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向电动化转型几乎成为全球车企的共同话题。这种趋势在本次车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去年的北京车展,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可以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那么今年,新能源车已经跃居首位,成为该领域的绝对主角。然而,虽然统称为新能源汽车,但纯电似乎是所有路线中唯一的选择。传统车企为了证明自己转型的决心,纷纷推出类似娇子的“纯电动矩阵”;为了更便捷地构建“未来科技”,新势力用一个又一个“纯电动PPT”满足自己的想象;为了更快地进入智能汽车轨道,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唯一入口,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相互竞争...在展厅简单逛一圈就会发现,在花里胡哨的宣传下,每个车企的产品都是先进的,喊出的口号也是感人的。但在这场围绕续航里程、自动驾驶和营销服务的竞争背后,车企似乎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不成熟、天气和地理问题带来的不便,应该如何应对?“现在业界一致认为电气化是未来电力转型的方向,这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电动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能源汽车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燃油汽车。”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傅之前所说,在技术壁垒、基础设施、高成本、电池回收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这种市场考虑,在本次车展期间,日产除了纯电动汽车Ariya之外,还向中国推出了“更有用、更实用、更接地气”的技术路径——e-POWER。在纯电动和e-POWER的支持下,日产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E-POWER,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在e-POWER的介绍中,日产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作为动力系统,它到底集成了什么?为什么说是史无前例?在车展开幕的前一天,在“科技日产e-POWER之夜”上,现任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宏(Hiroshi Sasaki)解释了这个概念:“前所未有”是指e-POWER是一种无需充电的电驱动技术,即100%电机驱动;而“融合动力”指的是燃油发电和纯电驱动,各司其职,合二为一。
目前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弘,简单来说,e-POWER和BEV一样,只是由一个电机驱动,发动机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只是起到发电的作用。这就保证了这项技术有三大亮点:全时电驱动、高效发电和闪充闪放。从字面上看,这听起来有些“混血儿”。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商品企划部部长福田先生表示,e-POWER和中混与轻混完全不同。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只有在车辆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燃料时,才会由电机驱动车辆,然后由汽油发动机驱动车辆。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辆由电机驱动,车辆反应平稳,驾驶体验愉悦,可以随意操控车辆。”在此基础上,e-POWER科技还增加了e-Pedal集成智能控制踏板,即踩下加速踏板可以加速,松开踏板可以自动回收能量,同时使车辆减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情,与混合的思维模式和消费者提供的便利完全不同。”随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动力系统工程总监Akihiro Shibuya补充道,与其他系统相比,e-POWER在车辆初始阶段可以在纯电动状态下运行,由电池供电,发动机不参与工作,但在需要用电的时刻,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可以用燃油发动机为电池充电。以搭载该技术的日产Note为例,其百公里油耗仅为2.67L,高效便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总的来说,搭载e-POWER的车辆购买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相同,但使用成本和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难怪这项诞生于2016年的技术,在5年内获得了超过50万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日产已经做好了准备。众所周知,中国几乎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最大贡献者。尤其是2020年,当全球大部分地区还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时,中国市场已经迅速迎来复苏。对于日产来说,去年也是中国的丰收年。“日产2020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2020年第四季度(10-12月)日产市场份额达到11.9%,2021年第一季度(1-3月)增至12.4%。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有所好转。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0.8%。从数据表现来看,日产业务的改善和提升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
日产汽车公司代表兼首席运营官古普塔(Gupta)因此,日产决定今年将一直在海外市场流行的驾驶技术e-POWER引入中国市场。但同时,正如上面文章提到的,福田先生提出,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土地面积非常广阔,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几种不同的电力方案。“燃油车、100%全电动e动力车、纯电动汽车,都是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而准备的。”所以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在今年的车展上,日产也带来了另一款强大的纯电动产品——Ariya。对于这款产品,福田先生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日产Ariya融合了日产强大的SUV基因和十余年纯电动汽车的成功经验,是日产‘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日产智行’技术的标志性杰作。”
< img alt = "日产,福田……北京,东风,concept "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14619891268/5 . jpg "/>
参考日产近十年纯电动汽车的成功经验,肯定离不开欧洲市场的一款热门产品——日产聆风。虽然这款于2010年推出的车型是日产首款量产的纯电动产品,但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和品质,Leaf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实现了无事故累计行驶里程170亿公里的成就。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积累和沉淀下,这款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动平台打造的Ariya也将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从产品参数来看,Ariya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10公里,行驶375公里仅需半小时。同时,Ariya还配备了最新的ProPILOT 2.0智能领航技术、ProPILOT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和e-Pedal一体化智能踏板,在智能化方面也足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预碰撞智能刹车、后轮自动紧急刹车的增加,也为车辆在主动安全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我们需要的是有温度的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冬天不管多冷都敢开空调的电动车。”在“科技日产e-POWER之夜”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一席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再崇高的想法,如果不能实施,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我们想要环保,但我们也想要一辆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自由行驶,没有里程之忧的新能源汽车。从这个角度来说,e-POWER可能是市场上最好的选择之一。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向电动化转型几乎成为全球车企的共同话题。这种趋势在本次车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去年的北京车展,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可以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那么今年,新能源车已经跃居首位,成为该领域的绝对主角。然而,虽然统称为新能源汽车,但纯电似乎是所有路线中唯一的选择。传统车企为了证明自己转型的决心,纷纷推出类似娇子的“纯电动矩阵”;为了更便捷地构建“未来科技”,新势力用一个又一个“纯电动PPT”满足自己的想象;为了更快地进入智能汽车轨道,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唯一入口,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相互竞争...在展厅简单逛一圈就会发现,在花里胡哨的宣传下,每个车企的产品都是先进的,喊出的口号也是感人的。但在这场围绕续航里程、自动驾驶和营销服务的竞争背后,车企似乎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不成熟、天气和地理问题带来的不便,应该如何应对?“现在业界一致认为电气化是未来电力转型的方向,这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电动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能源汽车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燃油汽车。”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傅之前所说,在技术壁垒、基础设施、高成本、电池回收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这种市场考虑,在本次车展期间,日产除了纯电动汽车Ariya之外,还向中国推出了“更有用、更实用、更接地气”的技术路径——e-POWER。在纯电动和e-POWER的支持下,日产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E-POWER,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在e-POWER的介绍中,日产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作为动力系统,它到底集成了什么?为什么说是史无前例?在车展开幕的前一天,在“科技日产e-POWER之夜”上,现任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宏(Hiroshi Sasaki)解释了这个概念:“前所未有”是指e-POWER是一种无需充电的电驱动技术,即100%电机驱动;而“融合动力”指的是燃油发电和纯电驱动,各司其职,合二为一。
目前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弘,简单来说,e-POWER和BEV一样,只是由一个电机驱动,发动机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只是起到发电的作用。这就保证了这项技术有三大亮点:全时电驱动、高效发电和闪充闪放。从字面上看,这听起来有些“混血儿”。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商品企划部部长福田先生表示,e-POWER和中混与轻混完全不同。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只有在车辆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燃料时,才会由电机驱动车辆,然后由汽油发动机驱动车辆。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辆由电机驱动,车辆反应平稳,驾驶体验愉悦,可以随意操控车辆。”在此基础上,e-POWER科技还增加了e-Pedal集成智能控制踏板,即踩下加速踏板可以加速,松开踏板可以自动回收能量,同时使车辆减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情,与混合的思维模式和消费者提供的便利完全不同。”随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动力系统工程总监Akihiro Shibuya补充道,与其他系统相比,e-POWER在车辆初始阶段可以在纯电动状态下运行,由电池供电,发动机不参与工作,但在需要用电的时刻,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可以用燃油发动机为电池充电。以搭载该技术的日产Note为例,其百公里油耗仅为2.67L,高效便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总的来说,搭载e-POWER的车辆购买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相同,但使用成本和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难怪这项诞生于2016年的技术,在5年内获得了超过50万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日产已经做好了准备。众所周知,中国几乎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最大贡献者。尤其是2020年,当全球大部分地区还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时,中国市场已经迅速迎来复苏。对于日产来说,去年也是中国的丰收年。“日产2020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2020年第四季度(10-12月)日产市场份额达到11.9%,2021年第一季度(1-3月)增至12.4%。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有所好转。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0.8%。从数据表现来看,日产业务的改善和提升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
日产汽车公司代表兼首席运营官古普塔(Gupta)因此,日产决定今年将一直在海外市场流行的驾驶技术e-POWER引入中国市场。但同时,正如上面文章提到的,福田先生提出,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土地面积非常广阔,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几种不同的电力方案。“燃油车、100%全电动e动力车、纯电动汽车,都是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而准备的。”所以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在今年的车展上,日产也带来了另一款强大的纯电动产品——Ariya。对于这款产品,福田先生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日产Ariya融合了日产强大的SUV基因和十余年纯电动汽车的成功经验,是日产‘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日产智行’技术的标志性杰作。”
< img alt = "日产,福田……北京,东风,concept "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14619891268/5 . jpg "/>
参考日产近十年纯电动汽车的成功经验,肯定离不开欧洲市场的一款热门产品——日产聆风。虽然这款于2010年推出的车型是日产首款量产的纯电动产品,但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和品质,Leaf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实现了无事故累计行驶里程170亿公里的成就。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积累和沉淀下,这款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动平台打造的Ariya也将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从产品参数来看,Ariya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10公里,行驶375公里仅需半小时。同时,Ariya还配备了最新的ProPILOT 2.0智能领航技术、ProPILOT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和e-Pedal一体化智能踏板,在智能化方面也足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预碰撞智能刹车、后轮自动紧急刹车的增加,也为车辆在主动安全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我们需要的是有温度的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冬天不管多冷都敢开空调的电动车。”在“科技日产e-POWER之夜”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一席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再崇高的想法,如果不能实施,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我们想要环保,但我们也想要一辆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自由行驶,没有里程之忧的新能源汽车。从这个角度来说,e-POWER可能是市场上最好的选择之一。
全球芯片危机持续,特斯拉股价下跌44月28日,特斯拉股价下跌逾4,原因是其第一季度财报未能缓解投资者对其估值过高的担忧,以及全球芯片长期短缺和竞争加剧的问题。
1900/1/1 0:00:001、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增近4倍经济持续恢复上海一季度经济数据25日发布,总体来说,一季度上海经济开局良好,呈现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1900/1/1 0:00:00这次芯片短缺反映的是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近日,“芯片荒”像“蝴蝶效应”越演越烈。除了前些日子的德克萨斯州的大风雪以及日本地震,近日日本瑞萨的厂区火灾也让芯片短缺的问题愈加突出。
1900/1/1 0:00:00“要再奋斗30年”创维汽车品牌见面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立了一个flag。
1900/1/1 0:00:001、工信部、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
1900/1/1 0:00:00CTVNews作者秦章勇编辑周游在一阵“刹车失灵”的维权声中,特斯拉迎来了创纪录的Q1财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