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改变了每年4月车展前的沟通会形式,彻底告别“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模式。这场名为“东风汽车品牌春节”的品牌活动,从命名到布局再到内容发布,已经开始带上一些科技公司的影子。“科技”二字,正是东风这个52年央企未来五年最迫切追求的标签。
“‘十四五’期间,东风将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用科技打造全新的东风。”这是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在17日的品牌春节上反复强调的信息。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优秀科技企业”已成为东风公司全新的定位。从“优秀企业”到“优秀科技企业”的转变,说明东风确立了转型的方向。
当特斯拉、蔚来不断刷新汽车品牌市值新高;当“新生力量”依靠科技创新给市场竞争带来新的趋势和挑战;当汽车行业站在电驱动和智能化的十字路口,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开始迎来新的活力。
朱延峰说:“汽车产业虽然诞生了100多年,但它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不断融合,承载着时代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放射出新的活力。尤其是今天,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在跨界融合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移动工具,也是人们在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如何让“第三空间”更智能、更环保、更高效,正是东风转型科技企业要解决的问题。
东方清盘计划
“十五”期间,东风将更加清晰具体地践行“品质、智慧、和谐”的品牌价值理念:打造品质东风,让东风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典范;打造智慧东风,让东风成为赋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建设和谐东风,让东风成为为客户、社会、员工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
朱彦峰分别阐述了东风“品质、智慧、和谐”的价值观,也明确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打造品质东风将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模式。东风为此制定了三个“百万”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前3。
建设智能东风,将致力于成为“赋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为此,东风研发投入将增至10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6%。高投入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自主控制20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控制率要达到95%;科技和服务创新业务产生的收入占独立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
建设和谐东风是指“成为为客户、社会、员工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对应的目标是:自主乘用车客户满意度进入行业前3,商用车客户满意度位居行业前1。大力实施“绿色东风2025行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20%以上,助力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
东风公司将上述涵盖销量目标、R&D目标、社会价值目标的三大发展规划统称为“东方风起计划”,是东风汽车“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总和。据朱延峰介绍,在具体实施时,东风将按照“升级、做强、做大”的思路,调整优化业务布局,打造整车业务、科技板块、服务生态“三大事业群”。整车业务是东风的根本,技术和服务生态是东风汽车进军科技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在传统整车业务板块,“商客同步发展”的战略布局没有改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内涵”成为品牌的核心要求。在强劲的商用车市场,东风的目标是“巩固国内第一品牌的领先优势,深化业务转型,努力实现市场份额和质量效益的双提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乘用车板块,东风首次提出了强化差异化布局的方向,明确了重点打造蓝兔、东风沈峰和高端电动越野品牌的战略规划。其中,东风沈峰作为自主乘用车“主力军”的地位已经确定,被定位为主流技术驱动型品牌。“十五”的销售目标是“力争年销量提高到30万辆以上”。基于全新平台架构,即将推出的“高端电动越野品牌”在东风汽车战略中尚属首次。遗憾的是,在东风汽车品牌春节活动上,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该品牌的详细信息。
科技跃进
作为支撑东风转型的主要动力,科技板块的发展速度成为决定东风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毕竟新能源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汽车行业,同时也迅速缩短了汽车行业技术改造的周期。
东风将其科技创新计划命名为“跳跃行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政在东风汽车品牌春节活动上特别解释了“跃迁”是什么意思:“它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是一个跨越式变化的过程。科技的飞跃,是东风对科技型企业的自我挑战和超越。”东风清楚地认识到“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也清楚地感觉到现阶段新技术的储备和应用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尤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科技跨越,在新能源和智能驱动两个领域大踏步前进,努力打造技术产业化,从而建立新的竞争力,成为赋能行业的科技型企业。”
东风在世纪之交的飞跃行动……新能源技术领域“将加速新能源核心技术的迭代创新”。根据计划,东风将在2024年实现主要乘用车品牌新车型100%电动化。为实现上述目标,东风将在三大动力厂核心总成、整车平台架构、充换电技术、氢能等领域全力发力。在三合一核心总成方面,东风已全面掌控并产业化三合一核心总成技术,包括安全可靠的电池系统管理技术、行业领先的IGBT封装集成技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技术、世界领先的高效扁线电机技术。这些技术都在不断加速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
ESSA模块化架构是东风完全自主研发的本土新能源专属平台。该框架集成了业界领先的三电技术、国际水平的高性能底盘和精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蓝兔即将推出的一系列车型都来自这个平台。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能源产品在这个框架上产生。
另一方面,东风正在建设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这是面向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先进解决方案。它的硬件基于一个智能大脑和四个区域控制器,类似于人的大脑和四肢。软件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软硬件分离和分层解耦。尤政表示:“东风SOA架构将于2022年底在蓝兔三车上实现量产。”
SOA和ESSA架构的有机结合将实现汽车开发中软件和硬件的解耦。随着这两个框架的应用,东风将正式进入“服务定义软件、软件定义汽车”的产品开发时代,进一步走向智能时代。
基于碳中和的愿景,东风在驱动能源方面也布局了氢能技术,并已逐步开始示范运营。110千瓦氢燃料电池拖拉机已经上市,东风沈峰AX7氢燃料汽车将很快在武汉和佛山开始示范运营。与氢能应用相匹配的服务项目也已启动,东风公司与中国石化签署了氢燃料汽车、氢能产业链等领域的战略合作项目。主要围绕氢燃料汽车和氢能源产业链,共同建设示范运营项目,形成氢燃料汽车领域的新优势。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青表示:“十五期间,开放合作仍然是东风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方向。我们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化与战略伙伴的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发展生态。”所以我们看到东风公司、中远海运、中国移动在5G智能港口无人驾驶领域展开了战略合作项目,三方都希望通过合作项目获得5G时代物联网的示范领先优势。
商用车强大的市场地位和过硬的技术实力,为东风提供了优质可靠的验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相对先进的应用,东风商用车将继续获得引领市场潮流的技术优势,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东风商用车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在面向更广阔私人消费市场的乘用车领域,东风采取了渐进推进的策略,“逐步提升乘用车领域消费者的自主驾驶水平,扩大智能装备在车型上的搭载率”。
在演讲的最后,杨青表示:“我们将以《来自东方的风》计划为总动,持续进化新技术、新服务、新品牌,让客户、行业、社会看到全新的ea……风和科技的东风。"
沿着“东风”计划所描述的发展方向,东风公司确实在朝着更加科技化的形象前进。
随着新能源驱动技术的突破和智能网联的成熟,东风的技术转型会更加清晰。最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改变了每年4月车展前的沟通会形式,彻底告别“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模式。这场名为“东风汽车品牌春节”的品牌活动,从命名到布局再到内容发布,已经开始带上一些科技公司的影子。“科技”二字,正是东风这个52年央企未来五年最迫切追求的标签。
“‘十四五’期间,东风将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用科技打造全新的东风。”这是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在17日的品牌春节上反复强调的信息。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优秀科技企业”已成为东风公司全新的定位。从“优秀企业”到“优秀科技企业”的转变,说明东风确立了转型的方向。
当特斯拉、蔚来不断刷新汽车品牌市值新高;当“新生力量”依靠科技创新给市场竞争带来新的趋势和挑战;当汽车行业站在电驱动和智能化的十字路口,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开始迎来新的活力。
朱延峰说:“汽车产业虽然诞生了100多年,但它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不断融合,承载着时代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放射出新的活力。尤其是今天,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在跨界融合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移动工具,也是人们在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如何让“第三空间”更智能、更环保、更高效,正是东风转型科技企业要解决的问题。
东方清盘计划
“十五”期间,东风将更加清晰具体地践行“品质、智慧、和谐”的品牌价值理念:打造品质东风,让东风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典范;打造智慧东风,让东风成为赋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建设和谐东风,让东风成为为客户、社会、员工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
朱彦峰分别阐述了东风“品质、智慧、和谐”的价值观,也明确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打造品质东风将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模式。东风为此制定了三个“百万”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前3。
建设智能东风,将致力于成为“赋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为此,东风研发投入将增至10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6%。高投入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自主控制20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控制率要达到95%;科技和服务创新业务产生的收入占独立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
建设和谐东风是指“成为为客户、社会、员工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对应的目标是:自主乘用车客户满意度进入行业前3,商用车客户满意度位居行业前1。大力实施“绿色东风2025行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20%以上,助力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
东风公司将上述涵盖销量目标、R&D目标、社会价值目标的三大发展规划统称为“东方风起计划”,是东风汽车“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总和。据朱延峰介绍,在具体实施时,东风将按照“升级、做强、做大”的思路,调整优化业务布局,打造整车业务、科技板块、服务生态“三大事业群”。整车业务是东风的根本,技术和服务生态是东风汽车进军科技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在传统整车业务板块,“商客同步发展”的战略布局没有改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内涵”成为品牌的核心要求。在强劲的商用车市场,东风的目标是“巩固国内第一品牌的领先优势,深化业务转型,努力实现市场份额和质量效益的双提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乘用车板块,东风首次提出了强化差异化布局的方向,明确了重点打造蓝兔、东风沈峰和高端电动越野品牌的战略规划。其中,东风沈峰作为自主乘用车“主力军”的地位已经确定,被定位为主流技术驱动型品牌。“十五”的销售目标是“力争年销量提高到30万辆以上”。基于全新平台架构,即将推出的“高端电动越野品牌”在东风汽车战略中尚属首次。遗憾的是,在东风汽车品牌春节活动上,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该品牌的详细信息。
科技跃进
作为支撑东风转型的主要动力,科技板块的发展速度成为决定东风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毕竟新能源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汽车行业,同时也迅速缩短了汽车行业技术改造的周期。
东风将其科技创新计划命名为“跳跃行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政在东风汽车品牌春节活动上特别解释了“跃迁”是什么意思:“它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是一个跨越式变化的过程。科技的飞跃,是东风对科技型企业的自我挑战和超越。”东风清楚地认识到“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也清楚地感觉到现阶段新技术的储备和应用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尤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科技跨越,在新能源和智能驱动两个领域大踏步前进,努力打造技术产业化,从而建立新的竞争力,成为赋能行业的科技型企业。”
东风在世纪之交的飞跃行动……新能源技术领域“将加速新能源核心技术的迭代创新”。根据计划,东风将在2024年实现主要乘用车品牌新车型100%电动化。为实现上述目标,东风将在三大动力厂核心总成、整车平台架构、充换电技术、氢能等领域全力发力。在三合一核心总成方面,东风已全面掌控并产业化三合一核心总成技术,包括安全可靠的电池系统管理技术、行业领先的IGBT封装集成技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技术、世界领先的高效扁线电机技术。这些技术都在不断加速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
ESSA模块化架构是东风完全自主研发的本土新能源专属平台。该框架集成了业界领先的三电技术、国际水平的高性能底盘和精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蓝兔即将推出的一系列车型都来自这个平台。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能源产品在这个框架上产生。
另一方面,东风正在建设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这是面向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先进解决方案。它的硬件基于一个智能大脑和四个区域控制器,类似于人的大脑和四肢。软件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软硬件分离和分层解耦。尤政表示:“东风SOA架构将于2022年底在蓝兔三车上实现量产。”
SOA和ESSA架构的有机结合将实现汽车开发中的软硬件解耦。随着这两个框架的应用,东风将正式进入“服务定义软件、软件定义汽车”的产品开发时代,进一步走向智能时代。
基于碳中和的愿景,东风在驱动能源方面也布局了氢能技术,并已逐步开始示范运营。110千瓦氢燃料电池拖拉机已经上市,东风沈峰AX7氢燃料汽车将很快在武汉和佛山开始示范运营。与氢能应用相匹配的服务项目也已启动,东风公司与中国石化签署了氢燃料汽车、氢能产业链等领域的战略合作项目。主要围绕氢燃料汽车和氢能源产业链,共同建设示范运营项目,形成氢燃料汽车领域的新优势。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青表示:“十五期间,开放合作仍然是东风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方向。我们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化与战略伙伴的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发展生态。”所以我们看到东风公司、中远海运、中国移动在5G智能港口无人驾驶领域展开了战略合作项目,三方都希望通过合作项目获得5G时代物联网的示范领先优势。
商用车强大的市场地位和过硬的技术实力,为东风提供了优质可靠的验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相对先进的应用,东风商用车将继续获得引领市场潮流的技术优势,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东风商用车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在面向更广阔私人消费市场的乘用车领域,东风采取了渐进推进的策略,“逐步提升乘用车领域消费者的自主驾驶水平,扩大智能装备在车型上的搭载率”。
在演讲的最后,杨青表示:“我们将以《来自东方的风》计划为总动,持续进化新技术、新服务、新品牌,让客户、行业、社会看到全新的ea……风和科技的东风。"
沿着“东风”计划所描述的发展方向,东风公司确实在朝着更加科技化的形象前进。
随着新能源驱动技术的突破和智能网联的成熟,东风的技术转型会更加清晰。
分享以首款专属电动车型EV6为起点,起亚将加速推进全面电动化的发展步伐。身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起亚亦将致力不断推动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
1900/1/1 0:00:004月19日上海车展现场,上汽荣威正式发布全新系列ME系列,并全球首发亮相ME系列旗下首款SUV荣威鲸。
1900/1/1 0:00:00传承德系匠心,进阶造车品质。4月19日,汽车行业巅峰盛会“2021上海国际车展”盛大开幕。
1900/1/1 0:00:00豪华品牌抢滩电动化新蓝海,已经进入了全面冲刺的新阶段。
1900/1/1 0:00:00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今年初中国车市开启了高速增长模式。
1900/1/1 0:00:002021年4月21日,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在山东济南正式拉开帷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