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百度Apollo在“2020百度生态大会”上正式推出驾驶员辅助驾驶ANP,希望借此打入乘用车市场。
四个月后,百度Apollo首次以独立参展商身份参加上海车展,展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
一方面,原有的赛道选手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华为、DJI和其他科技巨头已经强势进入这个市场。
群狼之中,百度和它的ANP能一战吗?
ANP试乘体验
ANP,即Apollo Navigation Pilot,是百度自主研发的飞行员辅助驾驶产品。L2.5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开放道路和高速驾驶场景。
4月18日,阿波罗举办了ANP试乘体验活动,新智家也到现场实测体验。
本次试乘的区域是上海嘉定区之星港。体验持续近20分钟,全程约10公里。
与通常的无人驾驶汽车不同的是,这次试乘的是量产车型威马W6,车身上没有略显愚笨的激光雷达,外观上与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并无区别。
据现场工程师介绍,百度之所以没有选择无人驾驶公司普遍使用的林肯MKZ,是因为百度以量产为出发点,在威马W6上安装了ANP,接近量产模式。
至于为什么没有激光雷达,因为ANP是纯视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身配备了12个视觉传感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全景超声波雷达,配合高精地图。
换句话说,ANP功能可以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L2.5自动驾驶。
进入主驾驶席,启动汽车,点击显示屏左下方“使用飞行员辅助驾驶”的蓝色按钮,开启ANP功能。
除了这种启动方式,现场工程师介绍,还可以通过拉动方向盘下的拉杆来启动。
在新智能驾驶的实际体验中,ANP的起步、变道、超车、调头等动作都很果断,没有任何不适感。
同时,ANP还可以更高效地识别红绿灯。当前方有高大的货车挡住司机视线时,ANP可以准确识别红绿灯,并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帮助司机更好地了解路况。
据工程师介绍,百度Apollo将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采集的数据和模型与ANP进行整合,即使没有激光雷达,也能达到与配备激光雷达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几乎相同的驾驶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试乘总体平稳,但ANP也退出过一次。(当时试验路段车流量和人流都不多,路段也不是特别复杂。)
现场工程师表示,系统不稳定是因为新智驾驶的车辆临时更换了新的ANP版本,没有及时完成调整工作。
据悉,ANP将分为基础版和高配版两种模式,分别有一个和两个单运算能力为250Tops的NVIDIA Orin芯片。
此外,两者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后者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
对话李振宇
试乘结束后,百度Apollo在上海车展6.1馆举行产品发布会,介绍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其成果。
会后,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与包括新智家在内的多家媒体展开对话,分享百度Apollo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本次小组访谈中,李振宇的核心观点如下:
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后,5G与车路的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坐在主驾驶座上才是真正的人机联合驾驶。
智能驾驶舱已经普及,阿波罗不会同质化。
从2024年开始,自动驾驶开始大规模商用。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更难实现。
未来四年,Apollo将培养优秀的开发者,推广开放平台。
ANP的优势在于推广速度和成本。
Waymo的发展道路与百度不同
小米和DJI进入智能驾驶轨道,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无人驾驶的到来并不容易,也不是遥不可及。
以下是新智家等媒体与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的对话节选。新知家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进行了编辑整理:
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后,5G与车路的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目前5G和车路协同发展时冷时热。个人认为是因为目前的自动驾驶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5G对自动驾驶的推动和车路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5G与道路的协同对于自动驾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高速公路场景下,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10公里,5G与道路的协同作用自然不显著。
在去年的“2020百度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Apollo发布了“5G云驾驶”。这里的驾驶是指大部分驾驶由人工智能控制,另一部分由人控制。
比如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修路的情况。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借道逆行会导致非常高的接管率,这是一般人工智能很难解决的。如果是我们的“5G云驱动”,我们就干脆停下来。因为人类接管只需要几秒钟,所以通过该路段后继续由自行车智能驾驶。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
自行车智能化没有5G的参与,我们也有4G和2G的解决方案。
在4G方案下,接下来的路只能由车辆自己计算,知道自己的意图后才能继续行驶。在3G状态或2G状态下,只能呼叫救援车辆。
当然,我们无疑可以在自行车智能化方面做得很好。
此外,车辆与道路的协调有时可以比作路灯。没有路灯的时候可以开车。有了它,你会更安全,更高效。
让自行车变得智能和安全是很难的。为什么不与汽车和道路合作?为什么不让大家都被祝福?因为做的不好的时候,不需要车和路的加持。在那之前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
坐在主驾驶座上才是真正的人机联合驾驶。
以前叫L4级自动驾驶仪。人体验的时候,方向盘后面还是坐着一个人。这不是无人驾驶。
当L2+级别的自动驾驶仪一起驾驶时,这不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真实的体验是,人坐在主驾驶座上,有时候人开车,有时候机器开车。机器可以在你不舒服的时候接管方向盘,人类可以在你有危险的时候接管。
我们早就注意到,人类没有坐在驾驶座上的体验。为什么没有一家公司会让人坐在驾驶座上?因为能力不足。
也许在三年前,我们可以做一个很酷的演示,但我们不敢要求人们坐在驾驶座上,也不敢把安全员从驾驶座上拿掉。这一次,百度Apollo可以做到。在……之外mpany,这是我们前进的一小步,但却是我们前进的一大步,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艰辛。
主驾驶座上,无人实现,实现了最后几百米的自主泊车。百度Apollo在这两个方面的速度都是第一。
在L2级别的人机联合驾驶方面,特斯拉值得整个行业的尊重。
特斯拉的人机共驾是美国高速公路和城市环路的结合。同时道路环境相对简单,高速公路的行驶难度也比城市道路简单。
在中国,除了一线城市,国人的驾驶场景大多在城市道路上。这是中国道路上L4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
现在很多无人驾驶公司宣称无人驾驶测试已经达到1000万公里。其实有些数据是沙子,有些是金子。中国的路测数据是黄金,比美国高,因为中国的路况更复杂。
我们已经将无人驾驶技术降低到L2级量产车型,这是一种非常自信的表现。
智能驾驶舱已经普及,阿波罗不会同质化。
以往智能驾驶舱的差异化体现在硬件配置上。比如屏幕大小不一样,计算能力不一样,位置不一样,或者你是参与Android系统开发,我是基于iOS系统开发。
乐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解决了这种差异化,不然百度Apollo的智能驾驶舱也推广不了这么多车型。
百度Apollo的下一步是推小型汽车助手。我觉得汽车助手在互联网公司还是比较好的。
虽然你的车系看起来和我的一样,但是内容不一样。
以百度的信息流搜索为例。对于同一个型号的手机,你看到的肯定和我看到的不一样,这和汽车圈是一样的。
一个小汽车助手带来的东西是基于数据、学习和场景的。开车后,会对汽车助手进行信息、数据、场景的训练。
某个场景、某个地点的一些事件可以和你融合,我们会在未来的车载助手里看到情境内容。
另外,在地图方面,现在驾驶舱里地图占比最大。我们开车的时候看地图已经很久了,大家都习惯把地图做成桌面。在这方面,我可以很自信地说,百度对地图的理解太深刻了,因为手机上的地图并不多,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车载地图的显示形式是ipad,但实际场景非常复杂。百度未来会做一个人机驾驶的地图。这其实和高精地图很像,都是三维的。但是悬浮在桌面上的车载助手会告诉你加油站在哪里,附近店铺的活动情况,和现在的地图不一样。
移动生态服务的内容之所以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用户的。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智能驾驶舱,完全可以解决智能驾驶舱的同质化问题。
就像手机外观看起来一样,如果你把它们排成一排,从远处看你几乎分辨不出来,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从2024年开始,自动驾驶开始大规模商用。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分为两部分:
第一,无人驾驶,致力于真正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二、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有时也叫高级自动驾驶。我觉得后者的大幕已经拉开了,尤其是这次车展。
我觉得在2023年和2025年,如果车辆没有高级别的辅助驾驶,那么这款车的竞争力就不强,也不是高端类型。
在直到2027年左右的下一代车辆中,智能交互系统将是汽车中的辅助标准。没有智能交互系统,汽车将难以销售。因为个人消费需要升级,需要从辅助驾驶升级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将在两种场景下占得先机:停车场景,即最后几百米和最后一公里。还有闭园的场景,阿波罗等特定车辆在做什么。
我觉得大概在2024年,无人车就可以从封闭的场景开到开放的场景,再到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把无人驾驶汽车推向市场。届时,无人驾驶的场景将发生显著变化。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更难实现。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远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困难。
原因是,即使是简单的案件,也有复杂的情况。比如停车场,猫狗小孩行为不规范,也会在停车场穿梭。
我们把无人驾驶技术简化为L2自动驾驶汽车,这是我们的新举措。在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时,我们需要解决任何问题,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把L4自动驾驶技术推到低级自动驾驶,我们觉得并不是特别难。
未来四年,Apollo将培养优秀的开发者,推广开放平台。
未来四年你想做什么?
首先,Apollo会培养试图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优秀开发者。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智云”向主机厂推广Apollo开放平台。
我们理解主机厂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或智能化转型,他们想发展自己的停车能力。但是从零开始构建一个“云”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数据标注、存储和模拟,以及如何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这些。
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八年,一直在包装这方面。我们现在就可以告诉他们,你可以给我半年时间造一套这个东西,你可以在里面大胆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宣布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奇瑞合作,几个合作伙伴正在路上。
ANP的优势在于推广速度和成本。
第一,对于车企来说,ANP的普及会更快。
汽车公司关心汽车法规和成本。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并不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也不一定能达到车规。所以很多主机厂都不愿意用不成熟的激光雷达,在他们看来不太靠谱。
第二,成本方面,现在相机+激光雷达的路线很常见,价格也很贵。
Waymo的发展道路与百度不同
我觉得Waymo和特斯拉同样值得业界尊敬,因为他们的创造和创新让业界学到了很多东西。没有他们,车展不会这么火。
Waymo的发展道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之前说过“一路下蛋,勇攀珠峰”,“一路下蛋”就是商业化,同时要有“登顶珠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造血来维持团队,创造未来。
在“一路下蛋”的过程中,向下释放L4自动驾驶能力,反哺车队。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当强大了。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丰田、福特、吉利、长城等等。在和他们的打磨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对汽车行业的了解,一路走来我们也能变得更强。去年12月,百度Apollo在“2020百度生态大会”上正式推出驾驶员辅助驾驶ANP,希望借此打入乘用车市场。
四个月后,百度Apollo首次以独立参展商身份参加上海车展,展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
一方面,原有的赛道选手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华为、DJI和其他科技巨头已经强势进入这个市场。
群狼之中,百度和它的ANP能一战吗?
ANP试乘体验
ANP,即Apollo Navigation Pilot,是百度自主研发的飞行员辅助驾驶产品。L2.5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开放道路和高速驾驶场景。
4月18日,阿波罗举办了ANP试乘体验活动,新智家也到现场实测体验。
本次试乘的区域是上海嘉定区之星港。体验持续近20分钟,全程约10公里。
与通常的无人驾驶汽车不同的是,这次试乘的是量产车型威马W6,车身上没有略显愚笨的激光雷达,外观上与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并无区别。
据现场工程师介绍,百度之所以没有选择无人驾驶公司普遍使用的林肯MKZ,是因为百度以量产为出发点,在威马W6上安装了ANP,接近量产模式。
至于为什么没有激光雷达,因为ANP是纯视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身配备了12个视觉传感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全景超声波雷达,配合高精地图。
换句话说,ANP功能可以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L2.5自动驾驶。
进入主驾驶席,启动汽车,点击显示屏左下方“使用飞行员辅助驾驶”的蓝色按钮,开启ANP功能。
除了这种启动方式,现场工程师介绍,还可以通过拉动方向盘下的拉杆来启动。
在新智能驾驶的实际体验中,ANP的起步、变道、超车、调头等动作都很果断,没有任何不适感。
同时,ANP还可以更高效地识别红绿灯。当前方有高大的货车挡住司机视线时,ANP可以准确识别红绿灯,并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帮助司机更好地了解路况。
据工程师介绍,百度Apollo将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采集的数据和模型与ANP进行整合,即使没有激光雷达,也能达到与配备激光雷达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几乎相同的驾驶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试乘总体平稳,但ANP也退出过一次。(当时试验路段车流量和人流都不多,路段也不是特别复杂。)
现场工程师表示,系统不稳定是因为新智驾驶的车辆临时更换了新的ANP版本,没有及时完成调整工作。
据悉,ANP将分为基础版和高配版两种模式,分别有一个和两个单运算能力为250Tops的NVIDIA Orin芯片。
此外,两者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后者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
对话李振宇
试乘结束后,百度Apollo在上海车展6.1馆举行产品发布会,介绍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其成果。
会后,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与包括新智家在内的多家媒体展开对话,分享百度Apollo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本次小组访谈中,李振宇的核心观点如下:
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后,5G与车路的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坐在主驾驶座上才是真正的人机联合驾驶。
智能驾驶舱已经普及,阿波罗不会同质化。
从2024年开始,自动驾驶开始大规模商用。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更难实现。
未来四年,Apollo将培养优秀的开发者,推广开放平台。
ANP的优势在于推广速度和成本。
Waymo的发展道路与百度不同
小米和DJI进入智能驾驶轨道,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无人驾驶的到来并不容易,也不是遥不可及。
以下是新智家等媒体与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的对话节选。新知家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进行了编辑整理:
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后,5G与车路的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目前5G和车路协同发展时冷时热。个人认为是因为目前的自动驾驶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行车智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5G对自动驾驶的推动和车路协同才能体现出来。
5G与道路的协同对于自动驾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高速公路场景下,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10公里,5G与道路的协同作用自然不显著。
在去年的“2020百度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Apollo发布了“5G云驾驶”。这里的驾驶是指大部分驾驶由人工智能控制,另一部分由人控制。
比如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修路的情况。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借道逆行会导致非常高的接管率,这是一般人工智能很难解决的。如果是我们的“5G云驱动”,我们就干脆停下来。因为人类接管只需要几秒钟,所以通过该路段后继续由自行车智能驾驶。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
自行车智能化没有5G的参与,我们也有4G和2G的解决方案。
在4G方案下,接下来的路只能由车辆自己计算,知道自己的意图后才能继续行驶。在3G状态或2G状态下,只能呼叫救援车辆。
当然,我们无疑可以在自行车智能化方面做得很好。
此外,车辆与道路的协调有时可以比作路灯。没有路灯的时候可以开车。有了它,你会更安全,更高效。
让自行车变得智能和安全是很难的。为什么不与汽车和道路合作?为什么不让大家都被祝福?因为做的不好的时候,不需要车和路的加持。在那之前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
坐在主驾驶座上才是真正的人机联合驾驶。
以前叫L4级自动驾驶仪。人体验的时候,方向盘后面还是坐着一个人。这不是无人驾驶。
当L2+级别的自动驾驶仪一起驾驶时,这不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真实的体验是,人坐在主驾驶座上,有时候人开车,有时候机器开车。机器可以在你不舒服的时候接管方向盘,人类可以在你有危险的时候接管。
我们早就注意到,人类没有坐在驾驶座上的体验。为什么没有一家公司会让人坐在驾驶座上?因为能力不足。
也许在三年前,我们可以做一个很酷的演示,但我们不敢要求人们坐在驾驶座上,也不敢把安全员从驾驶座上拿掉。这一次,百度Apollo可以做到。在……之外mpany,这是我们前进的一小步,但却是我们前进的一大步,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艰辛。
主驾驶座上,无人实现,实现了最后几百米的自主泊车。百度Apollo在这两个方面的速度都是第一。
在L2级别的人机联合驾驶方面,特斯拉值得整个行业的尊重。
特斯拉的人机共驾是美国高速公路和城市环路的结合。同时道路环境相对简单,高速公路的行驶难度也比城市道路简单。
在中国,除了一线城市,国人的驾驶场景大多在城市道路上。这是中国道路上L4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
现在很多无人驾驶公司宣称无人驾驶测试已经达到1000万公里。其实有些数据是沙子,有些是金子。中国的路测数据是黄金,比美国高,因为中国的路况更复杂。
我们已经将无人驾驶技术降低到L2级量产车型,这是一种非常自信的表现。
智能驾驶舱已经普及,阿波罗不会同质化。
以往智能驾驶舱的差异化体现在硬件配置上。比如屏幕大小不一样,计算能力不一样,位置不一样,或者你是参与Android系统开发,我是基于iOS系统开发。
乐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解决了这种差异化,不然百度Apollo的智能驾驶舱也推广不了这么多车型。
百度Apollo的下一步是推小型汽车助手。我觉得汽车助手在互联网公司还是比较好的。
虽然你的车系看起来和我的一样,但是内容不一样。
以百度的信息流搜索为例。对于同一个型号的手机,你看到的肯定和我看到的不一样,这和汽车圈是一样的。
一个小汽车助手带来的东西是基于数据、学习和场景的。开车后,会对汽车助手进行信息、数据、场景的训练。
某个场景、某个地点的一些事件可以和你融合,我们会在未来的车载助手里看到情境内容。
另外,在地图方面,现在驾驶舱里地图占比最大。我们开车的时候看地图已经很久了,大家都习惯把地图做成桌面。在这方面,我可以很自信地说,百度对地图的理解太深刻了,因为手机上的地图并不多,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车载地图的显示形式是ipad,但实际场景非常复杂。百度未来会做一个人机驾驶的地图。这其实和高精地图很像,都是三维的。但是悬浮在桌面上的车载助手会告诉你加油站在哪里,附近店铺的活动情况,和现在的地图不一样。
移动生态服务的内容之所以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用户的。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智能驾驶舱,完全可以解决智能驾驶舱的同质化问题。
就像手机外观看起来一样,如果你把它们排成一排,从远处看你几乎分辨不出来,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从2024年开始,自动驾驶开始大规模商用。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分为两部分:
第一,无人驾驶,致力于真正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二、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有时也叫高级自动驾驶。我觉得后者的大幕已经拉开了,尤其是这次车展。
我觉得在2023年和2025年,如果车辆没有高级别的辅助驾驶,那么这款车的竞争力就不强,也不是高端类型。
在直到2027年左右的下一代车辆中,智能交互系统将是汽车中的辅助标准。没有智能交互系统,汽车将难以销售。因为个人消费需要升级,需要从辅助驾驶升级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将在两种场景下占得先机:停车场景,即最后几百米和最后一公里。还有闭园的场景,阿波罗等特定车辆在做什么。
我觉得大概在2024年,无人车就可以从封闭的场景开到开放的场景,再到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把无人驾驶汽车推向市场。届时,无人驾驶的场景将发生显著变化。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更难实现。
简单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远比复杂环境下的有人驾驶困难。
原因是,即使是简单的案件,也有复杂的情况。比如停车场,猫狗小孩行为不规范,也会在停车场穿梭。
我们把无人驾驶技术简化为L2自动驾驶汽车,这是我们的新举措。在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时,我们需要解决任何问题,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把L4自动驾驶技术推到低级自动驾驶,我们觉得并不是特别难。
未来四年,Apollo将培养优秀的开发者,推广开放平台。
未来四年你想做什么?
首先,Apollo会培养试图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优秀开发者。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智云”向主机厂推广Apollo开放平台。
我们理解主机厂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或智能化转型,他们想发展自己的停车能力。但是从零开始构建一个“云”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数据标注、存储和模拟,以及如何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这些。
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八年,一直在包装这方面。我们现在就可以告诉他们,你可以给我半年时间造一套这个东西,你可以在里面大胆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宣布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奇瑞合作,几个合作伙伴正在路上。
ANP的优势在于推广速度和成本。
第一,对于车企来说,ANP的普及会更快。
汽车公司关心汽车法规和成本。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并不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也不一定能达到车规。所以很多主机厂都不愿意用不成熟的激光雷达,在他们看来不太靠谱。
第二,成本方面,现在相机+激光雷达的路线很常见,价格也很贵。
Waymo的发展道路与百度不同
我觉得Waymo和特斯拉同样值得业界尊敬,因为他们的创造和创新让业界学到了很多东西。没有他们,车展不会这么火。
Waymo的发展道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之前说过“一路下蛋,勇攀珠峰”,“一路下蛋”就是商业化,同时要有“登顶珠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造血来维持团队,创造未来。
在“一路下蛋”的过程中,向下释放L4自动驾驶能力,反哺车队。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当强大了。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丰田、福特、吉利、长城等等。在和他们的打磨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对汽车行业的了解,一路走来我们也能变得更强。小米和DJI进入智能驾驶轨道,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么多合作伙伴一起进入造车赛道,这样行业才会更繁荣,大家忙起来才会有创新活力。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他们在制造汽车,我们有了更多的客户。双方都很开心。
无人驾驶的到来并不容易,也不是遥不可及。
每次想到Robotaxi,总会想起国家的一些大话,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
你不想要一个无人机器人吗?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想拥有它。那时候交通会变,人会更自由。
虽然现在的打车体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不够完善。如果你把一个机器人放在你的支配之下,你将来肯定想拥有一个私人驾驶舱,而且里面一定有漂亮的东西。
可能大家都想在Robotaxi里睡觉,喝茶,吃火锅,唱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有没有想过,好的东西绝对值得我们去奋斗,奋斗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是我们的能力和技术。
每个人的不同看法,我觉得不同的战略选择是绝对可以理解的。百度Apollo的过去和未来,我们都相信无人驾驶总有一天会到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遥远。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原文……雷锋的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小米和DJI进入智能驾驶轨道,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么多合作伙伴一起进入造车赛道,这样行业才会更繁荣,大家忙起来才会有创新活力。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他们在制造汽车,我们有了更多的客户。双方都很开心。
无人驾驶的到来并不容易,也不是遥不可及。
每次想到Robotaxi,总会想到国家的一些大话,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
你不想要一个无人机器人吗?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想拥有它。那时候交通会变,人会更自由。
虽然现在的打车体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不够完善。如果你把一个机器人放在你的支配之下,你将来肯定想拥有一个私人驾驶舱,而且里面一定有漂亮的东西。
可能大家都想在Robotaxi里睡觉,喝茶,吃火锅,唱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有没有想过,好的东西绝对值得我们去奋斗,奋斗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是我们的能力和技术。
每个人的不同看法,我觉得不同的战略选择是绝对可以理解的。百度Apollo的过去和未来,我们都相信无人驾驶总有一天会到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遥远。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2021上海车展正在国家会展中心火热举行,楚航科技携其全线车规级毫米波雷达产品首次参展,并于4月20日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车载生命体征探测雷达。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两位美国参议院正致力于推动一份两党支持的法案,汽车制造商未来或将在美国道路上部署数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这是一个重大改革,将帮助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
1900/1/1 0:00:00就在上海车展启幕前的一个月,博格华纳(BorgWarner)首席执行官FredericLissalde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希望在未来10年的时间里将约50的收入与电动汽车捆绑在一起。
1900/1/1 0:00:00近些年,电动化、自动化等趋势为出行领域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各大玩家需要因时而变,及时顺应潮流,才能在创新技术迭出的全球出行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科技公司采埃孚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特斯拉美国官网获悉,在售的特斯拉Model3参数询价和ModelY部分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涨价幅度均为500美元。
1900/1/1 0:00:00季节更替,对于停放户外且阶段性停用的车辆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天气变化特别是温度、湿度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这些车辆的部件更易遭受腐蚀性损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