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斯拉官网
作者|秦
编辑|王艳
态度强硬的特斯拉改头换面了。
4月20日,已经是晚上11点25分,但特斯拉官方微博连夜发布官方“道歉信”,第三次回应上海车展期间“女车主站车顶维权事件”。这一次,特斯拉不仅为未能及时解决车主问题道歉,还表示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专门处理此事。
在车展开幕后的48小时内,整个行业几乎被没有新车发布特斯拉的担忧切断。事件发生后,“特斯拉道歉”也成为热搜关键词,热度甚至超过了苹果的春季发布会。
处于舆论中心的,是与这次道歉形成鲜明对比的。4月19日,针对维权事件,特斯拉明确表示,如果是产品问题,特斯拉必须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但“不妥协的无理要求也是我们的态度”。
4月21日,上海车展维权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目前特斯拉没有给出任何赔偿措施,没有承诺,甚至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她表示,未来会继续与处理团队沟通,希望特斯拉“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多面特斯拉
时间回到两天前。4月19日,上海车展开幕第一天,一名女车主穿着印有“刹车失灵”的白色t恤,爬上一辆红色特斯拉的车顶,对着人群大喊——“刹车失灵,特斯拉刹车失灵!"
据媒体报道,车主父亲在驾驶特斯拉Model 3时突然刹车失灵,随后连续追了两辆车,并通过撞击护栏的方式迫使车辆停下。事故还造成女士父母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事故发生后,该女子多次与特斯拉4S店沟通无效,终于开始了维权之路。
来源:网络
由于当天恰逢车展媒体日,在现场媒体的关注下,大家拍摄的视频内容和照片迅速在网上传播,热度甚至盖过了车展本身。虽然现场三名维权车主中有一人被行政拘留五天,另外两人被行政警告,其中一人后来还发了微博道歉,但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正是特斯拉快速但强硬的回复将舆论推向了高潮。4月19日下午,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林回复称,我们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必经过程,并将矛头指向维权车主“最近的负面都是她促成的”。
这一表态也导致舆论开始几乎一边倒地“讨伐”特斯拉。对此,新华社评论称,“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信心?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证消费者安全驾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就有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与此同时,中央政法委也发文称,“特斯拉的回应显示了‘公关大师’的傲慢。在一次次的拖延中,挥霍的是公众对公司的声誉,失去的是声誉和信任。”
还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4月20日晚,特斯拉态度突然转变。然而,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低头认错。面对5个部门的约谈,特斯拉曾表示,将诚恳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深刻反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全面加强自查自纠。
在特斯拉“频繁”道歉的背后,更多的质疑来自于特斯拉官方在多次事故后给出的难以令人信服的回应。
今年1月6日,针对“特斯拉车辆失控冲进商场厕所”事件,特斯拉给出的理由是地面有水,车速过快。今年2月,对于车主反映的充电异常,特斯拉直接将原因归结为“国家电网电流过大”。在国家电网回复“电路一切正常”后,这一说法也被证明是特斯拉的“甩锅”做法。
4月20日,特斯拉在常州的事故现场视频来源:网络
从迅速转变的态度不难看出,特斯拉的道歉可能也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多位特斯拉车主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特斯拉解决问题的方式属于冷处理,后期很难给出解决方案。“我的诉求是归还汽车,但截至目前(特斯拉)没有回复我。”上海车展维权人士说。
车辆事故频发是谁的锅?
事实上,包括此次维权事件在内,近期特斯拉车辆的多起事故都指向制动问题。特斯拉车辆为什么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目前使用的制动助力器系统是博世iBooster。与以往的机械制动不同,iBooster是博世推出的线控制动产品,主要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系统进行制动。这套制动系统的长远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布局无人驾驶——车辆由电信号通过CPU控制。
不仅仅是特斯拉,大众、通用、本田等很多车企都在使用这个系统,但是其他车企还没有出现和特斯拉一样的问题。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了246起特斯拉失控加速的案例,结果显示,所有246起案例都是由于踩错踏板造成的。“没有证据表明加速踏板总成有任何故障……y、导致事故的电机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且没有证据表明设计因素会增加踏板误用的可能性。"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刹车失控基本与博世iBooster刹车系统无关。“刹车失灵可能是软件的锅。”一位汽车被动安全工程师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自动驾驶系统)会分析车辆是否需要自动刹车,但在很多事故中,它确定不需要刹车。
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刹车系统和特斯拉之间的电控信号可能存在一些bug。“这些bug会导致刹车助力泵的压力在某些时候太小,导致刹车失灵。这次可以通过抬脚再踩刹车来完成刹车。然而,在紧急情况下,许多人都抓着刹车不放,这导致了车祸。”
来源:特斯拉官网
特斯拉一直声称自动驾驶将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特斯拉的FSD和Autopilot功能也成为其最大卖点。然而,在吹捧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特斯拉也承认,目前的FSD技术只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技术时仍然需要做好随时接管驾驶任务的准备。
这也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始终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4月20日,据外媒报道,一辆2019版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车祸,导致车上两名男子死亡。路透社报道称,车祸发生在一系列撞车事故之后,特斯拉启动了自动驾驶。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FTA)表示,将针对事故“立即”对特斯拉展开调查,重点分析事故发生后的车辆运行和起火情况。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回应称,涉事车辆并未显示购买FSD,“标准的自动驾驶需要依靠车道线,但并不在这条路上。”
无论刹车失灵还是熄火事故频发,在推诿和踢皮球之间,电动车的监管“盲区”暴露无遗,也导致双方始终各执一词,真相难以定论。
对此,4月21日,李CEO李想发布微博称,关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刹车失灵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提出以下监管要求,包括配备ADAS的车辆必须标配行车记录仪。录制时,屏幕必须同时显示ADAS是否运行;除了ADAS运行状态的显示,还需要显示ADAS状态下油门、刹车、转向对应的基本工作状态。
“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是提供了相对重要的证据,降低了车主取证的难度和厂商觉得委屈的概率。如果车厂在这里作弊,直接停止生产销售资格。”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来源:特斯拉官网
作者|秦
编辑|王艳
态度强硬的特斯拉改头换面了。
4月20日,已经是晚上11点25分,但特斯拉官方微博连夜发布官方“道歉信”,第三次回应上海车展期间“女车主站车顶维权事件”。这一次,特斯拉不仅为未能及时解决车主问题道歉,还表示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专门处理此事。
在车展开幕后的48小时内,整个行业几乎被没有新车发布特斯拉的担忧切断。事件发生后,“特斯拉道歉”也成为热搜关键词,热度甚至超过了苹果的春季发布会。
处于舆论中心的,是与这次道歉形成鲜明对比的。4月19日,针对维权事件,特斯拉明确表示,如果是产品问题,特斯拉必须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但“不妥协的无理要求也是我们的态度”。
4月21日,上海车展维权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目前特斯拉没有给出任何赔偿措施,没有承诺,甚至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她表示,未来会继续与处理团队沟通,希望特斯拉“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多面特斯拉
时间回到两天前。4月19日,上海车展开幕第一天,一名女车主穿着印有“刹车失灵”的白色t恤,爬上一辆红色特斯拉的车顶,对着人群大喊——“刹车失灵,特斯拉刹车失灵!"
据媒体报道,车主父亲在驾驶特斯拉Model 3时突然刹车失灵,随后连续追了两辆车,并通过撞击护栏的方式迫使车辆停下。事故还造成女士父母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事故发生后,该女子多次与特斯拉4S店沟通无效,终于开始了维权之路。
来源:网络
由于当天恰逢车展媒体日,在现场媒体的关注下,大家拍摄的视频内容和照片迅速在网上传播,热度甚至盖过了车展本身。虽然现场三名维权车主中有一人被行政拘留五天,另外两人被行政警告,其中一人后来还发了微博道歉,但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正是特斯拉快速但强硬的回复将舆论推向了高潮。4月19日下午,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林回复称,我们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必经过程,并将矛头指向维权车主“最近的负面都是她促成的”。
这一表态也导致舆论开始几乎一边倒地“讨伐”特斯拉。对此,新华社评论称,“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信心?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证消费者安全驾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就有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与此同时,中央政法委也发文称,“特斯拉的回应显示了‘公关大师’的傲慢。在一次次的拖延中,挥霍的是公众对公司的声誉,失去的是声誉和信任。”
还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4月20日晚,特斯拉态度突然转变。然而,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低头认错。面对5个部门的约谈,特斯拉曾表示,将诚恳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深刻反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全面加强自查自纠。
在特斯拉“频繁”道歉的背后,更多的质疑来自于特斯拉官方在多次事故后给出的难以令人信服的回应。
今年1月6日,针对“特斯拉车辆失控冲进商场厕所”事件,特斯拉给出的理由是地面有水,车速过快。今年2月,对于车主反映的充电异常,特斯拉直接将原因归结为“国家电网电流过大”。在国家电网回复“电路一切正常”后,这一说法也被证明是特斯拉的“甩锅”做法。
4月20日,特斯拉在常州的事故现场视频来源:网络
从迅速转变的态度不难看出,特斯拉的道歉可能也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多位特斯拉车主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特斯拉解决问题的方式属于冷处理,后期很难给出解决方案。“我的诉求是归还汽车,但截至目前(特斯拉)没有回复我。”上海车展维权人士说。
车辆事故频发是谁的锅?
事实上,包括此次维权事件在内,近期特斯拉车辆的多起事故都指向制动问题。特斯拉车辆为什么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目前使用的制动助力器系统是博世iBooster。与以往的机械制动不同,iBooster是博世推出的线控制动产品,主要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系统进行制动。这套制动系统的长远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布局无人驾驶——车辆由电信号通过CPU控制。
不仅仅是特斯拉,大众、通用、本田等很多车企都在使用这个系统,但是其他车企还没有出现和特斯拉一样的问题。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了246起特斯拉失控加速的案例,结果显示,所有246起案例都是由于踩错踏板造成的。“没有证据表明加速踏板总成有任何故障……y、导致事故的电机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且没有证据表明设计因素会增加踏板误用的可能性。"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刹车失控基本与博世iBooster刹车系统无关。“刹车失灵可能是软件的锅。”一位汽车被动安全工程师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自动驾驶系统)会分析车辆是否需要自动刹车,但在很多事故中,它确定不需要刹车。
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刹车系统和特斯拉之间的电控信号可能存在一些bug。“这些bug会导致刹车助力泵的压力在某些时候太小,导致刹车失灵。这次可以通过抬脚再踩刹车来完成刹车。然而,在紧急情况下,许多人都抓着刹车不放,这导致了车祸。”
来源:特斯拉官网
特斯拉一直声称自动驾驶将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特斯拉的FSD和Autopilot功能也成为其最大卖点。然而,在吹捧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特斯拉也承认,目前的FSD技术只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技术时仍然需要做好随时接管驾驶任务的准备。
这也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始终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4月20日,据外媒报道,一辆2019版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车祸,导致车上两名男子死亡。路透社报道称,车祸发生在一系列撞车事故之后,特斯拉启动了自动驾驶。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FTA)表示,将针对事故“立即”对特斯拉展开调查,重点分析事故发生后的车辆运行和起火情况。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回应称,涉事车辆并未显示购买FSD,“标准的自动驾驶需要依靠车道线,但并不在这条路上。”
无论刹车失灵还是熄火事故频发,在推诿和踢皮球之间,电动车的监管“盲区”暴露无遗,也导致双方始终各执一词,真相难以定论。
对此,4月21日,李CEO李想发布微博称,关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刹车失灵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提出以下监管要求,包括配备ADAS的车辆必须标配行车记录仪。录制时,屏幕必须同时显示ADAS是否运行;除了ADAS运行状态的显示,还需要显示ADAS状态下油门、刹车、转向对应的基本工作状态。
“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是提供了相对重要的证据,降低了车主取证的难度和厂商觉得委屈的概率。如果车厂在这里作弊,直接停止生产销售资格。”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2021年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在主题为“别了,家轿够用论”的东风风神奕炫MAX全球首秀发布会现场,东风风神“赛道级宽体家轿”奕炫MAX亮相。
1900/1/1 0:00:00科技公司大陆集团为吉利全新SUV星越L提供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国内自主研发的信息显示系统控制器正在改变车内驾驶舱的设计,首次采用控制器与液晶显示屏分离的方案,使驾驶舱设计更加灵活。
1900/1/1 0:00:00分享领跑时代发展的逻辑,构建企业与用户共创共生的关系。2021上海车展首度登场的智己汽车,带来的不仅有智己L7全新开启的智电出行豪华体验;更有属于新时代用户的专属权益。
1900/1/1 0:00:00随着智能驾驶时代的临近,汽车行业正迎来一轮新的变革。作为引领这场变革的“主角”,新能源车企的一举一动势必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1900/1/1 0:00:00目前,据央视报道,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称,针对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持续发酵,责令特斯拉立即无条件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以便调查取证还原刹车失灵的真相。
1900/1/1 0:00:00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整理:任晓微,36氪经授权发布。日前,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汽车正式发布,北汽负责进行整车生产销售,华为提供诸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方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