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宋PLUS爆红的背后:中国汽车从适应市场走向引导市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工业中的工业”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对汽车工业的定义。

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上升到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势必取得与之相称的地位,才能发挥第二产业最大支柱的作用。然而,“大而不强”的标签并没有完全从中国的汽车工业中去除。

中国汽车没有技术和R&D吗?现在在电动车、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都有突破,比如车载语音、刀片电池、车载接口等等。相反,更大的短板在于对市场的把握,从产品布局到市场塑造仍处于“跟随者”的角色。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营销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里的标准可以是技术标准、渠道规范,以及细分市场和产品趋势的定义和领导地位。以上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击中了中国汽车最吃亏的一点:当中国汽车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既要做好适应市场的基础工作,又要做好引导市场的开拓工作。

就像很多车企喜欢模仿手机公司,用加号给新车命名一样。但在PLUS的模型中,真正能理解PLUS内涵的模型,绝不会拘泥于固有层次的线性增长,而会被拓宽,向更高维度推进。这是比亚迪宋PLUS对SUV市场新标杆的最好诠释。

你说的“宽”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对太空的追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当年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写出不朽名句“有千万间宽敞的楼房”,到今天的流行音乐文化,斯蒂芬妮为了达到“一个完美的日子”,不得不唱:“我要一个有大落地窗的大房子”。

汽车行业也一直在“不断扩张”。还记得2010年之前,b级车的轴距标准是2,650mm以上,而现在即使是A级车也有大量代表跨过2,700mm的门槛。但是空间有三个维度,最应该探索哪个方向?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长轴距的长轴距所代表的趋势是增加径向长度;

轿车向城市SUV的进化,抬高了垂直高度;所以剩下的横向宽度才是最值得挖掘的维度。

相对于纵向的长度拉伸,左右空间的延伸更容易被直观地一目了然地封闭,进而从现实映射到内心,是一个豁达的世界。于是各种名句在我们心中翻滚:“海阔凭鱼跃,心阔凭福。”

但要做好宽体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增加轮距和车身宽度那么简单。

好在比亚迪宋PLUS给了宽体设计最好的示范。“宽体潮流SUV”,这是宋PLUS开创的新蓝海。宋PLUS作为比亚迪2020年推出的第二款重量级车型,自然不会满足于技术和设计的线性提升,开拓新的细分市场进行“上维运营”才是这位勇士的真正风格。

不要以为“宽体潮流SUV”只是说辞或者噱头。宋加已经深深植根于自身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你说的广是什么意思?

广,就是顺应消费升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宋PLUS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80mm,轴距为2,765mm。如果看同级别的SUV,显然已经创新高,成为同级最宽的车。自主SUV中,车身宽度大多在1830-1860mm之间,同门比亚迪宋和宋pro正好是区间两端点的典型。合资紧凑型SUV 1855mm左右,即使是升级为中型SUV的途观L,车身宽度也只有1839mm。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懂几何的人都知道,将其简化成矩形模型意味着一定的增加,增加宽度比增加长度更容易扩大面积——每增加1mm宽度增加的面积大于长度。因此,在空间获取上,宋PLUS精心为用户横向拓宽空间,目的是获得车内空间的最优解。

加宽的车身也更有利于设计师施展才华。在车辆设计越来越精美,客户品味越来越敏锐的今天,无异于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画布。龙脸3.0设计语言在宽大的车身支撑下获得了更广阔的范围。燃油版采用的点阵式前进气格栅,融入了中甲的设计元素,提升了视觉冲击力;正是因为宽体设计,宋PLUS才能够让天际线的1,011mm高位刹车灯有用武之地,创下行业之最。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无论是空间余量还是设计空间,宋PLUS都切中了消费升级“甜点”的人群诉求。

宽是为了迎合年轻潮流。

年轻化已经成为汽车领域“一个声音”这个词的进化方向。任何品牌转型都要叫年轻化、新四化。只是如何脱颖而出?这就考验了品牌能否对年轻化有深刻的理解。

宋PLUS的宽体设计正好贴近了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年轻人都爱什么车?简而言之就是新潮(审美)、运动(动力控制)、智能(科技),至少前两者和宽体设计有关。

宋PLUS在保持垂直空间的前提下,控制了车辆的高度,使得整体设计向更宽更低的造型进化,整体造型可以用“低洼”来形容。从视觉效果来看,低矮的造型提升了感官冲击,结合悬浮式车顶+滑背设计,运动风呼之欲出;从物理原理上讲,有利于降低阻力和重心,进而改善运动特性。无论是看似还是实际,宋PLUS的“宽体潮流SUV”都很贴合年轻人的调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当传统细分市场逐渐饱和,合资品牌在分工中取得先发优势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迫切需要寻求创新突破。这是一个比汽车行业蓝色时期建立细分市场更艰难的挑战。但宋PLUS的“宽体潮流SUV”令人欣慰的是,看到自主车企进行了深入思考,从适应市场走向引导市场更上一层楼。

质感:源于性能,高于性能。

人们常常嘲笑古希腊寓言中仰望天空、落入陷阱的天文学家,却忘了他们很容易顾此失彼;在追求高瞻远瞩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立足当下的必要性——是的,你不能失去创新的基础,就像你不能放弃今天,直奔明天。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比亚迪在宋加之初就明白,如果说创新细分市场“宽体潮流SUV”是一个上层建筑,那么要成为行业标杆,势必离不开下层建筑——在产品层面,在完成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后,是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价值、高品质感的诉求。

这并不是一套模糊的概念,或许对于理科生来说更容易理解——虽然听起来质感和高级感取决于主观感受,但根子还是演奏质量,可以算是后者的“衍生品”。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动力操控是宋PLUS对“质感源于性能,高于性能”的最好注脚。

性能方面,依靠更高效的进气系统、更先进的燃烧系统、更智能的热管理系统、高滚流比进气和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小云全新1.5TI大功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较上一代提升20%,最大功率在5,500rpm时达到136kW,最大扭矩在1500-3700 rpm。这不仅赋予了宋PLUS强劲的动力表现,还提升了发动机高达40%的低速响应性,热效率38%,也位居自主发动机前列。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你觉得这就够了吗?既然要塑造中国新一代SUV的品质标杆,自然不能停留在“强劲动力”的层面,只追求百公里加速或者极限速度。宋PLUS特别注重消费者对驾驶品质的感受。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在对新型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电液执行器、换挡拨叉等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后,传动效率高达95%,换挡平顺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宋PLUS还设置了ECO、NORMAL、SPORT三种截然不同的驾驶模式。虽然这种设定在业内很常见,但结合比亚迪首席底盘专家汉斯·柯克(Hans Kirk)的底盘调校,其他品牌也不可能随意对标。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底盘的舒适性和韧性,同级最小转弯半径5.55米,足以真正做到“一转”。“驾驶体验远超同级”,这是宋PLUS对自己动力操控水平的自信。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0

同样,设计也不会局限于“美观大方”。如何在符合黄金比例的同时,让观者感受到「视觉高级」?宋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高端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大道至简”是很多高端品牌喜欢用来标榜简约大气之美的表达方式。为了简化车身线条,宋PLUS将引擎盖与翼子板之间的接缝融入车身腰线,配合特殊冲压工艺的引擎盖,突出超低长宽比带来的运动感。奥迪A4L是接缝腰线融合的先例,引擎盖的特殊冲压工艺多用于豪华品牌,所以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外观美感,也成功营造了高端氛围。

内饰的设计对质感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外观。为了达到原创设计风格和全面内饰创新的效果,过去被豪华车垄断、多用于编织座椅的“渐变内饰”被宋PLUS用于真皮内饰。每一行设计元素和做工水平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骄傲地告诉观者,制造技术高超,审美理解极佳。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1

……随着科技感和高档感越来越重合,“技术先进的车才是高档车”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通过智能科技体现产品的高端特性?高端智能功能既要功能丰富,又要应用方便,能与设计美感相结合,同时能自我迭代,远程更新。宋加显然是有备而来。

有车联网的新车很多,宋PLUS标配的第三代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功能丰富度惊人,可以随意下载400万+APP功能;也有很多新车标配了智能钥匙和宋PLUS的NFC车钥匙功能,即使手机没电没网也能正常开、锁车门。大量使用液晶仪表,宋PLUS的多层悬浮设计兼顾美观。副驾的沉浸式智能数字交互面板具有温度调节、音乐播放、空气净化等多重功能。,并且还与镀铬装饰条等设计细节形成审美呼应。“工业中的工业”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对汽车工业的定义。

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上升到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势必取得与之相称的地位,才能发挥第二产业最大支柱的作用。然而,“大而不强”的标签并没有完全从中国的汽车工业中去除。

中国汽车没有技术和R&D吗?现在在电动车、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都有突破,比如车载语音、刀片电池、车载接口等等。相反,更大的短板在于对市场的把握,从产品布局到市场塑造仍处于“跟随者”的角色。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营销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里的标准可以是技术标准、渠道规范,以及细分市场和产品趋势的定义和领导地位。以上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击中了中国汽车最吃亏的一点:当中国汽车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既要做好适应市场的基础工作,又要做好引导市场的开拓工作。

就像很多车企喜欢模仿手机公司,用加号给新车命名一样。但在PLUS的模型中,真正能理解PLUS内涵的模型,绝不会拘泥于固有层次的线性增长,而会被拓宽,向更高维度推进。这是比亚迪宋PLUS对SUV市场新标杆的最好诠释。

你说的“宽”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对太空的追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当年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写出不朽名句“有千万间宽敞的楼房”,到今天的流行音乐文化,斯蒂芬妮为了达到“一个完美的日子”,不得不唱:“我要一个有大落地窗的大房子”。

汽车行业也一直在“不断扩张”。还记得2010年之前,b级车的轴距标准是2,650mm以上,而现在即使是A级车也有大量代表跨过2,700mm的门槛。但是空间有三个维度,最应该探索哪个方向?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长轴距的长轴距所代表的趋势是增加径向长度;

轿车向城市SUV的进化,抬高了垂直高度;所以剩下的横向宽度才是最值得挖掘的维度。

相对于纵向的长度拉伸,左右空间的延伸更容易被直观地一目了然地封闭,进而从现实映射到内心,是一个豁达的世界。于是各种名句在我们心中翻滚:“海阔凭鱼跃,心阔凭福。”

但要做好宽体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增加轮距和车身宽度那么简单。

好在比亚迪宋PLUS给了宽体设计最好的示范。“宽体潮流SUV”,这是宋PLUS开创的新蓝海。宋PLUS作为比亚迪2020年推出的第二款重量级车型,自然不会满足于技术和设计的线性提升,开拓新的细分市场进行“上维运营”才是这位勇士的真正风格。

不要以为“宽体潮流SUV”只是说辞或者噱头。宋加已经深深植根于自身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你说的广是什么意思?

广,就是顺应消费升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宋PLUS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80mm,轴距为2,765mm。如果看同级别的SUV,显然已经创新高,成为同级最宽的车。自主SUV中,车身宽度大多在1830-1860mm之间,同门比亚迪宋和宋pro正好是区间两端点的典型。合资紧凑型SUV 1855mm左右,即使是升级为中型SUV的途观L,车身宽度也只有1839mm。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懂几何的人都知道,将其简化成矩形模型意味着一定的增加,增加宽度比增加长度更容易扩大面积——每增加1mm宽度增加的面积大于长度。因此,在空间获取上,宋PLUS精心为用户横向拓宽空间,目的是获得车内空间的最优解。

加宽的车身也更有利于设计师施展才华。在车辆设计越来越精美,客户品味越来越敏锐的今天,无异于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画布。龙脸3.0设计语言在宽大的车身支撑下获得了更广阔的范围。燃油版采用的点阵式前进气格栅,融入了中甲的设计元素,提升了视觉冲击力;正是因为宽体设计,宋PLUS才能够让天际线的1,011mm高位刹车灯有用武之地,创下行业之最。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无论是空间余量还是设计空间,宋PLUS都切中了消费升级“甜点”的人群诉求。

宽是为了迎合年轻潮流。

年轻化已经成为汽车领域“一个声音”这个词的进化方向。任何品牌转型都要叫年轻化、新四化。只是如何脱颖而出?这就考验了品牌能否对年轻化有深刻的理解。

宋PLUS的宽体设计正好贴近了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年轻人都爱什么车?简而言之就是新潮(审美)、运动(动力控制)、智能(科技),至少前两者和宽体设计有关。

宋PLUS在保持垂直空间的前提下,控制了车辆的高度,使得整体设计向更宽更低的造型进化,整体造型可以用“低洼”来形容。从视觉效果来看,低矮的造型提升了感官冲击,结合悬浮式车顶+滑背设计,运动风呼之欲出;从物理原理上讲,有利于降低阻力和重心,进而改善运动特性。无论是看似还是实际,宋PLUS的“宽体潮流SUV”都很贴合年轻人的调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当传统细分市场逐渐饱和,合资品牌在分工中取得先发优势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迫切需要寻求创新突破。这是一个比汽车行业蓝色时期建立细分市场更艰难的挑战。但宋PLUS的“宽体潮流SUV”令人欣慰的是,看到自主车企进行了深入思考,从适应市场走向引导市场更上一层楼。

质感:源于性能,高于性能。

人们常常嘲笑古希腊寓言中仰望天空、落入陷阱的天文学家,却忘了他们很容易顾此失彼;在追求高瞻远瞩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立足当下的必要性——是的,你不能失去创新的基础,就像你不能放弃今天,直奔明天。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比亚迪在宋加之初就明白,如果说创新细分市场“宽体潮流SUV”是一个上层建筑,那么要成为行业标杆,势必离不开下层建筑——在产品层面,在完成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后,是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价值、高品质感的诉求。

这并不是一套模糊的概念,或许对于理科生来说更容易理解——虽然听起来质感和高级感取决于主观感受,但根子还是演奏质量,可以算是后者的“衍生品”。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动力操控是宋PLUS对“质感源于性能,高于性能”的最好注脚。

性能方面,依靠更高效的进气系统、更先进的燃烧系统、更智能的热管理系统、高滚流比进气和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小云全新1.5TI大功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较上一代提升20%,最大功率在5,500rpm时达到136kW,最大扭矩在1500-3700 rpm。这不仅赋予了宋PLUS强劲的动力表现,还提升了发动机高达40%的低速响应性,热效率38%,也位居自主发动机前列。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你觉得这就够了吗?既然要塑造中国新一代SUV的品质标杆,自然不能停留在“强劲动力”的层面,只追求百公里加速或者极限速度。宋PLUS特别注重消费者对驾驶品质的感受。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

在对新型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电液执行器、换挡拨叉等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后,传动效率高达95%,换挡平顺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宋PLUS还设置了ECO、NORMAL、SPORT三种截然不同的驾驶模式。虽然这种设定在业内很常见,但结合比亚迪首席底盘专家汉斯·柯克(Hans Kirk)的底盘调校,其他品牌也不可能随意对标。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底盘的舒适性和韧性,同级最小转弯半径5.55米,足以真正做到“一转”。“驾驶体验远超同级”,这是宋PLUS对自己动力操控水平的自信。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0

同样,设计也不会局限于“美观大方”。如何在符合黄金比例的同时,让观者感受到「视觉高级」?宋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高端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大道至简”是很多高端品牌喜欢用来标榜简约大气之美的表达方式。为了简化车身线条,宋PLUS将引擎盖与翼子板之间的接缝融入车身腰线,配合特殊冲压工艺的引擎盖,突出超低长宽比带来的运动感。奥迪A4L是接缝腰线融合的先例,引擎盖的特殊冲压工艺多用于豪华品牌,所以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外观美感,也成功营造了高端氛围。

内饰的设计对质感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外观。为了达到原创设计风格和全面内饰创新的效果,过去被豪华车垄断、多用于编织座椅的“渐变内饰”被宋PLUS用于真皮内饰。每一行设计元素和做工水平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骄傲地告诉观者,制造技术高超,审美理解极佳。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1

……随着科技感和高档感越来越重合,“技术先进的车才是高档车”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通过智能科技体现产品的高端特性?高端智能功能既要功能丰富,又要应用方便,能与设计美感相结合,同时能自我迭代,远程更新。宋加显然是有备而来。

有车联网的新车很多,宋PLUS标配的第三代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功能丰富度惊人,可以随意下载400万+APP功能;也有很多新车标配了智能钥匙和宋PLUS的NFC车钥匙功能,即使手机没电没网也能正常开、锁车门。大量使用液晶仪表,宋PLUS的多层悬浮设计兼顾美观。副驾的沉浸式智能数字交互面板具有温度调节、音乐播放、空气净化等多重功能。,并且还与镀铬装饰条等设计细节形成审美呼应。被视为未来车辆和高端品牌必备的OTA远程升级也成为了宋PLUS的标配,加强了智能特性的迭代能力和扩展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4

?

“不为功能,不为配置”,宋PLUS已经指向了更高层次的质感和高档感,这种进化是可喜的。

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中,詹姆斯·p·沃马克、丹尼尔·t·琼斯和丹尼尔·鲁斯三位作者写道:“汽车两次改变了我们如何创造事物的概念。”其实汽车也会影响市场的圈定、细分和塑造。

当比亚迪通过宋PLUS交上一份答卷时,我们可以感到欣慰和鼓舞:中国自主车企早就准备好了,只需要从适应市场的昨天,切换到引导市场的明天。

文/魏金桥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被视为未来车辆和高端品牌必备的OTA远程升级也成为了宋PLUS的标配,加强了智能特性的迭代能力和扩展性。

BYD, Remote, Audi, Audi A4L, Tiguan L4

?

“不为功能,不为配置”,宋PLUS已经指向了更高层次的质感和高档感,这种进化是可喜的。

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中,詹姆斯·p·沃马克、丹尼尔·t·琼斯和丹尼尔·鲁斯三位作者写道:“汽车两次改变了我们如何创造事物的概念。”其实汽车也会影响市场的圈定、细分和塑造。

当比亚迪通过宋PLUS交上一份答卷时,我们可以感到欣慰和鼓舞:中国自主车企早就准备好了,只需要从适应市场的昨天,切换到引导市场的明天。

文/魏金桥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标签:比亚迪远程奥迪奥迪A4L途观L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主管大众品牌市场工作 赵英如调任一汽-大众副总经理

自今年5月,马振山升任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后,大众品牌的市场副总一职空缺已经快4个月了。

1900/1/1 0:00:00
5号变1号?特斯拉电池日后,市值蒸发400亿

不知为何,或许是伴随年龄的增长,在看惯了漫威爆米花电影略显浮华的剧情过后,有时更加享受静下来读一本书的感觉。

1900/1/1 0:00:00
高盛上调特斯拉目标价至400美元 并对其股票维持中性评级

TechWeb9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高盛分析师马克德莱尼(MarkDelaney)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295美元上调至400美元,并维持“中性”评级。

1900/1/1 0:00:00
死在北京车展前夜

迟到了5个月之后,北京车展还是跌跌撞撞地走进视野之中只是,原本应该属于北京的光芒早已在两个月前被成都夺去了大半。

1900/1/1 0:00:00
福田立体化战略布局皮卡市场 打造专业皮卡引领者

9月26日,以“将临天下,领势出征”为主题的福田皮卡品牌战略发布暨大将军全球首发仪式在第十六届北京车展隆重举办,同时首台福田皮卡大将军交付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承担起丈量南疆陆地国境线,

1900/1/1 0:00:00
博世中国与腾讯签署智能出行战略合作备忘录

TechWeb9月27日,全球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以共同推进移动出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