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徐昊)消息:9月13日,SAIC公布首个“氢战略”计划,到2025年实现“10款、100亿款、1000人、10000辆”四大目标:推出至少10款完整的燃料电池产品;SAIC杰氢科技已达到100亿市值;建立超过1000人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10%以上。
“SAIC将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推动新一代自主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车产品上的批量应用,并适时推出燃料电池乘用车新产品。”在其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同时发布后,SAIC透露了在燃料电池领域“商旅兼顾”的战略。
“SAIC在氢燃料电池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虽然在乘用车方面与丰田等跨国品牌仍有差距,但已展现出强大的能力。”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马表示。
“兼营商业”的商业化
作为中国第一家部署氢燃料电池的汽车企业,SAIC在过去二十年中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的研发费用。六年来,荣威750、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型客车、申沃燃料电池客车、SAIC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料电池专用车相继投入运营,累计商业运营里程近500万公里。
此次亮相的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基于SAIC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它使用130千瓦的燃料电池和70兆帕的储氢系统。在装满6.4公斤的高压氢气瓶后,NEDC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按照计划,SAIC大通EUNIQ 7将于年内上市。
由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成本较高,一般认为燃料电池适合商用车,而乘用车更适合纯电动技术。“目前的基础设施更符合燃料电池商用车用户的地域特点。加一次氢会有很长的续航里程和很高的能量密度效率。”在承认燃料电池目前的属性更适合商用车后,SAIC副总裁兰表示,随着加氢站的大规模铺设,未来一旦技术再次突破,乘用车也将采用燃料电池。
此外,杰氢科技总经理陆冰冰认为,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降低可以通过大规模、国产化替代来实现。“首先要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其次是与电堆和系统生产制造相关的工程工艺和设备的国产化,以及试验、研发设备的国产化。”陆冰冰解释了“本土化”的概念。
据了解,SAIC旗下的何洁科技已经掌握了从核心部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全正向开发能力,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PROME P390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PROME M3H电堆完全自主设计研发,58个一级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这项政策仍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除了企业加大投入外,补贴政策仍起着决定性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6175辆。根据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三步走”战略,2020年、2025年、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万辆、5万辆、100万辆。
但数据显示,1-8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567辆和578辆,同比分别下降52.3%和48.6%。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247辆,才能实现目标。
今年以来政策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是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减半的主要原因。2019年底,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补贴的延迟,企业为了避免重大变化,集中精力在当年年底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计划……在2020年的补贴政策中。
2020年,政策变了。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取消了给予消费者购买补贴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方式,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地区,重点开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央财政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示范城市进行奖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示范城市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具体文件出台。
9月5日,在2020 TEDA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岭表示,应用示范是下一步中央财政奖励的重点。“本次示范重点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卡倾斜。”
“一开始,FCV80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补贴。现在我们正在考虑更多的商业旅游市场。以北上广为例,市场规模足以支撑EUNIQ 7的发展。”尽管政策有所调整,蓝仍然看好优尼科的未来。财联社(上海记者徐昊)消息:9月13日,SAIC公布首个“氢战略”计划,到2025年实现“10款、100亿款、1000人、10000辆”四大目标:推出至少10款完整的燃料电池产品;SAIC杰氢科技已达到100亿市值;建立超过1000人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10%以上。
“SAIC将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推动新一代自主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车产品上的批量应用,并适时推出燃料电池乘用车新产品。”在其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同时发布后,SAIC透露了在燃料电池领域“商旅兼顾”的战略。
“SAIC在氢燃料电池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虽然在乘用车方面与丰田等跨国品牌仍有差距,但已展现出强大的能力。”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马表示。
“兼营商业”的商业化
作为中国第一家部署氢燃料电池的汽车企业,SAIC在过去二十年中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的研发费用。六年来,荣威750、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型客车、申沃燃料电池客车、SAIC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料电池专用车相继投入运营,累计商业运营里程近500万公里。
此次亮相的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基于SAIC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它使用130千瓦的燃料电池和70兆帕的储氢系统。在装满6.4公斤的高压氢气瓶后,NEDC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按照计划,SAIC大通EUNIQ 7将于年内上市。
由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成本较高,一般认为燃料电池适合商用车,而乘用车更适合纯电动技术。“目前的基础设施更符合燃料电池商用车用户的地域特点。加一次氢会有很长的续航里程和很高的能量密度效率。”在承认燃料电池目前的属性更适合商用车后,SAIC副总裁兰表示,随着加氢站的大规模铺设,未来一旦技术再次突破,乘用车也将采用燃料电池。
此外,杰氢科技总经理陆冰冰认为,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降低可以通过大规模、国产化替代来实现。“首先要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其次是与电堆和系统生产制造相关的工程工艺和设备的国产化,以及试验、研发设备的国产化。”陆冰冰解释了“本土化”的概念。
据了解,SAIC旗下的何洁科技已经掌握了从核心部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全正向开发能力,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PROME P390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PROME M3H电堆完全自主设计研发,58个一级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这项政策仍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除了企业加大投入外,补贴政策仍起着决定性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6175辆。根据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三步走”战略,2020年、2025年、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万辆、5万辆、100万辆。
但数据显示,1-8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567辆和578辆,同比分别下降52.3%和48.6%。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247辆,才能实现目标。
今年以来政策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是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减半的主要原因。2019年底,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补贴的延迟,企业为了避免重大变化,集中精力在当年年底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计划……在2020年的补贴政策中。
2020年,政策变了。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取消了给予消费者购买补贴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方式,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地区,重点开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央财政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示范城市进行奖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示范城市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具体文件出台。
9月5日,在2020 TEDA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岭表示,应用示范是下一步中央财政奖励的重点。“本次示范重点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卡倾斜。”
“一开始,FCV80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补贴。现在我们正在考虑更多的商业旅游市场。以北上广为例,市场规模足以支撑EUNIQ 7的发展。”尽管政策有所调整,蓝仍然看好优尼科的未来。
日前,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发现,南京盛腾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盛腾汽车)已于9月9日正式成立。据称,盛腾汽车正在筹集约20亿元资金,用于拜腾首款车型研发生产,以期实现量产。
1900/1/1 0:00:00雷锋网按,安全一直是道路运输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以两客一危为典型的、体型庞大盲区多的商用车来说。
1900/1/1 0:00:00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当代人的消费观也变得越来令人迷惑。“买800块的衣服可以,8块钱的运费不行。”“300块的口红秒下单,20块的会员买不起。
1900/1/1 0:00:00昨晚,代表着宝马集团创新纯电思维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宝马iX3迎来在中国的首秀,并宣布以4751万人民币开启预售。
1900/1/1 0:00:00卡门简报整理邹帅头条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二期开业9月14日,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二期正式开业,这是宝马全球生产网络中全球首家生产BMW第五代动力电池的工厂。
1900/1/1 0:00:00TechWeb9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预计将在今年12月中旬推送改进后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