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潇湘)报道特斯拉Model3宣布涨价,迅速登上本周末国内社交媒体热搜。根据5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公告,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将上涨1000元人民币,这反映了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市场,这是特斯拉今年首次上调Model 3的价格,也是国内特斯拉车型今年第二次提价。
在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的前一天,特斯拉美国刚刚宣布涨价,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长续航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将上调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215元)。据统计,这是特斯拉美国公司在过去两个月内第四次上调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的价格。
由于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加上近期舆论风波,特斯拉涨价在国内掀起了一轮热议。不过,对于最近很多想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无论特斯拉是否在你的购车名单中,这一轮涨价都可能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陆续加入涨价阵营。
铜、钢、铝等汽车厂商的很多基础原材料今年都达到或接近历史新高,滞后的供给已经远远跟不上刺激的需求。彭博商品现货指数本周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金属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21%。如果当前的反弹变成超级周期,汽车价格上涨可能预示着全面的通货膨胀。
工业金属价格上涨,车企成本上升。
摩根大通和摩根大通。Co .)分析师估计,截至今年3月,汽车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了83%。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写道,这些零部件通常占汽车制造总成本的10%左右,这意味着一辆4万美元的汽车价格必须上涨8.3%,才能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上周表示,“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商品市场带来的逆风。我们看到了行业各个领域的通货膨胀,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影响汽车行业的主要领域是底盘、发动机和车轮所需的钢材。随着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采取措施抑制产量,近期铜价的上涨打破了历史纪录。
对电动车厂商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 Ltd的数据,电动汽车的铜消耗量是燃油汽车的近3.5倍,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线路。
除了铜,锂、钴、镍等稀有金属价格飙升也导致电动车电池成本飙升。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这三种金属原材料的价格都上涨了至少47%。
本月,福特和宝马等公司向电池初创公司SolidPower Inc .投资了1.3亿美元,该公司正在研究一种不需要使用这些金属的电池,这将使电池组的成本降低10倍。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价格和数据评估主管卡斯帕·罗尔斯(Caspar Rawles)说,“他们想分散这种风险。锂和钴没有对冲产品。”
宝马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周五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宝马预计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高达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特别指出,铑、钢和钯的价格上涨是未来几个月的主要担忧。
卖方市场已经形成了吗?汽车制造商正试图转嫁成本。
汽车制造商通常很难转嫁成本上涨,但今年的情况非常不同。
有利于汽车公司的一个迹象是,随着主要经济体的重新开放,许多消费者继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汽车的需求正在蓬勃发展。
戴姆勒、宝马和丰田都在今年年初创下了汽车销量纪录。在美国,汽车供应变得如此紧张,以至于租赁公司不得不在拍卖会上购买二手车而不是新车。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里程已经开始超过2019年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很难想象有更好的环境来将供应冲击和价格上涨的影响转嫁给消费者。他们(消费者)其实是在排队买新车。汽车市场现在是卖方市场。”
除了特斯拉,福特等传统车企也早已开启涨价模式。受芯片短缺的影响,福特今年第一季度损失了约20万辆汽车,约占其计划产量的17%。然而,据研究公司Edmunds称,福特通过将每辆车的平均交易价格提高到近4.8万美元,抵消了产量下降的部分影响。
Jeep制造商Stellantis NV表示,有必要收回部分上涨的成本,目前为止市场状况是支持性的。Stellantis NV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集团合并而成。
一位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的大部分热门车型都难以避免延期交货。配件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很可能会体现在新车的价格上。”财联社(上海,编辑潇湘)报道特斯拉Model3宣布涨价,迅速登上本周末国内社交媒体热搜。根据5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公告,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将上涨1000元人民币,这反映了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市场,这是特斯拉今年首次上调Model 3的价格,也是国内特斯拉车型今年第二次提价。
在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的前一天,特斯拉美国刚刚宣布涨价,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长续航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将上调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215元)。根据sta……stics,这是特斯拉美国公司在过去两个月内第四次上调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的价格。
由于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加上近期舆论风波,特斯拉涨价在国内掀起了一轮热议。不过,对于最近很多想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无论特斯拉是否在你的购车名单中,这一轮涨价都可能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陆续加入涨价阵营。
铜、钢、铝等汽车厂商的很多基础原材料今年都达到或接近历史新高,滞后的供给已经远远跟不上刺激的需求。彭博商品现货指数本周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金属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21%。如果当前的反弹变成超级周期,汽车价格上涨可能预示着全面的通货膨胀。
工业金属价格上涨,车企成本上升。
摩根大通和摩根大通。Co .)分析师估计,截至今年3月,汽车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了83%。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写道,这些零部件通常占汽车制造总成本的10%左右,这意味着一辆4万美元的汽车价格必须上涨8.3%,才能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上周表示,“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商品市场带来的逆风。我们看到了行业各个领域的通货膨胀,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影响汽车行业的主要领域是底盘、发动机和车轮所需的钢材。随着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采取措施抑制产量,近期铜价的上涨打破了历史纪录。
对电动车厂商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 Ltd的数据,电动汽车的铜消耗量是燃油汽车的近3.5倍,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线路。
除了铜,锂、钴、镍等稀有金属价格飙升也导致电动车电池成本飙升。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这三种金属原材料的价格都上涨了至少47%。
本月,福特和宝马等公司向电池初创公司SolidPower Inc .投资了1.3亿美元,该公司正在研究一种不需要使用这些金属的电池,这将使电池组的成本降低10倍。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价格和数据评估主管卡斯帕·罗尔斯(Caspar Rawles)说,“他们想分散这种风险。锂和钴没有对冲产品。”
宝马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周五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宝马预计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高达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特别指出,铑、钢和钯的价格上涨是未来几个月的主要担忧。
卖方市场已经形成了吗?汽车制造商正试图转嫁成本。
汽车制造商通常很难转嫁成本上涨,但今年的情况非常不同。
有利于汽车公司的一个迹象是,随着主要经济体的重新开放,许多消费者继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汽车的需求正在蓬勃发展。
戴姆勒、宝马和丰田都在今年年初创下了汽车销量纪录。在美国,汽车供应变得如此紧张,以至于租赁公司不得不在拍卖会上购买二手车而不是新车。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里程已经开始超过2019年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很难想象有更好的环境来将供应冲击和价格上涨的影响转嫁给消费者。他们(消费者)其实是在排队买新车。汽车市场现在是卖方市场。”
除了特斯拉,福特等传统车企也早已开启涨价模式。受芯片短缺的影响,福特今年第一季度损失了约20万辆汽车,约占其计划产量的17%。然而,据研究公司Edmunds称,福特通过将每辆车的平均交易价格提高到近4.8万美元,抵消了产量下降的部分影响。
Jeep制造商Stellantis NV表示,有必要收回部分上涨的成本,目前为止市场状况是支持性的。Stellantis NV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集团合并而成。
一位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的大部分热门车型都难以避免延期交货。配件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很可能会体现在新车的价格上。”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郑建宏)讯,今年以来至今,A股市场整体缩量震荡,二八行情延续至今,但不少个股脱颖而出,不到半年股价就实现翻倍,成为当下市场瞩目的大牛。
1900/1/1 0:00:00新智驾按,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今日在朋友圈宣布:地平线第三代车规级产品,面向L4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大算力征程5系列芯片,比预定日程提前一次性流片成功并且顺利点亮据了解,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百度Apollo官方获悉,在五一假期间,百度Apollo商业化共“享无人车”Robotaxi在4天内共成单848单,日均接单212单,接待乘客1500人次。
1900/1/1 0:00:00《科创板日报》(上海,郑远方)讯,本周,碳中和领域重要事件包括:德国提高碳减排目标,计划2045年实现碳中和;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作为一家出行技术初创公司,ATLIS机动车公司(AMV)开发了一款电动工业卡车及相关的驱动电池和发动机。
1900/1/1 0:00:00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应对芯片短缺,部分车企“减配”近日,据盖世汽车了解,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之下,一些车企被迫暂时放弃一些车辆的高级功能,以挽救销量。
1900/1/1 0:00:00