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的时机已经成熟。”1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在他看来,随着近年来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在加速、噪音、能耗、维护便利性、智能化、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燃油汽车。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文件的规划,他预测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
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绿色发展的需求。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日本等经济体正在加快碳减排,美国也在计划重返《巴黎协定》。
碳中和意味着科技产业和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区总裁邹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深度低碳电力体系,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一次性能源转化为绿色低碳的电能;第二,终端用户全部电气化,使用“绿色电力”,整个能源系统和全社会的碳排放将完全碳中和。
因此,邹骥认为,交通电气化将在碳中和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球禁止销售燃油车法令的颁布也证明了这一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25个国家和城市制定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日本政府2020年12月宣布,日本将于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英国将在2020年两次推进“禁烧令”,最终定于2030年全面禁烧;海南省也将在2030年禁止销售燃油车,成为全国首个“禁燃”省份。
由于“禁烧”的压力,很多地方的电动车销量和普及率都大幅提升。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超过120万辆,同比翻番。根据华创证券的数据,目前德国、英国、法国是欧洲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三个消费国,2020年市场份额合计56%。
大势之下,吃光了燃油车时代红利的巨头们不得不行动了。
1月16日,宝马集团董事长戚普策在电动汽车百人论坛委员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承诺宝马集团将全力支持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
资料来源:百人会
他表示,宝马计划在2021年销售10万辆纯电动汽车;到2030年,每辆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至少减少三分之一,起步水平为每辆车平均减少52吨碳排放。同时,宝马将同意所有电池供应商在电池生产中仅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仅这项承诺就将减少1000万吨二氧化碳."Chipzer还表示,可持续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与宝马决策管理层的薪酬直接挂钩。
和宝马一样,都是德国燃油车巨头,大众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划。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此前表示,奥迪公司计划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这个时间表比中国的碳中和计划提前了10年。
虽然目的相同,但是每个车企的电动化路线和策略都不一样。
喊着“完全替代燃油车”口号的比亚迪,走的是纯电动和混动双线并举的道路。2020年起,比亚迪首次推出“刀锋电池”,搭载该电池的比亚迪韩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后来又推出了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紧凑型车。在动力缺失的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油电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
来源:比亚迪官方
日本燃油车巨头丰田也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认为日本禁燃的时间表过于仓促,但在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丰田已经涉足混合动力、氢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等领域。
除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氢能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热门发展方向。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看来,氢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效率高、零排放等特点,而燃料电池汽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以及更高效的储能领域,可推动汽车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可见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不同阶段的改革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在邹骥看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实现后,电动汽车的更大天地将会出现。“十年之内,提高燃油车的排放标准仍然是主力,电动汽车还在准备阶段。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开足马力,全面领先。”“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的时机已经成熟。”1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在他看来,随着近年来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在加速、噪音、能耗、维护便利性、智能化、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燃油汽车。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文件的规划,他预测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
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绿色发展的需求。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日本等经济体正在加快碳减排,美国也在计划重返《巴黎协定》。
碳中和意味着科技产业和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区总裁邹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深度低碳电力体系,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一次性能源转化为绿色低碳的电能;第二,终端用户全部电气化,使用“绿色电力”,整个能源系统和全社会的碳排放将完全碳中和。
因此,邹骥认为,交通电气化将在碳中和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球禁止销售燃油车法令的颁布也证明了这一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25个国家和城市制定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日本政府2020年12月宣布,日本将于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英国将在2020年两次推进“禁烧令”,最终定于2030年全面禁烧;海南省也将在2030年禁止销售燃油车,成为全国首个“禁燃”省份。
由于“禁烧”的压力,很多地方的电动车销量和普及率都大幅提升。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超过120万辆,同比翻番。根据华创证券的数据,目前德国、英国、法国是欧洲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三个消费国,2020年市场份额合计56%。
大势之下,吃光了燃油车时代红利的巨头们不得不行动了。
1月16日,宝马集团董事长戚普策在电动汽车百人论坛委员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承诺宝马集团将全力支持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
资料来源:百人会
他表示,宝马计划在2021年销售10万辆纯电动汽车;到2030年,每辆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至少减少三分之一,起步水平为每辆车平均减少52吨碳排放。同时,宝马将同意所有电池供应商在电池生产中仅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仅这项承诺就将减少1000万吨二氧化碳."Chipzer还表示,可持续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与宝马决策管理层的薪酬直接挂钩。
和宝马一样,都是德国燃油车巨头,大众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划。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此前表示,奥迪公司计划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这个时间表比中国的碳中和计划提前了10年。
虽然目的相同,但是每个车企的电动化路线和策略都不一样。
喊着“完全替代燃油车”口号的比亚迪,走的是纯电动和混动双线并举的道路。2020年起,比亚迪首次推出“刀锋电池”,搭载该电池的比亚迪韩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后来又推出了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紧凑型车。在动力缺失的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油电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
来源:比亚迪官方
日本燃油车巨头丰田也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认为日本禁燃的时间表过于仓促,但在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丰田已经涉足混合动力、氢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等领域。
除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氢能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热门发展方向。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看来,氢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效率高、零排放等特点,而燃料电池汽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以及更高效的储能领域,可推动汽车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可见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不同阶段的改革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在邹骥看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实现后,电动汽车的更大天地将会出现。“十年之内,提高燃油车的排放标准仍然是主力,电动汽车还在准备阶段。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开足马力,全面领先。”
近日,一位“荣休”了一年多的业界大咖,重新回到人们视线中。他加盟了我们最熟悉的苹果手机供应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
1900/1/1 0:00:002021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技术装备展览会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2021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技术装备展览会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近日,北汽蓝谷公布了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的销量成绩,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2020全年累计销量25914辆,与去年的150601辆相比下降82
1900/1/1 0:00:002020年是兵荒马乱的一年,这一年因为突然而至的疫情,看见满城凋敝、也看尽生离死别,但同时我们演绎着生命的韧性。车企概莫如是。本就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的中国车市传递给车企的压力同样陡增。
1900/1/1 0:00:00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汽车行业更是经历了大规模停产停售,导致汽车销量急剧下降。不过下半年,全球汽车行业开始逐渐复苏,销量出现反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