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有两款车型(π 1和π 3)的升级版将于8月底上市,我们还将推出一系列基于‘π’平台的精品汽车。”。在提出“重新走上二次创业之路”三个月后,新锐汽车制造商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云新能源”)终于正式宣布有意重返新能源汽车主流舞台。
从2015年成立至今,杜云新能源用5年时间完成了“从0到1”的积累过程,一度被认为是搅动新能源圈的“鲶鱼”。但在随后的时间里,蔚来、理想、肖鹏、哪吒等一大批新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杜云逐渐落后。今年上半年销量只有400多辆,让改变迫在眉睫。
8月6日,杜云新能源在福建厦门召开战略发布会。在活动上,杜云新能源介绍了其品牌复兴目标、新一代产品技术和营销渠道建设。杜云新能源CEO林密表示,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智能模块化纯电动平台,该平台首款车型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亮相并接受预订。“杜云新能源希望在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三,逐步成为综合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新平台正在开发中,产品价格区间为10-15万元
2017年1月26日,春节前夕,杜云新能源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拿到了造车大门的钥匙。同年10月,杜云新能源首款车型π 1量产发布,开始陆续交付;2018年3月,第二款量产车型π 3也进入市场。在那一年,杜云完成了9300的销售和100%的交付。但此后,杜云新能源主要推出了新车型/改款车型,并未推出新车型。杜云新能源已经逐渐落后于其他新型汽车制造商。
《杜云π 32019 Pro远程版》
在这次发布会上,杜云新能源终于带来了新车的消息。除了基于现有两款车型的升级版,将于今年8月底推出。林密表示,更重要的是,新的纯电动平台正在研发中,将于2021年逐步亮相。在林密看来,模块化的前瞻性研发和基于平台的产品开发将帮助杜云迅速丰富其产品线。基于该平台的新车价格大约在10-15万元之间。
“具有更具前瞻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更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以及更好的安全性能和质量一致性。”这是云新能源CTO傅振兴对新平台的评价。据介绍,该平台最大限度地为电池组留出空间,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可达175Wh/kg,允许用户自由选择电池组进行组合;该平台覆盖了从小型到中型车辆的范围,并提供了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多种驱动模式。
与蔚来、理想等新品牌不同,杜云新能源一直将产品定位为“国民精品车”。在林密看来,国内买得起特斯拉的人并不是主流。杜云希望为普通人制造更多实惠的产品,这款车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也带来一些驾驶乐趣。林密也认为,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有能力在中小城市和微车市场与传统燃油车正面竞争。
模块化平台的设计显然可以进一步缩短车辆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杜云新能源希望通过新平台,企业能在5-10年内保持优秀的产品竞争力。未来,杜云新能源将继续坚持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产品类型谱,逐步覆盖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等细分市场,在轿车、SUV、跨界车等产品类别上同步发展,满足用户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杜云新能源旗下的首款物流车产品也将于今年上市。
●技术:核心三电和智能驾驶,一个都不能落下
作为纯电动路线的倡导者,三电技术的研发一定不能落后。傅振兴表示,在驱动电机方面,杜云研发了全球领先的油冷扁铜线电机,将彻底解决电机的噪音问题,有效提升整车的NVH性能。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开发基于碳化硅作为功率元件的新一代电机控制器,与IGBT汽车控制器相比,其性能显著提高。
在坚持纯电动路线的同时,杜云新能源还专注于智能驾驶和燃料电池。此前,杜云新能源在智能化方面布局较慢,这一次他们希望迎头赶上。一方面,杜云希望在无人驾驶领域发力,其产品将在2021年实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2022年,云新一代架构产品将兼容L3级别条件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另一方面,云新能源也将提升产品网络化水平。基于OTA技术,云从2021年开始将逐步实现车载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导航系统、娱乐系统的升级;2022年起,逐步实现智能驾驶升级和车辆性能优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定制服务。从2021年开始,客户将逐步实现内饰系统的定制,到2022年底逐步实现动力系统、电池系统和其他娱乐系统的定制。
在燃料电池方面,杜云新能源计划在2021年进行小规模示范运营,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车型,最终实现量产。此外,据报道,杜云新能源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量产,其能量密度是现有锂三元电池的两倍,循环寿命延长10倍,环境适应性更广。此外,还在探索开发密度更高的新型锂硫电池。
●营销:推出管家服务理念,续签“三年回购”计划
当R&D和生产准备就绪,下一步就是销售。本着“国民精品车”的定位,杜云新能源汽车副总裁曹刚表示,杜云将继续加强渠道建设和渠道下沉战略,未来两年,在一张网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两张网甚至三张网的建设,销售网络覆盖县、乡、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用户体验也被更多的提及。在此次品牌重启之际,杜云也正式推出了云用户服务体验中心。“包括One App客户社区平台,以及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一对一管家服务,甚至用户可以获得从产品咨询、售前服务,到售后跟踪、产品维护、道路辅助、客户活动等24小时在线、高质量、人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曹刚希望杜云的新服务体验能够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互联网属性。
此外,在新闻发布会上,杜云重申了其三年期回购计划。早在2018年3月,杜云就提出了“新玩法”。即只要用户从杜云官方渠道购买了该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在三年内从授权渠道购买商业保险和定期保养。当车辆使用三年后,他们可以向杜云申请回购服务。在60000公里内,杜云将按照客户购买车辆时交易价格的50%回购车辆,每增加一公里扣除1元。该计划也对已经购车的普通用户开放。回购服务有效期为购车后第33-36个月,车主可以考虑3个月。
“2018年3月,杜云提出‘三年回购计划’,推动新能源生态系统建设。”
“今天,在重启之际,我们也正式宣布实施为期三年的回购和升级互换计划,以履行我们的承诺,履行我们对客户和行业的责任。”同时,曹刚表示,公司进一步推出“五周年感恩派遣计划”,为用户提供三年或12万公里整车、八年或15万公里三电系统、终身续航的超长质保计划;第一车主有一系列让人放心的解决方案,比如终身免费道路援助,为超期保养的用户提供礼遇用车服务。
编辑摘要:
“后补贴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是方向,盈利是根本。”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詹表示,它不仅服务于私人用户。云化还将通过与在线租车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补充公共交通运力,结合在线租车、打车、微出行,形成“云化模式”。
未来五年,杜云新能源能否成为中国纯电动品牌前三,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迅速做出调整是值得的。时间会证明“为改变而生”的云最终能否实现它的承诺。
作者吴晓宇编辑李欢欢疫情之下,宝马也难逃重创,今年二季度,其遭遇了自2009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
1900/1/1 0:00:00作者张一编辑吴岩8月5日,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已离职。
1900/1/1 0:00:00卡门简报整理吴晓宇头条中汽协:预估17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1234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显示,7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08万辆,环比下降9
1900/1/1 0:00:008月5日,有媒体爆料称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内部生变,联合创始人陆斌离职。8月6日,威马汽车内部人士回应称,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确已离职。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特定授权”谷峰离职、陈志鑫加盟的传言,把低调许久的爱驰汽车推进了舆论漩涡。
1900/1/1 0:00:00当全球汽车市场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其中的新能源细分市场也在不断恢复。根据EVSales的数据,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已增加至229894辆,同比下跌22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