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推迟半年的2020北京车展终于拉开帷幕。所有“憋了很久”的厂家突然拿出133款新车,试图弥补新冠肺炎疫情错过的“时机”。
不为别的,“金九银十”的“金九”已经“废了”,只剩下“银十”的末班车可以承载,而各路厂商要想在2020年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新车”是必须的战略物资。
当然,“新”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要最终撬开终端用户的“钱包”,还远远不够。更细分的市场定位、更精准的人群画像、更新潮的设计理念、更先进的智能科技、更直接的品牌理念,也是引起终端用户共鸣的重要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纵观133款新车,呈现出哪些共性和差异?我们不妨通过一些数据维度简单梳理一下今年2020北京车展的产品趋势。
“新”才是王道。
如果简单做个统计,会发现133款新车中,首次上市的车型有112款,占比84.2%;112款首发车型中,新/换代车型多达70款,占首发车型的62.5%。
也就是说,在133辆新车中,有52.6%的新车同时带有“首发”和“全新/置换”的标签。如此高的起步率和新/置换率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为了突出“新”字,起步和新/置换多的厂商自然会获得不错的关注和讨论。
比如奥迪有e-tron Sportback、Q5L Sportback等五款新车,有“首发”和“全新/换代”两个标签;北京现代有四款新车,全新伊兰特和全新途胜,在这个维度上可以说是最好的。
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截至8月,奥迪在华销量在豪华品牌中排名第三。上述奥迪新车虽然不是高体量的产品,但对奥迪等高体量产品的品牌体量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北京现代不用多说,能改变之前销量低迷的局面,新伊兰特和新途胜车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SUV仍占全国皮卡半壁江山。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有趣的统计维度。
133款新车中,SUV车型多达54款,占比40.6%;仅有31辆,占全部新车的23.3%;MPV车型只有7款,占比5.3%(不包括部分概念车、赛车等品类)。
这里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这几年很多车企都说轿车和MPV市场开始崛起,但是从各家车企的实际行动来看,SUV依然是重中之重。
当然,还是有一些车企真正把目光放在了MPV市场,比如起亚全新嘉华,荣威iMAX8。这两款车型在7款MPV新车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无论全新嘉华对于起亚,还是iMAX8对于荣威,都可以说是战略车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皮卡。统计显示,133款新车中,有6款皮卡。虽然其占比只有4.5%,但这一类别的新车数量几乎与MPV车型持平。事实上,自部分地方政府开放“皮卡进城”限制后,皮卡这一细分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高。
不得不说长城这款产品,它和长城展厅的其他SUV产品一样火爆。其他品牌不妨研究一下皮卡的细分市场。
下面单独说一下SUV品类的统计。紧凑型SUV车型19款,占全部SUV车型的35.2%;中型SUV车型15款,占比27.8%;中大型SUV 13辆,占比24.1%;大型SUV只有一款,红旗E-HS9。
从数据上看,与往年车展相比,中大型SUV有所上涨,这与我们之前的一些预测高度吻合。SUV细分市场可能会朝着“更大”和“更豪华”的方向持续升温,值得你关注。
新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混合起来获得新生。
我们来看看新能源产品的整体情况。
133款新车中,新能源汽车有41款,占比30.8%。虽然还没到“半壁江山”的地步,但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新能源产品在主流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未来汽车市场无疑会向“新能源”方向演变。
其中,在展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趣事。领克推出首款纯电动概念车领克ZERO。在国内高端品牌中,领克的新能源产品系列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而首款纯电动概念车的推出,或许也意味着领克未来的发展路线可能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得到了某中国品牌负责人的证实。该负责人表示,力克未来可能会专注于新能源领域。当然,这只是猜测。
另外,在新能源的细分领域,有一点值得一提。此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透露,2.0版本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重新确立。
从今年的北京车展也可以看出,一些品牌已经开始关注PHEV这个新能源细分市场,包括北京品牌宣布未来将在北京X7推出PHEV版,路虎发现运动版也推出了PHEV版。PHEV市场未来是否会“爆炸”,各厂商的老板或许可以关注一下。
汽车产品“真实多元化”时代开启
以上,我们从三个维度对本次北京车展的133款新车进行了大致的统计分类和分析。其实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探讨的,比如“真实与多元”。
事实上,自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来,汽车产品的多元化趋势就一直存在。但是近年来,这个“多元化时代”真正开始发力,车型越来越细分的趋势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更加明显。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上面提到的奥迪带来了Sportback、e-tron Sportback、Q5L Sportback、全新RS 5 Sportback三款首发车型,宝马带来了全新M3/全新M4两款全球首发车型,全新宝马M5国内首发,全新宝马6系GT国内首发等等。当然,不要以为“GT”是豪华品牌的专属。长城的欧拉好猫有GT版。
此外,在展会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品牌都推出了所谓的“特别版”车型,更不用说像阿斯顿马丁DBX特别版这样的“传统特别版玩家”了,比如林肯冒险者夜骑士特别版、MG 6数码曼巴限量版、WEY VV5活力橙特别版等等。
无论是性能车、两厢车、旅行车还是特别版,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各个品牌都渴望告诉用户“我们与众不同”,而当这种产品趋势变得明朗时,中国车市“真正多元化”的时代也就开始了。
编辑总结: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并未涵盖全部133款新车,而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产品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中国是最重要的”不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更多的品牌在中国推出他们的全球车型;2.SUV仍是中国轿车市场的主导,SUV产品向“更大”、“更豪华”发展;皮卡产品可能比MPV产品更有市场号召力;3.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会早早受益,对于PHEV这个细分市场来说可能也是如此;4.舱口、旅行、性能车等。曾经被视为“小众”,受到高度关注,从展位现场就能看出来;通过使用“特别版”型号来突出品牌/产品差异化的做法开始分散到主流品牌。
当然,如果仔细研究本次北京车展的130多款新车,值得探讨的角度会更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在网上有很多文章来详细的谈论本次北京车展的方方面面,敬请关注。9月26日,推迟半年的2020北京车展终于拉开帷幕。所有“憋了很久”的厂家突然拿出133款新车,试图弥补新冠肺炎疫情错过的“时机”。
不为别的,“金九银十”的“金九”已经“废了”,只剩下“银十”的末班车可以承载,而各路厂商要想在2020年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新车”是必须的战略物资。
当然,“新”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要最终撬开终端用户的“钱包”,还远远不够。更细分的市场定位、更精准的人群画像、更新潮的设计理念、更先进的智能科技、更直接的品牌理念,也是引起终端用户共鸣的重要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纵观133款新车,呈现出哪些共性和差异?我们不妨通过一些数据维度简单梳理一下今年2020北京车展的产品趋势。
“新”才是王道。
如果简单做个统计,会发现133款新车中,首次上市的车型有112款,占比84.2%;112款首发车型中,新/换代车型多达70款,占首发车型的62.5%。
也就是说,在133辆新车中,有52.6%的新车同时带有“首发”和“全新/置换”的标签。如此高的起步率和新/置换率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为了突出“新”字,起步和新/置换多的厂商自然会获得不错的关注和讨论。
比如奥迪有e-tron Sportback、Q5L Sportback等五款新车,有“首发”和“全新/换代”两个标签;北京现代有四款新车,全新伊兰特和全新途胜,在这个维度上可以说是最好的。
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截至8月,奥迪在华销量在豪华品牌中排名第三。上述奥迪新车虽然不是高体量的产品,但对奥迪等高体量产品的品牌体量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北京现代不用多说,能改变之前销量低迷的局面,新伊兰特和新途胜车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SUV仍占全国皮卡半壁江山。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有趣的统计维度。
133款新车中,SUV车型多达54款,占比40.6%;仅有31辆,占全部新车的23.3%;MPV车型只有7款,占比5.3%(不包括部分概念车、赛车等品类)。
这里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这几年很多车企都说轿车和MPV市场开始崛起,但是从各家车企的实际行动来看,SUV依然是重中之重。
当然,还是有一些车企真正把目光放在了MPV市场,比如起亚全新嘉华,荣威iMAX8。这两款车型在7款MPV新车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无论全新嘉华对于起亚,还是iMAX8对于荣威,都可以说是战略车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皮卡。统计显示,133款新车中,有6款皮卡。虽然其占比只有4.5%,但这一类别的新车数量几乎与MPV车型持平。事实上,自部分地方政府开放“皮卡进城”限制后,皮卡这一细分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高。
不得不说长城这款产品,它和长城展厅的其他SUV产品一样火爆。其他品牌不妨研究一下皮卡的细分市场。
下面单独说一下SUV品类的统计。紧凑型SUV车型19款,占全部SUV车型的35.2%;中型SUV车型15款,占比27.8%;中大型SUV 13辆,占比24.1%;大型SUV只有一款,红旗E-HS9。
从数据上看,与往年车展相比,中大型SUV有所上涨,这与我们之前的一些预测高度吻合。SUV细分市场可能会朝着“更大”和“更豪华”的方向持续升温,值得你关注。
新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混合起来获得新生。
我们来看看新能源产品的整体情况。
133款新车中,新能源汽车有41款,占比30.8%。虽然还没到“半壁江山”的地步,但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新能源产品在主流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未来汽车市场无疑会向“新能源”方向演变。
其中,在展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趣事。领克推出首款纯电动概念车领克ZERO。在国内高端品牌中,领克的新能源产品系列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而首款纯电动概念车的推出,或许也意味着领克未来的发展路线可能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得到了某中国品牌负责人的证实。该负责人表示,力克未来可能会专注于新能源领域。当然,这只是猜测。
另外,在新能源的细分领域,有一点值得一提。此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透露,2.0版本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重新确立。
从今年的北京车展也可以看出,一些品牌已经开始关注PHEV这个新能源细分市场,包括北京品牌宣布未来将在北京X7推出PHEV版,路虎发现运动版也推出了PHEV版。PHEV市场未来是否会“爆炸”,各厂商的老板或许可以关注一下。
汽车产品“真实多元化”时代开启
以上,我们从三个维度对本次北京车展的133款新车进行了大致的统计分类和分析。其实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探讨的,比如“真实与多元”。
事实上,自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来,汽车产品的多元化趋势就一直存在。但是近年来,这个“多元化时代”真正开始发力,车型越来越细分的趋势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更加明显。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上面提到的奥迪带来了Sportback、e-tron Sportback、Q5L Sportback、全新RS 5 Sportback三款首发车型,宝马带来了全新M3/全新M4两款全球首发车型,全新宝马M5国内首发,全新宝马6系GT国内首发等等。当然,不要以为“GT”是豪华品牌的专属。长城的欧拉好猫有GT版。
此外,在展会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品牌都推出了所谓的“特别版”车型,更不用说像阿斯顿马丁DBX特别版这样的“传统特别版玩家”了,比如林肯冒险者夜骑士特别版、MG 6数码曼巴限量版、WEY VV5活力橙特别版等等。
无论是性能车、两厢车、旅行车还是特别版,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各个品牌都渴望告诉用户“我们与众不同”,而当这种产品趋势变得明朗时,中国车市“真正多元化”的时代也就开始了。
编辑总结: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并未涵盖全部133款新车,而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产品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中国是最重要的”不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更多的品牌在中国推出他们的全球车型;2.SUV仍是中国轿车市场的主导,SUV产品向“更大”、“更豪华”发展;皮卡产品可能比MPV产品更有市场号召力;3.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会早早受益,对于PHEV这个细分市场来说可能也是如此;4.舱口、旅行、性能车等。曾经被视为“小众”,受到高度关注,从展位现场就能看出来;通过使用“特别版”型号来突出品牌/产品差异化的做法开始分散到主流品牌。
当然,如果仔细研究本次北京车展的130多款新车,值得探讨的角度会更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在网上有很多文章来详细的谈论本次北京车展的方方面面,敬请关注。
伴随着多款战略电动化新车的集中发布,本田在中国的电动化进程开始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1900/1/1 0:00:00瑞虎8PLUS;来源:奇瑞汽车官方作者张一编辑王妍9月27日,奇瑞旗下全新旗舰级SUV瑞虎8PLUS在2020北京车展北京车展开启预售,起售价13
1900/1/1 0:00:00从业十余年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中国品牌硬派车型史无前例的占据了车展C位,关注度和宣传力度甚至比肩“豪车馆”,有人说这是车企的自嗨、自主的膨胀,我并不这么认为,
1900/1/1 0:00:00卡门简报整理邹帅头条恒大汽车拟在科创板上市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于2020年9月25日审议通过建议根据特别授权发行人民币股份及相关事宜之决议案。
1900/1/1 0:00:00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与出行服务提供商Uber达成了一项新的试点协议,计划在柏林投放数百辆大众eGolf车型用作出行服务车辆,以实现Uber推行的可持续性网约车“GreenUber”理念。
1900/1/1 0:00:001、中汽协:18月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30848亿元同比增长1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8月,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