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政策、标准等领域展开讨论。主要内容为深度解读、研究进展及实施趋势、实施效果评估、对未来调整方向的判断、对企业的对策建议。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和谊在上午举行的“政策和市场驱动下的商业形态重构”开幕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和谊:各位领导、专家和商界同仁,你们好。在国内防疫完全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复苏的初秋,我很高兴再次应邀与众多新老朋友相聚TEDA论坛。昨天看到张毅老师的一篇描述TEDA论坛的文章,我很赞同。他将TEDA论坛比作中国汽车行业的达沃斯,并为今年的TEDA论坛总结了三项创新措施。一是首次搭建了政企智库闭门会议,搭建了政企智库交流平台。第二,以政策标准为核心,精心打造18场会议。所以这两天的会议真的很紧。第三,特别策划了一个TEDA汽车论坛成果的共识发布会,也就是明天下午,最后会有一个成果发布会。从2005年开始,在学会和协会的支持下,中汽中心开始了品牌TEDA论坛,我参加了几次,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和以前一样的感受是,产学研各界人士都在根据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努力寻求创新,探索做强汽车产业的途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我正式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后,我可以以全新的角色和视角,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继续践行我作为中国汽车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此为契机,结合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趋势变化。关于如何抓新基建,助力双循环,推动新四化再上新台阶,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点思考。第一,抓住新基础设施的机遇,准确突破新四化的瓶颈。新四化不只是自行车和单一行业,而是多维度、多系统。四化主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围绕自行车改革的市场引导和产业培育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开始明显受到更多跨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新能源方面,由于供应链等技术经济产业拐点,新能源汽车的单车成本仍然比不上燃油汽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模式、新服务为新能源汽车创造附加价值。让价格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真正得到用户对物有所值的认可。然而,目前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体验不方便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销售推广的关键因素。另一个例子是智能网络。目前以智能驾驶舱和辅助驾驶为特征的自行车智能化仍是主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由于通信技术、车路协调等配套设施的滞后,进展相对缓慢。我们还处于大规模、长期的实验和测试阶段,商业应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打破目前的瓶颈,加快“新四化”的转型升级,需要快速准确地完善产业配套,因此新的基础设施正当其时。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我国汽车工业将直接给予……e发展新能源充电、5G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新四化有望延续新动能。在新基础设施突破新四化瓶颈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标准引导。中国作为世界新四化的前沿,在动力电池和充电的标准制定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和不断的积累。但需要产学研充分发挥新基础设施带来的更大发展窗口,尤其是汽车产业外的协同配套体系,包括新能源领域换电标准、旧电池回收、电池回收等法律法规、智能网联领域车载终端和路侧单元标准、交通和道路设施标准等。二是加强生态共建。以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新四化”改造,充分发挥全社会创新动能。一方面,在充换电站、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下,支持各类企业多角度参与其中,推动更多适合新四化发展的场景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合作方式、资金支持等方面探索更大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模式创新活力,为新四化松绑赋能。三是加强场景激活。新的基础设施不仅要牢固建立,还要围绕需求场景全面激活。新能源方面,不仅要通过充电站、充电桩等硬件建设完善充电设施布局,还要解决好公司网络的连接、系统交互、无感支付等关键环节,真正为用户提供无感、边界的充电体验。在智能网联方面,要逐步扩大园区货运、固话公交等低级自动驾驶的应用,逐步扩大园区货运,进一步增加开放道路的测试面积和里程,赋予路测车辆更多路权,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实际场景运营完善设施、优化功能。第二,要帮助双循环的发展充分释放“新四化”的效率。新基建将是“新四化”升级提速的突破口,“新四化”的蓬勃发展也将成为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中国经济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从需求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已提升至450多万辆。今年以来,大、中、高档车销量增长,反映出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市场需求已经成熟。同时,我们对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兴模式的接受度最高、接受度最广,可以为中国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行业提供巨大的、可持续的市场空间。从供给侧看,在“新四化”领域的超前布局和持续深耕,不仅带来了全球最完整、最具活力的相关产业链,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此,面对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并重的中国经济建设最新格局,“新四化”在供需两端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需求的引导,二是加强产业的融合,三是加强全球的融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新四化”走了……走过深耕的起步阶段,已经进入突破瓶颈、转换动能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抓住新基础设施的机遇,大力推进双循环发展,推动“新四化”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谢谢大家!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政策、标准等领域展开讨论。主要内容为深度解读、研究进展及实施趋势、实施效果评估、对未来调整方向的判断、对企业的对策建议。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和谊在上午举行的“政策和市场驱动下的商业形态重构”开幕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和谊:各位领导、专家和商界同仁,你们好。在国内防疫完全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复苏的初秋,我很高兴再次应邀与众多新老朋友相聚TEDA论坛。昨天看到张毅老师的一篇描述TEDA论坛的文章,我很赞同。他将TEDA论坛比作中国汽车行业的达沃斯,并为今年的TEDA论坛总结了三项创新措施。一是首次搭建了政企智库闭门会议,搭建了政企智库交流平台。第二,以政策标准为核心,精心打造18场会议。所以这两天的会议真的很紧。第三,特别策划了一个TEDA汽车论坛成果的共识发布会,也就是明天下午,最后会有一个成果发布会。从2005年开始,在学会和协会的支持下,中汽中心开始了品牌TEDA论坛,我参加了几次,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和以前一样的感受是,产学研各界人士都在根据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努力寻求创新,探索做强汽车产业的途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我正式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后,我可以以全新的角色和视角,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继续践行我作为中国汽车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此为契机,结合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趋势变化。关于如何抓新基建,助力双循环,推动新四化再上新台阶,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点思考。第一,抓住新基础设施的机遇,准确突破新四化的瓶颈。新四化不只是自行车和单一行业,而是多维度、多系统。四化主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围绕自行车改革的市场引导和产业培育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开始明显受到更多跨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新能源方面,由于供应链等技术经济产业拐点,新能源汽车的单车成本仍然比不上燃油汽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模式、新服务为新能源汽车创造附加价值。让价格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真正得到用户对物有所值的认可。然而,目前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体验不方便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销售推广的关键因素。另一个例子是智能网络。目前以智能驾驶舱和辅助驾驶为特征的自行车智能化仍是主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由于通信技术、车路协调等配套设施的滞后,进展相对缓慢。我们还处于大规模、长期的实验和测试阶段,商业应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打破目前的瓶颈,加快“新四化”的转型升级,需要快速准确地完善产业配套,因此新的基础设施正当其时。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我国汽车工业将直接给予……新能源充电、5G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的发展,以及新四化有望延续新动能。在新基础设施突破新四化瓶颈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标准引导。中国作为世界新四化的前沿,在动力电池和充电的标准制定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和不断的积累。但需要产学研充分发挥新基础设施带来的更大发展窗口,尤其是汽车产业外的协同配套体系,包括新能源领域换电标准、旧电池回收、电池回收等法律法规、智能网联领域车载终端和路侧单元标准、交通和道路设施标准等。二是加强生态共建。以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新四化”改造,充分发挥全社会创新动能。一方面,在充换电站、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下,支持各类企业多角度参与其中,推动更多适合新四化发展的场景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合作方式、资金支持等方面探索更大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模式创新活力,为新四化松绑赋能。三是加强场景激活。新的基础设施不仅要牢固建立,还要围绕需求场景全面激活。新能源方面,不仅要通过充电站、充电桩等硬件建设完善充电设施布局,还要解决好公司网络的连接、系统交互、无感支付等关键环节,真正为用户提供无感、边界的充电体验。在智能网联方面,要逐步扩大园区货运、固话公交等低级自动驾驶的应用,逐步扩大园区货运,进一步增加开放道路的测试面积和里程,赋予路测车辆更多路权,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实际场景运营完善设施、优化功能。第二,要帮助双循环的发展充分释放“新四化”的效率。新基建将是“新四化”升级提速的突破口,“新四化”的蓬勃发展也将成为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中国经济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从需求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已提升至450多万辆。今年以来,大、中、高档车销量增长,反映出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市场需求已经成熟。同时,我们对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兴模式的接受度最高、接受度最广,可以为中国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行业提供巨大的、可持续的市场空间。从供给侧看,在“新四化”领域的超前布局和持续深耕,不仅带来了全球最完整、最具活力的相关产业链,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此,面对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并重的中国经济建设最新格局,“新四化”在供需两端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需求的引导,二是加强产业的融合,三是加强全球的融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新四化”已经开始……经过最初的深耕阶段并已进入突破瓶颈、转换动能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抓住新基础设施的机遇,大力推进双循环发展,推动“新四化”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谢谢大家!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