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新增的驾驶可视化功能让车载可视化应用再次成为焦点之一。
长期以来,可视化应用虽然不是车辆最重要的部分,但却与消费者的体验息息相关,从而成为产品口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各个汽车公司都在开发智能互联系统。其中车载可视化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控面板的演变见证了可视化应用的发展,逐渐完成了从简单的娱乐和辅助工具,从边缘到核心的角色转变。
■机械旋钮演变为中央控制面板。
汽车刚诞生的时候,别说中控台了,连门都没有,开在路上也算是很突出的成绩了。直到20世纪30年代,摩托罗拉解决了车载收音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后,克莱斯勒终于第一次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形成了具有设计感的中控。
到了40年代,汽车空调开始出现在更加密闭的汽车产品中。随着欧美发达国家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的内部布局变得越来越紧凑。50年代的汽车中控台足够齐全,从仪表盘到收音机到空调。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汽车在方向盘、仪表板、内饰材料和布局方面不断创造新的趋势。80年代,汽车提出了电气化的概念,中控屏诞生了。
虽然最初的中控面板很抢眼,存在感很强,但是功能很弱。当时机械旋钮和按钮在中控台上比中控面板更显眼,即使是奔驰等最豪华的车型。由此可见,最初的中控面板并没有太大的实用功能,是提升高级感的“边缘配置”,可有可无。
不过有了中控屏,车载导航就有了视觉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本田为汽车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导航仪,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效仿。在这个阶段,日本人在可视化方面做得最好。1983年,丰田皇冠S120甚至配备了数字仪表盘。1986年,可触摸中控屏出现,功能也从车载导航仪扩展到控制空调、电台、显示器故障。
随后,车上安装了彩屏。新世纪,汽车中控面板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顶级汽车设计师的推动下,汽车中控面板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从豪华车到普通家用车。在此期间,中控面板的功能也更加丰富和强大。
中控面板的出现也对汽车内饰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控台一直朝着简洁、易用、美观的方向进化。2012年特斯拉的诞生,再次颠覆了人们对汽车内饰的传统认知。Model S操控的大屏不仅取代了实体按键,其巨大的竖屏尺寸让内饰潮流再次转向,屏幕尺寸竞争逐渐打响。自特斯拉以来,大触摸屏已经成为现代车辆交互的象征。
可以看出,在车内可视化应用的演进过程中,汽车中控台的变化更多的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去复杂,简化的过程。进化的结果是,中控台视觉效果更强,附加功能更多样化。
■中控加速大屏。
目前作为汽车可视化应用的主要配置,中控屏的尺寸竞争看不到尽头,大屏化趋势已经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成为新车的重要卖点之一。据《中国汽车报》记者统计,某月上市的新车中,中控屏幕尺寸小于8英寸的车型有10款,以合资成熟产品为主。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影响力大,所以在中控屏幕上没有更多的表现;8~10寸中控屏的新车有36款,大部分是自主品牌SUV车型,兼顾了性价比和视觉表现,能紧跟市场潮流;中控屏幕尺寸在10英寸以上的新车有45款,成为新车中最主流的,产品也分布广泛,包括高端品牌全新车型、自主品牌改款车型、主流合资产品、造车新势力。在大屏阵营中,独立产品会更加极致,表现出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和推高品牌的强烈欲望。
随着汽车智能联网趋势越来越明显,汽车中的电子设备、驾驶辅助设备、互联设备等外设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车载互联技术不断发展之后,汽车上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小屏幕已经不能满足大量信息的显示,这也决定了汽车需要更大的中控显示屏。中控面板的主流尺寸也从之前的7 ~ 8英寸增加到了10英寸以上。
除了中控台尺寸和显示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仪表盘最近也在进化。越来越多的新车采用数字仪表盘,不仅丰富和明确了显示内容,也越来越突出各种车辆的品味,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一个趋势是仪表盘与中控面板结合,形成更大更宽的屏幕,使得车内可视化应用更加快捷方便。
■可视化促进新的游戏玩法。
除了中控面板和仪表盘,车内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视觉应用细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视觉新玩法也随之诞生。
在很多概念车中,设计师会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最终雷克萨斯在日本的部分ES车型上实现了这一想法。同时,在摄像头的帮助下,360度全景影像让汽车的盲区更小。还有路虎创造的透视引擎盖技术,让越野更有可能。另外,早在2016年,凯迪拉克就在XT5上实现了车内后视镜的数字化,视野完全不用担心。自此,流式后视镜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最近掀起内饰革新风暴的特斯拉又有了新玩法。其驾驶可视化功能可以将公司的每一辆车准确地显示在仪表盘上,并渲染为“特定的车型和颜色”,而不仅仅是普通轿车、SUV或皮卡的形式。驾驶可视化功能还为特斯拉车主提供了汽车周围环境的全方位动画图像,包括其他车辆和道路上的一些物体。特斯拉驾驶可视化功能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特斯拉自动驾驶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接近其他特斯拉汽车时,为车主带来额外的自豪感。
与此同时,特斯拉一直在努力不断改进其车载游戏设计,以便在车辆充电或出现故障时为驾驶员提供娱乐。目前,特斯拉提供了一款赛车游戏。用户可以使用方向盘或插入兼容的游戏控制器来玩这个游戏。
编辑:黄霞特斯拉的驾驶可视化新功能让车载可视化应用再次成为焦点之一。
长期以来,可视化应用虽然不是车辆最重要的部分,但却与消费者的体验息息相关,从而成为产品口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各个汽车公司都在开发智能互联系统。其中车载可视化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控面板的演变见证了可视化应用的发展,逐渐完成了从简单的娱乐和辅助工具,从边缘到核心的角色转变。
■机械旋钮演变为中央控制面板。
汽车刚诞生的时候,别说中控台了,连门都没有,开在路上也算是很突出的成绩了。直到20世纪30年代,摩托罗拉解决了车载收音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后,克莱斯勒终于第一次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形成了具有设计感的中控。
到了40年代,汽车空调开始出现在更加密闭的汽车产品中。随着……数量的增加ars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的内饰布局变得越来越紧凑。50年代的汽车中控台足够齐全,从仪表盘到收音机到空调。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汽车在方向盘、仪表板、内饰材料和布局方面不断创造新的趋势。80年代,汽车提出了电气化的概念,中控屏诞生了。
虽然最初的中控面板很抢眼,存在感很强,但是功能很弱。当时机械旋钮和按钮在中控台上比中控面板更显眼,即使是奔驰等最豪华的车型。由此可见,最初的中控面板并没有太大的实用功能,是提升高级感的“边缘配置”,可有可无。
不过有了中控屏,车载导航就有了视觉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本田为汽车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导航仪,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效仿。在这个阶段,日本人在可视化方面做得最好。1983年,丰田皇冠S120甚至配备了数字仪表盘。1986年,可触摸中控屏出现,功能也从车载导航仪扩展到控制空调、电台、显示器故障。
随后,车上安装了彩屏。新世纪,汽车中控面板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顶级汽车设计师的推动下,汽车中控面板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从豪华车到普通家用车。在此期间,中控面板的功能也更加丰富和强大。
中控面板的出现也对汽车内饰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控台一直朝着简洁、易用、美观的方向进化。2012年特斯拉的诞生,再次颠覆了人们对汽车内饰的传统认知。Model S操控的大屏不仅取代了实体按键,其巨大的竖屏尺寸让内饰潮流再次转向,屏幕尺寸竞争逐渐打响。自特斯拉以来,大触摸屏已经成为现代车辆交互的象征。
可以看出,在车内可视化应用的演进过程中,汽车中控台的变化更多的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去复杂,简化的过程。进化的结果是,中控台视觉效果更强,附加功能更多样化。
■中控加速大屏。
目前作为汽车可视化应用的主要配置,中控屏的尺寸竞争看不到尽头,大屏化趋势已经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成为新车的重要卖点之一。据《中国汽车报》记者统计,某月上市的新车中,中控屏幕尺寸小于8英寸的车型有10款,以合资成熟产品为主。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影响力大,所以在中控屏幕上没有更多的表现;8~10寸中控屏的新车有36款,大部分是自主品牌SUV车型,兼顾了性价比和视觉表现,能紧跟市场潮流;中控屏幕尺寸在10英寸以上的新车有45款,成为新车中最主流的,产品也分布广泛,包括高端品牌全新车型、自主品牌改款车型、主流合资产品、造车新势力。在大屏阵营中,独立产品会更加极致,表现出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和推高品牌的强烈欲望。
随着汽车智能联网趋势越来越明显,汽车中的电子设备、驾驶辅助设备、互联设备等外设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车载互联技术不断发展之后,汽车上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小屏幕已经不能满足大量信息的显示,这也决定了汽车需要更大的中控显示屏。中控面板的主流尺寸也从之前的7 ~ 8英寸增加到了10英寸以上。
除了中控台尺寸和显示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仪表盘最近也在进化。越来越多的新车采用数字仪表盘,不仅丰富和明确了显示内容,也越来越突出各种车辆的品味,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一个趋势是仪表盘与中控面板结合,形成更大更宽的屏幕,使得车内可视化应用更加快捷方便。
■可视化促进新的游戏玩法。
除了中控面板和仪表盘,车内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视觉应用细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视觉新玩法也随之诞生。
在很多概念车中,设计师会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最终雷克萨斯在日本的部分ES车型上实现了这一想法。同时,在摄像头的帮助下,360度全景影像让汽车的盲区更小。还有路虎创造的透视引擎盖技术,让越野更有可能。另外,早在2016年,凯迪拉克就在XT5上实现了车内后视镜的数字化,视野完全不用担心。自此,流式后视镜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最近掀起内饰革新风暴的特斯拉又有了新玩法。其驾驶可视化功能可以将公司的每一辆车准确地显示在仪表盘上,并渲染为“特定的车型和颜色”,而不仅仅是普通轿车、SUV或皮卡的形式。驾驶可视化功能还为特斯拉车主提供了汽车周围环境的全方位动画图像,包括其他车辆和道路上的一些物体。特斯拉驾驶可视化功能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特斯拉自动驾驶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接近其他特斯拉汽车时,为车主带来额外的自豪感。
与此同时,特斯拉一直在努力不断改进其车载游戏设计,以便在车辆充电或出现故障时为驾驶员提供娱乐。目前,特斯拉提供了一款赛车游戏。用户可以使用方向盘或插入兼容的游戏控制器来玩这个游戏。
编辑:黄霞
标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能够放几条鲶鱼进来把这池水搅活。但放进来的鲶鱼起点要高,希望能够具备不同于现有这些车型技术的水准,而不希望放一批虾米进来。
1900/1/1 0:00:00华为将聚焦数字平台基础要素,助力车企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1900/1/1 0:00:00特斯拉驾驶可视化新功能,让车载可视化应用再次成为焦点之一。长期以来,可视化应用虽然不是车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与消费者的体验息息相关,因而成为产品口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20年7月共产出新能源汽车958万辆,环比增长49。
1900/1/1 0:00:008月5日,随着宝马集团2020上半年业绩出炉,德国三大汽车巨头上半场的较量,尘埃落定。
1900/1/1 0:00:00前Momenta研发总监任少卿目前已经加入蔚来汽车,直接向李斌汇报工作,工号为16713。据悉,前Momenta研发总监任少卿目前已经加入蔚来汽车,直接向李斌汇报工作,工号为1671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