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为什么总爱「唱反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前,马斯克又开始“挑事”了。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燃料电池电池是“愚蠢的交易”(英文谐音为fool sells),用在汽车上是愚蠢的选择。

但近年来,不仅中国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扶持领域,韩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布局。

结果马斯克此番言论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他的观点甚至直接以#马斯克称燃料电池为智商税#为题,登上了中国微博热搜。

其实仔细想想,马斯克一直是一个不怕抛出相反观点的人。就连他带领的特斯拉,也成了一家喜欢和竞争对手“唱反调”的汽车科技公司。

特斯拉唱了哪些“反调”?

“激光雷达就像一个有一堆附录的人。”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自动驾驶公司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仍有争议。但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主流还是更倾向于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一体化。

与这种激光雷达集成其他传感器的感知方案相反,是特斯拉坚持的纯视觉感知。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特斯拉选择了纯视觉感知的路线,才会出现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对立阵营。

始终坚持基于摄像头的纯视觉感知方案的特斯拉不仅拒绝使用“昂贵且不必要”的激光雷达,其CEO马斯克也多次公开表示对激光雷达的不屑。

在他看来,车上的激光雷达就像是人体的阑尾,只是一个昂贵的配件,丑陋而毫无意义。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10月,马斯克就表示自己“不是激光雷达的粉丝”,认为摄像头加上前置雷达足以取代激光雷达。

几年后,坚持不用激光雷达的特斯拉做到了这一点。

在2020年2月的Scaled ML大会上,特斯拉AI高级总监Andrej Karpathy分享了一项团队正在研究的“伪激光雷达”新技术。

据他介绍,这项技术可以测量相机图像的像素景深,在没有激光雷达硬件的情况下,实现类似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缩短纯视觉技术架构与激光雷达的性能差异。

“高精度地图是个糟糕的主意。”

一个可以作为感知辅助的高精度地图,在马斯克看来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

他认为,基于GPS的高精度地图会让自动驾驶系统过于依赖这些先验信息,从而失去应对实时路况的灵活性。

去年10月,马斯克直接和Waymo对战,后者使用高精地图作为备份冗余。

当时,在Waymo宣布将在凤凰城地区部署没有安全员的车辆后,马斯克直言不讳地表示,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过于依赖地图,“我们的新系统可以在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行驶”。

这里的“新系统”指的是特斯拉在那之后不久推出的FSD测试版。

值得注意的是,在FSD Beta推出之前,有网友在推特上提问,“特斯拉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创建一个包含停车标志、道路坑洼等各种道路细节的'(微地图),让其他沿同一条道路行驶的特斯拉汽车也能使用?”马斯克的回答是“是的”。

换句话说,虽然特斯拉斩钉截铁地说不会用高精地图,但地图还是会有的。

在FSD测试版推出后,有业内人士透露,特斯拉近年来“利用车辆收集的数据制作了大量基于SLAM的图纸”。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可以收集和计算各种传感器数据,在未知环境下生成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定位,并实时生成场景地图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人工智能在未知环境中移动时的定位和地图构建问题。

有人分析,特斯拉虽然没有使用高精地图,但实际上是用了高精地图的思路,画了一张属于特斯拉一个人的地图。这些地图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自己的车辆在“阴影模式”下采集的道路信息。使用这种方法,FSD Beta可以动态更新整个特斯拉汽车n的地图信息……一边工作,一边协助车辆行驶。

“充电模式是大型民用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最佳方式”

除了马斯克热衷于“唱反调”,特斯拉其他高管似乎也跟着老板的脾气,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断言”别人的方法。

今年2月底,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有人猜测,特斯拉可能会开始电力交换业务。

对此,特斯拉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陶林3月6日在微博中公开回复称,特斯拉早在2013年就已经尝试了换电模式,现在特斯拉“一直认为充电模式是大型民用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最佳方式”。

对于此番言论,作为换电模式的倡导者,蔚来汽车并不高兴。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林发出,说蔚来不仅能换电,还能充电升级,多种模式可选。至于换电模式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同时,他还指出,换电站建设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换电是最受蔚来用户欢迎的补充能源方式。

言下之意,特斯拉不认可换电模式,简直是与政策和用户“唱反调”。

确实如此。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后,“建设充电桩”扩大为“增设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这是电站建设首次作为新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稳步扩大汽车消费。

此外,自2018年建成第一座换电站以来,蔚来在中国已建成193座换电站,换电服务总量超过200万。

由此看来,正如蔚来高管所说,换电确实是深受政府支持和用户欢迎的能源补充模式之一。

特斯拉为什么总爱“唱反调”?

那么是什么让特斯拉如此热衷于和别人“唱反调”呢?新智家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基于商业化的考虑。

有知乎网友曾说,“只要是花钱的,特斯拉都心疼。”。

的确,特斯拉对所有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近乎偏执。不仅早期的特斯拉因为公司现金流不足而数次陷入危机,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本身走的是大众化、大众化的经营路线。

马斯克曾明确表示:“从我成立特斯拉的第一天起,为大众市场生产电动汽车就是我的目标。”

2013年特斯拉陷入困境、差点被收购的时候,马斯克最担心的是对方能否把特斯拉打造成“一家有能力量产电动汽车的伟大公司”。

既然是这个目标,那么昂贵的激光雷达、测绘成本高的高精地图以及前期庞大的换电模式都不在特斯拉的考虑范围内,也就很好理解了。

第二,是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马斯克习惯用“第一原理”思考。

物理学的这种思维方式,意在让人剖开问题的表象,深入本质,拆解问题,从而推导出解决方案。

基于这种思维逻辑,马斯克认为,既然人类可以通过视觉和大脑安全驾驶,那么自动驾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实现,所以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路线。

即使在实现这一技术目标的过程中存在障碍,特斯拉也坚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因此,当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感应精度不够时,特斯拉并不直接安装激光雷达,而是改进视觉算法来突破探测精度的瓶颈。

正是第一性原理这种反直觉的角度,使得特斯拉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选择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往往很麻烦的解决方案,这让它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第三,可以视为话题营销策略。

其实特斯拉并不是完全不认可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换电模式的优势,否则也不会一直试图用不同的技术路线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模式。

然而,无论特斯拉是否“直言不讳”,“唱反调”给特斯拉带来了很多关注。

作为行业内独一无二的标杆企业,特斯拉每次发表反对意见,都能引发行业大讨论。而有意无意被点名的竞争对手,往往会急得远远跳回来,引起吃瓜群众围观。

如果“叛逆”和“非主流”的特斯拉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技术路线,那肯定会是一个大新闻,它的传奇在未来的江湖中也会一直流传。

特斯拉似乎成了业内的一个参考坐标:比它好或比它差;和它一样,或者和它不同。所以每当谈到电动汽车或者自动驾驶,不管主角是不是它,特斯拉都会被拉出去遛遛,和各方对比。

从品牌推广的角度来看,“唱反调”更像是特斯拉的一次免费营销活动,效果显著。

标签

事实上,一路下来,“唱反调”的负面标签,在特斯拉优异的销售业绩和行业地位面前,已经成为其颠覆性创新特质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这些“对立”成就了特斯拉。

毕竟别忘了,多年前,电动车也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反调”,正是特立独行的特斯拉颠覆了人们对电动车的想象,创造了电动车的黄金时代。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日前,马斯克又开始“挑事”了。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燃料电池电池是“愚蠢的交易”(英文谐音为fool sells),用在汽车上是愚蠢的选择。

但近年来,不仅中国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扶持领域,韩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布局。

结果马斯克此番言论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他的观点甚至直接以#马斯克称燃料电池为智商税#为题,登上了中国微博热搜。

其实仔细想想,马斯克一直是一个不怕抛出相反观点的人。就连他带领的特斯拉,也成了一家喜欢和竞争对手“唱反调”的汽车科技公司。

特斯拉唱了哪些“反调”?

“激光雷达就像一个有一堆附录的人。”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自动驾驶公司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仍有争议。但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主流还是更倾向于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一体化。

与这种激光雷达集成其他传感器的感知方案相反,是特斯拉坚持的纯视觉感知。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特斯拉选择了纯视觉感知的路线,才会出现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对立阵营。

始终坚持基于摄像头的纯视觉感知方案的特斯拉不仅拒绝使用“昂贵且不必要”的激光雷达,其CEO马斯克也多次公开表示对激光雷达的不屑。

在他看来,车上的激光雷达就像是人体的阑尾,只是一个昂贵的配件,丑陋而毫无意义。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10月,马斯克就表示自己“不是激光雷达的粉丝”,认为摄像头加上前置雷达足以取代激光雷达。

几年后,坚持不用激光雷达的特斯拉做到了这一点。

在2020年2月的Scaled ML大会上,特斯拉AI高级总监Andrej Karpathy分享了一项团队正在研究的“伪激光雷达”新技术。

据他介绍,这项技术可以测量相机图像的像素景深,在没有激光雷达硬件的情况下,实现类似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缩短纯视觉技术架构与激光雷达的性能差异。

“高精度地图是个糟糕的主意。”

一个可以作为感知辅助的高精度地图,在马斯克看来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

他认为,基于GPS的高精度地图会让自动驾驶系统过于依赖这些先验信息,从而失去应对实时路况的灵活性。

去年10月,马斯克直接和Waymo对战,后者使用高精地图作为备份冗余。

当时,在Waymo宣布将在凤凰城地区部署没有安全员的车辆后,马斯克直言不讳地表示,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过于依赖地图,“我们的新系统可以在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行驶”。

这里的“新系统”指的是特斯拉在那之后不久推出的FSD测试版。

值得注意的是,在FSD Beta推出之前,有网友在推特上提问,“特斯拉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创造一个包含停车标志、道路坑洼等各种道路细节的'(微地图),让其他特斯拉汽车dri……ng同路也可以用吗?“马斯克的回答是“是的”。

换句话说,虽然特斯拉斩钉截铁地说不会用高精地图,但地图还是会有的。

在FSD测试版推出后,有业内人士透露,特斯拉近年来“利用车辆收集的数据制作了大量基于SLAM的图纸”。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可以收集和计算各种传感器数据,在未知环境下生成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定位,并实时生成场景地图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人工智能在未知环境中移动时的定位和地图构建问题。

有人分析,特斯拉虽然没有使用高精地图,但实际上是用了高精地图的思路,画了一张属于特斯拉一个人的地图。这些地图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自己的车辆在“阴影模式”下采集的道路信息。利用这种方法,FSD Beta可以在辅助车辆行驶的同时,动态更新整个特斯拉汽车网络的地图信息。

“充电模式是大型民用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最佳方式”

除了马斯克热衷于“唱反调”,特斯拉其他高管似乎也跟着老板的脾气,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断言”别人的方法。

今年2月底,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有人猜测,特斯拉可能会开始电力交换业务。

对此,特斯拉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陶林3月6日在微博中公开回复称,特斯拉早在2013年就已经尝试了换电模式,现在特斯拉“一直认为充电模式是大型民用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最佳方式”。

对于此番言论,作为换电模式的倡导者,蔚来汽车并不高兴。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林发出,说蔚来不仅能换电,还能充电升级,多种模式可选。至于换电模式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同时,他还指出,换电站建设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换电是最受蔚来用户欢迎的补充能源方式。

言下之意,特斯拉不认可换电模式,简直是与政策和用户“唱反调”。

确实如此。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后,“建设充电桩”扩大为“增设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这是电站建设首次作为新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稳步扩大汽车消费。

此外,自2018年建成第一座换电站以来,蔚来在中国已建成193座换电站,换电服务总量超过200万。

由此看来,正如蔚来高管所说,换电确实是深受政府支持和用户欢迎的能源补充模式之一。

特斯拉为什么总爱“唱反调”?

那么是什么让特斯拉如此热衷于和别人“唱反调”呢?新智家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基于商业化的考虑。

有知乎网友曾说,“只要是花钱的,特斯拉都心疼。”。

的确,特斯拉对所有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近乎偏执。不仅早期的特斯拉因为公司现金流不足而数次陷入危机,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本身走的是大众化、大众化的经营路线。

马斯克曾明确表示:“从我成立特斯拉的第一天起,为大众市场生产电动汽车就是我的目标。”

2013年特斯拉陷入困境、差点被收购的时候,马斯克最担心的是对方能否把特斯拉打造成“一家有能力量产电动汽车的伟大公司”。

既然是这个目标,那么昂贵的激光雷达、测绘成本高的高精地图以及前期庞大的换电模式都不在特斯拉的考虑范围内,也就很好理解了。

第二,是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马斯克习惯用“第一原理”思考。

物理学的这种思维方式,意在让人剖开问题的表象,深入本质,拆解问题,从而推导出解决方案。

基于这种思维逻辑,马斯克认为,既然人类可以通过视觉和大脑安全驾驶,那么自动驾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实现,所以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路线。

即使在实现这一技术目标的过程中存在障碍,特斯拉也坚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因此,当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感应精度不够时,特斯拉并不直接安装激光雷达,而是改进视觉算法来突破探测精度的瓶颈。

正是第一性原理这种反直觉的角度,使得特斯拉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选择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往往很麻烦的解决方案,这让它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第三,可以视为话题营销策略。

其实特斯拉并不是完全不认可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换电模式的优势,否则也不会一直试图用不同的技术路线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模式。

然而,无论特斯拉是否“直言不讳”,“唱反调”给特斯拉带来了很多关注。

作为行业内独一无二的标杆企业,特斯拉每次发表反对意见,都能引发行业大讨论。而有意无意被点名的竞争对手,往往会急得远远跳回来,引起吃瓜群众围观。

如果“叛逆”和“非主流”的特斯拉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技术路线,那肯定会是一个大新闻,它的传奇在未来的江湖中也会一直流传。

特斯拉似乎成了业内的一个参考坐标:比它好或比它差;和它一样,或者和它不同。所以每当谈到电动汽车或者自动驾驶,不管主角是不是它,特斯拉都会被拉出去遛遛,和各方对比。

从品牌推广的角度来看,“唱反调”更像是特斯拉的一次免费营销活动,效果显著。

标签

事实上,一路下来,“唱反调”的负面标签,在特斯拉优异的销售业绩和行业地位面前,已经成为其颠覆性创新特质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这些“对立”成就了特斯拉。

毕竟别忘了,多年前,电动车也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反调”,正是特立独行的特斯拉颠覆了人们对电动车的想象,创造了电动车的黄金时代。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蔚来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踩了一根「红线」

来源:Pixabay车联网的大规模应用,让汽车越来越像一台“数据怪兽”。与之而来的数据隐私威胁,也到了不得不摆到台面上讨论的时候。

1900/1/1 0:00:00
2020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大奖发布 解读智能汽车发展趋势

2021年3月25日,2020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大奖正式颁布。这是由车云网和中国移动出行创新智库共同主办的年度大奖。

1900/1/1 0:00:00
Unity和HERE合作开发下一代嵌入式汽车HMI 改善驾驶体验

盖世汽车讯3月24日,实时3D(RT3D)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Unity宣布与定位数据技术平台HERETechnologies达成合作,双方将采用先进技术和RT3D渲染功能,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图森未来在美提交IPO申请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23日,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图森未来(TuSimple)在美国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

1900/1/1 0:00:00
现代成立电动汽车充电站品牌E-pit

3月23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将进军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并推出了新品牌Epit。该集团表示,今年将在韩国设立20个Epit电动汽车充电站,并配备超快充电桩。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3美国市场涨价500美元

日前,我们从特斯拉美国官网获悉,在售的Model3参数询价部分车型售价上调了500美元,调整后的售价为37995599万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