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选择并不容易。
目前市场上,比亚迪有DM-P和DM-i两种混动系统;长城专注DHT;理想的局域网图重在增加程序;丰田和本田逐渐从混合动力转向PHEV,然后转向电动汽车...
站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换的十字路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有过中国消费者面临的这么多选择。选择很多,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谁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主力军?
相比这些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节能系统,记者更期待“姗姗来迟”的日产e-POWER。从整个市场发展来看,日产e-POWER似乎失去了先发优势,但从其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和100%纯电动驾驶体验来看,此时也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
两条腿走路的新能源产业
一方面,传统车企以“节能车”的形式向新能源市场倾斜,另一方面,新的汽车品牌正在直接切入纯电动市场。在行业转型的大趋势下,他们似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家强势的汽车公司。
虽然都强调电气化改造,但各家的瞄准方向略有不同。如果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粗略划分,一个是直接切入的纯电动汽车,一个是传统发动机系统的HEV、PHEV、REV、e-POWER等等。
新能源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状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续航焦虑、充电难等行业问题的限制,“节能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问题,成为众多传统车企的首选。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市场将维持节能车和纯电动车并存的局面。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没有里程烦恼的节能车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而在各种节能系统中,日产e-POWER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e-POWER作为一款相当适合当前市场的节能系统,融合了日产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既融合了纯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又拥有纯电动的驾驶体验,而且在节能减排层面,e-POWER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如果从1933年注册的“汽车制造株式会社”算起,日产进入汽车行业已经将近90年。在这90年的发展中,日产不仅成为了全球性的汽车企业,在传统内燃机领域的优势也远远落后。
且不说在目前的产品中,日产率先使用了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实现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双向提升。轩逸的油耗表现堪比混动车型,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惊讶。日产在内燃机领域的突出优势为e-POWER的经济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电动车领域,日产已经有了70多年的积累。在全球市场,日产的纯电动汽车LEAF得到了60多万消费者的认可,没有一例自燃。E-POWER很好的结合了日产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优势。2016年11月起,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在日本上市,引起了日本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在日本市场,日产e-POWER车型已突破50万辆,其中e-POWER note连续三年蝉联日本市场紧凑型车型销量冠军。
50万日本消费者的认证,一方面说明日产的e-POWER技术相当可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快速量产的优势。随着e-POWER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将加速行业向电气化的转型,为新……的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能源工业。
e-POWER的绿色意义
日产e-POWER之所以能为行业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等流行的“混动技术路线”。e-POWER很好的解决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冲突”,在众多混动技术路线中独树一帜。
日产e-POWER采用电机与车轮直接连接的结构。发动机不参与动力输出,燃料做功,转化为电能给电池组充电,通过逆变器到达驱动电机,然后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这种“串联”既保证了车辆100%由电力驱动,让消费者获得纯电动的用车体验,又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区间,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油耗。
从驱动力的形式来看,e-POWER是一款纯电动汽车,可以为消费者提供100%的纯电动驾驶体验。从使用的角度来说,日产e-POWER只需要加油,不需要充电,和燃油车100%一样。这样,燃油车的使用方式和电动车体验特点决定了e-POWER不属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范畴,将其描述为节能汽车更为恰当。
E-POWER相比以本田、丰田为首的一般混动车型,有着更加纯粹的电动驾驶体验。相比插电式和混动式车型,e-POWER油耗更低,电动驾驶乐趣更多;与增程系统相比,e-POWER避免了充电的麻烦,并且由于采用实时转换模式,发动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直接传递给车轮,这样系统就不用背负沉重的电池组,使车辆具有更低的质量,从而使新车具有更低的油耗性能。从这个角度来看,e-POWER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佳发展路径。
更值得一提的是,e-POWER将率先应用于国民家用车轩逸。轩逸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家用车车型,不仅拥有很高的人气,而且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轩逸(不含轩逸BEV)累计销量为538680辆,年销量基数超过50万辆,为e-POWER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轩逸以其经济实用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凭借突出的节能优势,轩逸的e动力版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轩逸品牌的经济省油特性,还可以逐步培养众多消费者的纯电动汽车驾驶习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做出贡献。
凭借电动车的驾驶优势,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加上优雅流畅的加持,天时地利人和的e-POWER大有一炮而红之势。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选择并不容易。
目前市场上,比亚迪有DM-P和DM-i两种混动系统;长城专注DHT;理想的局域网图重在增加程序;丰田和本田逐渐从混合动力转向PHEV,然后转向电动汽车...
站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换的十字路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有过中国消费者面临的这么多选择。选择很多,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谁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主力军?
相比这些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节能系统,记者更期待“姗姗来迟”的日产e-POWER。从整个市场发展来看,日产e-POWER似乎失去了先发优势,但从其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和100%纯电动驾驶体验来看,此时也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
两条腿走路的新能源产业
一方面,传统车企以“节能车”的形式向新能源市场倾斜,另一方面,新的汽车品牌正在直接切入纯电动市场。在行业转型的大趋势下,他们似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家强势的汽车公司。
虽然都强调电气化改造,但各家的瞄准方向略有不同。如果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粗略划分,一个是直接切入的纯电动汽车,一个是传统发动机系统的HEV、PHEV、REV、e-POWER等等。
新能源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状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续航焦虑、充电难等行业问题的限制,“节能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问题,成为众多传统车企的首选。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市场将维持节能车和纯电动车并存的局面。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没有里程烦恼的节能车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而在各种节能系统中,日产e-POWER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e-POWER作为一款相当适合当前市场的节能系统,融合了日产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既融合了纯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又拥有纯电动的驾驶体验,而且在节能减排层面,e-POWER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如果从1933年注册的“汽车制造株式会社”算起,日产进入汽车行业已经将近90年。在这90年的发展中,日产不仅成为了全球性的汽车企业,在传统内燃机领域的优势也远远落后。
且不说在目前的产品中,日产率先使用了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实现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双向提升。轩逸的油耗表现堪比混动车型,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惊讶。日产在内燃机领域的突出优势为e-POWER的经济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电动车领域,日产已经有了70多年的积累。在全球市场,日产的纯电动汽车LEAF得到了60多万消费者的认可,没有一例自燃。E-POWER很好的结合了日产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优势。2016年11月起,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在日本上市,引起了日本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在日本市场,日产e-POWER车型已突破50万辆,其中e-POWER note连续三年蝉联日本市场紧凑型车型销量冠军。
50万日本消费者的认证,一方面说明日产的e-POWER技术相当可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快速量产的优势。随着e-POWER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将加速行业向电气化的转型,为新……的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能源工业。
e-POWER的绿色意义
日产e-POWER之所以能为行业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等流行的“混动技术路线”。e-POWER很好的解决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冲突”,在众多混动技术路线中独树一帜。
日产e-POWER采用电机与车轮直接连接的结构。发动机不参与动力输出,燃料做功,转化为电能给电池组充电,通过逆变器到达驱动电机,然后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这种“串联”既保证了车辆100%由电力驱动,让消费者获得纯电动的用车体验,又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区间,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油耗。
从驱动力的形式来看,e-POWER是一款纯电动汽车,可以为消费者提供100%的纯电动驾驶体验。从使用的角度来说,日产e-POWER只需要加油,不需要充电,和燃油车100%一样。这样,燃油车的使用方式和电动车体验特点决定了e-POWER不属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范畴,将其描述为节能汽车更为恰当。
E-POWER相比以本田、丰田为首的一般混动车型,有着更加纯粹的电动驾驶体验。相比插电式和混动式车型,e-POWER油耗更低,电动驾驶乐趣更多;与增程系统相比,e-POWER避免了充电的麻烦,并且由于采用实时转换模式,发动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直接传递给车轮,这样系统就不必承受沉重的电池组,使车辆具有更低的质量,从而使新车具有更低的油耗性能。从这个角度来看,e-POWER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佳发展路径。
更值得一提的是,e-POWER将率先应用于国民家用车轩逸。轩逸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家用车车型,不仅拥有很高的人气,而且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轩逸(不含轩逸BEV)累计销量为538680辆,年销量基数超过50万辆,为e-POWER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轩逸以其经济实用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凭借突出的节能优势,轩逸的e动力版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轩逸品牌的经济省油特性,还可以逐步培养众多消费者的纯电动汽车驾驶习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做出贡献。
凭借电动车的驾驶优势,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加上优雅流畅的加持,天时地利人和的e-POWER大有一炮而红之势。
按照我国规划,“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预定在4月2930日之间择机发射。据悉,4月28日18时起至4月29日18时止,海南省文昌市将实施道路交通管制。
1900/1/1 0:00:00米夏尔泽丁先生在舍弗勒集团服务长达20年之后将于2021年年底退休泽丁先生成功将汽车售后事业部发展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继任者延斯舒勒先生在战略规划、销售与市场、数字化等方面
1900/1/1 0:00:003月末,小米新品春季发布会上,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雷军,用略显激动的话语,向所有人承诺:“关于这次决定,接下来我将会押上前半生所积攒的全部声誉和成就,来为小米汽车而战。
1900/1/1 0:00:002021年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研讨会”,研讨基于数据的安全监管与数据可信存证的相关问题,并发布汽车数据可信存证区块链平台。
1900/1/1 0:00:00周三,英国政府宣布,自动驾驶汽车将有望于2021年底在英国上路,为其追赶美国和其他国家铺平道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通用在4月28日宣布,已经与7家大型充电服务供应商达成合作,让电动汽车车主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寻找充电桩,并且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支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