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均胜电子一季度净利大涨273%,新业务逆势上扬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4月28日,盛骏电子(600699。SZ)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芯片短缺、部分海外工厂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盛骏电子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约122.9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同时,由于其业务整合效应在此期间逐步释放,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2.2亿元,同比增长272.66%。

Volkswagen, Ford, Mercedes-Benz, BMW, Gaohe HiHi

芯片荒的影响还是可控的,但业绩还不确定。

自2020年底汽车行业出现芯片荒以来,全球汽车市场一直面临着缺货和芯片价格上涨的挑战,部分原材料供应链波动较大。具体来说,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盛骏电子也不例外,这从其一季度报告的一些解释中不难看出。报告称,第一季度好于电子运营成本的增长。公司认为,主要原因是部分原材料受全球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而调整,以及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原计入销售费用的运费被重新分类至营业成本。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也与供应链的波动有关。据其称,在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为了保证OEM订单的按时发货,发货公司已经提前储备了部分库存。

不过,从盛骏电子第一季度的最终表现来看,其影响还是可控的。这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方面,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逐渐复苏。截至一季度末,全球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14%,国内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77%。整体环境逐渐好转自然是一大优势;另一方面,盛骏电子表示,自去年以来,已采取多种积极措施缓解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轻微反弹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叠加影响。

盛骏电子指出,其始终密切关注芯片相关事宜的发展,自问题首次出现以来,已提前开展各项库存储备和动态调整工作。“凭借与多个中高端主流整车品牌多年的良好合作和渠道优势,公司在部分芯片相关产品的供应链稳定性上具有一定优势,在为整车客户带来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不会成为制约客户新产品落地的供应商和技术提供商。”

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一些汽车制造商和分析师认为,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很多业内人士表示,采购和生产芯片需要很长时间,新建生产线更是耗时,芯片短缺问题短时间内不会解决。

目前,芯片短缺问题会持续多久还不好说,但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影响将不可避免。根据中汽协近期发布的预测,二季度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生产的负面影响将大于一季度。这意味着包括盛骏电子在内的许多汽车行业企业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

盛骏电子在报告中提到,行业芯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市场供求关系紧张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此外,由于部分地区反复爆发疫情,也可能对其全球订单获取和产品交付产生不利影响,给盛骏电子2021年上半年业绩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汽车电子等业务逆势上扬,有望继续推动业绩增长。

虽然疫情和芯片短缺在短期内仍会对盛骏电子的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和新能源相关配套政策的延续,有望抵消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实现整体业务的稳定增长。

整体环境的改善显然只是盛骏电子做出这一预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大力投资也是其信心所在。盖世汽车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业务的快速增长,中盛电子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推进相关领域的资源投入和市场拓展,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去年,盛骏电子的许多新兴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汽车电子系统业务。2020年总收入达7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5%,其中智能驾驶舱业务收入约60亿元。

2021年,盛骏电子在上述方面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盛骏电子加强了与全球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合作。具体来看,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订单后劲十足,在手订单逐步释放,客户陆续发布新车。值得一提的是,大众ID.3引领欧洲新能源市场,ID.4进入规模化销售渠道,国产“南北大众”ID.4上市,比电子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多区感应方向盘等新技术在通用相关车型上的应用更胜一筹。

同时,盛骏电子与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的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舱人机交互、智能车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紧密合作。人机交互业务充分发挥多模式交互技术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中国市场的客户,如为福特-野马Mach-E纯电动SUV提供磁控旋钮和触摸屏的叠加中控系统。

Volkswagen, Ford, Mercedes-Benz, BMW, Gaohe HiHi

图片来源:盛骏电子

另据了解,盛骏电子新能源汽车BMS、电力电子技术和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加速超级快充技术的商业化。在智能座舱领域,完成了5G-V2X和激光雷达的布局。今年1月,蔚来ET7发布,途达通及其子公司联合提供超远程高精度激光雷达。首款5G-V2X车载终端设备随即与HIHIX实现量产。

此外,顺应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盛骏电子一季度不仅继续推进智能汽车新一轮电子产能扩张,还积极筹建新的前瞻研究院,引领其在智能驾驶舱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方面的研发方向。

今年1月底,盛骏电子新成立了宁波盛骏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在现有技术积累和研究院(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和电力电子的研发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工艺开发,如新能源汽车双向车载充电、高低压电源转换系统等领域的创新技术。

综上所述,在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小幅反弹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叠加影响下,盛骏电子上半年业绩仍面临不确定性,但从更长期来看,得益于汽车电子业务潜力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继续稳定增长。4月28日,盛骏电子(600699。SZ)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芯片短缺、部分海外工厂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盛骏电子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约122.9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同时,由于其业务整合效应在此期间逐步释放,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2.2亿元,同比增长272.66%。

Volkswagen, Ford, Mercedes-Benz, BMW, Gaohe HiHi

芯片荒的影响还是可控的,但业绩还不确定。

自2020年底汽车行业出现芯片荒以来,全球汽车市场一直面临着缺货和芯片价格上涨的挑战,部分原材料供应链波动较大。具体来说,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盛骏电子也不例外,这从其一季度报告的一些解释中不难看出。报告称,第一季度好于电子运营成本的增长。公司认为,主要原因是部分原材料受全球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而调整,以及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原计入销售费用的运费被重新分类至营业成本。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也与供应链的波动有关。据其称,在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为了保证OEM订单的按时发货,发货公司已经提前储备了部分库存。

不过,从盛骏电子第一季度的最终表现来看,其影响还是可控的。这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方面,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逐渐复苏。截至一季度末,全球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14%,国内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77%。整体环境逐渐好转自然是一大优势;另一方面,盛骏电子表示,自去年以来,已采取多种积极措施缓解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轻微反弹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叠加影响。

盛骏电子指出,其始终密切关注芯片相关事宜的发展,自问题首次出现以来,已提前开展各项库存储备和动态调整工作。“凭借与多个中高端主流整车品牌多年的良好合作和渠道优势,公司在部分芯片相关产品的供应链稳定性上具有一定优势,在为整车客户带来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不会成为制约客户新产品落地的供应商和技术提供商。”

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一些汽车制造商和分析师认为,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很多业内人士表示,采购和生产芯片需要很长时间,新建生产线更是耗时,芯片短缺问题短时间内不会解决。

目前,芯片短缺问题会持续多久还不好说,但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影响将不可避免。根据中汽协近期发布的预测,二季度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生产的负面影响将大于一季度。这意味着包括盛骏电子在内的许多汽车行业企业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

盛骏电子在报告中提到,行业芯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市场供求关系紧张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此外,由于部分地区反复爆发疫情,也可能对其全球订单获取和产品交付产生不利影响,给盛骏电子2021年上半年业绩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汽车电子等业务逆势上扬,有望继续推动业绩增长。

虽然疫情和芯片短缺在短期内仍会对盛骏电子的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和新能源相关配套政策的延续,有望抵消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实现整体业务的稳定增长。

整体环境的改善显然只是盛骏电子做出这一预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大力投资也是其信心所在。盖世汽车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业务的快速增长,中盛电子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推进相关领域的资源投入和市场拓展,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去年,盛骏电子的许多新兴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汽车电子系统业务。2020年总收入达7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5%,其中智能驾驶舱业务收入约60亿元。

2021年,盛骏电子在上述方面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盛骏电子加强了与全球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合作。具体来看,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订单后劲十足,在手订单逐步释放,客户陆续发布新车。值得一提的是,大众ID.3引领欧洲新能源市场,ID.4进入规模化销售渠道,国产“南北大众”ID.4上市,比电子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多区感应方向盘等新技术在通用相关车型上的应用更胜一筹。

同时,盛骏电子与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的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舱人机交互、智能车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紧密合作。人机交互业务充分发挥多模式交互技术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中国市场的客户,如为福特-野马Mach-E纯电动SUV提供磁控旋钮和触摸屏的叠加中控系统。

Volkswagen, Ford, Mercedes-Benz, BMW, Gaohe HiHi

图片来源:盛骏电子

另据了解,盛骏电子新能源汽车BMS、电力电子技术和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加速超级快充技术的商业化。在智能座舱领域,完成了5G-V2X和激光雷达的布局。今年1月,蔚来ET7发布,途达通及其子公司联合提供超远程高精度激光雷达。首款5G-V2X车载终端设备随即与HIHIX实现量产。

此外,顺应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盛骏电子一季度不仅继续推进智能汽车新一轮电子产能扩张,还积极筹建新的前瞻研究院,引领其在智能驾驶舱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方面的研发方向。

今年1月底,盛骏电子新成立了宁波盛骏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在现有技术积累和研究院(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和电力电子的研发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工艺开发,如新能源汽车双向车载充电、高低压电源转换系统等领域的创新技术。

综上所述,在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小幅反弹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叠加影响下,盛骏电子上半年业绩仍面临不确定性,但从更长期来看,得益于汽车电子业务潜力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标签:大众福特奔驰宝马高合HiPhi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聚焦中国,现代需要重塑自我

过去的一年,已是整个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一年。而过往种种的市场乱象的结束也预示着,伴随新市场格局的显露,一场关乎所有在局者的未来之战也即将一触即发。

1900/1/1 0:00:00
【车展·新车】以“黑骑士”之名

4月17日,黄浦江畔,长安马自达借“春夏焕新季暨全新MAZDACX5黑骑士上市发布会”,揭开了焕新和应对新能源的答案。

1900/1/1 0:00:00
丰田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全球首发 再建电动出行新生态

作者田大鹏4月19日,2021上海车展正式开幕,丰田汽车携手旗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及雷克萨斯品牌参展。

1900/1/1 0:00:00
特斯拉计划再次年产逾10万辆Model S和Model X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计划再次年产逾10万辆新版ModelS和ModelX,使其旗舰车项目成真。

1900/1/1 0:00:00
换标车打头阵,创维汽车能成为全球TOP 10吗?

拥挤的新能汽车源赛道,又迎来一位“熟悉的陌生人”。4月27日,在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简称开沃汽车)举办创维汽车品牌见面会上,开沃汽车正式发布了创维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一季度财报:一边深陷泥潭,一边继续赚钱

显然,最近一段时间,这家美国车企身上,从来不缺乏新闻与关注度美国东部时间4月26日,位于中国新能源市场仍处舆论中心的特斯拉,正式公布了其一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