点尚未确定,但不会是在中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