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作者|苏鹏
编辑|旅行
疫情之下,全球汽车行业遭受重创,连奔驰、宝马都在赔钱卖车。
近日,《商报》(Handelsblatt)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奔驰每售出一辆车将损失600欧元(约合人民币4885元);宝马更惨,每卖出一辆车就要损失1100欧元(约合人民币8956元)。就连汽车巨头大众也难逃厄运。其销量同比下降28%,几乎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415欧元(约合人民币3379元)。
疫情“黑天鹅”让汽车生意变成了“亏本生意”。大部分汽车企业入不敷出,一些边缘品牌甚至难以为继。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曾表示:“大众目前在中国市场之外没有收入,但仍需承担每周约20亿欧元的固定成本。”“利润牛”北京奔驰也抱怨,工厂停产一天损失就达4亿元。
“亏”字打头。
各大车企的财务报表上都写着“无奈”二字。
戴姆勒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4.07亿欧元,同比下降18%;税前利润为亏损10.65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2.4亿欧元;净利润为亏损17.38亿欧元,同比由盈转亏大幅下滑291.6%。
来源:戴姆勒官方
奥迪股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61.31亿欧元,同比下降23.2%;税前利润为亏损13.52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5.57亿欧元;税后利润为亏损10.19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1.68亿元,由盈转亏。
宝马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2.25亿欧元,同比下降10.3%;税前利润为4.98亿欧元,同比下降82.3%;净利润3.62亿欧元,同比下降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亿欧元,同比下降约84%。
德系车企日子不好过,日系车企也是水深火热。2020财年第一季度(4-6月),日产亏损1539亿日元,三菱亏损1761亿日元,本田亏损808亿日元,马自达亏损453亿日元,斯巴鲁亏损157亿日元。
亏损和利润下降已经成为车企财务报表的主旋律。这背后是汽车行业产量和需求双双下滑。
据研究机构AutoAnalysis统计,疫情期间,大众、戴姆勒、宝马、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至少有120家工厂停工。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llenius表示,疫情期间,戴姆勒全球大部分工厂关闭,行政运营也暂停,仅保留研发工作。R&D的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也被分成两组,轮流工作。
根据AutoAnalysis之前的计算,如果欧洲和北美的汽车工厂关闭到4月底,汽车行业将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官方
工厂的机械臂停止了运转,汽车厂也失去了往日疫情时的轰鸣。车企高管“造更多车,卖更多钱”的梦想一一破灭,工厂使用费、新技术研发费等固定支出成为他们肩上的大山。
《未来汽车日报》统计后发现,宝马每年的R&D费用超过50亿欧元。大众年均研发费用超过150亿欧元;戴姆勒计划2020年在R&D、资本和非运营支出上花费160亿欧元。保时捷上半年销售回报率大幅下降,但仍未改变在新技术上投资150亿欧元的计划。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这些车企也不敢减少R&D的资金,因为核心技术将是他们进入下一个竞争时代的入场券。
和生产方一起的,还有需求方。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29%,短期内难以恢复。其中,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减少15%,美国和欧洲销量将减少18%和36%。
中汽协数据显示,1-7月全球汽车市场销量下降25%。多数分析师预测,今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约为7000万辆,降幅不低于20%。
“汽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只有增加销量,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也就是说,汽车市场恢复正常生产和需求后,成本是可以降低的。”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份额在下降,车企会牺牲单车利润进行降价销售,以保证在特殊时期能够生存。
节俭能化危机为机遇吗?
卖车盈利希望渺茫,车企不得不走上紧缩之路。
裁员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之一,被很多车企采用。疫情爆发时,海外各大车企裁员的消息开始频繁出现在报道中。就连一向被认为不差钱的奢侈品牌也集体勒紧了裤腰带。
今年4月至5月底,雷诺、沃尔沃、宝马、FCA、本田、日产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ZF相继宣布裁员。6月之后,宝马、戴姆勒、雷诺、沃尔沃等欧洲企业发布了新一轮裁员计划。
图片来源:沃尔沃官方
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缪尔森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的汽车市场非常糟糕,疫情的余波将继续压低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因此公司不得不相应调整组织结构。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海外车企裁员人数将超过10万人,裁员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同时,车企也降薪帮助公司一起度过难关。
从4月13日起,特斯拉宣布对管理层进行临时降薪:副总裁及以上薪酬削减30%,总监及以上薪酬削减20%,其余员工薪酬削减10%,直至第二季度末。从5月1日起,福特汽车公司300名高管减薪20%-50%,持续至少5个月。通用汽车宣布延期支付所有员工20%的工资,并在2021年3月15日前补发;FCA还宣布延期支付员工20%的工资,董事会所有成员将在2020年放弃剩余的工资;戴姆勒采取自上而下的降薪策略。到年底,首席执行官康和管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将获得20%的固定降薪,监事会成员将获得20%的降薪,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将获得10%的降薪。
“裁员降薪是车企在特殊时期的不得已之举,但也说明车企降低成本的空间不大。”崔东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零部件制造商也面临着金融危机,所以车企很难从采购上降低成本。”
然而,意在“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的丰田,却把心思转移到了零部件供应商身上。
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今年7月,丰田曾发文要求发动机等零部件厂商降价。丰田认为,用于发动机和运转部件零件的部分特殊钢价格比2019年下半年(2019年10月-2020年3月)每吨下降了约7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64元),因此要求降低相应特殊钢的零件价格。此前,丰田每年与零部件供应商沟通两次(4月和10月)调整价格,但中途要求降价的情况非常罕见。
与此同时,现有车企也开始“借钱度日”。通用汽车从信贷额度中撤回了160亿美元,并将其现金储备增加了一倍。福特汽车公司提取了154亿美元,并暂停发放股息,以增加其财务灵活性。据外媒报道,丰田正在寻求1万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的贷款,戴姆勒也在寻求100亿欧元的银行资金支持。
裁员、降薪、“压榨”零部件供应商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在汽车行业大变革时期,以特斯拉为首的新生力量已经对燃油车市场发起了快速攻势,传统车企的阵痛还在后头。
未来汽车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作者|苏鹏
编辑|旅行
疫情之下,全球汽车行业遭受重创,连奔驰、宝马都在赔钱卖车。
近日,《商报》(Handelsblatt)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奔驰每售出一辆车将损失600欧元(约合人民币4885元);宝马更惨,每卖出一辆车就要损失1100欧元(约合人民币8956元)。就连汽车巨头大众也难逃厄运。其销量同比下降28%,几乎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415欧元(约合人民币3379元)。
疫情“黑天鹅”让汽车生意变成了“亏本生意”。大部分汽车企业入不敷出,一些边缘品牌甚至难以为继。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曾表示:“大众目前在中国市场之外没有收入,但仍需承担每周约20亿欧元的固定成本。”“利润牛”北京奔驰也抱怨,工厂停产一天损失就达4亿元。
“亏”字打头。
各大车企的财务报表上都写着“无奈”二字。
戴姆勒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4.07亿欧元,同比下降18%;税前利润为亏损10.65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2.4亿欧元;净利润为亏损17.38亿欧元,同比由盈转亏大幅下滑291.6%。
来源:戴姆勒官方
奥迪股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61.31亿欧元,同比下降23.2%;税前利润为亏损13.52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5.57亿欧元;税后利润为亏损10.19亿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1.68亿元,由盈转亏。
宝马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2.25亿欧元,同比下降10.3%;税前利润为4.98亿欧元,同比下降82.3%;净利润3.62亿欧元,同比下降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亿欧元,同比下降约84%。
德系车企日子不好过,日系车企也是水深火热。2020财年第一季度(4-6月),日产亏损1539亿日元,三菱亏损1761亿日元,本田亏损808亿日元,马自达亏损453亿日元,斯巴鲁亏损157亿日元。
亏损和利润下降已经成为车企财务报表的主旋律。这背后是汽车行业产量和需求双双下滑。
据研究机构AutoAnalysis统计,疫情期间,大众、戴姆勒、宝马、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至少有120家工厂停工。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llenius表示,疫情期间,戴姆勒全球大部分工厂关闭,行政运营也暂停,仅保留研发工作。R&D的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也被分成两组,轮流工作。
根据AutoAnalysis之前的计算,如果欧洲和北美的汽车工厂关闭到4月底,汽车行业将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官方
工厂的机械臂停止了运转,汽车厂也失去了往日疫情时的轰鸣。车企高管“造更多车,卖更多钱”的梦想一一破灭,工厂使用费、新技术研发费等固定支出成为他们肩上的大山。
《未来汽车日报》统计后发现,宝马每年的R&D费用超过50亿欧元。大众年均研发费用超过150亿欧元;戴姆勒计划2020年在R&D、资本和非运营支出上花费160亿欧元。保时捷上半年销售回报率大幅下降,但仍未改变在新技术上投资150亿欧元的计划。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这些车企也不敢减少R&D的资金,因为核心技术将是他们进入下一个竞争时代的入场券。
和生产方一起的,还有需求方。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29%,短期内难以恢复。其中,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减少15%,美国和欧洲销量将减少18%和36%。
中汽协数据显示,1-7月全球汽车市场销量下降25%。多数分析师预测,今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约为7000万辆,降幅不低于20%。
“汽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只有增加销量,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也就是说,汽车市场恢复正常生产和需求后,成本是可以降低的。”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份额在下降,车企会牺牲单车利润进行降价销售,以保证在特殊时期能够生存。
节俭能化危机为机遇吗?
卖车盈利希望渺茫,车企不得不走上紧缩之路。
裁员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之一,被很多车企采用。疫情爆发时,海外各大车企裁员的消息开始频繁出现在报道中。就连一向被认为不差钱的奢侈品牌也集体勒紧了裤腰带。
今年4月至5月底,雷诺、沃尔沃、宝马、FCA、本田、日产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ZF相继宣布裁员。6月之后,宝马、戴姆勒、雷诺、沃尔沃等欧洲企业发布了新一轮裁员计划。
图片来源:沃尔沃官方
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缪尔森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的汽车市场非常糟糕,疫情的余波将继续压低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因此公司不得不相应调整组织结构。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海外车企裁员人数将超过10万人,裁员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同时,车企也降薪帮助公司一起度过难关。
从4月13日起,特斯拉宣布对管理层进行临时降薪:副总裁及以上薪酬削减30%,总监及以上薪酬削减20%,其余员工薪酬削减10%,直至第二季度末。从5月1日起,福特汽车公司300名高管减薪20%-50%,持续至少5个月。通用汽车宣布延期支付所有员工20%的工资,并在2021年3月15日前补发;FCA还宣布延期支付员工20%的工资,董事会所有成员将在2020年放弃剩余的工资;戴姆勒采取自上而下的降薪策略。到年底,首席执行官康和管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将获得20%的固定降薪,监事会成员将获得20%的降薪,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将获得10%的降薪。
“裁员降薪是车企在特殊时期的不得已之举,但也说明车企降低成本的空间不大。”崔东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零部件制造商也面临着金融危机,所以车企很难从采购上降低成本。”
然而,意在“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的丰田,却把心思转移到了零部件供应商身上。
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今年7月,丰田曾发文要求发动机等零部件厂商降价。丰田认为,用于发动机和运转部件零件的部分特殊钢价格比2019年下半年(2019年10月-2020年3月)每吨下降了约7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64元),因此要求降低相应特殊钢的零件价格。此前,丰田每年与零部件供应商沟通两次(4月和10月)调整价格,但中途要求降价的情况非常罕见。
与此同时,现有车企也开始“借钱度日”。通用汽车从信贷额度中撤回了160亿美元,并将其现金储备增加了一倍。福特汽车公司提取了154亿美元,并暂停发放股息,以增加其财务灵活性。据外媒报道,丰田正在寻求1万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的贷款,戴姆勒也在寻求100亿欧元的银行资金支持。
裁员、降薪、“压榨”零部件供应商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在汽车行业大变革时期,以特斯拉为首的新生力量已经对燃油车市场发起了快速攻势,传统车企的阵痛还在后头。
未来汽车日报
TechWeb9月4日消息,特斯拉供应商旭升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副总经理钱海明因个人原因辞职。
1900/1/1 0:00:00车企半年报显示,头部车企营收呈现差异化趋势。近日,车企陆续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因受疫情和车市大环境的双重影响,大部分车企业绩和销量呈下滑态势,且存在两极分化。
1900/1/1 0:00:00卡门简报整理张一头条通用和本田将在北美成立战略联盟,共享整车平台和驱动系统9月3日,已经在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电池及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合作的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
1900/1/1 0:00:00来源:pexels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9月3日,因背后股东重庆力帆遭遇资金危机,从2015年上线运营的重庆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也出现了无法在约定时间退还用户千元押金的问题。
1900/1/1 0:00:00据相关信息显示,近期网上出现的“国产Model3磷酸铁锂电池版车型售价23万元起售”消息为谣言,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在某微信聊天中对此进行了辟谣。
1900/1/1 0:00:00网易汽车9月4日报道9月4日上午,一辆新款S90RECHARGET8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成为沃尔沃大庆工厂生产的第20万辆S9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