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com(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com) Press:终于,在9月17日的线上云起发布会上,阿里期待已久的首款物流机器人惊喜亮相。
这是一款面向终端物流场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虽然阿里也称其为物流机器人,但从设计角度来看,它其实和一般的自动驾驶物流车没什么区别。
这个物流机器人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可爱名字——小曼驴。
用阿里的话来说,“毛驴”曾经是中国最常用的劳动、运输、集市、货物运输的工具。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云化、数字化,但社会运行的核心需求从未改变。全时终端物流服务的“小人驴”,可以说是数字原生时代的公平工具。
用“Mandonkey”代替物流配送,确实有“使命必达”的温馨可爱属性。同时,阿里也期待这个物流机器人相当聪明、能干、安全。
事实上,“小人驴”融合了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拥有类似人类的认知智能,大脑应急反应速度是人类的7倍。
因此,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松应对复杂路况,智能选择最优路径;4度电可以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可以送500个快递。雷雨、闪电、高温雨雪、车库、隧道等极端环境都不会影响其性能。
小曼驴的出现也宣告了阿里正式进入机器人赛道。据悉,阿里巴巴已经注册了小满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机器人的研发和量产。
据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介绍,这款机器人将很快大规模应用于社区、学校、办公园区。
小毛驴有多聪明?
从外观设计来看,“小人驴”的尺寸为2100*900*1200mm(加上激光雷达的高度为1445mm)。
车身外观采用银灰色调,线条圆润可爱又不失科技属性。
车身虽然不大,但是车厢可以自由定制。按照每辆车装载50件正常尺寸的快递/包裹/外卖,每天配送10次计算,机器人的峰值产能可以达到一天500单。
车速方面,为了终端场景的安全,机器人的最高速度设定为20km/h,这也是一般物流车或机器人的通常速度。
工作寿命方面,“小曼驴”采用拉出式充电电池,每次充电4度,续航里程102公里。机器人行驶100公里消耗的电量,比吃两个小时火锅消耗的电量还少。
至于功耗,小满驴的功率只有615w,不到戴森吹风机(1600w)的一半,不到常规电磁炉(2000w左右)的三分之一。
但作为物流机器人,新智家更看重的是“小人驴”在实际物流运输中的表现。
虽然末端无人配送一直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容易落地的场景之一,但并不代表其实际落地很容易。
由于终端场景中的道路大多是非结构化的,机器人虽然在低速行驶,但却要应对极其复杂的游戏需求。
物流机器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要及时感知和躲避小区道路上突然出现的人、车、猫狗以及各种障碍物,实现转弯、停车、超车、倒车等操作。更重要的是,智能回避不是“智障”。
阿里还提到,机器人要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或者解决冰冻机器人问题(机器人冰冻问题是指一旦环境超过一定的复杂度,机器人会认为所有前进的路径都不安全,所以会在原地“冰冻”以避免碰撞等。).
如果环境持续复杂,车辆系统显然会陷入瘫痪状态。
那么,阿里的“小毛驴”能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阿里方面表示,“小曼驴”足够聪明,它拥有类似人类的认知决策能力,自动驾驶率达到99.9999%。在云起会议的视频演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复杂的终端场景中,我们可以自由驾驶,平稳躲避障碍物,顺利处理转弯、急停、超车和倒车。
同时,“小人驴”识别数百名行人和车辆只需0.01秒。当遇到危险需要紧急停车时,只需要0.1s大脑就可以完成决策、规划和发出控制指令。
让新智家眼前一亮的是,这款机器人拥有五重安全设计。其系统架构有五个冗余设计:大脑决策、冗余小脑、异常检测制动、触点保护制动和远程保护。
此外,“小人驴”还具备量产能力。阿里通过自研算法和深度定制,将机器人的制造成本降低到量产水平。
可见“小人驴”在智能、安全、量产三个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阿里用三年时间造了一头驴。
事实上,阿里早在2017年就开始组建内部自动驾驶团队,但外界始终无法一窥全貌。今年以来,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动作不断。
6月4日,阿里达摩院研发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最新迭代。基于多传感器紧耦合算法……融合,没有GPS信号也能实现厘米级定位。
4月22日,阿里达摩院发布了自动驾驶“混合仿真测试平台”。模拟一个极端场景只需30秒,系统每日虚拟测试里程可超过800万公里。
4月8日,阿里达摩院自主研发了一款车载摄像头的ISP处理器。配备这种处理器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大大提高车载摄像头在白天和夜晚的图像识别能力。
时间走得更远。在去年9月的云起大会上,阿里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王刚也发布了AutoDrive平台,试图解决自动驾驶场景分类过于粗糙的问题。
这些技术发布看似零碎,其实是阿里自动驾驶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节点。
随着“小人驴”的正式亮相,阿里在自动驾驶物流领域的面纱基本解开。
从上面的技术图可以看出,阿里主要围绕“智能、安全、量产”三点打磨技术和产品。
比如在算法层面,达摩院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平台”的算法框架。
阿里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王刚曾这样解释
“小前台、大中平台”的本质是构建一个计算驱动、数据驱动的赋能组织,让不同的算法减少对人工设计的依赖。
因此,在去年9月的云起大会上,阿里推出了自动驾驶机器学习平台AutoDrive,用机器代替人工调整参数、优化模型,提高算法研发效率,试图解决自动驾驶场景分类过于粗糙的问题。
基于AutoDrive平台的支持,感知、定位、决策规划等“小前台”可以不断提出更轻、更快的算法模型。
当然,在算法不断让车辆智能化的同时,阿里也在不断摆脱计算能力带来的束缚。
达摩院背靠阿里云,无疑让这件事变得更容易。阿里云的大规模云计算资源、大规模计算集群工程运维、大规模云数据存储等资源,都可以成为阿里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奶牛”。
因此,达摩院在AutoDrive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云平台,将海量数据(场景数据库、自动驾驶车辆数据、数据采集车辆数据)搬到阿里云上,打通了数据采集、数据标注、仿真、模型训练、评估等一整套系统。
同时,阿里还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降低硬件成本,拉低功耗。
其物流机器人的嵌入式计算平台、传感器、定位单元等硬件均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达摩院自主研发了一款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异构计算单元,可以达到1/3计算能力的同等智能水平。
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计算单元功耗降低72%,成本降低50%,体积降低62%。在传感器方面,达摩院提出了多层次、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方案,包括激光雷达、相机、毫米波雷达、惯性导航等传感器。
这些都是小曼驴聪明、能干、安全的原因。
但是,这些技术并不是小曼驴的专属。
活动当天,阿里还发布了机器人平台。基于这些灵活的技术模块,阿里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
张建锋在云起大会的演讲中表示,除了轮式机器人,机器人平台还将开发用于消防救灾、防疫消、机场服务、景区游览、安全巡逻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如双足、履带等。
结局
事实上,阿里做机器人物流在业内早已众所周知。
张建锋在发布现场表示:“物流配送需求正在快速爆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
然而,终端物流是世界上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环节……乐物流系统。对于阿里庞大的物流量,确实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而物流机器人就是阿里的解决方案。
很久以前,王阿丽一伙也说过:
自动驾驶物流并不是要在阿里内部创造一个新的赛道。反而是阿里生态非常自然的延伸,可以配合内部业务。以业务为牵引,以场景为驱动,推动阿里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未来,小曼驴机器人将率先在菜鸟驿站大规模投入使用,正式迈出蓝图的第一步。但阿里给我们的想象远不止这些。
(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雷锋。com(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com) Press:终于,在9月17日的线上云起发布会上,阿里期待已久的首款物流机器人惊喜亮相。
这是一款面向终端物流场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虽然阿里也称其为物流机器人,但从设计角度来看,它其实和一般的自动驾驶物流车没什么区别。
这个物流机器人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可爱名字——小曼驴。
用阿里的话来说,“毛驴”曾经是中国最常用的劳动、运输、集市、货物运输的工具。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云化、数字化,但社会运行的核心需求从未改变。全时终端物流服务的“小人驴”,可以说是数字原生时代的公平工具。
用“Mandonkey”代替物流配送,确实有“使命必达”的温馨可爱属性。同时,阿里也期待这个物流机器人相当聪明、能干、安全。
事实上,“小人驴”融合了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拥有类似人类的认知智能,大脑应急反应速度是人类的7倍。
因此,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松应对复杂路况,智能选择最优路径;4度电可以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可以送500个快递。雷雨、闪电、高温雨雪、车库、隧道等极端环境都不会影响其性能。
小曼驴的出现也宣告了阿里正式进入机器人赛道。据悉,阿里巴巴已经注册了小满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机器人的研发和量产。
据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介绍,这款机器人将很快大规模应用于社区、学校、办公园区。
小毛驴有多聪明?
从外观设计来看,“小人驴”的尺寸为2100*900*1200mm(加上激光雷达的高度为1445mm)。
车身外观采用银灰色调,线条圆润可爱又不失科技属性。
车身虽然不大,但是车厢可以自由定制。按照每辆车装载50件正常尺寸的快递/包裹/外卖,每天配送10次计算,机器人的峰值产能可以达到一天500单。
车速方面,为了终端场景的安全,机器人的最高速度设定为20km/h,这也是一般物流车或机器人的通常速度。
工作寿命方面,“小曼驴”采用拉出式充电电池,每次充电4度,续航里程102公里。机器人行驶100公里消耗的电量,比吃两个小时火锅消耗的电量还少。
至于功耗,小满驴的功率只有615w,不到戴森吹风机(1600w)的一半,不到常规电磁炉(2000w左右)的三分之一。
但作为物流机器人,新智家更看重的是“小人驴”在实际物流运输中的表现。
虽然末端无人配送一直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容易落地的场景之一,但并不代表其实际落地很容易。
由于终端场景中的道路大多是非结构化的,机器人虽然在低速行驶,但却要应对极其复杂的游戏需求。
物流机器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要及时感知和躲避小区道路上突然出现的人、车、猫狗以及各种障碍物,实现转弯、停车、超车、倒车等操作。更重要的是,智能回避不是“智障”。
阿里还提到,机器人要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或者解决冰冻机器人问题(机器人冰冻问题是指一旦环境超过一定的复杂度,机器人会认为所有前进的路径都不安全,所以会在原地“冰冻”以避免碰撞等。).
如果环境持续复杂,车辆系统显然会陷入瘫痪状态。
那么,阿里的“小毛驴”能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阿里方面表示,“小人驴”足够聪明,它拥有类似人类的认知决策能力,自动驾驶率达到99.9999%。在云起会议的视频演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复杂的终端场景中,我们可以自由驾驶,平稳躲避障碍物,顺利处理转弯、急停、超车和倒车。
同时,“小人驴”识别数百名行人和车辆只需0.01秒。当遇到危险需要紧急停车时,只需要0.1s大脑就可以完成决策、规划和发出控制指令。
让新智家眼前一亮的是,这款机器人拥有五重安全设计。其系统架构有五个冗余设计:大脑决策、冗余小脑、异常检测制动、触点保护制动和远程保护。
此外,“小人驴”还具备量产能力。阿里通过自研算法和深度定制,将机器人的制造成本降低到量产水平。
可见“小人驴”在智能、安全、量产三个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阿里用三年时间造了一头驴。
事实上,阿里早在2017年就开始组建内部自动驾驶团队,但外界始终无法一窥全貌。今年以来,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动作不断。
6月4日,阿里达摩院研发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最新迭代。基于多传感器紧耦合算法……融合,没有GPS信号也能实现厘米级定位。
4月22日,阿里达摩院发布了自动驾驶“混合仿真测试平台”。模拟一个极端场景只需30秒,系统每日虚拟测试里程可超过800万公里。
4月8日,阿里达摩院自主研发了一款车载摄像头的ISP处理器。配备这种处理器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大大提高车载摄像头在白天和夜晚的图像识别能力。
时间走得更远。在去年9月的云起大会上,阿里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王刚也发布了AutoDrive平台,试图解决自动驾驶场景分类过于粗糙的问题。
这些技术发布看似零碎,其实是阿里自动驾驶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节点。
随着“小人驴”的正式亮相,阿里在自动驾驶物流领域的面纱基本解开。
从上面的技术图可以看出,阿里主要围绕“智能、安全、量产”三点打磨技术和产品。
比如算法层面,达摩院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平台”的算法框架。
阿里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王刚曾这样解释
“小前台、大中平台”的本质是构建一个计算驱动、数据驱动的赋能组织,让不同的算法减少对人工设计的依赖。
因此,在去年9月的云起大会上,阿里推出了自动驾驶机器学习平台AutoDrive,用机器代替人工调整参数、优化模型,提高算法研发效率,试图解决自动驾驶场景分类过于粗糙的问题。
基于AutoDrive平台的支持,感知、定位、决策规划等“小前台”可以不断提出更轻、更快的算法模型。
当然,在算法不断让车辆智能化的同时,阿里也在不断摆脱计算能力带来的束缚。
达摩院背靠阿里云,无疑让这件事变得更容易。阿里云的大规模云计算资源、大规模计算集群工程运维、大规模云数据存储等资源,都可以成为阿里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奶牛”。
因此,达摩院在AutoDrive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云平台,将海量数据(场景数据库、自动驾驶车辆数据、数据采集车辆数据)搬到阿里云上,打通了数据采集、数据标注、仿真、模型训练、评估等一整套系统。
同时,阿里还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降低硬件成本,拉低功耗。
其物流机器人的嵌入式计算平台、传感器、定位单元等硬件均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达摩院自主研发了一款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异构计算单元,可以达到1/3计算能力的同等智能水平。
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计算单元功耗降低72%,成本降低50%,体积降低62%。在传感器方面,达摩院提出了多层次、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方案,包括激光雷达、相机、毫米波雷达、惯性导航等传感器。
这些都是小曼驴聪明、能干、安全的原因。
但是,这些技术并不是小曼驴的专属。
活动当天,阿里还发布了机器人平台。基于这些灵活的技术模块,阿里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
张建锋在云起大会的演讲中表示,除了轮式机器人,机器人平台还将开发用于消防救灾、防疫消、机场服务、景区游览、安全巡逻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如双足、履带等。
结局
事实上,阿里做机器人物流在业内早已众所周知。
张建锋在发布现场表示:“物流配送需求正在快速爆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
然而,终端物流是世界上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环节……乐物流系统。对于阿里庞大的物流量,确实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而物流机器人就是阿里的解决方案。
很久以前,王阿丽一伙也说过:
自动驾驶物流并不是要在阿里内部创造一个新的赛道。反而是阿里生态非常自然的延伸,可以配合内部业务。以业务为牵引,以场景为驱动,推动阿里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未来,小曼驴机器人将率先在菜鸟驿站大规模投入使用,正式迈出蓝图的第一步。但阿里给我们的想象远不止这些。
(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远程
陈彬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9月17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
1900/1/1 0:00:00日前,观致汽车官方公布了北京车展的参展阵容,官方表示在即将召开的北京车展期间,观致展台除了亮相已经开启预售的观致7,观致汽车全新的Milestone概念车将全球首发,
1900/1/1 0:00:009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在约60个ElectrifyAmerica充电站部署了Powerpack电池储能系统,预计到今年年底还会部署更多。
1900/1/1 0:00:00北京现代希望通过第五代途胜让消费者体验到现代汽车在动力总成技术、CVVD技术以及智能网联的强大实力,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出行生活,同时助力北京现代重塑技术品牌形象。
1900/1/1 0:00:00继9月2日,东风汽车宣布陈彬担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后,陈彬很快迎来了新的身份。
1900/1/1 0:00:00摘要PSA决定在今年四季度给予神龙公司5000万欧元的财务支持,并正与东风一起研究在明年给予神龙更多资源和支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