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0泰达论坛|交通运输部孟秋:加快构建多样化城市出行服务体系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政策、标准等领域展开讨论。主要内容为深度解读、研究进展及实施趋势、实施效果评估、对未来调整方向的判断、对企业的对策建议。在上午举行的“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商业形态重构”开幕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第二巡视员秋梦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Concept, Changan, Dafa, Dongfeng and Geely Automobile

下面,我结合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重点谈一点关于促进城市交通与汽车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交通运输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应用领域和载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我部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新能源公交车从2012年的1.3万辆增加到去年的41万辆,占全国公交车保有量69万辆的59%。2019年,公交行业新能源公交车累计增加6.8万辆,同比增长19.8%,为促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网上拼车、拼车、分时租赁、网上货运等新型交通业态也从无到有,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这些品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直接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和改善民生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家平台公司获得在线租车领域的经营许可,101万辆车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在线租车日均服务订单量达到2200万,曹操之行以吉利汽车的名义在在线租车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乘客的认可。一汽、东风、长安、SAIC等大型汽车集团也在布局网约车领域,在分时租赁领域投入运营的车辆超过20万辆,在网络货运领域整合道路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150万辆。为积极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发展,交通运输部始终坚持以客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包容审慎的原则。为不断完善交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我们还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交通新业态发展。我们先后出台了国务院5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小型客车租赁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明确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发展定位、属性、方向和目标,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运输新业态市场的培育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为形成工作合力,2018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作为牵头单位,会同12个相关部门建立了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国家层面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统筹联动,有效提升交通新业态的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制度。我们制定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10多部关于网络预约汽车的法规政策。应该说,我们已经完成并量身定制了一套适应网约车健康发展的网约车管理制度体系。我们还出台了《网约车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网络货运平台经营,培育现代物流市场新业态。我们也开始研究起草《微型面包车租赁管理办法》,拟建立租赁企业和租赁车辆备案管理的制度体系。目前,《办法》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汽车产品作为出行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安全舒适出行的重要硬件保障。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数据共享的发展,汽车产品的信息化环境、数据基础、目标理念和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正在推动交通出行和交通运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建设交通强国纲要》,描绘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做好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总纲和抓手。我们将以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交通强国纲要为指导,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面,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三点:一是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韧性和灵活性。从长远来看,城市交通的基本逻辑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倡导公交优先、慢行优先仍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城市交通将继续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供给体系,应积极推进定制公交、需求响应型公交等供给服务。还将综合考虑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的出行特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积极探索并积极营造出行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出行生态。二是加快交通领域车辆的转型升级。加强交通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合作,以发改委、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发布的绿色出行指导意见为载体,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中的应用,推动公交、出租车等行业不断提升车辆性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特殊人群对车辆硬件服务的持续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增加和更新公交车辆,优先选用无障碍车型。同时,电动公交车生产企业、公交公司、运输公司要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应用。车辆生产企业的车辆运行监控数据也应合理开放给交通行业用户和运输企业,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行业的产品适应性和水平。还将积极推动运输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的协调和衔接,加强对用户需求的技术研发有效引导,共同推动车辆的技术进步和有效应用。第三,我们将加强技术创新的“四化”应用。我们……积极推动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有效应用,鼓励汽车企业和交通行业在政策框架下共同推进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我们也将继续深入跟踪国际自动驾驶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示范等方面的经验,开展法律法规前瞻性研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为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提供应用场景和法律支持。各位,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构建适合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和企业发展模式日益重要。汽车改革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交通运输部也希望继续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交通运输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让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谢谢在座的各位,祝这次。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政策、标准等领域展开讨论。主要内容为深度解读、研究进展及实施趋势、实施效果评估、对未来调整方向的判断、对企业的对策建议。在上午举行的“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商业形态重构”开幕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第二巡视员秋梦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Concept, Changan, Dafa, Dongfeng and Geely Automobile

下面,我结合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重点谈一点关于促进城市交通与汽车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交通运输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应用领域和载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我部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新能源公交车从2012年的1.3万辆增加到去年的41万辆,占全国公交车保有量69万辆的59%。2019年,公交行业新能源公交车累计增加6.8万辆,同比增长19.8%,为促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网上拼车、拼车、分时租赁、网上货运等新型交通业态也从无到有,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这些品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直接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和改善民生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家平台公司获得在线租车领域的经营许可,101万辆车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在线租车日均服务订单量达到2200万,曹操之行以吉利汽车的名义在在线租车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乘客的认可。一汽、东风、长安、SAIC等大型汽车集团也在布局网约车领域,在分时租赁领域投入运营的车辆超过20万辆,在网络货运领域整合道路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150万辆。为积极推动新型交通运输业态的规范发展,交通运输部始终坚持客运优先原则……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包容审慎。为不断完善交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我们还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交通新业态发展。我们先后出台了国务院5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小型客车租赁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明确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发展定位、属性、方向和目标,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运输新业态市场的培育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为形成工作合力,2018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交通部作为牵头单位,会同12个相关部门建立了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国家层面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的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制度。我们制定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10多部关于网络预约汽车的法规政策。应该说,我们已经完成并量身定制了一套适应网约车健康发展的网约车管理制度体系。我们还出台了《网约车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网络货运平台经营,培育现代物流市场新业态。我们也开始研究起草《微型面包车租赁管理办法》,拟建立租赁企业和租赁车辆备案管理的制度体系。目前,《办法》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汽车产品作为出行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安全舒适出行的重要硬件保障。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数据共享的发展,汽车产品的信息化环境、数据基础、目标理念和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正在推动交通出行和交通运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建设交通强国纲要》,描绘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做好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总纲和抓手。我们将以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交通强国纲要为指导,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面,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三点:一是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韧性和灵活性。从长远来看,城市交通的基本逻辑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倡导公交优先、慢行优先仍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城市交通将继续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供给体系,应积极推进定制公交、需求响应型公交等供给服务。还将综合考虑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的出行特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积极探索并积极营造出行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出行生态。二是加快汽车的转型升级……在交通领域。加强交通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合作,以发改委、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发布的绿色出行指导意见为载体,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中的应用,推动公交、出租车等行业不断提升车辆性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特殊人群对车辆硬件服务的持续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增加和更新公交车辆,优先选用无障碍车型。同时,电动公交车生产企业、公交公司、运输公司要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应用。车辆生产企业的车辆运行监控数据也应合理开放给交通行业用户和运输企业,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行业的产品适应性和水平。还将积极推动运输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的协调和衔接,加强对用户需求的技术研发有效引导,共同推动车辆的技术进步和有效应用。第三,我们将加强技术创新的“四化”应用。积极推进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有效应用,鼓励汽车企业和交通行业在政策框架下共同推进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我们也将继续深入跟踪国际自动驾驶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示范等方面的经验,开展法律法规前瞻性研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为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提供应用场景和法律支持。各位,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构建适合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和企业发展模式日益重要。汽车改革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交通运输部也希望继续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交通运输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让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谢谢在座的各位,祝这次。

标签:理念长安大发东风吉利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2020泰达论坛|广汽集团高锐:力争2023年实现L4级示范运营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
2020泰达论坛|徐和谊:新基建升级恰逢其时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
2020泰达论坛|一汽集团雷平:发展民族品牌大有可为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
2020泰达论坛|工信部赵志国:加快探索构建车联网安全发展的新路径、新格局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
2020泰达论坛|东风汽车竺延风:推动高质量平衡发展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
2020泰达论坛|工信部陈克龙: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2020年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