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里,汽车媒体的圈子里几乎充斥着大众ID的名字。3月20日,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上市交付,3月25日,SAIC-大众ID.4 X正式上市交付。第一批大众ID的车主都提到了自己喜欢的车。
一汽大众ID.4 CROZZ交车夜
上汽大众ID.4X交车夜
从去年11月两车联合亮相到本周集中交付,ID.4四个月就是一次大爆炸。参加完ID.4X的交付仪式,邦老师觉得有必要说说大众的ID和特斯拉之间的故事。
欧洲——大众和特斯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斯克和迪斯的这张照片有望出现在未来所有描述汽车发展史的文章中。
曾几何时,迪斯和马斯克就像Twitter上的一对CP,互相扶持。再加上上面ID.3的车前照片,用我们编辑部的话说,这笑容(gēi)看起来(Lē I)能(gēi)烂(Qē),我还以为是铁杆盟友呢!这张照片发生在2020年9月,当时ID.3刚刚从持续已久的软件门泥潭中爬出来。8月ID.3插上OTA的照片,几乎是在确认大众会被智能汽车时代抛弃。
当时大众给已经出厂的几万块的ID.3升级有线OTA,几乎整个智能汽车领域都在看电影。但当时有声音说,这种情况并不是大众被软件拖垮了,而是大众提前设计的E3架构太颠覆了,车辆的机械制造提前了,才导致了这种软件的情况,但大众在软件上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今天,这句话的确很有见地。从去年年底到现在,ID.3在欧洲的火爆,ID.4在中国市场的双重打击,以及之后消费者和媒体对大众Smart汽车的正面评价,都证明了这条软件之路虽然受阻艰难,但对于正在经历大象转身的大众来说,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交出这份满意答卷的同时,大众开始展现自己的野心。今年1月20日,迪斯在他的第一条推文中写下了这些内容。
迪斯在推特上的第一条推文
Diss公开挑战马斯克,称ID.3和e-tron首战告捷,在欧洲打败了特斯拉。他能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2020年的最后几个月,ID.3在欧洲的月销量连续压过Model3。2020年全年,大众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也超过特斯拉,排名第一,占整个欧洲市场的12%,领先特斯拉3个百分点。
不过,邦先生在这里想说实话。现阶段大众在欧洲战场的胜利,含金量真的不高。作为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Model3尚未在欧洲生产。所有在欧洲销售的Model3都来自上海工厂。长途海运带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损害了Model3在欧洲的竞争力。假以时日,德国柏林工厂投产后,将是大众和特斯拉在欧洲决战之日。
当然,大众在欧洲市场确实胜算更大,大众对欧洲市场的脉搏把握更准确。比如在车身尺寸上,ID.3更适合欧洲狭窄的道路和能把人逼疯的停车位。有了Model3的自动泊车功能,欧洲车位可以直接停这个功能。没办法,谁让美国是个大车位呢?
如果说在欧洲市场,即使Model3在德国投产后,大众仍有一定胜算,那么在北美市场,特斯拉就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没办法,先发优势和市场渗透深度。特斯拉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一档,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接近。所以大众和特斯拉竞争的主战场是下面要提到的重头戏——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大众和特斯拉的赢家和输家。
大众和特斯拉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双方都认为中国市场是一战必胜之地。
特斯拉的第一个海外制造基地和第一个海外设计中心都位于中国,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保留公关部,甚至正在扩大公关部的分公司。这些都印证了中国在特斯拉市场布局中的独特地位。
马斯克:我保证。...
看不久前,马斯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急着澄清中国的特斯拉车载摄像头没有打开,并承诺不向美国政府提供其车辆在中国收集的数据。这种充满求生欲望,如此快速的反应在以往特斯拉危机公关中是绝无仅有的。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数据
当然,中国的销量值得特斯拉关注。在……20,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37,459辆Model3 3s,占全年116万辆总销量的近12%。毫无疑问的市场霸主,2021年前几个月,虽然销量的宝座让给了洪光MINI EV,但Model Y的增长势头可谓势不可挡。
另一方面,大众早期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动作比较宽泛,e-Golf、纯电动朗逸等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是透明的产品,除了出清大优惠时能听到一点噪音。而这种情况终于随着ID的到来而结束。
在刚刚结束的SAIC-大众ID.4 X交车仪式前,SAIC-大众品牌营销执行总监杨思瑶在接受采访时透露,SAIC-大众的中长期目标是占据中国新能源市场9%的份额,所以加上一汽-大众的市场份额,哦,对了,还有江淮-大众的思豪品牌,大众品牌的目标无疑是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领导者。
这一幕似乎在哪里见过。哦,对了,国内紧凑型车市场不也是这样吗?轩逸虽然是第一,但是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朗逸、宝来、速腾的大众车尾标签真的很刺眼!
在新能源市场,大众也将复制这一策略。2021年南北大众将分别做ID.4、ID.6、ID.3三款车型,南北大众加起来六款产品,每款至少4-5款,覆盖A到C的所有产品,价格覆盖15-35的主流区间,加上四好专做的10万的产品。就算我单品打不过你,我也不相信我团战打不过你!
而且从ID的产品表现来看,特斯拉做得不好的地方,大众几乎做得很好,比如内饰、做工、NVH,特斯拉特别领先的地方,大众至少在市场主流水平以上,比如智能、辅助驾驶。所以,对于那些准备从燃油车转行的消费者,或者对购买电动车比较担心的消费者来说,大众的号召力确实更强。
在这方面,邦先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春节过后,邦先生身边有三个原本打算买入门级Model3的朋友,转而买了ID.4,当然,最近几天大众ID.4周末试驾要排队几个小时的消息,证明ID.4的第一已经打响。
特斯拉,中国暂时的市场领导者,大众,大玩家。特斯拉通过抢占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而胜出,而大众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获得了中国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其中一个用剑走偏锋迅速在新能源市场切下一大块蛋糕,另一个则准备用巧妙的方式推过去!
谁会笑到最后还不得而知,但这种针锋相对的棋逢对手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福音,是做工更好的特斯拉,还是更智能的大众ID。相信这样的产品在中国离消费者不会太远。
邦平店
只说大众和特斯拉,不想面对比亚迪!据说邦先生本人就是比亚迪车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市场。虽然在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短暂超过市场,但在中国,每个品牌都不能感到安全。大众在欧洲,特斯拉在北美接近绝对安全的市场环境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围绕它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都不落下风。在过去的一周里,汽车媒体的圈子里几乎充斥着大众ID的名字。3月20日,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上市交付,3月25日,SAIC-大众ID.4 X正式上市交付。第一批大众ID的车主都提到了自己喜欢的车。
一汽大众ID.4 CROZZ交车夜
上汽大众ID.4X交车夜
从去年11月两车联合亮相到本周集中交付,ID.4四个月就是一次大爆炸。参加完ID.4X的交付仪式,邦老师觉得有必要说说大众的ID和特斯拉之间的故事。
欧洲——大众和特斯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斯克和迪斯的这张照片有望出现在未来所有描述汽车发展史的文章中。
曾几何时,迪斯和马斯克就像Twitter上的一对CP,互相扶持。再加上上面ID.3的车前照片,用我们编辑部的话说,这笑容(gēi)看起来(Lē I)能(gēi)烂(Qē),我还以为是铁杆盟友呢!这张照片发生在2020年9月,当时ID.3刚刚从持续已久的软件门泥潭中爬出来。8月ID.3插上OTA的照片,几乎是在确认大众会被智能汽车时代抛弃。
当时大众给已经出厂的几万块的ID.3升级有线OTA,几乎整个智能汽车领域都在看电影。但当时有声音说,这种情况并不是大众被软件拖垮了,而是大众提前设计的E3架构太颠覆了,车辆的机械制造提前了,才导致了这种软件的情况,但大众在软件上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今天,这句话的确很有见地。从去年年底到现在,ID.3在欧洲的火爆,ID.4在中国市场的双重打击,以及之后消费者和媒体对大众Smart汽车的正面评价,都证明了这条软件之路虽然受阻艰难,但对于正在经历大象转身的大众来说,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交出这份满意答卷的同时,大众开始展现自己的野心。今年1月20日,迪斯在他的第一条推文中写下了这些内容。
迪斯在推特上的第一条推文
Diss公开挑战马斯克,称ID.3和e-tron首战告捷,在欧洲打败了特斯拉。他能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2020年的最后几个月,ID.3在欧洲的月销量连续压过Model3。2020年全年,大众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也超过特斯拉,排名第一,占整个欧洲市场的12%,领先特斯拉3个百分点。
不过,邦先生在这里想说实话。现阶段大众在欧洲战场的胜利,含金量真的不高。作为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Model3尚未在欧洲生产。所有在欧洲销售的Model3都来自上海工厂。长途海运带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损害了Model3在欧洲的竞争力。假以时日,德国柏林工厂投产后,将是大众和特斯拉在欧洲决战之日。
当然,大众在欧洲市场确实胜算更大,大众对欧洲市场的脉搏把握更准确。比如在车身尺寸上,ID.3更适合欧洲狭窄的道路和能把人逼疯的停车位。有了Model3的自动泊车功能,欧洲车位可以直接停这个功能。没办法,谁让美国是个大车位呢?
如果说在欧洲市场,即使Model3在德国投产后,大众仍有一定胜算,那么在北美市场,特斯拉就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没办法,先发优势和市场渗透深度。特斯拉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一档,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接近。所以大众和特斯拉竞争的主战场是下面要提到的重头戏——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大众和特斯拉的赢家和输家。
大众和特斯拉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双方都认为中国市场是一战必胜之地。
特斯拉的第一个海外制造基地和第一个海外设计中心都位于中国,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保留公关部,甚至正在扩大公关部的分公司。这些都印证了中国在特斯拉市场布局中的独特地位。
马斯克:我保证。...
看不久前,马斯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急着澄清中国的特斯拉车载摄像头没有打开,并承诺不向美国政府提供其车辆在中国收集的数据。这种充满求生欲望,如此快速的反应在以往特斯拉危机公关中是绝无仅有的。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数据
当然,中国的销量值得特斯拉关注。在……20,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37,459辆Model3 3s,占全年116万辆总销量的近12%。毫无疑问的市场霸主,2021年前几个月,虽然销量的宝座让给了洪光MINI EV,但Model Y的增长势头可谓势不可挡。
另一方面,大众早期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动作比较宽泛,e-Golf、纯电动朗逸等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是透明的产品,除了出清大优惠时能听到一点噪音。而这种情况终于随着ID的到来而结束。
在刚刚结束的SAIC-大众ID.4 X交车仪式前,SAIC-大众品牌营销执行总监杨思瑶在接受采访时透露,SAIC-大众的中长期目标是占据中国新能源市场9%的份额,所以加上一汽-大众的市场份额,哦,对了,还有江淮-大众的思豪品牌,大众品牌的目标无疑是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领导者。
这一幕似乎在哪里见过。哦,对了,国内紧凑型车市场不也是这样吗?轩逸虽然是第一,但是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朗逸、宝来、速腾的大众车尾标签真的很刺眼!
在新能源市场,大众也将复制这一策略。2021年南北大众将分别做ID.4、ID.6、ID.3三款车型,南北大众加起来六款产品,每款至少4-5款,覆盖A到C的所有产品,价格覆盖15-35的主流区间,加上四好专做的10万的产品。就算我单品打不过你,我也不相信我团战打不过你!
而且从ID的产品表现来看,特斯拉做得不好的地方,大众几乎做得很好,比如内饰、做工、NVH,特斯拉特别领先的地方,大众至少在市场主流水平以上,比如智能、辅助驾驶。所以,对于那些准备从燃油车转行的消费者,或者对购买电动车比较担心的消费者来说,大众的号召力确实更强。
在这方面,邦先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春节过后,邦先生身边有三个原本打算买入门级Model3的朋友,转而买了ID.4,当然,最近几天大众ID.4周末试驾要排队几个小时的消息,证明ID.4的第一已经打响。
特斯拉,中国暂时的市场领导者,大众,大玩家。特斯拉通过抢占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而胜出,而大众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获得了中国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其中一个用剑走偏锋迅速在新能源市场切下一大块蛋糕,另一个则准备用巧妙的方式推过去!
谁会笑到最后还不得而知,但这种针锋相对的棋逢对手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福音,是做工更好的特斯拉,还是更智能的大众ID。相信这样的产品在中国离消费者不会太远。
邦平店
只说大众和特斯拉,不想面对比亚迪!据说邦先生本人就是比亚迪车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市场。虽然在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短暂超过市场,但在中国,每个品牌都不能感到安全。大众在欧洲,特斯拉在北美接近绝对安全的市场环境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围绕它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都不落下风。
你可以不认同当下的汽车企业为电动车配以鼓刹的说辞,却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去客观看待。因为“孰优孰劣”从来都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时代在变,江湖的恩怨纷争却从未被拭除。
1900/1/1 0:00:003月18日,采埃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其2020年具体的财务数据。对于采埃孚来说,2020年是两级化的一年。
1900/1/1 0:00:002021年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3月25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61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关于时代广汽增资的议案》。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将向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MartinWinterkorn)以及奥迪前CEO鲁伯特施泰德(RupertStadler)就柴油作弊丑闻一事索赔。
1900/1/1 0:00:003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对此,小米方面回应媒体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