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车企自研芯片,一条“被迫”的必经之路 | C次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北京时间10月22日晚,一定是华为的一个亮点时刻,与之相关的新闻充斥各大社交平台。而当余承东像无数次一样,站在舞台上,拿着可能是“麒麟绝唱”的Mate 40系列手机的时候,前者可能已经射出了他握着的最后一颗子弹。大部分看直播的观众都觉得如释重负,更多的是苦涩。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不可否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科技巨头打击很大。特朗普政府对TSMC实施了“项圈限制”,使TSMC无法代工其5纳米手机芯片,而华为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抓住了。

观察官网不难发现,目前搭载麒麟9000芯片的四款手机只有后三款在售,入门级产品Mate 40并未预订。难免让人猜测华为在芯片数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一定会做出这样无奈的选择,但还是愿意相信它会等到逆势回归的那一天。

现象背后,需要看到本质。虽然华为拥有国产手机品牌中最全面的自研体系,但某些环节的缺失还是会导致整体停滞。回顾汽车行业,随着全球“电气化”转型浪潮滚滚而来,被比喻为多年前手机行业“智能化”的兴起,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目前强大的特斯拉就像曾经炙手可热的苹果。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新能源车企中,华为、小米甚至OPPO、VIVO谁是谁,目前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特斯拉的全栈自研能力都是很多追求者望尘莫及的。

就在上周,有报道称,李斌将推动蔚来开始开发自动驾驶芯片。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项目还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但李斌的个人意图非常明确,正在思考最终的组织架构。

为了避免华为被“卡脖子”的尴尬,全力追赶特斯拉,蔚来迈出了必要的一步。放大视线,中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芯片,更像是一条“被逼”的路。

“开放”是根本。

“蔚来一直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持续投资。关于AD的具体技术路线以及开发软硬件的相关细节,我们会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沟通,不能对市场传言一一回应。”消息传出后,记者第一时间向蔚来公关部进行了求证。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根据官方的回复,并不否认自研芯片的可能性。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消息,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所需的资金投入可以从10亿元到10亿美元不等,视自研程度而定。因为投资大,所以项目要放在下一年的预算里,蔚来的年度预算会在年底举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蔚来发力软硬件板块驱动已经不是秘密。今年8月,前Momenta研发总监任邵青加入蔚来,担任助理副总裁,直接向李斌汇报。在成都车展期间,李斌还向外界透露:“从长远来看,ADAS将围绕芯片、系统、算法、数据四个方面提升能力。现在我们必须建立全栈能力。”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早在去年,蔚来也宣布与英特尔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二代车辆平台打造L4级自动驾驶车辆。综合来看,无论是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任的加盟,还是宣布牵手Mobileye,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都是……美国迫切希望建立相关的“技术壁垒”。

北京车展前夕,蔚来刚刚升级了车辆OTA,开启了车主期待已久的NOP导航辅助功能。但从实际体验来看,与特斯拉的NOA相比,成熟度有差距,相对保守。所以难免有人开始猜测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之后发现硬件的开放性才是根本。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作为中国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典范,“辅助驾驶”已经成为特斯拉身上最大、最深刻的标签。从硬件上来看,从2014年开始,特斯拉Model S采用MobileyQ3芯片,2016年到2017年更换了NVIDIA DRIVE PX 2和升级版芯片,然后在2019年彻底更换了其自研的FSD。可以说顺利完成了从供应商模式到自主开发的转变。

供参考,蔚来还在第一阶段。现阶段采用的Mobileye Q4芯片的工作原理是不断分析环境,通过相应摄像头和雷达返回的数据给出行驶区域,蔚来负责最终决策所需的软件。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这个操作乍一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需要明白的是,或许是为了保证切身利益的稳定,Mobileye芯片处理数据的整个过程,车企本质上都是不知道的,这完全就像一个极小开放的“黑匣子”。这样一来,如果主机厂想在特定场景下增加一些功能,就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同时,在更新迭代方面,大部分话语权也被供应商掌握。

所以,为了在自动驾驶层面实现真正的“质变”,自研芯片也就成了可以理解的事情。但从现实来看,受开发周期、相应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制约,蔚来现在需要做的是“两手准备”。

一方面继续深化与Mobileye的合作,打磨自己的软件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尽快推动已经提到的独立发展进程。毕竟为了避免“麒麟9000”的痛苦,不再受制于人,自研才是长远发展的真谛。

有差距,追上去

就在蔚来传出要研发自主芯片的几天后,同样是新势力的Zero Run Auto正式发布了首款汽车级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据其创始人、董事长朱介绍,“作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级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 CPU处理器采用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的“铁铉C860”,集成高性能AI神经元处理器。”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同时,灵芯01芯片可以通过PCIE级联技术,将多个芯片组合成计算平台,提供AI计算能力,支持接入12个摄像头,实现360°全景取景、自动泊车、ADAS域控制和近L3级自动驾驶功能。

“灵芯01在硬件的基础上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零跑汽车将继续加大软件算法的投入,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超越特斯拉。”朱表示,凌芯01计划在零跑第三款纯电动SUV C11上率先应用,未来也将向其他企业开放。

说实话,看到零跑能发布首款自研芯片,我满心欢喜。即使在一些基础参数上,凌芯01采用28nm制程工艺,计算能力4.2Tops,功耗4W,仍然远远落后于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的芯片。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作为参考,今年5月15日,黄仁勋带来了NVIDIA Drive家族的所有新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定位于主流L2-L3市场的Drive AGX Orin。其设计功率consu……tion是45W,只比现在的Xavier多15W,也低于特斯拉FSD 2.5的60W,对散热条件要求极低。

同时,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其性能不打折扣。Orin的计算能力达到了200Tops,大幅领先于特斯拉FSD 3.0的144Tops,而功耗不到后者的1/4。相比上一代Xavier,Orin的性能达到了6.7倍。与此同时,奥林预计将于2022年上市后,率先搭载在梅赛德斯-奔驰、小鹏、Ideality等品牌上。

简单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凌芯01与主流产品的差距,越来越体现出自研芯片的迫切性。不知何故,这让人们想起了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如果华为还活着,欢迎你再来!"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事实上,根据相关统计,全球汽车半导体行业20强中,中国本土企业只有一家。在每年3000万辆的汽车市场中,汽车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超过80%-90%。可以说,如果继续停滞不前,华为式的“被迫无奈”还会再次上演。

好在除了车企,我们可以看到地平线、黑芝麻等创业公司都拿出了有竞争力的自研芯片。比如Horizon的新一代Journey 3芯片,以2.5W的低功耗实现了5Tops的计算能力,能耗甚至超过了Nvidia Xavier。

就在凌芯01芯片发布后,有记者问朱自主研发的初心是什么?其回复称:“其实大华去年就在美国制裁的白名单上。他们怕被别人控制,后期被动,所以自研芯片是必须的。”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

总之,我们要时刻知道,与很多行业不同,芯片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高精尖行业,仍然被国外的几个寡头垄断,垄断现象愈演愈烈。这样的现状对于所有想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建树的国内车企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想要“突破”,自研芯片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至于未来,我希望看到中国的“芯”能够带动自动驾驶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北京时间10月22日晚,一定是华为的一个亮点时刻,与之相关的新闻充斥各大社交平台。而当余承东像无数次一样,站在舞台上,拿着可能是“麒麟绝唱”的Mate 40系列手机的时候,前者可能已经射出了他握着的最后一颗子弹。大部分看直播的观众都觉得如释重负,更多的是苦涩。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不可否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科技巨头打击很大。特朗普政府对TSMC实施了“项圈限制”,使TSMC无法代工其5纳米手机芯片,而华为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抓住了。

观察官网不难发现,目前搭载麒麟9000芯片的四款手机只有后三款在售,入门级产品Mate 40并未预订。难免让人猜测华为在芯片数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一定会做出这样无奈的选择,但还是愿意相信它会等到逆势回归的那一天。

现象背后,需要看到本质。虽然华为拥有国产手机品牌中最全面的自研体系,但某些环节的缺失还是会导致整体停滞。回顾汽车行业,随着全球“电气化”转型浪潮滚滚而来,被比喻为多年前手机行业“智能化”的兴起,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目前强大的特斯拉就像曾经炙手可热的苹果。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新能源车企中,华为、小米甚至OPPO、VIVO谁是谁,目前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特斯拉的全栈自研能力都是很多追求者望尘莫及的。

就在上周,有报道称,李斌将推动蔚来开始开发自动驾驶芯片。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项目还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但李斌的个人意图非常明确,正在思考最终的组织架构。

为了避免……何尴尬的华为被“卡脖子”,全力追赶特斯拉,蔚来迈出了必要的一步。放大视线,中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芯片,更像是一条“被逼”的路。

“开放”是根本。

“蔚来一直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持续投资。关于AD的具体技术路线以及开发软硬件的相关细节,我们会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沟通,不能对市场传言一一回应。”消息传出后,记者第一时间向蔚来公关部进行了求证。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根据官方的回复,并不否认自研芯片的可能性。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消息,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所需的资金投入可以从10亿元到10亿美元不等,视自研程度而定。因为投资大,所以项目要放在下一年的预算里,蔚来的年度预算会在年底举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蔚来发力软硬件板块驱动已经不是秘密。今年8月,前Momenta研发总监任邵青加入蔚来,担任助理副总裁,直接向李斌汇报。在成都车展期间,李斌还向外界透露:“从长远来看,ADAS将围绕芯片、系统、算法、数据四个方面提升能力。现在我们必须建立全栈能力。”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早在去年,蔚来也宣布与英特尔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二代车辆平台打造L4级自动驾驶车辆。综合来看,无论是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芯片、任的加盟,还是宣布牵手Mobileye,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都是蔚来迫切希望建立相关“技术壁垒”。

北京车展前夕,蔚来刚刚升级了车辆OTA,开启了车主期待已久的NOP导航辅助功能。但从实际体验来看,与特斯拉的NOA相比,成熟度有差距,相对保守。所以难免有人开始猜测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之后发现硬件的开放性才是根本。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作为中国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典范,“辅助驾驶”已经成为特斯拉身上最大、最深刻的标签。从硬件上来看,从2014年开始,特斯拉Model S采用MobileyQ3芯片,2016年到2017年更换了NVIDIA DRIVE PX 2和升级版芯片,然后在2019年彻底更换了其自研的FSD。可以说顺利完成了从供应商模式到自主开发的转变。

供参考,蔚来还在第一阶段。现阶段采用的Mobileye Q4芯片的工作原理是不断分析环境,通过相应摄像头和雷达返回的数据给出行驶区域,蔚来负责最终决策所需的软件。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这个操作乍一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需要明白的是,或许是为了保证切身利益的稳定,Mobileye芯片处理数据的整个过程,车企本质上都是不知道的,这完全就像一个极小开放的“黑匣子”。这样一来,如果主机厂想在特定场景下增加一些功能,就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同时,在更新迭代方面,大部分话语权也被供应商掌握。

所以,为了在自动驾驶层面实现真正的“质变”,自研芯片也就成了可以理解的事情。但从现实来看,受开发周期、相应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制约,蔚来现在需要做的是“两手准备”。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与Mobileye的合作,完善我们自己的软件研发能力……感受。另一方面,应该尽快推动已经提到的独立发展进程。毕竟为了避免“麒麟9000”的痛苦,不再受制于人,自研才是长远发展的真谛。

有差距,追上去

就在蔚来传出要研发自主芯片的几天后,同样是新势力的Zero Run Auto正式发布了首款汽车级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据其创始人、董事长朱介绍,“作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级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 CPU处理器采用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的“铁铉C860”,集成高性能AI神经元处理器。”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同时,灵芯01芯片可以通过PCIE级联技术,将多个芯片组合成计算平台,提供AI计算能力,支持接入12个摄像头,实现360°全景取景、自动泊车、ADAS域控制和近L3级自动驾驶功能。

“灵芯01在硬件的基础上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零跑汽车将继续加大软件算法的投入,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超越特斯拉。”朱表示,凌芯01计划在零跑第三款纯电动SUV C11上率先应用,未来也将向其他企业开放。

说实话,看到零跑能发布首款自研芯片,我满心欢喜。即使在一些基础参数上,凌芯01采用28nm制程工艺,计算能力4.2Tops,功耗4W,仍然远远落后于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的芯片。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作为参考,今年5月15日,黄仁勋带来了NVIDIA Drive家族的所有新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定位于主流L2-L3市场的Drive AGX Orin。其设计功耗为45W,仅比现在的Xavier多15W,且低于特斯拉FSD 2.5的60W,对散热条件要求极低。

同时,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其性能不打折扣。Orin的计算能力达到了200Tops,大幅领先于特斯拉FSD 3.0的144Tops,而功耗不到后者的1/4。相比上一代Xavier,Orin的性能达到了6.7倍。与此同时,奥林预计将于2022年上市后,率先搭载在梅赛德斯-奔驰、小鹏、Ideality等品牌上。

简单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凌芯01与主流产品的差距,越来越体现出自研芯片的迫切性。不知何故,这让人们想起了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如果华为还活着,欢迎你再来!"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事实上,根据相关统计,全球汽车半导体行业20强中,中国本土企业只有一家。在每年3000万辆的汽车市场中,汽车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超过80%-90%。可以说,如果继续停滞不前,华为式的“被迫无奈”还会再次上演。

好在除了车企,我们可以看到地平线、黑芝麻等创业公司都拿出了有竞争力的自研芯片。比如Horizon的新一代Journey 3芯片,以2.5W的低功耗实现了5Tops的计算能力,能耗甚至超过了Nvidia Xavier。

就在凌芯01芯片发布后,有记者问朱自主研发的初心是什么?其回复称:“其实大华去年就在美国制裁的白名单上。他们怕被别人控制,后期被动,所以自研芯片是必须的。”

Weilai, Tesla, Discovery, Beijing, Zero Run Car

?

总之,我们要时刻知道,与很多行业不同,芯片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高精尖行业,仍然被国外的几个寡头垄断,垄断现象愈演愈烈。这样的现状对于所有想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建树的国内车企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想要“突破”,自研芯片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至于未来,我希望看到中国的“芯”能够带动自动驾驶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标签:蔚来特斯拉发现北京零跑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只要90秒的“极速”换电模式,前景有多美好?丨C次元

10月18日,吉利在济南做了一场活动。这场活动确实很低调,因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到场为吉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吉利科技”)站台,见证其跟济南市政府签约,开启济南市换电站的运营。

1900/1/1 0:00:00
SAECCE 2020 | 上汽集团祖似杰:混合动力汽车的探索与实践

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0)于2020年10月2729日在嘉定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

1900/1/1 0:00:00
哪吒闹沪,先来它他个200辆?

懋信资产amp

1900/1/1 0:00:00
SMV/改款A6L等 一汽-大众/奥迪产品计划

日前,我们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了一汽大众一汽大众奥迪的相关新产品计划。从现场的图片来看,一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奥迪目前有21款新车型正在研发中。

1900/1/1 0:00:00
扩大产品矩阵 一汽奔腾规划10款新车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一汽奔腾正在研发D357(奔腾B70)、D365等7款产品(C105即已经上市的奔腾E01,因此不计入在内);新一代T77、S77以及D316三款新车已经在规划当中。

1900/1/1 0:00:00
LG化学股东大会通过电动汽车电池业务分拆议案 赞成率82.3%

10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LG化学今日表示,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关于该公司分拆汽车电池业务的议案。LG化学外媒表示,超过775的股东参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