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车这件事上,有可能重启“家族厚度”。
沉寂五年后,在最艰难的2020年,杜云汽车以“2025年挺进国产纯电动品牌前三”为目标,重回市场。
为什么回来?几率有多大?杜云回归的原因可以从其“家庭背景”和几个老兵的新传记中说出来。
按“家族财富”回报
看股权结构,杜云其实是个“富二代”。
2015年,杜云出生了。福建省市国有资本投资、参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以混合模式运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2017年初,杜云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并于2月正式发布了该品牌。
2018年是云最美的一年。拥有π1、π3、π7产品8款车型,销量9300辆,100%交付。
停摆前后,杜云从未披露其融资金额。资料显示,杜云在2018年5月曾有A轮融资,投资方为海源机械,金额未透露;2019年4月,普天SDIC股权融资未披露。
据媒体报道,由于经营不善,杜云汽车主要依靠股东担保贷款来筹集资金。2019年1月,海源复合材料为杜云新能源提供不超过人民币3,850万元的银行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限为2年。
高开三年后,由于核心股东变更、高管离职、产品问题、补贴等多种因素,杜云于2019年停产。
2018年,相比大多数新车厂商,杜云拥有相对完整的生产线、R&D团队和销售网络。
5月18日,杜云宣布高层调整,林密回归CEO,杜云宣布回归舞台。在最艰难的一年里,云“一键重启”的背后有两个核心动机。
一是福建省新能源战略路线清晰,云化再次成为重点项目;第二,在老将林密重新担任杜云CEO的同时,高级副总裁詹、首席技术官傅振兴博士、销售副总裁等新的高管团队也相继到位。
福建省推出的“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福建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超过2800亿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标准车56万辆,均比2019年翻一番。
林密认为,福建电力产业很发达,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支持产业链发展。加上长三角、珠三角,“这里没有成熟好的电动车企业,就没有正义。”
股权方面,据天眼调查,杜云目前的大股东为福建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为3.51亿元,持股比例为39.00%;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1亿元,持股比例34.44%;刘新文出资1.4亿元,持股15.56%;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资9900万元,持股比例11.00%。
混业经营有利有弊。
林密认为,优势在于企业在这个体系中的“深厚家底”,这一点在创立和创业过程中是有保障的。“新造车企业的反应期比较长,你让一个造车企业在三五年内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劣势方面,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制运营模式的灵活性不高,在时间窗口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制约。
林密在8月6日的采访中正面回应了上述问题。他表示,新的高级管理团队已经获得充分授权。“没有完全授权,我们不能这样做。管理层本身也是企业的参与者和股东。我们一定是受到了非常好的制度的照顾,或者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授权了企业的权利,才能让一个汽车企业做出高效快速的决策。我认为,从新的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我们有非常稳定的国有背景。过去一年,这是最大的障碍。”林密认为,这个体系给了企业很多竞争优势。
“二次创业”的信心
林密说,回到造车的原点是企业,也就是企业生存的问题。
为了将公司从低迷的状态中唤醒,新的高管团队于今年5月在古田会议现场召开了一次重要的研讨会,初步形成了新云的战略规划、实现路径和“二五”目标。
8月6日,杜云宣布全新战略,正式公布其全新的技术发展理念、技术研发计划和品牌重塑计划。
杜云提出2025年成为中国前三大纯电动品牌之一,代表中国新能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CTO傅振兴表示,杜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也将围绕三电系统展开。他透露,杜云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量产,能量密度比现有三元锂电池提高一倍,循环寿命提高10倍,具有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与此同时,杜云仍在探索开发一种密度更高的新型锂硫电池。这种电池技术将使杜云车型在续航里程上实现质的突破。
至于电机系统,据了解,杜云成功研发出油冷扁铜线电机,其有效功率密度高达7kw/kg,比世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有效提升整车NVH性能,彻底解决电机噪音问题。
傅振兴在发布会上透露,杜云正在研发新一代智能模块化纯电动平台,可覆盖从A0到B的不同产品范围,实现产品快速投放和迭代。
在智能驾驶方面,2021年,杜云的产品将在定制的基础上实现L2级别的高级驾驶辅助。2022年新一代架构产品将适应L3级自动驾驶技术,2025年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同时,杜云将提高产品网络化和OTA技术水平。从2021年开始,逐步实现车辆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导航系统、娱乐系统的升级,逐步实现客户内饰系统的定制;从2022年开始逐步实现智能驾驶升级和车辆性能优化,到2022年底逐步实现动力系统、电池系统等娱乐系统的定制化。
在发布会上,杜云还宣布,基于杜云π1和π3的升级车型将很快推出,杜云的首款物流产品也将于今年推出。
基于产品和技术创新,品牌力和线上销售能力是新车重要的记忆点和竞争力。
8月6日,杜云正式宣布了品牌重塑计划。发布会上,副总裁曹刚宣布杜云正式成立云用户服务中心。
曹刚介绍,杜云将以云用户服务中心为桥梁,从几个不同层面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赢得用户的好感和口碑。
在渠道建设方面,未来杜云的销售服务网点将覆盖国内所有电动车销售城市。在一级销售网络的基础上,扩大二、三级网点的覆盖面。
曹刚表示,杜云将全面落实“电车下乡”国家战略,继续深耕福建市场,从福建出发,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作为新势力元老,重返舞台的云已经向外界传递了足够的信心。
但正如林密所说,造车是一门生意。在优胜劣汰加速的新能源市场,现在的规划和未来的路都需要靠硬实力来实现。
回到生存问题,闻战说,从数量上来说,像杜云这样的企业,一年的销量达到2万到3万台的时候,就已经进入盈亏平衡点,然后盈利了。“我希望时间越短越好。我们会在数量上更快实现。”在造车这件事上,有可能重启“家族厚度”。
沉寂五年后,在最艰难的2020年,杜云汽车以“2025年挺进国产纯电动品牌前三”为目标,重回市场。
为什么回来?几率有多大?杜云回归的原因可以从其“家庭背景”和几个老兵的新传记中说出来。
按“家族财富”回报
看股权结构,杜云其实是个“富二代”。
2015年,杜云出生了。福建省市国有资本投资、参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以混合模式运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2017年初,杜云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并于2月正式发布了该品牌。
2018年是云最美的一年。拥有π1、π3、π7产品8款车型,销量9300辆,100%交付。
停摆前后,杜云从未披露其融资金额。资料显示,杜云在2018年5月曾有A轮融资,投资方为海源机械,金额未透露;2019年4月,普天SDIC股权融资未披露。
据媒体报道,由于经营不善,杜云汽车主要依靠股东担保贷款来筹集资金。2019年1月,海源复合材料为杜云新能源提供不超过人民币3,850万元的银行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限为2年。
高开三年后,由于核心股东变更、高管离职、产品问题、补贴等多种因素,杜云于2019年停产。
2018年,相比大多数新车厂商,杜云拥有相对完整的生产线、R&D团队和销售网络。
5月18日,杜云宣布高层调整,林密回归CEO,杜云宣布回归舞台。在最艰难的一年里,云“一键重启”的背后有两个核心动机。
一是福建省新能源战略路线清晰,云化再次成为重点项目;第二,在老将林密重新担任杜云CEO的同时,高级副总裁詹、首席技术官傅振兴博士、销售副总裁等新的高管团队也相继到位。
福建省推出的“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福建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超过2800亿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标准车56万辆,均比2019年翻一番。
林密认为,福建电力产业很发达,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支持产业链发展。加上长三角、珠三角,“这里没有成熟好的电动车企业,就没有正义。”
股权方面,据天眼调查,杜云目前的大股东为福建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为3.51亿元,持股比例为39.00%;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1亿元,持股比例34.44%;刘新文出资1.4亿元,持股15.56%;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资9900万元,持股比例11.00%。
混业经营有利有弊。
林密认为,优势在于企业在这个体系中的“深厚家底”,这一点在创立和创业过程中是有保障的。“新造车企业的反应期比较长,你让一个造车企业在三五年内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劣势方面,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制运营模式的灵活性不高,在时间窗口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制约。
林密在8月6日的采访中正面回应了上述问题。他表示,新的高级管理团队已经获得充分授权。“没有完全授权,我们不能这样做。管理层本身也是企业的参与者和股东。我们一定是受到了非常好的制度的照顾,或者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授权了企业的权利,才能让一个汽车企业做出高效快速的决策。我认为,从新的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我们有非常稳定的国有背景。过去一年,这是最大的障碍。”林密认为,这个体系给了企业很多竞争优势。
“二次创业”的信心
林密说,回到造车的原点是企业,也就是企业生存的问题。
为了将公司从低迷的状态中唤醒,新的高管团队于今年5月在古田会议现场召开了一次重要的研讨会,初步形成了新云的战略规划、实现路径和“二五”目标。
8月6日,杜云宣布全新战略,正式公布其全新的技术发展理念、技术研发计划和品牌重塑计划。
杜云提出2025年成为中国前三大纯电动品牌之一,代表中国新能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CTO傅振兴表示,杜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也将围绕三电系统展开。他透露,杜云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量产,能量密度比现有三元锂电池提高一倍,循环寿命提高10倍,具有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与此同时,杜云仍在探索开发一种密度更高的新型锂硫电池。这种电池技术将使杜云车型在续航里程上实现质的突破。
至于电机系统,据了解,杜云成功研发出油冷扁铜线电机,其有效功率密度高达7kw/kg,比世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有效提升整车NVH性能,彻底解决电机噪音问题。
傅振兴在发布会上透露,杜云正在研发新一代智能模块化纯电动平台,可覆盖从A0到B的不同产品范围,实现产品快速投放和迭代。
在智能驾驶方面,2021年,杜云的产品将在定制的基础上实现L2级别的高级驾驶辅助。2022年新一代架构产品将适应L3级自动驾驶技术,2025年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同时,杜云将提高产品网络化和OTA技术水平。从2021年开始,逐步实现车辆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导航系统、娱乐系统的升级,逐步实现客户内饰系统的定制;从2022年开始逐步实现智能驾驶升级和车辆性能优化,到2022年底逐步实现动力系统、电池系统等娱乐系统的定制化。
在发布会上,杜云还宣布,基于杜云π1和π3的升级车型将很快推出,杜云的首款物流产品也将于今年推出。
基于产品和技术创新,品牌力和线上销售能力是新车重要的记忆点和竞争力。
8月6日,杜云正式宣布了品牌重塑计划。发布会上,副总裁曹刚宣布杜云正式成立云用户服务中心。
曹刚介绍,杜云将以云用户服务中心为桥梁,从几个不同层面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赢得用户的好感和口碑。
在渠道建设方面,未来杜云的销售服务网点将覆盖国内所有电动车销售城市。在一级销售网络的基础上,扩大二、三级网点的覆盖面。
曹刚表示,杜云将全面落实“电车下乡”国家战略,继续深耕福建市场,从福建出发,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作为新势力元老,重返舞台的云已经向外界传递了足够的信心。
但正如林密所说,造车是一门生意。在优胜劣汰加速的新能源市场,现在的规划和未来的路都需要靠硬实力来实现。
回到生存问题,闻战说,从数量上来说,像杜云这样的企业,一年的销量达到2万到3万台的时候,就已经进入盈亏平衡点,然后盈利了。“我希望时间越短越好。我们会在数量上更快实现。”
近来,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令人印象深刻,“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在每个人的三十岁,都准备了特别好的机遇,你抓住了就立住了,抓不住还不明白的,就在这个分水岭上一路下坡而去了。
1900/1/1 0:00:00财联社(柳州,记者寇建东)讯,继“人民代步车”定位的A00级纯电动五菱宏光MINIEV大获成功后,“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上汽通用五菱,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特定授权”核心观点:1由于经营效率下降及各种负面消息的冲击,神州租车市值一路下跌。2神州租车存在五大业绩黑洞。3神州租车身陷信任危机,北汽参与运营需要“从长计议”。
1900/1/1 0:00:008月7日,特斯拉在北京华贸中心的V3超级充电站正式落成,并开始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北京第一座也是第三座V3超级充电站。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企业官方编辑苏鹏作者李欢欢近日,雷克萨斯官方公布了7月销量。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7日,凯迪拉克旗下全新纯电动SUVltSUVLYRIQ正式发布,搭载的33英寸巨大弧面OLED屏幕成为新车最大的亮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