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疫情对国内上市车企业绩的影响无疑是严重的,而对于BAIC蓝谷来说,这一记意外的重拳在补贴退坡后期显得尤为沉重。这个曾经压过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电动车厂商,手里还有什么牌。

8月27日晚,在Xpeng汽车即将敲响美股的钟声时,中国新能源首款车北汽蓝谷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新老对决,似乎充满了戏剧性。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的局面,但对于上市不到两年的BAIC蓝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业绩披露次日,北汽蓝谷下跌1.36%,收于6.53元/股。半年报显示,北汽蓝谷上半年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下降2814.98%。扣非净利润-19.89亿元,亏损同比增长15.17%;基本每股收益也由去年同期的0.0198元/股变为-0.5333元/股,同比下降2793.43%。

看着一串数字,笔者其实有一种“拉手刹”的冲动,恨不得用疯狂的表现来遏制这列火车。BAIC蓝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场行情影响,预计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将很可能为亏损”。这意味着北汽蓝谷可能面临前三季度甚至全年亏损。如果是一句话,这也将是BAIC新能源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业绩亏损。经营情况分析根据BAIC蓝谷发布的产销快报,上半年,BAIC新能源产销8,453辆和1.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7%和77.44%。同时,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6.2万辆和26.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5%和40.8%。不难看出,BAIC新能源上半年的销量降幅远高于同期市场的平均降幅;且前6个月其产销量差6247辆,清库存特征明显。

提前公布的销售数据其实已经暗指了业绩的不确定性。上半年,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而营业成本却达到32.25亿元,必然导致毛利率为负,这不免让人对李的成本控制能力产生思考。三大费用中,除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至3亿元(主要是仓储、运输、广告及展览等费用。),其财务费用和R&D费用大大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2.93%至3.97亿元,BAIC蓝谷解释为公司利息支出增加。笔者查阅详细数据发现,北汽蓝谷上半年利息支出达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6月30日,北汽蓝谷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分别为104.4亿元和53.6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加6.77亿元和12亿元,长期贷款利率区间为1.5%-4.98%。北汽蓝谷上半年研发支出2.62亿元,同比增长64.91%,成为其半年报的亮点,至少说明北汽新能源还在努力学习,有复苏的希望。同时,北汽蓝谷上半年研发支出增加5.2亿元,其中B级(含A+)纯电动汽车项目占研发总支出的半壁江山,达到2.97亿元;A级纯电动汽车项目9237万元,A0、A00纯电动汽车研发经费占比较小。这也符合BAIC新能源品牌和产品突破的发展路径。

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创新升级的双重挑战,市场竞争加速。只有确保R&D的投资,产品才能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北汽蓝谷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6933万元,2019年同期为2.08亿元。看来即使补贴不退,也无助于北汽蓝谷上半年扭亏。现金流方面,上半年BAIC蓝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3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财报上说是因为应付货款造成的。6月30日,BAIC蓝谷货币资金为57.3亿元,较去年末减少32.4亿元,形势更加严峻。无论如何,对于半年亏损近20亿元的北汽蓝谷来说,接下来应该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市场形势分析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补贴全面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硬着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的需求骤降和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让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加寸步难行。上半年,北汽蓝谷、比亚迪等国内主要新能源企业均遭遇新能源汽车销售“骨折”。

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几大造车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魏玛等,都在快速复苏。吉利几何、长城欧拉、广汽新能源也在发力,而拥有先发优势的BAIC新能源似乎落后半拍。目前,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主要包括EU、EC、EX三大系列近十款车型,覆盖A00-B市场。成立十几年来,BAIC新能源产品经历了“油改电”阶段和单一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现已进入高性能汽车模块化平台开发阶段。然而,BAIC新能源显然在提升品牌和产品竞争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前靠低端EC系列占据了很多刚需出行的市场份额,但不可持续。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市,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逐步升级。正如BAIC蓝谷在财报中所说,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所以,改变经营思路和产品玩法势在必行。去年,BAIC新能源完成了从低端EC系列到高品质EU系列的切换。根据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EU系列共销售6722辆,EC系列共销售2200辆。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成效,两者合计仍占BAIC新能源整体销量的90%。京牌和ARCFOX品牌的推出,也是BAIC新能源对品牌和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的战略举措,也是其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张牌。据悉,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作为BAIC新能源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利器,ARCFOX品牌首款高端车型αT将于今年(预计9月)上市。

根据工信部信息,7月,ARCFOX第二款机型αS在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wi正式上市……最大续航708公里,该车型将于明年正式上市。严峻的环境下,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格局稳定还不晚。好在北汽蓝谷还是比较受青睐的。8月28日,BAIC蓝谷宣布又收到2954.32万元政府补助,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雪中送炭。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受理。对Autoskline的看法: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首家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在2013-2019年期间,连续七年占据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但是,即使有深厚的资历和成绩,面对大环境也很难阻止业绩的严重下滑。事实上,即使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远未成熟。国家政策、市场认可度、产品安全性、充电设施覆盖率、保值率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新能源的个人用户数量其实非常有限,网约车和出租车成为了消耗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大家伙”,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行业比传统汽车行业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

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特斯拉在中国一路抢占市场份额,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更多传统造车企业开始发力。如果BAIC蓝谷想要保持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它必须迅速拿出真正的技能。背靠国有汽车集团的北汽新能源,应该有迎头赶上的勇气。下半年,让疫情为业绩背黑锅,恐怕没什么意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券商机构投行已经很少发布对公司的研究报告和评级,这对于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上半年,疫情对国内上市车企业绩的影响无疑是严重的,而对于BAIC蓝谷来说,这一记意外的重拳在补贴退坡后期显得尤为沉重。这个曾经压过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电动车厂商,手里还有什么牌。

8月27日晚,在Xpeng汽车即将敲响美股的钟声时,中国新能源首款车北汽蓝谷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新老对决,似乎充满了戏剧性。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的局面,但对于上市不到两年的BAIC蓝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业绩披露次日,北汽蓝谷下跌1.36%,收于6.53元/股。半年报显示,北汽蓝谷上半年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下降2814.98%。扣非净利润-19.89亿元,亏损同比增长15.17%;基本每股收益也由去年同期的0.0198元/股变为-0.5333元/股,同比下降2793.43%。

看着一串数字,笔者其实有一种“拉手刹”的冲动,恨不得用疯狂的表现来遏制这列火车。BAIC蓝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场行情影响,预计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将很可能为亏损”。这意味着北汽蓝谷可能面临前三季度甚至全年亏损。如果是一句话,这也将是BAIC新能源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业绩亏损。经营情况分析根据BAIC蓝谷发布的产销快报,上半年,BAIC新能源产销8,453辆和1.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7%和77.44%。同时,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6.2万辆和26.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5%和40.8%。不难看出,BAIC新能源上半年的销量降幅远高于同期市场的平均降幅;且前6个月其产销量差6247辆,清库存特征明显。

提前公布的销售数据其实已经暗指了业绩的不确定性。上半年,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而营业成本却达到32.25亿元,必然导致毛利率为负,这不免让人对李的成本控制能力产生思考。三大费用中,除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至3亿元(主要是仓储、运输、广告及展览等费用。),其财务费用和R&D费用大大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2.93%至3.97亿元,BAIC蓝谷解释为公司利息支出增加。笔者查阅详细数据发现,北汽蓝谷上半年利息支出达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6月30日,北汽蓝谷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分别为104.4亿元和53.6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加6.77亿元和12亿元,长期贷款利率区间为1.5%-4.98%。北汽蓝谷上半年研发支出2.62亿元,同比增长64.91%,成为其半年报的亮点,至少说明北汽新能源还在努力学习,有复苏的希望。同时,北汽蓝谷上半年研发支出增加5.2亿元,其中B级(含A+)纯电动汽车项目占研发总支出的半壁江山,达到2.97亿元;A级纯电动汽车项目9237万元,A0、A00纯电动汽车研发经费占比较小。这也符合BAIC新能源品牌和产品突破的发展路径。

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创新升级的双重挑战,市场竞争加速。只有确保R&D的投资,产品才能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北汽蓝谷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6933万元,2019年同期为2.08亿元。看来即使补贴不退,也无助于北汽蓝谷上半年扭亏。现金流方面,上半年BAIC蓝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3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财报上说是因为应付货款造成的。6月30日,BAIC蓝谷货币资金为57.3亿元,较去年末减少32.4亿元,形势更加严峻。无论如何,对于半年亏损近20亿元的北汽蓝谷来说,接下来应该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市场形势分析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补贴全面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硬着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的需求骤降和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让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加寸步难行。上半年,北汽蓝谷、比亚迪等国内主要新能源企业均遭遇新能源汽车销售“骨折”。

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几大造车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魏玛等,都在快速复苏。吉利几何、长城欧拉、广汽新能源也在发力,而拥有先发优势的BAIC新能源似乎落后半拍。目前,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主要包括EU、EC、EX三大系列近十款车型,覆盖A00-B市场。成立十几年来,BAIC新能源产品经历了“油改电”阶段和单一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现已进入高性能汽车模块化平台开发阶段。然而,BAIC新能源显然在提升品牌和产品竞争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前靠低端EC系列占据了很多刚需出行的市场份额,但不可持续。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市,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逐步升级。正如BAIC蓝谷在财报中所说,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所以,改变经营思路和产品玩法势在必行。去年,BAIC新能源完成了从低端EC系列到高品质EU系列的切换。根据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EU系列共销售6722辆,EC系列共销售2200辆。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成效,两者合计仍占BAIC新能源整体销量的90%。京牌和ARCFOX品牌的推出,也是BAIC新能源对品牌和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的战略举措,也是其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张牌。据悉,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作为BAIC新能源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利器,ARCFOX品牌首款高端车型αT将于今年(预计9月)上市。

根据工信部信息,7月,ARCFOX第二款机型αS在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wi正式上市……最大续航708公里,该车型将于明年正式上市。严峻的环境下,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格局稳定还不晚。好在北汽蓝谷还是比较受青睐的。8月28日,BAIC蓝谷宣布又收到2954.32万元政府补助,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雪中送炭。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受理。对Autoskline的看法: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首家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在2013-2019年期间,连续七年占据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但是,即使有深厚的资历和成绩,面对大环境也很难阻止业绩的严重下滑。事实上,即使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远未成熟。国家政策、市场认可度、产品安全性、充电设施覆盖率、保值率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新能源的个人用户数量其实非常有限,网约车和出租车成为了消耗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大家伙”,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行业比传统汽车行业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

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特斯拉在中国一路抢占市场份额,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更多传统造车企业开始发力。如果BAIC蓝谷想要保持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它必须迅速拿出真正的技能。背靠国有汽车集团的北汽新能源,应该有迎头赶上的勇气。下半年,让疫情为业绩背黑锅,恐怕没什么意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券商机构投行已经很少发布对公司的研究报告和评级,这对于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雷锋网按,2012年,特斯拉ModelS首次将一块大屏应用在汽车内一场车载显示屏的变革由此拉开。
1900/1/1 0:00:00来源:长安福特官方作者吴晓宇编辑周游在经历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半年后,长安汽车扭亏为盈。8月30日下午,长安汽车披露2020年半年报。
1900/1/1 0:00:00TechWeb8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继去年11月份在柏林的一次颁奖典礼上,宣布欧洲的超级工厂将建在德国柏林之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本周将再次前往德国,
1900/1/1 0:00:00一直紧锣密鼓搭建最强全产业链的恒大汽车,近日又释放出重磅消息:正加快筹建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恒驰预计明年上半年启动试生产,下半年陆续实现量产。
1900/1/1 0:00:00日前,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总裁李大龙和IMSS常务副总裁朱恒利宣布,罗琳将自9月11日起加入IMSS,担任市场部执行副总裁。
1900/1/1 0:00:00继亮出预售价之后,特斯拉ModelY的国产化进度也开始加快。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