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单月市占率超德系 日系车在华“恢复战”究竟做对了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8月6日,汽车预言家从相关渠道获悉,本田2020年7月在华新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8%,至13.66万辆;丰田汽车7月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16.56万辆,同比增长19.1%;日产7月增长11.6%至12.09万辆;马自达同比增长4.1%,至1.77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品牌在中国后疫情时代恢复明显,超过德美品牌几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来恢复最快的品牌。早在疫情发生前,日系品牌就在2019年开始了强势的市场进攻,但现在疫情发生后的快速恢复依然超出预期。为什么是日本人?这也是外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日本品牌6月超越德国品牌。根据乘联会最新的宏观数据,2020年6月日系车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德系车,从2019年6月的23.1%增长到26.3%。但从上半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德系车在市场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占比比日系车的24.4%多25.7%。德系车和日系车市场份额首次达到50.1%,超过“半壁江山”,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具实力的两大汽车品牌。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具体到汽车品牌。丰田汽车中国7月共销售新车16.56万辆,同比增长19.1%;2020年1-7月,中国累计销量达91.87万辆,同比增长1.1%。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雷克萨斯同比增长38.6%,销量连续数月增长,成为国内二线豪华品牌。日产方面,7月份日产在华销量达到12.09万辆,同比增长11.6%,是国内为数不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车企。1-7月,日产在华累计销量为717,287辆,同比下降13.2%。2020年7月,本田在华销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17.8%。1-7月累计销量74.86万辆,同比下降13.1%。车型方面,2020年7月雅阁、VEZEL、BREEZE、CRIDER、思域、CR-V、XR-V等7款车型月销量均超过1万辆,其中思域自5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作为国内小众日系品牌,马自达7月在华销量为1.77万辆,同比增长4.10%;今年1-7月累计销量11.5万辆,同比下降6.7%;一汽马自达累计销量4.71万辆,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6.78万辆。在车辆性能方面,销量前三的车型是昂科威塞拉、马自达CX-4和马自达CX-5。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从四大车企2020年7月份的销量分析来看,得益于疫情基本控制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回暖,日系主力销售品牌均呈现出超越行业的销量增长。从市场份额分析,日系品牌已经接近入华以来的巅峰,与德系品牌的市场差距正在缩小。2快速复苏的背后——定位绝对清晰。在业内专家看来,日系品牌快速复苏的背后是其品牌定位的清晰。“以丰田、本田、日产为首的日系三巨头,在品牌定位上形成了各自固有的差异化。”与宝马强调操控,奔驰强调豪华舒适类似,消费市场对日系三巨头也有差异化的认识,即丰田注重平衡,本田注重操控和动力,日产注重技术。”业内专家如此说道。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市场对日系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和品牌形象认知,代表了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优势。以丰田为例。自2016年TNGA在中国上市以来,丰田在中国市场对TNGA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调整,如凯美瑞、新一代雷凌、亚洲龙等,销量一直在上升。一代又一代的换代车型不仅向市场推广了丰田的优秀技术,也塑造了丰田的品质形象。多款爆款也成为丰田在华销量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了丰田在华的基础。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丰田疫情下迅速复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可靠的产品”。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可靠的声誉。同时,丰田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也相当完善。丰田盘踞30万以下所有市场,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直通百万豪华车,遍布轿车、SUV、性能车。丰田在中国主要汽车消费市场拥有强大的产品覆盖。在本田品牌上,东风本田在A级车领域的重点产品——思域和广汽本田在b级车领域的雅阁形成合力,锁定了目前的车市,成为车市上绝对有竞争力的产品。在SUV领域,本田的CR-V和冠道也成功成为细分市场的强有力竞争产品。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过去,本田在中国践行技术本田的形象,积极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电动化方面,本田坚持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并联,在其最擅长的混动领域,搭载SPORT混动技术的5款车型2019年销量超过10万辆。建立了绝对强大的混合动力技术品牌。与此同时,相关分析人士指出,本田在中国的本土化体系较为完善,刷新销量带来的渠道网络建设也在不断深化,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标杆拳头产品,这些都是本田突围的重要基础。日产目前的表现与其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有关。2019年,日产推出了通用零件率为85%的CMF平台,可以扩大电气化,这将有助于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近两年,日系头部品牌在产品设计和配置上向年轻化方向靠拢,独特多样的产品布局规则自然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在体系建设方面,日系车企ar……布局谨慎,反应迅速,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出相应的改变。“可以说,日系头部品牌在竞争中赢得了对‘年轻一代’消费偏好的把握。”这也是德系品牌的软肋。在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经过几年的探索,日系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几乎所有主流车型都进行了升级。无论从技术、品牌形象还是销售网络,日系品牌产品都更符合细分市场的需求,因此能够在车市“寒冬”中实现逆势增长。3号日本人崛起的背后应该是谁的恐慌?在汽车市场疲软的2020年,中国汽车企业销量明显下滑。从2020年1-7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环境来看,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异军突起。这种快速增长的市场态势不仅让2019年失去大量份额的美系车感到恐慌,就连市场份额更大的中国品牌车企和德系车也不得不提防日系的强势进攻。据相关数据显示,与日系品牌相比,2020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49.2%)、SAIC大众(-37.2%)、上汽通用(-33.3%)和SAIC乘用车(-22.1%)这些过去销量的龙头企业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南北大众两兄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自从去年被一汽大众夺得冠军后,SAIC大众似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2020年1-6月,SAIC-大众同比下降37.2%,而一汽-大众上半年仅下降个位数,成为少有的领先市场品牌。销量的大幅下滑,不仅仅是之前市场攻势凶猛的SAIC一批公司造成的,还有韩系和自主弱势品牌的颓废。近年来,韩系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逐渐下滑,北京现代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114万辆下降到2019年的71.6万辆;东风大岳起亚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65万辆下降到2019年的不足30万辆。韩系车在中国乘用车中的份额也在逐年下降。2013年,韩国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8.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5月,韩国汽车的市场份额仅为4.1%。自主品牌方面,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11.6%,市场份额仅为33.5%,为2009年中汽协开始发布该数据以来的最差纪录。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285.4万辆,同比下降29%,市场份额下降3.4个百分点至36.3%。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评论的那样,日本车企7月份的正增长给韩国和中国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日语的全面复苏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的汽车市场曾经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谁能快速适应变化,识别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8月6日,汽车预言家从相关渠道获悉,本田2020年7月在华新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8%,至13.66万辆;丰田汽车7月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16.56万辆,同比增长19.1%;日产7月增长11.6%至12.09万辆;马自达同比增长4.1%,至1.77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品牌在中国后疫情时代恢复明显,超过德美品牌几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来恢复最快的品牌。早在疫情发生前,日系品牌就在2019年开始了强势的市场进攻,但现在疫情发生后的快速恢复依然超出预期。为什么是日本人?这也是外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日本品牌6月超越德国品牌。根据乘联会最新的宏观数据,2020年6月日系车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德系车,从2019年6月的23.1%增长到26.3%。但从上半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德系车在市场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占比比日系车的24.4%多25.7%。德系车和日系车市场份额首次达到50.1%,超过“半壁江山”,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具实力的两大汽车品牌。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具体到汽车品牌。丰田汽车中国7月共销售新车16.56万辆,同比增长19.1%;2020年1-7月,中国累计销量达91.87万辆,同比增长1.1%。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雷克萨斯同比增长38.6%,销量连续数月增长,成为国内二线豪华品牌。日产方面,7月份日产在华销量达到12.09万辆,同比增长11.6%,是国内为数不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车企。1-7月,日产在华累计销量为717,287辆,同比下降13.2%。2020年7月,本田在华销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17.8%。1-7月累计销量74.86万辆,同比下降13.1%。车型方面,2020年7月雅阁、VEZEL、BREEZE、CRIDER、思域、CR-V、XR-V等7款车型月销量均超过1万辆,其中思域自5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作为国内小众日系品牌,马自达7月在华销量为1.77万辆,同比增长4.10%;今年1-7月累计销量11.5万辆,同比下降6.7%;一汽马自达累计销量4.71万辆,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6.78万辆。在车辆性能方面,销量前三的车型是昂科威塞拉、马自达CX-4和马自达CX-5。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从四大车企2020年7月份的销量分析来看,得益于疫情基本控制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回暖,日系主力销售品牌均呈现出超越行业的销量增长。从市场份额分析,日系品牌已经接近入华以来的巅峰,与德系品牌的市场差距正在缩小。2快速复苏的背后——定位绝对清晰。在业内专家看来,日系品牌快速复苏的背后是其品牌定位的清晰。“以丰田、本田、日产为首的日系三巨头,在品牌定位上形成了各自固有的差异化。”与宝马强调操控,奔驰强调豪华舒适类似,消费市场对日系三巨头也有差异化的认识,即丰田注重平衡,本田注重操控和动力,日产注重技术。”业内专家如此说道。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市场对日系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和品牌形象认知,代表了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优势。以丰田为例。自2016年TNGA在中国上市以来,丰田在中国市场对TNGA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调整,如凯美瑞、新一代雷凌、亚洲龙等,销量一直在上升。一代又一代的换代车型不仅向市场推广了丰田的优秀技术,也塑造了丰田的品质形象。多款爆款也成为丰田在华销量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了丰田在华的基础。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丰田疫情下迅速复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可靠的产品”。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可靠的声誉。同时,丰田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也相当完善。丰田盘踞30万以下所有市场,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直通百万豪华车,遍布轿车、SUV、性能车。丰田在中国主要汽车消费市场拥有强大的产品覆盖。本田品牌上,东风本田在A级车领域的重点产品——思域和广汽本田在b级车领域的雅阁形成合力,锁定了目前的车市,成为车市上绝对有竞争力的产品。在SUV领域,本田的CR-V和冠道也成功成为细分市场的强有力竞争产品。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过去,本田在中国践行技术本田的形象,积极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电动化方面,本田坚持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并联,在其最擅长的混动领域,搭载SPORT混动技术的5款车型2019年销量超过10万辆。建立了绝对强大的混合动力技术品牌。与此同时,相关分析人士指出,本田在中国的本土化体系较为完善,刷新销量带来的渠道网络建设也在不断深化,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标杆拳头产品,这些都是本田突围的重要基础。日产目前的表现与其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有关。2019年,日产推出了通用零件率为85%的CMF平台,可以扩大电气化,这将有助于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and Mazda

近两年,日系头部品牌在产品设计和配置上向年轻化方向靠拢,独特多样的产品布局规则自然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在体系建设方面,日系车企ar……布局谨慎,反应迅速,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出相应的改变。“可以说,日系头部品牌在竞争中赢得了对‘年轻一代’消费偏好的把握。”这也是德系品牌的软肋。在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经过几年的探索,日系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几乎所有主流车型都进行了升级。无论从技术、品牌形象还是销售网络,日系品牌产品都更符合细分市场的需求,因此能够在车市“寒冬”中实现逆势增长。3号日本人崛起的背后应该是谁的恐慌?在汽车市场疲软的2020年,中国汽车企业销量明显下滑。从2020年1-7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环境来看,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异军突起。这种快速增长的市场态势不仅让2019年失去大量份额的美系车感到恐慌,就连市场份额更大的中国品牌车企和德系车也不得不提防日系的强势进攻。据相关数据显示,与日系品牌相比,2020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49.2%)、SAIC大众(-37.2%)、上汽通用(-33.3%)和SAIC乘用车(-22.1%)这些过去销量的龙头企业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南北大众两兄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自从去年被一汽大众夺得冠军后,SAIC大众似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2020年1-6月,SAIC-大众同比下降37.2%,而一汽-大众上半年仅下降个位数,成为少有的领先市场品牌。销量的大幅下滑,不仅仅是之前市场攻势凶猛的SAIC一批公司造成的,还有韩系和自主弱势品牌的颓废。近年来,韩系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逐渐下滑,北京现代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114万辆下降到2019年的71.6万辆;东风大岳起亚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65万辆下降到2019年的不足30万辆。韩系车在中国乘用车中的份额也在逐年下降。2013年,韩国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8.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5月,韩国汽车的市场份额仅为4.1%。自主品牌方面,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11.6%,市场份额仅为33.5%,为2009年中汽协开始发布该数据以来的最差纪录。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285.4万辆,同比下降29%,市场份额下降3.4个百分点至36.3%。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评论的那样,日本车企7月份的正增长给韩国和中国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日语的全面复苏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的汽车市场曾经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谁能快速适应变化,识别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标签:丰田本田日产大众马自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雷克萨斯7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8.6%,电气化车型占比近4成

图片来源:企业官方编辑苏鹏作者李欢欢近日,雷克萨斯官方公布了7月销量。

1900/1/1 0:00:00
从大屏到巨屏 车载交互有哪些门道?

北京时间8月7日,凯迪拉克旗下全新纯电动SUVltSUVLYRIQ正式发布,搭载的33英寸巨大弧面OLED屏幕成为新车最大的亮点。

1900/1/1 0:00:00
理想汽车回应车辆起火 初步判断为铁片击穿高压油管导致

8月6日下午16点09分左右,广东省肇庆市二广高速四会、连州方向发现车辆起火事故。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疑似铁片的物体被高速行驶的车辆卷起,并击穿了高压油管,造成燃油喷溅并被排气管高温引燃。

1900/1/1 0:00:00
宝腾凭什么7个月拿下马来西亚21.8%的汽车份额?

8月4日,宝腾汽车公布7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宝腾汽车单月销量达132万辆,创下96个月以来新高,环比增长达373,同比劲增457。宝腾汽车旗下的主力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内取得领导地位。

1900/1/1 0:00:00
宝马为季度亏损首次裁员 上半年近30亿研发支出与去年持平

8月5日,宝马集团正式发布二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
二季度报巨亏 跨国车企降本御寒

亏损,成为绝大部分跨国车企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关键词。截至发稿,除了丰田、本田、宝马等少数车企尚未公开46月经营状况,包括大众、通用、戴姆勒等主流车企近日先后交出Q2成绩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